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1981-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坐在陆港市邮电局业务科科长这个位置上,小日子过得不知道多滋润,他的体型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些市属企事业单位找他拿批条安装电话机,饭吃不到位烟酒不到位,是想都甭想的,更不要奢望他会上门为你办理什么业务。但是他就安心踏实的在这里等李路,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乾充的嗅觉是敏锐得很的,他从李路与海外的频繁电报联系中判断出,那位年轻的保卫科副科长有很厉害的海外关系。改革开放了,什么关系嘴硬,海外关系!能拉来外资投资那就更牛逼了!没有关系,你怎么拉。

他当然是无法了解到电报内容的,但是那些电报的超长内容已经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另一个关键的信息是,乾充打听到,没什么知名度但是却是市府重点扶植企业的红星拖拉机厂是李路的产业,他倒是没有打听到如日中天的奋远公司也是李路的产业。

他今天跑过来,是因为市邮电局又收到了李路的海外电报,内容却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乾充感到奇怪的同时,也决定借着机会和李路拉近一下关系。

“小陈啊,李科长参加的是厂党委扩大会议?”乾充用闲聊的口吻,不着痕迹的问道。

小陈一边整理着报表一边说,“是一个项目的定型会议,我们科长不是党委委员,哪里会参加党委会议。”

乾充了然的点了点头,心里也觉得好笑,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干部,怎么可能是党委委员。

“你们光明厂听说要移交地方了,你这身军装,可得换成工作服了。”乾充笑道。

小陈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咱们这些普通职工没有选择的权利,能保住饭碗就不错的了。”

“那也是。”乾充叹气道,“别说你们军工企业,我们地方上的国营企业,都在开始改革,往后的日子,可不知道怎么过。”

小陈抬头看着乾充说道,“乾科长,再怎么改也改不到你们邮电身上,你们可是金饭碗。”

乾充略微满足的笑了笑,摆了摆手,说,“没有的事,都是为人民服务,有口饭吃就是不错的。”

小陈扫了眼他那个怀胎七月一般的肚子,笑了笑不搭话。

这会儿,李路回来了。

会议一结束,他就赶了过来。

“我们科长回来了,科长,这位是邮电局的乾科长,等你很久了。”小陈连忙站起来介绍道。

乾充笑着对小陈说,“我和李科长是老朋友了。李科长,你好你好。”

李路和他握手,抱歉笑道,“乾科长,久等了。有什么指示你打个电话,何必亲自跑一趟。”

“没有没有。”乾充连忙摆手说,他看了看四周,欲言却止。

李路指了指自己的办公室,道,“乾科长,到我办公室喝点茶,慢慢聊。”

乾充却是摆手说道,“不了不了,李科长,有你的电报,咱们还是先到局里把这个事情给办了,喝茶不急,呵呵。”

“行,那咱们边走边聊。”李路不由的高看了乾充一眼,和他一块出去。

外面有一台邮电局的轿车在等着,也是一台212吉普车,乾充的座驾。李路笑道,“乾科长,你前面走,我后面跟着。”

“没事没事,我坐你的车,咱们路上可以聊了聊,呵呵。”乾充让司机先走,上了李路的敞篷212,说道。

只是一个科长,就有了配车,邮电部门的福利可见一斑了。

路上,乾充说道,“李科长,我在邮电工作有十年了,你是我遇到过的海外电报最多的人。李科长有亲人在海外?”

李路是能猜到个八成的,他摇头道,“并没有,都是一些公对公的联络,呵呵。”

看见李路不愿意说,乾充当即刹住这个话头,话题转移到电报上面,道,“这次接到的是新加坡那边拍来的电报。”

李路的眉头轻轻的跳了跳,隐约的有些激动了——一定是九叔他们安定下来了。

唐九他们远走境外已经过去了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除了一开始接到的报平安的电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消息。李路那颗心说是能放下那是假的。

终于等来了唐九他们的电报,说明他们已经在新加坡安定了下来。

半路上,李路停下车,对乾充说,“乾科长,麻烦你等一等,我去买包烟。”

“我去买吧。”乾充就要下车。

李路拦住他,说道,“不用不用,你在车上稍等片刻就行。”

说完他就转身往商店那边走去。

买了烟之后,他却是从商店后面绕了一下,到旁边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新华字典,然后又从商店那里出来。

到了邮电局,乾充带着李路去签名领取电报,然后按照惯例给他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房间,随即就离开了。

电报内容是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旁人根本看不出什么来。他取出新华字典开始对照着翻译电报内容,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在信纸上。花了十几分钟,电报的真正内容出来了。扫了几眼记住内容,李路把信纸折叠好放到衣服里面的口袋里,扣上钢笔的笔帽,揣起新华字典,看了眼桌面上的那叠空白信纸,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又取下钢笔刷刷的写下几行字,撕下这一页,这才举步走出去。

乾充在外面等着,看见李路出来就连忙的过来。

“李科长,忙完了,需要回电吗?”乾充笑着问道。

李路把刚写下的信纸递给他,说道,“厂里还要开会,我得赶回去。乾科长,那就麻烦你代劳了。”

“应该的应该的。”乾充展开信纸扫了一眼,道,“好,那我马上去办。李科长你先去忙,回头有空我请你喝酒。”

“我请你,行,回见。”

乾充把李路送出去,想了想,返身回到李路刚才待的房间,目光落在桌面上的那叠空白信纸上面,他撕下最上面那张对着电灯认真看了看,痕迹很模糊,什么都看不出来。

他暗暗摇头笑了笑,心道,是个谨慎的人。

李路道别了乾充离开邮电局,开车往光明厂回去。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着电报的内容。唐九等人已经在新加坡获得了合法身份,并且有了稳定的环境。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电报里提到,唐九他们拿到了一笔生意——缅甸某邦武装需要一批卡车,并且愿意使用黄金来进行支付。

这是一个大好事,也是一个很难办的大好事。

第159章 老解放卡车

保卫科李路的办公室里,下午的会议结束之后,李路把赵旭和刘向阳给叫到了这里来,一起想办法。

“一百五十台卡车不难弄,关键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没办法。”赵旭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什么好主意来。

“是啊,量多时间急。市面上的卡车就那么几种,别说陆港地区,估计搜罗全省的存货,也很难在一个月内凑齐这么多台车。向厂家订货就更不可能了。”刘向阳挠着脑袋焦急的思索着。

现在国内的卡车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许多厂商的订单都排到两三年后去了,哪里有那个余量挤出一百多台车来。

要这些车干什么,自用还是倒卖掉,李路不说的情况下,他们不会问追根问底。跟李路的时间长了,大家都有了默契以及遵循——该知道的可以知道,不该问的绝对不会问,去执行就是了。

唐九拍来的电报提到的大生意,是一百五十台卡车,而且买主要求到货的时间非常紧张。相对应的就是价格很好,并且全部使用黄金来进行支付。

李路在看报纸,找遍了所有的报纸,也没有发现有些东南亚局势的新闻。他只能努力的回忆过往,唐九并没有在电报里交代清楚当地的局势背景,这让李路有些难以判断。

买主要求送货上门的。

这么多卡车,怎样送货上门?

李路还在继续翻看报纸,得了解清楚那边的情况,然后才能决定这批生意做不做怎么做。

一百五十台卡车,以解放ca10为例,超过五百万华夏币的国内价值。卖到外面去,而且送货上门,价格自然更高。

李路是口水这笔生意的——他看中的是黄金支付,那可是杠杠的硬通货。

他脑子里想着,猛地一滞,思路回到解放ca10型卡车上面来。他似乎抓到了什么,却一下子没有个清晰的头绪。

“小刘,去找找ca10的相关资料。”李路指了指刘向阳。

刘向阳一时半会没回过神来,“什么ca10?”

赵旭反应倒是快,“就是解放卡车吧?咱们厂里用的老解放。”

“对,去,所有的相关资料找过来。”李路点头道。

刘向阳马上就去,赵旭起身,“科长,我去帮忙。”

李路点了根烟等着。

抽了三根烟,刘向阳和赵旭每人都抱着厚厚的泛黄了的牛皮资料袋一袋袋垒起来的走进了李路的办公室,在办公桌上面放下,刘向阳抹了一把汗水,道,“三哥,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了,从档案室里提出来的。我刚才问了一下档案室的老李,我们厂前后购入了老解放一千多辆,资料多得很,不同年份生产的就有一套新的技术资料。”

李路马上就拿起资料开始浏览,记忆慢慢的就苏醒了过来,相关的片段不断的涌现。

能够一下子唤醒六七十年代人记忆的物件,老解放卡车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非要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的话——雷锋同志的许多经典照片就有解放ca10卡车的身影,他是汽车兵,当年开的就是这款卡车。发生意外撞到电线杆砸到他的也是这款车。

从1956年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1986年,整整生产了一百三十万台。

如果是别的卡车,李路怕是没有具体的记忆的,但是对于老解放,这款大批量装备部队服役数十年之久的第一款国产卡车,他是记忆犹新的。

解放ca10是新华夏生产的第一台汽车,每次提到新华夏结束不能生产汽车历史,唯一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1956年第一汽车厂生产的解放ca10卡车。

往后,ca10形成了一个系列,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生产,成为了半个世纪的时代记忆。

能够进入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又怎么会不被深刻记忆。

而1981年的此时,ca10系列已经到了寿命的尽头,到了改无可改的状态,新的替代型号也已经上市销售了好几年,其他汽车厂生产的卡车也都纷纷的进入了市场。

李路隐约记得,前世的他有一回到长春厂去调查贪腐,看见厂里角落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上停满了锈迹斑斑的卡车。当时他还好奇的多问了几句,得到的答复是居然是一批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最后一批ca10卡车,当时积压了上万台,想尽办法处理到最后,依然残留下了数百台。

而这些过时的国有资产,没人要也就没人敢动,就这么一放就是二十多年。

按照时间来看,这么说,此时此刻,位于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ca10卡车,已经开始进入了积压阶段。

李路猛地抬起头,动作吓了刘向阳和赵旭一跳,他们都不知道老大犯的是什么病。

“都送回档案室吧。”

扔下一句话,李路就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刘向阳和赵旭站在原地那里面面相觑,刘向阳挠着脑袋纳闷的说,“三哥这是……没听说他精神有什么毛病啊!”

赵旭耸了耸肩,道,“那我可不知道。”

“你跟谁学的这动作!”刘向阳一巴掌拍在赵旭的肩膀上。

赵旭翻着眼睛说,“韦德那洋鬼子呗……”

两人又把这一大堆资料搬回档案室,免不了被档案室的管事老李骂一顿的。

李路快步走进了厂部办公室的大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