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豹骑(易空)-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还需从名义上维护汉室,所以马鹏举的封赏大都以“虚封”为主,他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汉中太守而已,如果将自己的手下封为太傅或者司徒之类的,那无疑太荒诞了。

按照郭嘉所言,马鹏举在军中设立五护军,其中,赵昂为“前护军”、士孙瑞为“后护军”、尹奉为“右护军”、尚在出使各路诸侯的杨岳为“左护军”,严颜为“中护军”,此五护军皆是高级将领。而赵云和神公将军则是分别为“前将军”和“后将军”,姜隐、姚琼、孔信三人分别为偏将军,另新设伍长、什长、屯长、百将、五百主、千人等职,凡是立有军功者,皆得到相应的赏赐。

对于杨阜和郭嘉,在征得他们二人的同意之后,杨府为“主簿”,主管“内务”,而郭嘉为军师,主管“用兵”。

封赏妥当之后,马鹏举大设宴席犒赏三军。待酒足饭饱之后,马鹏举延请神公将军到自己的书房道:“对于本将军的封赏,神公将军还满意吗?”

神公将军哈哈大笑道:“末将寸功未建就得如此赏赐,真是汗颜呀!另外,还请主公不要喊我神公将军,这无法无天的称号,今后怎可再用?”

马鹏举道:“不如此称呼,本将军真不知该如何开口。”

神公将军一听,笑道:“如今主公都已改名,末将岂能不随之,我有个远方亲戚姓张,所以我决定就以‘张’为姓,至于名字嘛,就叫张猛吧!”

马鹏举听后,大笑道:“张猛,好!爽快!”

张猛道:“张猛今后愿与主公一起灭诸侯,霸天下,成就一番天下伟业!”

马鹏举听后,大笑道:“定当如此,不然岂不是对不起你这样的猛将了?”

张猛听后会心一笑,而在此时,却听到云鹰在书房外道:“如此笑声,恐怕将军的书房是不适合老鼠生存的。”

马鹏举让云鹰进来以后道:“怎么?你对我们这笑声也有意见呀?”

云鹰正色道:“哪敢!你们现在一个是汉中太守,一个是后将军,而我只是一个挑水砍柴做饭的小丫头而已,自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怎可想比?”

马鹏举知她生气,遂道:“是不是在怪本将军没有封赏于你呀?”

云鹰对张猛道:“神公将军你说,他该不该封赏我?”

张猛连忙道:“切勿再叫我神公将军,我现在已改名为张猛,你今后直接喊我名即可。至于该不该封赏于你,这个……我想主公肯定有他的打算!”

云鹰瞪了他一眼之后道:“一个现在改名为马鹏举,一个定名为张猛,这让我这等难附庸风雅之人很难习惯呀。张猛,我看这样吧,你不是曲阿人吗?你还不如自称‘曲阿小将’得了,战场上由小将变为猛将,定可让无数大军瞠目结舌,闻风丧胆,这倒也是一件十分过瘾的事情!”

张猛望了一眼马鹏举之后,哈哈大笑道:“多谢云鹰姑娘,此建议不错!”

云鹰继续道:“像你这样可以推心置腹,平易近人的将军真是越来越少了。只是你可千万别学某些人,整个就是一忘恩负义的家伙。”

马鹏举咳嗽了两声道:“你不必这样吧?你一直不都自称是本将军的贴身侍卫吗?所以本将军其实也给你拟了一个封号。”

云鹰道:“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马鹏举哈哈大笑道:“你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日我犒赏众将士,但是始终不见你的踪影,这让本将军怎么说?”

云鹰柳眉微弯,然后道:“我一大早就去集市上逛了逛,去帮貂蝉妹妹买了些胭脂水粉什么的。难道这个也要向你汇报呀?”

马鹏举道:“那你还来埋怨本将军?”

云鹰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转移话题道:“那你倒是赶紧说说给我个什么将军当呀?”

“就叫‘巾帼将军’吧。你看怎么样?”

云鹰略思之后道:“叫什么无所谓,只要有将军当就行!”

马鹏举和张猛一听,面面相觑,甚是无语……(未完待续。。)

第174回:离间计

坐拥汉中,虎视中原,对于马鹏举来说,当前的成就来之不易,但是他亦明白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

如今北有董卓,西有刘璋,南有刘表、孙策,东有袁术、曹操等人,如若杨岳不能成功地说服诸侯和他联盟的话,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四面八方全是敌人。

当杨岳平安回到汉中之后,令马鹏举颇为失落的是在众诸侯中,只有曹操明确表示可以和他联盟,而其他的诸侯皆是闪烁其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定。

马鹏举问杨岳:“各路诸侯有没有难为你?”

杨岳道:“在主公没有夺得汉中之前,在下去拜访的那些诸侯,没有几个将联盟之事放在心上的,虽然他们对在下也颇为礼敬,但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并没有任何和我们有接触的打算。而主公夺了汉中之后,在下恰好到曹操军中,他当即表示他和主公在虎牢关大战的时候有兄弟之谊,所以只要主公愿意攻打董贼的话,他都一定全力支持。出了曹操的军营之后,在下去拜访其他的诸侯,他们虽然对在下礼遇有加,但是大都模棱两可。”

马鹏举哈哈大笑道:“没人愿意惹祸上身,曹操答应也并不意味着他真愿意出兵相助。而至于其他人,若是本将军没夺下汉中,也许他们会喊两声忠臣孝子的口号支持一下,但是若是他们知道本将军已经夺了汉中,那是定然不会和我们联合攻打董贼,不过这也体现出了汉中的价值所在。”

杨岳道:“惭愧!此次没有完成任务,在下甚是汗颜。”

马鹏举笑道:“杨将军切勿自责。如今天下局势瞬时万变,一切都不好说。如今你能平安地归来,本将军就心满意足了。”

杨岳拜谢之后又道:“在下在拜访各路诸侯期间还听说那上党太守张杨和刘璋闹翻。本来张杨欲尽起上党之兵为他的儿子报仇,但是在李儒的调和下,他暂时没有什么动静了。”

郭嘉笑道:“主公刺杀刘焉如果能让张杨和刘璋相互攻杀的话,那必然是锦上添花。如今在各路诸侯之中,就数张杨和刘璋和董卓走得最近,张杨和刘璋如果打了起来。那必然会让董卓大为头疼。”

马鹏举一听,连忙道:“军师可有什么妙计?”

郭嘉略思之后,微微一笑道:“这个好办!主公不如花重金派人到处散播消息,就说那刘焉之死,实际上是张杨派人暗杀,而张杨则是受了吕布的指示,目的是驾驭暗弱无能的刘璋,而在益州内部,亦有内鬼在作怪!”

马鹏举自思郭嘉此计虽好。但是口说无凭,恐怕很难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如若能够有具体的人证或者物证的话,那就会更有说服力。

站在马鹏举旁边的杨阜似乎看出了马鹏举的心思,遂道:“如今那张杨的祖传宝剑就在刘璋手中,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另外,在下愿意伪造书信一封。书信的大致内容就是吕布如何指示张杨派人去刺杀刘璋之事,虽然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只要能够让他们现在的关系破裂,这对我们来说绝对也是好事一件。”

马鹏举托着下巴略思之后道:“那张杨既然有意刺杀刘焉,为什么还要派自己的儿子去呢?这显然说不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早就听闻那张杨性格暴虐,经常虐待手下,在下觉得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而在信中,可以着重写事成之后吕布对张杨的赏赐。哪怕是保他为益州牧也行。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不能错过,哪怕是让他们吵吵嚷嚷一段时间。”

马鹏举笑道:“行!就这么办!这事就交给杨主簿了!”

杨阜领命之后立即查人去办。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当坊间传闻传入刘璋的耳朵之后。刘璋聚手下众臣道:“那张杨果然和董贼狼狈为奸,刺杀家父,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将军现在就率十万大军灭了他的上党,我看他还如何张狂!”

高沛一听,连忙劝道:“如今那马夫出其不意夺了汉中,早就对益州虎视眈眈,如果主公这样贸然带兵前往的话,万一马夫趁机攻打益州,那刘牧州经营多年的益州岂不是就要恭送送给那马夫了!”

“难道家父之仇就不报了吗?”刘璋面露怒意,颇为吓人。

张鲁见状,连忙道:“主公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那张杨,而是马夫,如果主公能够在治理好益州之余灭了那马夫,取得汉中的话,相信刘牧州会含笑九泉的。”

张鲁觊觎汉中久矣,但是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马鹏举竟然会先他一步夺下汉中,所以他对马鹏举早就恨之入骨。

刘璋听张鲁如此说,正色道:“难道家父还比不上区区一个汉中!”

张鲁一听,连忙跪拜在地道:“这定然不是在下的意思,还望主公明鉴,在下真是不希望主公贸然出兵!毕竟那张杨背后有董卓给他撑腰。试问益州之兵能打得过董贼的铁骑吗?”

刘璋怒道:“难道本将军就这样坐在益州,让天下人耻笑吗?”

张鲁道:“这倒不是!既然那董卓如此不仁,主公又何必继续和他联盟?依在下之计,现在李催和郭汜二将尽全力灭掉马腾,而听闻吕布又有箭伤在身。主公可趁机出兵夺了益州背面的天水、陇西、南安、广魏四郡,让那董卓尝尝背地捅人一刀的代价。”

刘璋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是不知诸位将军谁愿意领兵前去夺得那四郡呀?”

张鲁见状,赶紧向杨柏使了一个脸色,杨柏当即出列道:“末将愿意前往!”

刘璋一见是杨柏,顿时称赞道:“有杨将军在,此四郡唾手可得也!只是为稳妥起见,还愿高将军能够随杨将军一同前去。”

高沛领命之后,刘璋继续道:“封高沛为征北大将军,杨柏为征北先锋,领兵五万,克日率兵攻打天水、陇西、南安、广魏四郡,不得有误!”

高沛和杨柏领命之后,自是下去准备。

待众将陆续散去之后,大堂之内独有杨怀和刘璋,杨怀对刘璋道:“杨某听闻那张鲁和杨柏、杨松、阎圃、赵韪等人关系甚密,主公不得不防呀,况且如今内鬼尚未查出,一切宜小心行事!”

刘璋哈哈大笑道:“杨将军多想了!此四人皆是我益州之栋梁,且深受家父的器重,岂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杨怀本来认为刘璋让高沛和杨柏一起前去是为了制约和监督杨柏的,但是听刘璋这么说,杨怀只能认为刘璋是太希望拿下那四郡了,而对于张鲁等人结党营私之事他却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未完待续。。)

ps:感谢爱‘sorry……情的打赏以及一如既往的支持!

第175回:赵韪造反

高沛和杨柏二将率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天水、陇西、南安、广魏四郡,早有人报之董卓,董卓大惊,连忙聚集众臣商量对策。

负责长安防卫的高顺和张辽一直为没让他们俩参加攻打金城和安夷之战而耿耿于怀,此时见到如此机会,而吕布箭伤又未痊愈,二将索性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前去击退高沛和杨柏之军。

董卓道:“如今长安防卫全仰仗二位,二位此时切不可轻举妄动。”

正在董卓苦思良将之际,一将突然出列,董卓定眼一看,乃辽东襄平人徐荣也,此时位居中郎将之职。

徐荣作战勇猛,当属一员猛将,但是董卓看到他主动请缨之后,并没有什么反应。不为别的,只因他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而那公孙度到达辽东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