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上来。大殿中再次变成菜市场。
战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是举天下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小到百官有司衙门的返修重建,办公费用。大到数十万解甲归田的亢兵亢官的遣散费、安置费,让那些省台部寺监院的主官们,争得口沫飞溅,到处到在要钱。一个理由比一个更充分,一个比一个十万火急,彷佛朝廷今天不给,明天就会天塌下来了一般,连皇帝的内帑都被臣子盯上了,甚至有人提出宫内省花费太泛,许多项目非必要。乃至说到监省那些中使。靠做宫市和皇供个个富得流油,无不是在长安城中营建了大量地良田美宅和产业。然后又和那群太监当场咬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
“梁大人。。。您有什么见地么。。。”
我一眼就看见头戴高直三粱进贤冠的,滚云紫衣的礼部尚书贺兰进明。就站在我不远处,连带大家的眼色都盯在我身上,不由汗然。
“什么见地。。。。
我咕哝的转头一看,靠暗骂地一声,原来不是我站出来,而是我身边那群王八蛋,听见问话纷纷向后退了一步,就把正在学猫头鹰站着打瞌睡的我给现出来了。
“朝廷,有意恢复前代的僧官。。。。。”
贺兰进明抱着牙芴,目不斜视的低声提点道
朝廷有意恢复僧官,这关我鸟事,我腹诽道,“抱歉,,,刚才站后面听地不大明白,还可否请再说一遍。
然后又是一片轻嘘和憋笑声,就看见对面维持朝政纪律的御史,正朝我直翻白眼。脸御座上的那位,都皱了皱眉头,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却看了左右一眼。
在他的示意下,有礼部的官员小声的再细数了一遍。
原来,在本朝之初,就有僧官的制度,高祖“武德之初,置十大德,纲维法务,统摄僧尼。”以“道德高妙,为众所推”为选拔大德地标准。简选程序由僧众推举,朝廷任命,也有地大德由皇帝直接任命,也是政府控制佛教、安抚百姓的需要。
武周朝是佛门势力,就已经达到极盛,连武则天都自云是未来极乐世界地大弥勒化身,她宠信的僧人,超脱于国家法度和朝廷体制之上,可以随意地出入宫禁,与宰相平身对话,乃至参与国事恣意,甚至干脆干涉朝政决议。大量苟利营钻之徒,争相投身其中,成为国家的毒瘤。
作为神龙革命的李唐复辟,第一件是就是对亢余的佛门势力,进行拨乱反正为名的大清算,这场清算断断续续的一直延续到开元年间,光是姚崇、宋景当政时,未得官方认可,不符其实或是作风不正的兰若、禅林,就清理出上万所,强制释放和还俗的僧尼徒众多达数十万,以不法没官的田地房屋,不计其数。。。。。。
本朝光复后,朝廷在重佛的风气影响下,今上有意在天下各州,重置僧官,象江南地区将在州上设立僧正一职,又于道置都僧统,以统辖释门。不出意料才透出些许口风,就遭到了不少臣子以前朝为例的极力反对,又有朝野名士联名上书
“伏以陛下护持释教,以济群生,自出圣慈。孰不知感,非欲华饰寺宇,广度僧尼。兴作劳人,匮竭物力。近日天下。未喻圣心。建置渐多。剃度弥广。奢靡相尚。浸以日繁。恐黎因兹受弊。。
“这个你们这些国家栋梁决定就好了。。。要我什么意见。。。”
尽管如此,我又看了一眼御座上绷着脸的那位陛下,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有皇帝的支持,如此下去,佛门大兴,指日可待。不过这却也是新的一轮佛道之争开端,不出意外的佛门会这么持续数十年后盛极而衰,承载了太多于本身不相称的东西,而重新成为各方面势力怨望和仇嫌的靶子,爆发那场著名的以灭佛为名的会昌法难。鬼才去趟这摊浑水呢。。。
“您忘了,您可是礼部左侍郎。。。。”
我身边有个熟面孔憋声提点道。
“站出来,就得说点什么。。。不然是违乱廷纪的。
我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个兼职啊。在理论上可以对祠部和主客部,进行业务指导,实际上我仅有的几次业务指导,都是如何立足礼部这个公认的清水衙门中等额清水衙门,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赚钱的门路。。。
比如如何避免在外交活动中充大款,而成为凯子和冤大头,如何开源节流,在朝廷难点可怜的投入下,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还能维持朝廷的体面,如何利用对外的朝贡和出使活动,发展各种公开和秘密贸易往来,顺便夹带自己的私货等等。。
象现在的朝廷大部分用以回馈藩属的礼品,几乎都是剑南工场挂钩的,同样是一只普通的水果罐头,如果经过上好的包装,打上内造皇供的烙印,就是国家级的待遇和回礼,同样一匹内库绢,成都造的和岳州造的,外表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与鸿胪寺合办的四方院和各种迎送使的勾当,也都有专业的饮食、住宿等商人集团承包。。。。。。
毕竟战争期间,重建的朝廷中,礼部各司的职能和权限,在六部之中是最尴尬的,几乎成为小猫两三只的摆设,挂一堆头衔闲养以示尊崇的清冷衙门,除了偶尔出使外藩,能借着朝廷的名头捞点外快,这个一穷二白的状况,直到我挂职后才有所改善。
现在礼部的主客司,直接在朝廷对外的国家性大宗贸易中,占据了一小块的份额,可以说礼部四司里最优渥的单位了。
话说回来
根据本朝的先道后佛的体制,天下道士女冠,隶于宗正寺管辖,而僧尼等人则属礼部祠部的职权。好像都和我沾上点边。。。。。这么方面,我就管的少一点,最是多以权谋私,给我门下的人,弄过一些官方认可行事方便的身份,连底下人私自营钻门路创收,象大白菜一样,滥卖僧尼度牒的钱,都没分到过。。。。。
“据说梁大人门下热衷善举,对佛门颇有善意,不但在军中携行僧徒,还在邑司内建庙立寺,传广佛门。。。
又一个中正平和声音开口道。
“应该是赞许的吧。。
南海的佛门,我那是当做精神鸦片用的,专门对付那些被征服的地方,可惜这东西只能做不能说的。
“僧官,嗯僧官”
我润了润喉后说
“我只想知道,若设立僧官之后,这些僧尼要不要交税纳赋。。。”朝廷一片静默,无论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似乎都陷入石化中。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章 还有更让人吃惊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还有更让人吃惊的
然后才有人微微的笑了起来。
“怎么可能,让这些化外之人来交税。。。”
对方用一种很荒谬的声音道
“那设僧官有什么用。。
“当然是教化百姓,安定人心了。。。。”
“教化百姓,难道朝廷的各种学正做的不好么,安定人心,朝廷励精图治才是正道,什么时候要靠信仰来安定百姓了。。
“再说,如果佛门都不用交税,又享有诸多特权和便利。。。。那大家都趋之若鹜跑进佛门去避税,国家吃什么,用什么,军队靠什么维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纵有天灾人祸,佛门也不能独善其身吧,。。。。。。
“我只是想,既然自古以来佛门也屡屡有善举,与其任由他们这些自行其是,还不如由国家订立法度规程,以明正理。。。。僧官或许之一第一步吧”
朝堂轰声哗然,再次变成菜市场。“丰乐坊开业寺、金城坊会昌寺、长寿坊崇义寺、晋昌坊楚国寺、通义坊兴圣寺、颁政坊龙兴寺、修德坊兴福寺、延康坊西明寺、晋昌坊慈恩寺、新昌坊青龙寺、静安坊崇敬寺、崇仁坊资圣寺、崇义坊招福寺、林祥坊崇福寺、光宅坊光宅寺、开化坊荐福寺、太宁坊兴唐寺、永安坊永寿寺、长乐坊安国寺、长乐坊安国寺、章善坊圣善寺、永安坊永寿寺。。。。。。
看到这么多名衔,作为梁门首席长史的薛景仙。也捏着前额在头痛。。。。
与那位习惯于没心没肺、思想跳脱地大人不同,他可不能无视这些名字背后的东西。
梁开府门下,号称文胆的五大长史中,除了那位兼领地方政务的郑元和外,其他四位都有自己的班底,和秘密消息来源,用那位大人的话说叫做情报系统。
象第二长史魏方晋侧重于军中,负责的是对外番的秘密勾当,第三长史温哲负责的是内府内务,门下肃清。以及官场上往来勾当,第五长史崔光远负责的市井民间,以及传说中地江湖等秘密勾当。
只有他这位首席长史。总领整个幕府的上百人属僚和数十个的智囊小组,以及一个与其他那些吸收外围或是留用人员组成地讯息渠道完全不同,唯一公开的,全部由最忠诚的内部培养人员组成核心,相对全面的综合情报系统。
各人负责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相互间总有部分是重合的,在行动人员和讯息调用上大部分是共享的,也方便相互制约和监控。而且他也隐约知道,在自己这些人之外。那位大人还有其他或多或少的秘密渠道。
但这也是理所当然地事情,作为上位者,容易偏听偏信或是轻易就被人把持了耳目,都是很危险的事情。作为属下理性上不能说没有想法,但作为一个值得长久追随地主公,就应该是这样。
这些可都是来头很大的禅林,仅仅因为本家那位主上,在朝会上的一通戏言。。。己把这种不该有的念头丢到一边。虽然这位大人看起来有意无心的种种奇言怪论。最后大都能证明并不是无的放矢,但好歹也和自己这些属下先通气一下。舆论和情势上稍稍做些准备,也不至于象现在这么措手不及。。。
象丰乐坊开业寺。曾经是高祖的别庙…………静安宫。晋昌坊楚国寺,高祖起义太原,第五子智云在京,为留守阴世师所害,后追封楚王而立寺。
通义坊兴圣寺,本高祖潜龙旧宅,武德元年,以为通义宫,贞观元年立为尼寺。
修德坊兴福寺。本王君廓宅,贞观八年,太宗为太穆皇后追福,立为宏福寺。
晋昌坊慈恩寺。隋无漏废寺,贞观二十二年高宗为长孙文德皇后立为寺,故以慈恩为名。
新昌坊青龙寺。本隋废灵感寺,龙朔二年,新城公主奏立为观音寺以供养之,后改名
静安坊崇敬寺。本隋废寺,高祖为供养长安公主立为尼寺。
崇仁坊资圣寺。本太尉长孙无忌宅,龙朔三年,为长孙文德皇后追福,立为尼寺。
崇义坊招福寺。本干封二年,睿宗在藩所立,其地本隋正觉废寺,南北门额,并睿宗亲题之
林祥坊崇福寺。本侍中杨恭仁宅,咸亨二年九月二日,以武后外氏宅立太原寺,后改名。
开化坊荐福寺。本隋炀帝在藩旧宅,由高宗立为献福寺,至六年十一月,赐额改为荐福寺也。
太宁坊兴唐寺。神龙元年三月十二日,敕太平公主为天后立为罔极寺,开元二十年六月七日,改为兴唐寺。
永安坊永寿寺。景龙三年,为供养永寿公主所立
长乐坊安国寺。景云元年九月十一日,敕舍龙潜旧宅为寺,便以本封安国为名。
长乐坊安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