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幽幽道,但话中的坚定却让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一定会如此做。胡亥掷地有声的话让所有跪伏在地重臣们浑身一震,心潮澎湃间,高呼道。浑然忽略了大秦江山前的华夏二字。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鞭责之事,朕意已决,休得再议!”

    胡亥一言而决,然后对仍旧哽咽不已的老赢腾道:“老宗正乃宗室之长,国之柱石。须好好保重身体。”

    听到胡亥的话,老赢腾恭敬的端端正正的跪伏在地叩首道:“谢陛下!老臣今听陛下之言,方知陛下之志。老臣惶恐,愿执鞭为陛下执此鞭责!望陛下允之!”

    听到老赢腾的话,胡亥犹豫了一下,随后马上慨然应道:“好,明日就有老宗正为朕执此三十鞭。老宗正快快请起。”

    之所以胡亥答应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赢腾先前的一句话提醒了胡亥。

    胡亥是皇帝,除了眼前的赢腾外,恐怕整个咸阳包括整个大秦帝国真的找不出敢抽胡亥鞭子的人了,当然六国遗族除外。

    虽然老赢腾年事已高,但是做为赢氏一族地位最高的年长之人,又身担宗正之职,亲自执行同为赢氏子孙的胡亥的鞭责倒是恰到好处。

    鞭责之争就这样被胡亥轻描淡写的化解了,最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次事件,帝国的重臣们也都从胡亥刚刚所言的谨记中明白了胡亥重振大秦的决心,再不敢轻漫。

    胡亥之前是没做过皇帝,甚至没有能当过小官管过几个人,但是后世太多的宫廷剧和小说讲诉了太多的权谋之道,恩威并施的御下之道,让胡亥运用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胡亥重新回到堂上坐下,扫视了一圈堂下道,

    “明日鞭责之后,朕会亲自前往灞上大营。朕自有打算,诸位爱卿不必再劝。”

    “喏!”堂下众臣连忙肃然应道。

    胡亥很满意现在堂下众臣的态度,顿了顿又抛出了一个让堂下大秦帝国的重臣们始料不及的一番话来。

    “今日朕深夜将诸位爱卿召来,除了上述几件事情外,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大秦当前最为根本最为严重的土地问题。”

    大秦现时的土地制度仍然沿用商鞅变法时的制度改革,实行土地国有化、国家授田制。

    基于土地国有化制度强化的思路,授地后,设定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如每个农户所获得土地数量及向国家缴纳的赋税都相等;如努力耕种者可以免除徭役(劳役和兵役)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如果向国家交纳一千石粮食,就可以得到一级爵位。按当时的制度,爵位高者就可以做官。

    秦国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就制定了《为田开阡陌令》,到后来又制定了《田律》。这些管理土地资源法规的推行,有利地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商鞅同一时期的关东六国,此时早已经完成了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商鞅的改革因此等于剥夺了贵族们占有国有土地的特权,直接破坏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若商鞅变法是要把国有土地私有化,怕是这些贵族们要纷纷高举双手拥护了。历史没有假设,于是秦孝公归天后,商鞅被车裂了。

    始皇帝灭六国之后,李斯等人重新制定国家制度之时,在实行土地国有化、国家授田制的基础上,为稳固统治同样也承认了土地私有。

    正是大秦立国之后的这一政策,让六国老世族和大秦的贵族、富户能够得以采用吞并、胁迫、强买强卖的手段来侵吞大量原本授给普通百姓的土地。很多新开垦的荒地同样隐瞒不报逃避税赋,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而大量无地的普通百姓则要么沦为这些贵族富户的佣工、成为家奴,要么背井离乡入山成匪,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而这也是秦朝短时间内被汹涌的农民起义所覆灭的原因之一。

    胡亥虽然不了解此时大秦实际上的土地状况,但是来自后世的他至少知道一点,此时的大秦是此后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社会的开端,而封建制社会正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或者剩余劳动力为基础的,土地则是封建制社会的根本。

    听到胡亥的话,李斯、冯去疾、尉缭等人都是一怔,胡亥没跟他们提过这个事情。但是对当前土地兼并的事情他们并不陌生,早就知道而且也了解一些情况。今天突然听到胡亥提起此事,虽然惊讶,但还是想听听屡有惊人之举的皇帝陛下想说些什么。

    帝国的三公不动,那么剩下的重臣们虽然惊讶自然不敢先冒头,所以同样静静的坐着没有动作。

    见堂下没丝毫动静,胡亥反而有点奇怪了,顿了顿才继续道,

    “如今我大秦各郡无数百姓所授之地,不是被六国遗族暗里所夺,就是被各地老世族暗中取之,再加上各地勋贵富户和不法官吏推波助澜,以及我大秦各地之劳役,使无数百姓吃无食、穿无衣,或为流民,或为盗匪;

    然朕乃天下之主,如今此等恶行统统加诸朕身。以至六国遗族复辟,无数乱民蜂涌而投,朕欲彻底革除此等祸国之因,熄万民之恶,而民乃国之根本。

    欲让我大秦重拾天下万民之心,则必须从民之根本——土地开始。所以朕欲重新清查丈量我大秦目下之土地。”

    

第四十四章 土地之议(二)

    胡亥顿了顿,目光灼灼的从堂下重臣脸上掠过,继续道,

    “对清查土地之事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说出来让朕于诸位爱卿共同议上一议。”

    大堂中的众多大臣都是位列大秦帝国的三公九卿之辈,没有哪个是庸才。这时听到胡亥的话,顿时想到之前胡亥突然说的要将不愿意归乡的劳役留下安置这一想法。

    心念转动间,很多人都自然而然的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

    “禀陛下,此次清查土地是否为不愿归乡之劳役?”李斯问道。

    “不尽于此!”

    听到李斯的话,胡亥眼光一闪答道。

    果然如此,李斯心中暗叹道,既然不仅仅是为劳役之民准备耕地,那么胡亥肯定还有更大的动作在后面,但是李斯担心的就是胡亥这后面的将要进行的动作。

    “陛下,土地关乎赋税和民生,治粟内史郑老大人今日未来议事,而土地丈量乃治粟内史府之责。具体如何需询问郑老大人之后臣等方可谋之。”

    李斯想拖延下时间,私下再询问过胡亥之后再行商议土地之事,今天晚上胡亥每说一件事都会立刻草拟旨意下发,他担心胡亥议完这件事之后立刻就下诏,那时候想挽回就难了,赢腾就是前车之鉴。

    做为统一之后大秦帝国基本国策制定者的李斯,很清楚目前大秦土地的现状。始皇帝嬴政在位的时候同样知道土地问题的严重性,而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武功盖世为何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呢?

    最关键的问题是土堤旎仅仅关乎无数百姓,真正让始皇帝都投鼠忌器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牵扯了大秦无数勋贵、世族的利益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冒然行事,必将导致这些勋贵世家的强烈反弹,弄不好就是国家大乱、亡国之势。

    而如今胡亥刚刚才开始亲政,之前的名声还没有完全挽回,加上如今六国复辟,如果此刻就碰触土地这个牵扯了无数人利益的禁忌所在,李斯害怕刚刚因胡亥的变化而有所起色的大秦朝堂立刻就将成为众矢之的。

    更何况大秦朝堂上的大臣们本身就是勋贵世家的一部分。

    李斯的话刚落,立刻迎来一片赞同之声,堂下的重臣们显然都知道大秦土地的糜烂状况,知道这是个轻易碰触不得的禁地,尤其是眼下的大势下。

    治粟内史郑老大人是谁胡亥不知道,但是如果李斯把全名说出来他肯定马上就能想起是谁。

    现任大秦的治粟内史郑老大人就是郑国,也许很多人不清楚郑国是谁,但是如果说起“郑国渠”想来很多人就知道他是谁了。

    郑国,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战国时韩国人。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嬴政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

    郑国渠从秦始皇元年(前246年)始。历时十余年,方才完工。渠成后,关中之地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胡亥不知道治粟内史郑老大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胡亥也不是傻子,虽然他来自后世,不了解此刻大秦土地真正的实际情况。

    但是正是因为来自后世,他才更清楚如今这个时代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借天下大势快刀斩乱麻的将土地这个核心问题解决,那么到等天下太平后就更无法下手了。

    更何况只有先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让关中和山东以北等郡彻底的安宁下来,才能更好的积蓄力量尽早解决全国的乱局,让百姓少受一些战乱之苦。

    听出李斯话中潜在的意思,胡亥决定摊开了来讲,因为堂中的重臣不仅是大秦帝国的顶级公务员,同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了代表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如果自己能先说服他们,那么土地问题才能解决。

    不然哪怕自己利用手中的军队强行推行土地改革,也会遭来所有人的强力反弹,说不定自己还没平定天下就被这些老狐狸给弄死了。

    即使自己最后胜了,那么将这些大秦最重要的一批重臣都干死了,自己也成了光杆司令了,自己又从哪找到如此众多的经验丰富立刻就能用的忠心治国之人?

    再说了他又不是想要彻底的杜绝土地私有,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必然存在,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己阻挡不了,但自己却能控制。

    “朕知道诸位爱卿府中同样有大量的土地……”

    “陛下恕罪!”

    胡亥刚刚说个开头,所有重臣立刻全都跪伏在地高声道。

    “额,诸位爱卿请起。朕并没有怪罪诸位爱卿的意思。”胡亥无奈的道。

    “谢陛下。”

    等所有人起身之后,胡亥又继续道,

    “诸位爱卿府中之地,都是诸位爱卿忠心为国应得之地,朕岂会怪罪诸位爱卿?然诸位爱卿需知,民为国之根本,而土地则是民之根本,百姓成无根之浮萍,我大秦安能存之?

    “陛下圣明!”

    “诸位爱卿别先忙着赞朕,等朕说完。然诸位爱卿府中之地如今耕作之地又有几何?朕想当有众多之地沦为荒地吧?我大秦勋贵、世家、富户何其多也,又有多少荒芜之沃土?

    如此之多的肥沃耕地,却生生荒芜,我大秦将减少多少赋税?而勋贵、世家、富户又能有多少人丁?人丁稀少而占地甚多,天下百姓无数却无可耕之地,长此以往我大秦安能不乱?唇亡齿寒。国将不存,诸位爱卿焉能幸焉?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不等堂下重臣回答,胡亥就继续道,

    “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柱石,当能明晓我大秦今日之危局。朕欲重新清查丈量土地,必将触动太多勋贵世家富户的利益,所以朕望诸位爱卿能以我大秦江山为重,支持朕清查丈量土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