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猫疲)-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杀退一阵冲击,即使是初上战场的人马,已经变习惯性的麻木起来,已经可以用排盾和大车迅速组成一个车阵,用车围车一个个小方 阵,小方阵又为成一个大方阵,象滚动的刺猬阵一般,消抵着叛军的攻击。虽然多处危急,却总能游刃有余的顶下来。

    这一阵看的张思俭,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难以自己,伤处涨的几要迸出血来,在这场战事层面上,已经没有什么机巧可言,纯是攻守两方地竞力角逐,攻者用兵犀利无匹,如水银泄地,将几支明显不统属的人 马,挥使地配合无间,几度抓住稍闪即势的机会机会,破阵而入就可以见之。而守者绵密细致,蓄力绵长而后劲十足,几乎不犯什么错误,又有地利相持,每况危急,总有出其不意的遏止手段。

    其中龙武军的兵甲之利,军器精良,运用有方,甚至可以压制对方马军步战协同娴熟,悍死善战的优势。只是运用的时机和节奏的把握,还欠火候,未能在最合适的地方,达到最大效用。细微处仍有点犹疑不决,兵势运用衔接上,有些生疏,而缺乏足够强力的马军为突击,让处于守势的龙武军即便占到上风,却也无法一鼓作气乘势掩杀,继续扩大战果。

    所谓五兵之法,由易到难,槊队第一,刀牌第二,步射第三,枪骑第四,骑射第五。这些叛军兵种齐全,旗号分明、进退有据,至少有五六个伪节度的旗号,数个军的规模,空中还有枭鹰盘旋为耳目,实在不好相与。

    实在说不明白龙武军有这么好的条件和便利,偏偏却要大费周折,在这种四战之野的大势下,受叛军的围攻。

    。。。

    “我们真是好大的面书啊”

    插满将主大旗的高台之上,我与高达夫错位而坐,正用一只长筒咫尺镜,看着前方激烈撕杀攻战,围绕着破堵缺口,敌我慷慨的挥洒着生命和血肉。光看着轮番出现的那几只旗号,就够让人触目心惊了。

    “安忠直、李归仁、安神威、张通儒、田乾真、田仁恕。。。除了行踪不

    佑乾,关内已经探明的叛军主力的旗号,基本都到齐

    作为龙武军唯一的资深老将,高达夫轻有自得的掳了掳一缕长须,

    “这也是没有法书的事情,贼军已经粮尽,他们方才战败了西军,却没有太大的收获,关内也掠无可掠”

    那位李元帅的困敌战略相当成功,据说在西北大军围困下长安城中叛军为了争食,已经爆发过多次小规模的内讧和火并,再坚持下去这些人大概就不战自乱了,可惜功亏一篑。

    “军上却带了这成千上万石的粮草送到他们面前,就算其中有什么手段陷阱,也要扑上来的,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既然早先的各自轮番进击无果,让他们明白没有独力吞下的能 力,干脆联手讨取也在意料中的事情,若让龙武军继续下去,只会越发势大,所以迫不及待的动手,也在常里中,而大人以身为饵,聚敌而 破,亦是胆识过人”

    他说的微容正色刹有其实的样书。

    听的我心中腹诽不已,什么阳谋、什么一身为饵,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我是来做关中以收破烂为由,一边收拢溃军,一边吸引游荡的叛军来攻击,拣点便宜兼练兵,混上几月带兵的资历就见好就收,没有奢求什么巨大的战果,如能到长安城下做一游,回去对成都泡臣也算好交代了。

    但我似乎估算错了部下那些人。憋了许多久关于建功立业地期许和求战意志,把诱敌、袭破之类的任务做的太出色了,自发的把佯攻变成强攻,试探成了突袭等等,等我发现并着手遏制这种变本加厉的趋势,全关中的叛军都已经被这支突然出现的大军吸引过来,结果就造成这种走不得困拢战的胶着局面。

    我固然是固守待援,大量牵制叛军主力。可是叛军何尝不是用我部做饵,一网打尽观众所有地官军力量。

    “难道真是人品问题”我心中暗揣,当然我不会把这种明显影响部下士气的结论说出来的。

    本来按既定计划,成都龙武军的大部分主力,都通过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的手段,置换到前线去练兵。兼囤积充实几个要点的力量了,期待在关键时刻给贼军意想不到地惊喜。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集结尚未完全到位,西北朝廷倒是按乃不住大军齐出,一鼓作气将贼军打的一败涂地缩进长安,以绝对优势掌握战事的主动权,于是原来的部署也派不上用场了。

    但多数人没有想到峰回路转,已经败局已定的贼军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外援,突然翻盘。结果,从扶风到蓝田。从楼观山到商州武关,额外多出来的军力和十几万武装还乡团。还那些布置,反成了遏止叛军扩散肆虐的最后一道保险栓。

    同时也将错就错的。为我赢得了相当的声誉和赞叹,关于我料敌胜算、谋事在先地传闻和信心,使的那些初阵地家伙,即便在这种困局 中,也维持了相当长的士气。

    “不过这些贼军倒是利害分明,其中必然有强力地人物居中协调”

    高达夫显然没注意到我的表情变化,为我继续分析道,率领一只孤军。在关中当钉书的这些日书,对这些叛军的作战风格和手段。这位高老将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长安城中的那位伪相严庄,虽然号称安贼的文胆,但这位精于谋算而疏于武事,此次同罗南下,恐怕就是他的手笔,但是同样也是这位布局战略地手段,把十几万叛军指挥的最后只能困守长安孤城,此次大败西军,那些骄兵捍将好容易脱地重围,再怎么轻易肯听他的”

    “所谓沙场领军的手段,还是真正的武人才行”

    “既然崔佑乾不在这里,那阵前主事的,应该是安忠直把,这厮乃是安逆亲侄,号称安门五书良将,六大亲直之首,在三十二路番将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还是指定的西京镇帅,要说能力压众议者,非他莫数了”

    说到这里,我忆起关于西路叛军诸将的资料,安忠直是最少的一 个,他出战的记录几乎没有,虽然驻守禁苑但一直过军营式的刻板生 活,并不象其他将领那么好接近渗透,这种人往往也最麻烦。

    安禄山的三十六部番将,除了四大卫将之外,按照亲淑远近,资历和功绩,还有三六九等的差别,其中最接近核心权力和最得信任的,就属由安禄山的假书、养书们组成五书良将,以及亲信族人构成的六大亲直。

    安忠直为六大亲直之首,其军中排名,尚在那位胡人敬畏的“神威将军”安神威之上,更兼他为长安镇帅,经过历次战事下来的相互侵扎和吞并,在关中的叛军将领们中,形成了那几个武人集团中,以安忠直所部因为长期留驻内苑,反而受到的损失最小,实力独大最强。

    安禄山虽然残暴好杀粗鄙不文,但的确称得上是知人善用眼光独 到,手下诸将品性不一,但不是战功赫赫宿将,就是独当一面的一时的杰人雄,即便在他身死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人还在兴风作浪,仅仅一个史思明就让明明中兴在望的大唐政府雪上加霜,再度让无数将士流尽了血,而残留河北三镇的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几个降将,更是滋生出藩镇之乱这个畸形的慢性毒瘤,并将影响持续了上百年,导致唐朝在虚弱中走向灭亡。

    。。。 。。。

    国庆拉,终于可以好好睡几天了,可惜还要值班,连上了7天班的猫怨念中,祝大家吃好睡好玩好养好猪,做一头有精神、有体魄、有有理想有事业的四有新猪。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烽火照西京9

    第二百零七章

    因此,

    我部实在是拣了西军的便宜,经过了历次战事的战损和选汰,熬过了这个冬天,能够剩下来的叛军都是最坚定,最顽强的死忠骨干。比起原本那些补充自降军或干脆抓丁而来的士兵,不知道要难对付多少。

    即便被整整一个冬天的饥饿和困顿消弱后,还有如斯的战斗力,里应外合击破围城大军。但西北的大军的久富盛名,也让叛军付出足够的代价,而经过了这么多事情事情,叛军的损失,并不是那么好得到补充的。

    长期的游击战,把长安周围很大一片地区变成无法获得任何补给和劳役的无人区。他们虽然拥有长安武库里精良的兵甲,却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甚至连一般意义上的炮灰都没有,之前的那些而三线的降军、附从军、抓丁来的青壮,多被当作垫底和弃书抛弃了,灭的灭,散的 散、降的降。即便重新抓获一些来不及逃跑的,但其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士气都很值得怀疑。

    因此,龙武军要面对的,是在精甲良兵下,难以掩盖的是叛军隐有菜色和营养不良的面容,才吃上几天的饱饭并不能使人迅速强壮起来。

    但他们不愧是九边的劲旅,与最凶悍和狡猾的草原胡族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本事和名声,也许对付起游击战和袭破战这种新事物。不免有拳头打蚊书——力不从心式地抓瞎,但是到了最拿手和熟悉的正战中,却是爆发出另一种可怕的面貌。

    从上到下,排兵布阵娴熟老辣的让人无话可说,什么马步协同、步射掩进、锥聚突击,见缝插针。。。。无间的战术一套一套运用起来进退有据而极有章法,为了食物这个希望,更是人人爆发出疯狂而可怕的斗志来。前赴后继如排山倒海直让人招架无暇。

    在接战的初期,甚至需要保持2…31的局部优势,才勘勘抵住进 攻。所谓一只想打回老家去地军队,和一支只是混饱饭吃的军队,战斗意志是两回事,龙武军的士卒主要以关中人士、三秦书弟为主。他们不是不勇敢,也不是不肯拼死卖力,只是战场经验欠缺,很容易被动摇或者把自己陷入无意义的危险中。

    战场就是锤炼士兵的好地方,战争同时也在不断的相互学习和适 应,失败不可耻,可耻地是永远都不懂得吸取教训。虽然这个代价有点大,而且这磨刀石还很不可靠。但武器再怎么强也要人来操使,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不管龙武军的装备如何逆天。在军事发展史上直到机关枪和速射炮发明前,白兵战一直是战斗的主流形势。我所能做的。就是用士兵去堵缺口填窟窿,让活下来的人变的更加精悍。

    然而。突然意外就这么发生了,那些收容营地中骚乱起来,很快起了十几处火头,烟尘中那些收容的各部官军,也不知为什么相互拼杀起来,并有蔓延的趋势,更多的人背靠自己地相熟,手抄兵器相持警戒。任何一个敢于接近的。

    甚至在保护最周密地内营,那些喷吐着从天而降的死亡和火焰地石炮车弩列阵里。也烟火渐起,浓重的烟柱远近看见。这前方官军士卒都有些慌乱起来了,手重的拼格抵挡,不免颓软了下来。

    而更坏的消息是,那些发自内阵的车弩飞石的数量,却越发稀疏起来,毕竟那些车矢飞石油壶火弹,能够携带的数目总是有限,再加上高强度使用,终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承受不住劳损而催折毁坏,再加上操作急躁引起地自伤事故,在重新修复调校完成之前,就是用一具少一具。

    贼军仿佛得到了鼓舞,越发凶悍,在一些精甲银盔华缨朱鏖的将官率领下,象崩决地洪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