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好古不言语,虽然好死总不如赖活着……可是人各有志,人家没准就是若为自由顾,杀头不要紧的主儿呢?
  光明君用沉重的语气说:“没有吃,没有穿,脚下无寸土,头上无片瓦,终日劳作不得歇息……这样的日子,活着也和死去没有分别。而在大辽国,过这种日子的人可不只有我们渤海奴……今次在北市坊内揭竿而起的,也不仅仅是渤海奴,也有很多一钱汉儿!”
  一钱汉本是骂人的话,但是武好古知道,光明君的话并不在侮辱汉人,而是在说一个事实……在燕云,在辽国的其他地方,大部分的汉人只是一钱汉而已。他们和渤海人一样,都在盼着契丹的天塌下来。
  只是汉人的世家大族满足于和契丹人一起压迫自己的同胞,不肯领导他们去推翻契丹的统治。
  而渤海人的大族右姓因为没有参加分肥的机会,不得已走上了领导反抗的道路……
  光明君问:“现在贵使和蹇正使、李副使现在应该明白,谁才是契丹人真正的敌人吧?”
  武好古叹了口气,谁是契丹人真正的敌人他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不认为自己和大宋是契丹真正的敌人。如果契丹的统治能够维持下去,那该多好啊!
  可是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
  “光明君。”武好古笑了笑,“本官回去以后,一定会将析津府内发生的事情,如实上奏官家。若是您和宝剑王有甚底请求,本官也可代为上奏。”
  光明君咧嘴笑了起来,摸了摸大胡子道:“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我们渤海人的复国之志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百多年来不知发动过多少次起义。可是因为我们的力量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起义都不大成功。”
  “那光明君认为是何原因让渤海人的力量无法发挥?”
  “因为没有钱。”光明君的回答让武好古稍微有些意外。
  “钱?难道不是缺乏铁器吗?”
  在武好古的印象中,铁器一直是困扰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一个瓶颈。现在的阻卜人就是因为没有铁,所以才被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的契丹人压着打。
  光明君闻言大笑起来:“贵使一定以为我们渤海人是游牧渔猎之民吧?”
  对了!武好古想了起来,渤海人早就汉化了,是农耕定居之民,也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光明君接着说:“大辽的铁,大多都是我们渤海锻奴在打造……我们渤海人怎么会没有铁?”
  原来渤海人是有铁的!他们自己就会打铁!
  这对武好古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啊!
  因为渤海…女真本为一体!渤海有铁,女真自然有铁了!看来大宋根本不可能用“铁禁”之策去削弱女真的战斗力了。
  “钱……”武好古继续应付着光明君,他其实根本不想支持渤海人,只是这种事情他说了也不算,“你们也需要用钱雇兵吗?”
  在他的印象中,北方的少数民族崛起的时候,一般都不搞雇佣军的。
  光明君苦苦一笑:“贵使以为我们渤海人还是部族之民吗?只要族长一声令下,族中壮士就能自备弓马粮食参加作战?”
  是了,渤海人也是定居的农民。
  “渤海不是有右姓大族吗?”武好古不确定地问,“他们莫非和燕四家一样?”
  “自然不一样!”光明君说,“但是他们也需要用钱……我们渤海人是很缺钱的。”
  这个光明君自然不会和武好古说实话了,实际上不是渤海大族右姓们见钱眼开,而是他和宝剑王所属的大氏王族如今势力衰弱,同时内部也分崩离析,如果没有充足的金钱,是根本不可能驱使右姓诸家,建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另外,渤海人毕竟是定居的农耕民族,商业也早就发展起来了。所以金钱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是有一定作用的,而用钱也可以雇佣到壮士。
  若是渤海大氏要举兵,自然就需要花钱雇佣大量的武士来充当自己的嫡系。
  要不然都是右姓大族的人马,这渤海国到时候谁说了算?
  武好古点点头,心想:你们要钱,官家那边肯定会掏钱……“大送”嘛,别的事情不会,就是送钱比较拿手。契丹那边一年送五十万,党项那边一年送二十万,渤海人一年送个几万算什么事儿?况且渤海人还不白拿钱,人家还办事儿呢!
  “那么……”武好古顿了顿,“你们要怎么收钱呢?官家若是要联合你们渤海,一年赐下数万缗总是有的。当然了,也不会都给钱,估计是钱、绢各半,也可能都给绢帛,毕竟我朝这些年有点缺铜了。可恁般多的铜钱和绢帛,要如何运往你们那里?”
  什么?这就讨论运输铜钱绢帛的问题了?
  光明君愣了愣,他也没想到事情的进展会那么快……哦,也不是事情进展多快,而是眼前这个宋朝的九品小官想得有点远了。
  不过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就讨论一下吧。
  “这钱帛运送倒是个问题。”光明君问,“不知贵使有何办法?”
  这年头可没有一个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几万缗的铜钱绢帛是很重的,而且体积庞大,若是要从开封府送往渤海人聚居的辽阳府,可……真是不大容易的。
  “当然要海运,陆上是没有办法的。”武好古其实早就有主意了,“另外,也不能直接运送铜钱,因为我朝是禁止铜钱外流的,若是被辽人的关卡发现,一定会起疑心。所以要把钱换成物,就运送一些能在辽国出手的东西给你们。而你们呐,就成立一个商行,用来出手这些货物。这样辽人就很难查出来了……对了,这个商行最好别用渤海人的名义,也别用宋人的名义,就用高丽人的名义来办吧。”
  武好古这番谋划,其实是在为自己成立一个“特许”海运商行找借口。
  因为支援渤海人的事儿虽然势在必行,但是大宋朝廷上那般人胆子都很小,不可能公开支持,多半会采取私下秘密支持的办法。
  而武好古正好设法把这差事接到手里,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成立一间有“特权”的海运商行了。
  武好古想要的“特权”倒不是税收方面的优惠——反正就是个运输的纲商——他要的是在“纲船”上安装军弩和发石器的特权!
  理由当然是要避免被契丹水师逮住……为此,这种海运纲船也应该造得比较特殊,不仅要坚固,而且还要足够快速,船上的水手和打手也要配置充足。
  这样就是遇到了契丹水师——也不知道有没有——武家纲船也能凭借强大战斗力和速度逃脱。
  实际上,武好古就想建立一支可以在中国近海、高丽西海和日本西部水域来去自如的战船队!
  而有了战船队之后,海上的贸易就容易做成了……
  “好!好!就这样!”光明君连连点头答应着,实际上他虽然是“买卖郎君”,但是并不会做生意,更不懂海贸。现在听武好古这么一说,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对了。”光明君笑道,“某是不能陪你去开封府的,某这个买卖郎君可有一大摊子事儿呢!不如这样吧……某叫两个人陪你去。”
  说着话,光明君就大手一招:“郭药师,罗汉婢,你们过来则个!”


第二百六十章 郭药师
  郭药师虽然没有黄药师著名,不过在后世也算是名声赫赫!北宋的崩溃和这位渤海族的倒戈将军是分不开的。
  顺便再提一下,金大侠笔下脍炙人口的东邪黄药师的名讳“药师”,在北宋是很少被人用做名字的。倒是在辽国,什么“药师”、“金刚”、“罗汉”、“和尚”之类的佛教名字比比皆是。
  郭药师的药师就是来源于药师佛,而和郭药师一起来到的那个陪着武好古从北市坊里面出来的契丹打扮的小姑娘的名字则叫罗汉婢。
  “小子铁州郭药师,见过大官人。”
  借着明亮的月光,武好古见到了自称铁州郭药师的少年,这是个十六七岁,高高瘦瘦和根竹竿差不多的男孩子。长相不错,浓眉大眼,虎头虎脑。
  这男孩就是那个日后害苦了大宋的郭药师?
  武好古望着他,心头居然闪过了一丝杀意!
  “他是辽东铁州郭氏的子弟。”光明君笑着介绍道,“也是在下的女婿。”
  那么小已经结婚了?武好古又看了被唤作罗汉婢的女孩一眼,正是那个刚才陪着自己的白种女孩。武好古心说:她不会是郭药师的老婆吧?郭药师居然娶了个白妞儿,只可惜小小年纪就要守寡了……
  “药师。”光明君又道,“你跟着这位潘官人,给老夫传个消息。”
  “喏。”
  郭药师大声答应,丝毫没有想到自己很可能一脚踏入了死地!
  光明君又一指那女孩,笑着对武好古道:“她是个女直婢,是铁州郭家自小买来养大的,一个月前才送进海东馆,不过还没叫人破处,现在就送给潘大官人暖个床吧。”
  什么?这是……这是女直人?女直人是金发碧眼的?这个明明是斯拉夫人或日耳曼人啊,哦,也不是纯种,多半是混了东亚人血统的杂种斯拉夫或日耳曼,不过主要的血统应该是白种的,怎么就成了女直人?武好古一愣一愣的,心说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光明君,这姑娘真的是女直人?”武好古有点不大确定地问。
  “是啊。”光明君笑道,“是曷苏馆女直人,现在看看挺漂亮的吧?不过上了年纪就粗糙肥胖了,到时候就只能做个仆妇了。”
  上了年纪就发胖……这不还是毛妹吗?
  光明君又对疑似毛妹的罗汉婢道:“罗汉婢,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潘大官人的奴婢了,一定要好好伺候大官人,不得半分忤逆。”
  “奴婢知道了。”毛妹冲着武好古甜甜一笑,然后又顺从的匍匐在地上,拜了拜说,“奴婢拜见大官人,奴婢以后一定好好服侍大官人,若是惹得大官人不高兴,大官人尽管打骂。”
  还可以打骂?这为奴为婢态度倒是不错的,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武好古心想:回头一定得试试……
  “光明君。”武好古又把目光转到了光明君身上,“那我们何时可以离开燕京返回大宋?”
  他其实还可以选择去马家的甘泉坊找马植。不过这样一来,就会暴露马植和宋朝之间存在的秘密联系。所以这条线,现在是不能碰的,武好古只能选择和郭药师、罗汉婢一起离开辽国,然后在沧州柴家庄和西门青等人会合。
  “等几日吧。”光明君转过身,将目光投向了正冒出火光的北市坊,“等风头过了,你们再走也不迟。”
  说着话,他又吩咐罗汉婢说:“罗汉婢,去伺候潘官人早些休息吧。”
  “喏。”
  罗汉婢应了一声,笑嘻嘻上前去拉起武好古,两人就一块儿下了坊墙。
  现在只剩下了光明君和郭药师在遥望火光的方向了。
  “值得的!”光明君仿佛在自言自语,“为了海东盛国的再兴,死人是在所难免的……”
  “对!”郭药师也颇为赞同的说,“是在所难免的!他们能为海东盛国而死,应该感到荣耀!”
  光明君点点头:“是该感到荣耀……药师,好好干吧!我没有儿子,将来我的大姓和光明君,就由你来继承吧。”
  “谢岳丈。”郭药师闻言大喜,忙向自己的岳父老泰山躬身行礼。
  ……
  “李大官,看来之前我们找错人了!”
  同一时刻,在永平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