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自海外各路数以百计相关人员;也在集体受封的诚上;按照各自的勋位和名衔;得到了相应的职事、勋授、散授、诰身和爵级;总算是获得为大唐朝廷所认可;名正言顺身份和地位。
光是依靠这个身份和头衔;他们可以在行台所控制陆地上;得到相应规格的优待和礼遇;以及相关品秩的特权;这就足够了。
就算一些没有到来的军州上层;也通过这个仪式予以追加;算是人人有份。皆大欢喜。然后是各种赏赐和赠予;但凡是来打耶路撒冷的。最少都可以得到一枚金宝的赏金;最后收下各州代表进献的田土户册;算是完成这个仪式。
虽然其中不免有一些诸如前海贼、私贩子、罪囚流徒、奴婢和土人之类的乱七八糟成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在受封时的各种失态和怪状;正常一点的激动的泪流满面;或是痛哭流涕;不正常的手舞足蹈;念念叨叨的。生生闹出好些笑话。
借着这个大封海外诸州的机会。
第七个海外军州的名分;也被定了下来;怀远州和怀远城;这个具有东方特色名字;将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耶路撒冷地区的新称号;只要它还在唐人的控制下。
第一任刺史;自然是做了藩王女婿兼当地总督的陆双鹤。但是他这个身份更多是象征性和名义上的;负责实际事物的将是岭西行台派出的次一等长史、司马、别驾构成的行政班子。
这里也将成为名为“怀远公约”的新律条;最先开始试行的地方。按照约定;其他六大军州;都会输入相应的归化人口和附庸势力的移民;再加上日后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依兰平原的陆地移民。这里将成为更多民族和人种共同生活的地区;而不再是某些宗教势力独大了。
他们主要将被安置和分封在那些因为战乱无主;或是没收自叛乱者的土地上;然后向羁縻属的总督大人;或者说是新任的开远侯陆氏一族。承当基础的赋税徭役之责;虽然这个家族还没有影子。
在总督名下的巴勒斯坦和约旦河流域。将建立一个新的亲藩国——开远国;和怀远州一样;目前其中主要官员都将来自;六大海外军州及岭西行台派遣的人员;协助作为国主兼开远侯的陆双鹤;尽快掌握和统治这个新出炉的羁縻属国。
所谓发义师讨伐不臣;与当地土人定下君臣和大义名分;制定政权构架和法律规章;与北方的叙利亚政权界定边属;与乃南半岛以西的埃及总督签顶助盟约;与南方山外叶麦马和汉志地区的穆斯林自治势力;进行大沙漠边缘绿洲地区的归属交涉。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也几乎没有外力来干涉的可能性;当然等我踏上归途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得靠他们自己了。
如果经营得当的话;这个藩国将成为活跃在地中海的诸军州;与大路上的岭西行台连接纽带;以及那歇汉健儿退役和退休后;携家人亲族就近安置养老的新家园。这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还算是不错的疗养地。
毕竟海上是男儿驰骋纵横的人生舞台;但是只有陆地;才是他们足以安身立命的归养之所。再骁勇无匹的海上雄狮;也需要足够的港湾和陆地来休养生息;恢复将士的体能和士气;补充食水和各种资源。
在这期间;关于民俗风物人情的各种考察报告;也积累的差不多;据一路过来的田亩户口产出;的初步普查和统计;关于域外建国的初步规划也有了一个雏形。
比照大唐国中的规格;从葱岭以西的宁远诸国;到崇山万岭之外的两河流域;将被划分为十七个(道)路/都督府;又若干个府(由行台直辖的显望要地);
其中宁远诸国故地为主;设立北天竺、大月氏、循州三个路;治所为各自旧都;兼领周围的羁縻属和亲藩领;
在河中之地;又称索格底亚那/粟特地区;亦分为的三个路:康居路、安康路;者石路;分别以布哈拉、撒马尔哈和怛逻斯城为首府;
以阿姆河为界;在呼罗珊腹地置两个路:霍山路和山中路;以大木鹿城和尼普谢尔城为首府;
此外还有周边俾路支行省转变而来的莫州路;以设拉子城为首府;法尔斯行省控制区设立的西岚路;以伊什塔克尔城为首府;故花剌子模地区设置的咸海路;以卡斯城为首府;旧锡斯坦和克尔曼省境合并的;以疾陵城为首府。
在伊朗高原的两个路;以夷刺城(德黑兰附近)为中心的北伊路;以埃克巴坦那(哈马丹)为首府的西伊路;再加上胡泽斯坦山内地区的伊斯法罕。为中心的畿内府;克尔曼沙赫设置的北山府和贡德沙普尔设置的南山府;米迪亚行省南方地区设置的山南府。
美索不达米亚控制区。也有三个路;分别是首府为巴士拉;包括南方阿拉伯河流域的依兰平原和波斯湾西岸地区的通海路;旧伊拉克行省大部地区;以库法为首府的巴别路;摩苏尔为首府的亚述路;
再加上旧都巴格达所在两河之间辖区;所设置的西平府;哈希米叶城和安巴尔地区合并而成;主要为阿巴斯王朝旧日王室领地的西宁府;北方为了羁縻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地区分封诸臣;而在大不里士设置的山外府。
各路比同国中;置规格稍低一等的经略使。观察、采访、按察诸使;个别重要的路;权设都督全领军政;各直辖府设镇军;比同安西四镇的规格;委派镇守使和防御、守捉、讨击、团练诸军职。
路下为各大小军州和分封诸领;以及屏藩各部、土族聚居地等。以刺史、郡守和防御使、守捉使;构成军政两套系统。此外外还有一套自上而下的营田驻屯系统。则归行台的营田大使和拓殖司垂直管理。
这也是为岭西行台现有架构量身打造;比较中庸和兼容的藩国化转型方案;只需要从国内获得一个大义名分或是理由;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容易的转变身份。
在这种愉快心情下;我再次踏出耶路撒冷城;于是。充满东方式的华美富丽庄重风格的;麾幢旌节;鼓吹卤簿;绮罗伞盖;攒动如云。巴勒斯坦数十里外;名为伽里里海的水域岸边。
眼下正是秋高马肥。适宜在山地中狩猎的时节;伽里里海说是海其实是一个大型淡水湖;属于约旦河的另一个支流汇聚而成的。相对于犹太高地另一端;贫瘠而渺无人烟的死海;这里可要生机繁茂的多;连绵的芦苇和被惊起的禽鸟;就像是一片片飞舞的云霞。
持续的战乱;让人口凋零的同时;也让当地的野生动物繁盛起来。虽然野驴、黄羊什么的大型动物不多见;但是狐兔之类的中小型猎物还是不少的。
成群结队盔插雉尾或是缨蕙;肩甲上挂着红色流苏;身披黑色大氅的骑兵;奔走在草野山丘上;口中呼喝这用手中的枪槊拨打地面;将那些藏在生长了一夏的繁茂草丛灌木中的野生动物;纷纷惊扰着去赶出来;然后慌不择路的撞到我们的跟前;成为练手的活动靶。
也是变相的练兵和演习;让士兵不至于被安逸而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有所松懈;而在同行的来自埃及地区;半岛西南沿海和南方也门、阿曼地区;非洲阿克苏姆王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使者;以及追最总督而来的;巴勒斯坦当地部族代表面前;就是某程度上的武装宣示。
比如在行猎过程中;骑兵队大范围机动和突击;步兵的队列对抗和土木作业;射手的远程覆盖和精确打击;重装车营的推进和变阵。掷弹兵的攻坚和投掷爆破。
在这充满东方风格的行猎过程中;也是逐一谈判和交涉的过程;作为在阿拉比王朝的尸体上;崛起的外来民族全新的政权;
与这些目前为止;尚且有着天然渊源或是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国家势力;牵头订立一些诸如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乃至政治合作与扶持上的;各种协议什么的;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通用事宜。
然后与这些国家和势力立碑盟誓;将这些条款携刻其上;也成为后世被称为耶路撒冷公约的雏形和前身。
最后总共有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盟誓碑上题刻下自己的名字和归属;完成盟誓后;这些人也将随着班师归国的军队;到遥远的东土去朝见那位伟大的天子
而碑首的第一句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将女人当成男人;将男人当成牲口。
在赛里斯人殖民过程和历史中;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他们呆过之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几乎就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变相提高了当地的女性社会地位;将她们从生育工具;牲畜一样的财产;提高到能够提供劳动收入的家庭成员。
因为在这些外来者的统治下;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产能和劳动效率;往往喜欢强制要求家庭中的成年女人;参加集体性的有偿劳作;而将她们的幼儿集中管理和教育。
虽然因为传统和风俗的因素;遇到当地人的阻力也不会小;甚至多次酿成区域性的骚动和暴乱;
但是丝毫不能阻挡他们用强制和暴力将本地女性;拉进集体工坊和农庄的决心和手段;并且用名目繁多的肉刑和经济惩罚的连座;确保每个家庭所必须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女性因此收到职业的影响和技能教育;开始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价值。
而这些女性带回家庭的劳动报酬;最终也成为撬动整个社会传统和顽固惯性的一线开端。
《古代中东女性地位的变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正文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革命之路
这是一个以弗所式的胜利(注一);耶路撒冷的泛宗教会议的结果;让无数人欢欣鼓舞的如此称道。
当来自亚洲和非洲的信徒和教团;都在宗教会议上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算是作为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者的罗马教廷;也不得不有所退让;
与过去拥有整个强极一时的罗马帝国;作为后盾进行传教和扩张的基督教会不同;如今的罗马教廷;在失去了强大支持者的法兰克王国之后;不得不更加的仰仗君士坦丁堡的鼻息;但是君士坦丁教会与罗马的明争暗斗;却有大大削弱了来自拜占庭方面的支持力度。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来自亚洲大陆;得到一个亚历山大式的强大征服者支持的东方教会;及其盟友的联合;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就算是被追认为初代教皇的圣彼得在世;也要三思而后行。
但是这种迫于形式上的妥协和退让;注定不可能保持太久;日后东西方教会分裂和斗争的种子和苗头;也因此埋下了。
《十字军史话》
。。。。。。。。
塞里斯人用高压和铁腕的手段;维持着他们在当地的统治;但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活动上严厉管制的态度;他们在宗教和文化上;就显得过于宽容;他们甚至鼓励多元文化的共存;并对自己代表的东方文化充满自信和优越感。
在宗教上;他们也采取几乎放任自流的态度;只要是不违反统治者制定的法律;或是触犯到公序良俗、道德伦理之类的基本要求;就可以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席之地;哪怕是胡拉米也拜火徒;或是米特拉信徒这种信仰活化石;甚至是阿里乌斯派这种欧洲大陆公认的异端;在光头化日之下出现在公共诚中。
当然了;这种基本公序良俗的标准和规范。是由城市中绝大多教派和团体代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