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昏君-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赛华佗摇了摇头:“师叔药方剧毒无比,他想置陛下于死地。他却不知若从他的药方里反其道而行之,又何尝不可呢?”
  令狐云龙依旧云里雾里:“反其道而行之?”
  赛华佗终于抓完了药,他转头道:“正是,陛下寒毒在体内,排之不出。若用重药放泻,将寒毒排出,再用大承汤治毒痢之症,然也。以前我只知用药止泻,却不知寒毒在陛下体内积蓄更多,唉,蠢,蠢蠢……”
  (注:本书治疗方法无任何科学依据,生病还需去医院。)
  令狐云龙虽然没有听明白,但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八成陛下有救了。
  药房弥漫着中药的气息,药童拿扇子在扇着药。赛华佗一把夺过扇子,亲自上阵煎药。
  李思思与南宫怜儿扶着赵桓,侍女将煎好的药给赵桓喂了进去。
  赵桓浑浑噩噩,已经人事不知,药汤根本喂不进去。
  南宫怜儿捏开赵桓的下巴,将一碗药整个儿灌了进去。
  喝完药,赵桓如一摊软面条一样倒死在了床上一动不动。
  众人大惊,怎地没有丝毫效果,皇帝看起来更像随时会断气的样子。
  众人齐齐看着赛华佗,看的赛华佗心里发毛,让他自己也觉得心里没有底了。
  突然赵桓‘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黑血,开始咳嗽个不停。
  众人见到有反应,慌忙将他扶起。
  赵桓又吐又泻,直到吐出的鲜血由黑变红。赛华佗拍手大喜:“咦,成了!”
  八碗中药,赵桓已经感觉不到胃的存在。当天拉稀八十次,吐了九次,人已经蔫的不成样子。
  临近清晨时赵桓终于沉沉睡去,赛华佗搭过脉搏。只见赵桓脉搏虽然依旧微弱,但已经处于平稳,不由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南宫怜儿与李思思对望一眼,二人均是喜悦不尽。
  南宫怜儿与李思思一齐站起来,二人对赛华佗盈盈下拜:“多谢神医救命之恩。”
  当朝娘娘,竟然给一个太医下拜。唬的赛华佗跪在地上咚咚的磕头不止:“二位娘娘可折煞小人了。”
  南宫怜儿笑道:“我们不是以娘娘的身份拜你,而是以一个妾身的身份感谢你,感谢你救了陛下一命。”
  赛华佗犹自惊魂未定,他战战兢兢的站起来:“娘娘与陛下对臣恩重如山,臣就算肝脑涂地也得治好陛下的病症。然此病来的凶险,陛下还需将养一个月才能动身南归。且不可骑马,应坐御轿内以免再受风寒。”
  李思思笑着道:“赛华佗,本宫也没有什么赏赐你的,这个就赏给你了吧。”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粉盒。
  “娘娘。”旁边侍女大惊,这是西夏李乾顺送给李思思的陪嫁嫁妆。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
  夜明珠光华闪烁,价值连城。赛华佗接过打开一看吓了一跳:“臣,臣不敢收。”
  李思思笑了笑:“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你救了陛下,就算把大宋所有的珍宝聚起来也无法表达对你的感激之情。”
  南宫怜儿也在一旁说道:“赏给你你便拿着吧。”
  赛华佗这才战战兢兢的收下,又磕了几个头,千恩万谢退下。


第二百四十四章 黄袍加身迫称帝
  坦白说,赵佶现在活的很滋润。偌大个延福宫让自己逍遥快活,儿子又争气,把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还灭了一直为患的大金,大宋开朝以来无出其右。
  自己虽然被幽禁,可吃穿用度比以前更加优待。赵佶骨子里满是文艺范儿,没事写写诗作作画的,倒是逍遥自在的多。
  习惯了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再加上上次受了惊吓,再让你回归勾心斗角的权利生活,赵佶的欲望就没有那么大了。
  “邦昌呐,桓儿既然任命你们四位辅政大臣了,你们还是好生辅佐昕儿便是。朕相信桓儿的眼光,也相信你们。”
  张邦昌没有想到赵佶居然说出这番话来,他捶胸道:“太上皇明鉴呐,主幼母壮。若是皇后娘娘垂帘亲政,太上皇您再想力挽狂澜怕是迟了。再者,李纲跋扈,若是将来被他把持住朝政,臣怕小皇子长大后凡事还是有李纲做主啊。别忘了赵高、朱温可是前车之鉴啊。”
  他说的是先秦赵高胁迫胡亥,唐朝朱温杀昭宗、哀帝之事。
  赵佶听他说的厉害,吓得打了个哆嗦:“此事容朕先想想,你先回去吧。”
  张邦昌再劝,赵佶只是不应,最后只好无奈退下。
  第二日早朝议事,政事堂一众朝臣聚集,李纲等人面色沉重。
  张邦昌道:“李大人,幼主年幼,咱们是不是请太上皇出来主持朝政。”
  群臣沸沸,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李纲看着何栗:“何大人以为如何?”
  何栗摇了摇头:“我也不知,若是太上皇重新执政,也无不可。一来太上皇可以镇住各地王师,二来大宋可以给皇子成长时间。只是,若是皇子长大……”
  何栗担心赵昕长大可以亲政后,赵佶怕是不肯放权了。
  何栗怕是说的也没错,赵佶毕竟是大宋皇帝。他重新出来执政,比用李纲他们辅国要强多了,至少那些各地手握重兵的地方军不敢有异心。
  “老夫不同意!”说这话的正是孟谷饶:“陛下下诏命咱们四人辅国,咱们当尽心尽力,待皇子亲政。太上皇以被陛下下旨禁闭,怎可再坐这大殿龙椅。”
  张邦昌怒道:“孟谷饶!你这是居心叵测!”
  孟谷饶做了开封府尹,处理案子多了,脑袋也变得清明了许多。他指着张邦昌道:“张邦昌,你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你怕咱们四人辅政,我们三个拉帮结派孤立与你。告诉你,老夫谁也不帮,只认社稷江山!”
  张邦昌被他说中了心思,脸色一红。
  其他臣子有的主张迎太上皇,有的主张孟谷饶的做法,先由辅政大臣主政。一时之间又吵个不休。
  “别吵了!”李纲说了一声,众人静了下来。
  只听李纲继续道:“让太上皇主政也无不可,只是太上皇需答应等小皇子十六岁以后便将执政大权交给小皇子,让皇子执政。”
  何栗大喜:“此计大妙。”
  众人商议停当,便一起前往延福宫迎接赵佶。
  没想到赵佶看到众臣来迎,竟然拒绝。
  赵扩是宋朝第十三帝,光宗次子。光宗父亲病逝时,光宗拒绝亲自主持丧礼,因带头不孝被群臣,众人决定拥立赵扩登基。然而赵扩唯恐步其父不孝后尘,为天下废弃唾骂,极力推辞,最后被太皇太后逼着登基,痛哭流涕。
  经历了上次之事,赵佶早已厌倦了权利。赵佶也不是傻子,李纲等人说明来意以后他立刻拒绝不干。现在让我登基背锅,等皇子长大了再把老子撸下来颐养天年,想什么美事呢。
  李纲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赵佶竟然会拒绝。
  张邦昌又劝了几句,赵佶拂袖道:“桓儿既已将辅政大臣任命给你们四人。你们应当好生辅佐昕儿,怎能将此重担又给朕。朕已经老了,就想寄情山水,养花弄鸟,此事不必再议!”
  众人无奈,只好作罢。
  张邦昌回家以后左思右想不是个滋味,赵桓御驾亲征,自己是辅政大臣。他妈的李纲等人处处排挤自己,每逢处理朝中事物,李纲与何栗有时候直接自己决断,连通知自己一声都没有。
  孟谷饶见到自己更是抬头看天,自己好歹是个宰相。这三人平日谁把自己当回事了。说是四人辅政,实则是三人把持更为贴切。
  想到此处张邦昌更是气愤不已,白时中当年给太子监国的时候也是如此,结果落得个被贬。自己必须想个办法避免步人后尘。
  张邦昌在家是彻夜难眠,想起太祖黄袍加身开创大宋基业。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心中有了计较。
  赵桓八成是驾崩北方济州城了,整个京城立刻传了个遍。
  康火镰、王宗濋、吴革等禁卫军首领都跟着御驾亲征去了,昨日群臣延福宫面圣,看守延福宫的侍卫在群臣建议下都已撤去。实际上赵佶已经恢复自由身,不需要再被幽禁了。
  这日张邦昌勾结几名宦官又来到延福宫面圣,赵佶正在成平殿内挥毫泼墨,突然太监来报张邦昌带着几名太监求见。
  赵佶颇为心烦:“不见!”
  没想到张邦昌径直闯了进来:“太上皇,臣又来看您来了。”
  赵佶眉头微皱:“张爱卿不在宫内忙政务,又来找朕作甚?”
  “臣昨夜思绪良久,还是觉得请太上皇登基方能保固我大宋江山。”
  赵佶微微有气:“跟你什么了,朕不会再去理政。李纲等人出类拔萃,朕相信他们的能力。”
  “陛下,为了大宋江山。您可不能袖手旁观那,还请陛下回宫主持朝政!”张邦昌躬身行礼道。
  赵佶大惊:“你叫朕什么?”
  张邦昌不理赵佶,对身后的几名太监叫到:“你们几个,还不快帮陛下更衣!”
  只见一名太监端过一个金盘,盘子上盖着红绸。张邦昌揭开红绸,赵佶大吃一惊,上面赫然就是一件龙袍。
  几名太监走过来就要给赵佶更衣,赵佶大惊:“你,你们想干什么!”
  张邦昌垂在下手首笑吟吟的看着,几名太监不理赵佶的挣扎,强行将龙袍穿在赵佶身上。
  张邦昌慌忙躬身:“陛下万岁!万万岁!快扶陛下回宫上朝!”
  赵佶还想挣扎,可是黄袍加身,他已经没有了退路。
  辅政大臣平日都是在政事堂与众臣商议国事,大事由李纲四人决断。若是决断不下则群臣投票解决,每隔五日群臣又需去紫宸殿议事。
  今日众臣正是在紫宸殿商议国事,李纲等人正奇怪张邦昌怎么没有来。
  突然紫宸殿外张邦昌领着几名太监,得意洋洋的带着赵佶来了。
  赵佶身着龙袍,被几名太监簇拥着来到大殿。
  张邦昌暗暗奇怪,群臣面色并非惊讶。而是恐惧,每个人都恐惧震惊的看着这一切。
  赵佶被拥上龙椅,张邦昌得意洋洋:“恭迎陛下登基,陛下万岁万万岁!”
  没有期待中的欢呼,下面群臣依旧惊恐的看着。
  赵佶浑身不自在,他想挣扎。可是被太监簇拥着坐上了龙椅,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张邦昌大怒:“陛下重新登基,你们为何不拜!”
  李纲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张邦昌,看的张邦昌心里发毛。不只是他,所有群臣都用这种眼神看着张邦昌,这让张邦昌更是如鲠在喉。
  终于签书院事郑中和面色沉重的站了出来:“刚从济州城得报,陛下疾病已然痊愈。皇子登基之事暂缓,不月陛下便会回京。”
  张邦昌脑袋‘嗡’的一声,只感觉天旋地转。恐惧蔓延整个身体,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双腿绵软无力,一觉坐倒。
  皇帝健在,自己拥戴太上皇登基。这形同谋反,诛九族的大罪!
  赵佶更是慌乱的差点从龙椅上滚落了下来。这要是被赵桓知道自己在汴京称帝,哪怕是父子,自己性命怕也是不保。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帝王回京享天伦
  赵佶从龙椅上滑落下来,口吐白沫,浑身颤抖,显然是吓得不轻。
  什么叫小人,在此刻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张邦昌心念电转,他知道这事要怪罪下来,自己脑袋就会搬家。
  于是张邦昌指着赵佶:“太上皇,枉自陛下如此信任你,你竟然还想胁迫老臣辅佐你登基。来人!将太上皇送回延福宫!”
  赵佶气的几欲吐血,他指着张邦昌:“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