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使了激将法,在座的多数都是恃勇好强之辈,遂以军须为首,纷纷应命。游遐趁热打铁地问道:“谁为先锋?”
  众将纷纷请命——自然也包括了陈安和王该在内。游遐觉得那些氐、羌都好糊弄,只有这二位不便安置,若只命其一为先锋,另一个肯定不满。当即笑笑:“此番朝廷诏伐卢水胡,自当以官军为先——”一指陈安,随即又指王该:“陈将军可率部先行,待翻过山后,王将军凉州大马改为先驱,陈将军其次。至敌垒前,乃可并发,谁若先登,必受上赏!”
  随即他又大肆宣扬了一番裴大将军之威、北地兵马之强,肯定会从东方前来夹击的;继而鼓励那些氐、羌酋大,说如今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只要你们能够听命立功,必有赏赐,就算想拿几个官职,也不为难。于是众皆应诺,急忙各回各营去整备兵马。游遐安排先后,次第行军,第一拨陈安所部午后就开始行动了,最后一拨是军须,一直等到黄昏时分,方才整装上路。
  氐、羌中半数仍然游牧,鲜卑吐谷浑则纯粹为游牧民族,因为日常惯食肉、奶,总体而言夜盲症的比例比农耕民族要低——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少民的下层,同样没资本摄取多少维生素A,好在能够带出来打仗的多数都是中层——可以夜行者,挑挑捡捡,竟然能有将近半数之众。
  于是打着火把,连夜急行,说是三十里路,可是兜兜绕绕的,走了五十里都不止,到了第二日天光擦亮的时候,王该率千余骑终于抵近敌营。果如游遐所言,四面腾了浓雾,王该便命人马压住声响,放缓速度,以免敌军发觉——我就这一千多人,想要直薄敌垒,难度不小,而且硬碰硬强攻,损失也大,不如等身后的陈安跟上来再说吧。
  道路止此一条——其实此处乃是东西向,联军自东向西而来——南北皆山,即便浓雾遮道,也不至于迷路。陈安所部以步卒为多,但为了抢功,走得并不比前面凉州大马慢多少,因而在浓雾消散之前,便也进抵了敌垒之下。
  王该正待遣人去跟陈安商量,是不是等等后队,等集结人马多一些后,再发起进攻?他已命精细士卒下马步行,悄悄摸到敌垒边,发现营中声息颇弱,明显尚无防备——说不定还没全都起身呢。既然如此,咱们也就不必着急发起进攻吧?
  谁想使者未至,陈安就先列好了阵势,然后下令擂鼓,亲率部众,朝着敌垒就发起了冲锋。雾气将散,王该远远望见陈安左手七尺大刀,右手丈八蛇矛,竟然已经劈开了拒马、栅栏,即将冲入敌营了!
  王该大吃一惊,心说这个陈安果然骁勇。他即便在凉州时,也曾听闻陈安的勇名,但等真见着了,却“见面不如闻名”,觉得传言不尽不实——就这么一个身高六尺余的小个子,还长相如同老鼠,怎么会能打?今日一见陈安身先士卒,舞械冲阵,才知道其名不虚。
  王该当即下令,咱们也都别慎着了,全体下马,步行冲锋。随即自己就挥舞长矛,奋起直追,想要跟陈安并肩杀敌。
  游遐虽然并无实际指挥作战的经验,但终究入裴该之幕后参与过大荔城之战,对于军争谋划之道,受过裴嶷、裴该叔侄,以及陶侃等人的耳濡目染——当然也跟天赋异禀有关——加上对于人心的分析,比普通武夫更为擅长。而且他估摸着联军顿兵不进,敌必懈怠,也不是空口白话,早就命军须派人去暗中探查过了,故此才敢用险。
  再者说了,道路狭窄,即便战败,敌人也不便远追,我可以勒束后队,缓缓退却,与之相峙,理论上不至于全军崩溃吧。
  最关键的问题,是军中多氐、羌等杂胡,来自各方,陈安与王该虽为晋人,也不和睦,这硬捏在一起,势难长久啊。把他们撂在边境线上几天,就已经矛盾重重、龃龉自生了,怎么可能期盼与敌人长期作战呢?只有趁其才刚接敌,锐气未消的机会,发动奇袭,才有望一朝破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果不出游遐所料,卢水胡嚣张已久,如今虽闻警讯,但东路不见敌踪——都被焦嵩绊在了临泾城下——西路氐、羌混杂,也就一万多人,迟迟不进……估摸着这些临时应召来的外军嘛,也就呼应官军打打顺风仗,北地兵不临近,他们是不敢来的。
  加上彭夫保不在军中,忙着征调兵马,巩固都卢、乌氏二县之防呢,前线将领就此逐渐放松了警惕心。因而今晨仓促遇袭,军中大乱,而联军中当先的陈安又为一时勇将,王该所部都是凉州锐卒,很快便即汹涌杀入,将敌军陆续分割开来。他们撕开了缺口,后面的鲜卑、氐、羌兵马陆续抵达,投入战场,其势愈厚,而相对的,卢水胡不知道敌军来了多少,人心既乱,又且生惧,很快便一蹶不振了。
  战至午前,卢水胡大败,被斩杀、俘虏三千多人,余皆朝北方败逃。游遐这时候也已经到了,当即下令前军暂停整列,让后来的苻洪、军须等部骑兵发起追击,一口气杀到了都卢城下。
  残垒之中,王该来找陈安,想要放几句软话,消减一些往日的嫌隙——因为人家确实勇猛啊,我等凉州战士,最敬勇者,岂可对勇者无礼?谁想他靠近后才一拱手,还没来得及说话呢,陈安先斜瞥王该一眼,冷笑道:“今破敌垒,是我先登,汝不要抢功——且唯游校尉谋划得法,加我奋勇厮杀,才获此胜,非汝先前所言当行东路之功也。”
  说着话,一边擦拭兵器,一边自顾自地便走开了。王该怒火填膺,恨不得当场抽出刀来,将这傲慢的混蛋一刀两段——“竖子,我必有以报之!”
  ……
  前军败绩,给都卢城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彭夫护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要集结兵马,杀出城去,却被部下扯住,说:“南来不过氐、羌散骑而已,若非晋军将至,必不敢动。今既破我垒,来至城下,得非乌氏遇警乎?酋大不宜轻出,还当保全力量,以应对晋师。”
  彭夫护点头道:“此言有理。”急忙派人前往乌氏探查,同时亲自上城来观望敌势。游遐命各军多建旗帜,并在都卢城南立营,遥遥望去,几不下三万之数。彭夫保不禁惊道:“难道秦州氐、羌,皆从晋人来攻我么,如何有这许多兵马?”心中既生怯意,就更不敢轻易出城去了。
  游遐策马来看都卢城,只见城非高峻,堞非严密,守卫也不得法,料来不会有多难攻——但问题这是站在原徐州军立场上而言的,对于如今手下这些氐、羌,野战尚可,有几人懂得攻城啊?就算我游校尉还曾经跟徐从事学过一些攻城器械的制造,我一个人也打造不出云梯来呀!
  只得先不攻城,却命氐、羌、鲜卑每日分兵,四下抄掠卢水胡众,应允所得粮秣,七成上缴,三成可以自留,所得人口、财货,官私平分。
  卢水胡本是半耕半牧的外族联合体,其实本不习惯于据城,主要人口都在野外,城内多为原住的晋人——甚至连两座县城都不是他们主动打下来的,而是贾疋战死后,卢水胡居住区域的晋朝官吏和部分大户集体逃亡,剩下的反倒箪食壶浆以迎彭夫护,只为维持城内的秩序。
  因此游遐此举,无异于抄了彭夫护的老窝,断他的根基。城内兵马因此而人心惶惶,除彭卢本部外,其他氐、羌、月支、匈奴等,每日都有数十人缀城逃亡。彭夫护心说再不出战真不成了,只等乌氏的消息到来,我便率兵出去和那些杂胡一分胜负吧!
  都卢、乌氏相隔不远,但是派去视察的将领却迟至五日后方才返回,满面愁容地禀报说:“晋军果然来攻乌氏,城内梁氏举动大不寻常……我几乎为其所害,好不容易才逃得一条性命……”
  乌氏本是晋人大族梁氏的老窝,举族聚居,相当数量还都住在城内——当初迎接彭卢接管城池的,也以梁氏为首。彭夫护担心的就是梁家,此前才刚得着晋军将要来攻的消息,他便即亲往乌氏去巡查过了,当时看着梁家人还算老实……


第三十六章 贤弟之志何其小哉
  其实早在诏命讨伐卢水胡之初,司徒梁芬就有密信送回了乌氏的族内。不过信中言辞很含糊,没要求梁氏一定协助官军,而说:“当以举族性命、产业为重。”言下之意,你们可得看准了风色再动手啊。
  但同时梁芬又在信中备言裴氏兵马之强,暗示族人,倘若官军无法靠近乌氏,你们千万不可轻举妄动,而若官军抵近,则有若天平,晋方权重,就该有所打算了——“今胡寇暂退,彭卢无外援;裴氏方大,官军可节节而攻之——如何应对,当付诸公议。”
  彭夫护派人前往乌氏,探查城内状况,看看北地军有无西进的迹象,这人一进城,便受到了以梁氏为首的晋人大族的盛情款待,美酒加美食,轻轻松松就把西戎联军进抵都卢城下的消息给掏出来了。梁家十几名长老聚在一起商议,有人说就该趁机起事,驱逐卢水胡驻军,有人则建议再等等看——“司徒公信中之言,要官军抵近乌氏,方可筹谋对策,今来的只有些氐、羌,且距乌氏尚远,岂可妄动啊?”
  商议的结果,咱们继续绊着来使,以协助他东进去探查官军动向为名,再等几天看看风色吧。然而数日后,果有晋军骑兵自临泾方面向西而来,梁家就此才终于统一了意见……
  晋军来者为谁?
  游遐是先谋划定了,再去拿到的统帅权,于此两者之间,早就派人快马前往临泾城下,通知郭默,我将要率领氐、羌杂胡动兵了。郭默不禁吃惊,说:“不想游某一介文士,竟做出如此事!倘若被他先攻破了都卢、乌氏,则我等在大都督面前还如何抬得起头来?”
  罗尧笑着安慰他:“不过临时召聚的杂胡,如何能敌彭夫保?”
  北宫纯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且杂胡中尚有陈安在……”他和郭默是跟陈安照过面的,深知此人之勇,只可惜未能招揽过来——“杂胡若胜,我等面上无光;杂胡若败,也可推诿于我等,责我等顿兵不前,不往救援之过,不可不防……”
  郭默说这样吧——“我料焦嵩胆落,必不敢出城来战,有我与董将军在此,且可急请漆县的陆将军赶来相助,应该无虞。卿等马快,当急西进,前抵乌氏城下,以与游校尉相呼应。彼等若真能杀至都卢城下,则有我军在乌氏左近,彭夫保必不敢轻易逆战;彼等若尚不能出六盘,则我军已至乌氏,异日在大都督面前,也有措辞了。”
  “骐骥营”就此汹涌而出,直奔乌氏而来,梁氏族人打探得实,当即便快速行动起来。要知道梁家为乌氏县内第一显族,财雄势大,族人与依附者可以拉出来打仗的,便不下六七百之数,以无心算有心,想把城池拿到手还真的不难。彭夫护所遣的将领见势不妙,便匆匆逃归都卢,向酋大报警——他走后不到一天,乌氏城上就飘扬起了晋家旗帜。北宫纯、罗尧等倒是轻轻松松,不费一兵一卒,就安然地进了城,夺得收复的首功。
  梁氏族人向北宫纯出示司徒梁芬之信——当然啦,信中内容,不能让晋将瞧明白喽——北宫纯也就放心让他们继续守备乌氏,他率领罗尧、刘光休整两日后,便即继续向西。
  都卢城内的彭夫护得到乌氏易帜的消息,急忙开城出战——再坐守就只有一个“死”字啊!然而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