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1639-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在老老实实道:“俺不知道,俺是个孤儿,幼年时家乡遭了灾,俺娘带俺逃到河南,后来没多久,俺娘死了,俺就给地主家放牛,但是河南也遭了灾,那户人家有几百亩地都没扛过去,全家死的死,散的散,俺走投无路做了杆子,一直到被总司令收编。
  对了,听老人说,俺娘好象是陕北口音。”
  李自成心头猛的一跳,自己就是自幼失祜,给地方家放牛长大的啊,后来做了马贼!
  ‘他是故意来寒碜老子的?’
  顿时,李自成的虎目中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再一细看李自在,原本没在意,现在看来,好象和自己有个两三分相像嘛!
  难道是……
  遗失在外的兄弟?
  李自成也是孤儿,有没有兄弟并不清楚,不过这个想法一出,就如毒蛇般不断吞噬他的心灵,自行脑补。
  好一会儿,李自成问道:“你可会说陕北话?”
  李自在摇了摇头:“俺还没记事,俺娘就死了,俺是在河南长大,只会说河南话。”
  随即就暗暗观察李自成的神色,悄悄吁了口长气出来。
  李自在这名字是他编的,他原名候老六,被活捉之后,自忖必死,但是蝼蚁尚且偷生,他哪甘心死呢,背叛荡寇军又过不了自己那关,因此在李自成问起姓名之后,灵机一动,报上了李自在这个名字,让李自成自己去猜。
  至于李自成的经历,普通老百姓不清楚,可是李信清楚啊,早已在军中不知讲了多少遍,他拿来经过修饰,复制成了自己的经历。
  从目前来看,果然是唬住了李自成。


第四零三章 兵逼九江

  (谢谢好友刘伟平的月票~~)
  殿内众人傻眼,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又不好多嘴,毕竟这可能牵涉到李自成的家事,帝王家事最是敏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李自在,都没有挑破两人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让人更是无话可说。
  “久不归家,乡音都忘了啊!”
  李自成的眼里,现出了唏嘘之色,便道:“你给朕说说,那单子是怎么回事?近来李信的情况如何,莫要虚言诓朕!”
  李自在一想,也不是不能说,随便去南方打听一下就能弄清,于是把广州之战的经过,郑芝龙反水,诱来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送死,李信念其功劳,封为菲律宾国王,允许郑芝龙在海外建国。
  又因黎朝趁荡寇军讨伐桂王伪朝之时窃取了镇南关,因此李信亲率十数万大军讨伐黎朝,留地不留人,获得了整个红河平原,遂才有了广招移民之举等一系列来龙去脉如实道出。
  殿内一片沉默。
  这两年来,李信的势头太快了些,得到了华南,收复了永乐旧土,而自己呢,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成群结队的外逃,任谁的心里,都有一股深深的寒意。
  “李自在,你可愿为朕效力?”
  李自成沉默了片刻,问道。
  李自在正色道:“俺是总司令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总司令,今日既然被擒,就没打算活着离开,听闻闯王也是一英雄人物,当不至于使下作手段,俺只求速死,还望闯王成全。”
  李自成不可能杀他,挥了挥手:“带下去,也让他看看朕的长安,莫让他出城!”
  “得令!”
  两名亲兵上前。
  李自在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更何况光明正大的留在西安,他可以更好的搜集顺军情报,为李信提供协助。
  李信曾教下现代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方法,以侧面打听为主,再作数据统计,既保证了情报来源的广范性,又可以有效的避免情报人员被盯上。
  “告辞!”
  李自在拱了拱手,大步离去。
  虽然李自在走了,但每个人都是心事重重。
  牛金星拱手道:“皇上,李信从咱们的地盘上挖人,恐怕有损于皇上名声,要不要严查关口,禁止外出,全境收缴传单?”
  “又他娘的来挖人!”
  刘宗敏不愤道。
  “哎~~”
  李自成叹了口气:“关中土地贫瘠,这几年又连续干旱,老百姓难啊,罢了,罢了,想走就让他走,咱们也能减轻些负担。”
  群臣都感觉到李自成有些意兴索然,想当初,李信还来投奔过李自成,分道扬镳之后,居然一飞冲天,手头三十万大军,拥有几千门火炮,人手一杆枪,而且连海军都搞出来了,一个南海舰队,一个东海舰队,各有几百条船。
  反观顺军,自攻打北京失败,从此一蹶不振,如今困守关中,连粮食都困难,也不怪李自成没什么斗志,即便是他们,想想都心寒。
  而且李信在顺军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怕是将来荡寇军兵临潼关,没几个肯拼命。
  许久,宋献策拱手道:“皇上圣明!”
  ……
  回到南京,歇了两天,李信安排众女去北京,他只带柳如是,费珍娥与窦美仪在身边,别看宫里女人那繁文缛节让人受不了,却是恭顺听话,一心为你着想,因你喜而喜,因你忧而忧,把你当作了生命中的唯一存在。
  这一点在费珍娥身上不明显,但是被窦美仪表现的淋漓尽致。
  各种捏肩膀,捶腿,递纸,研墨等服侍活,都不需要李信暗示,察言观色自有一套,会恰到好处的出现在李信面前,提供温馨而又贴心的服务。
  没几日,李信带上海军陆战队与近百艘仿制女王船,向安庆逆流而上。
  安庆位于长江北岸,易守难攻,是南京的西大门,从崇祯年间开始,巡抚持节镇守安庆,在清朝,安徽布政使司也驻节安庆,因此将来如要把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庆是安徽省会的首选。
  从南京到安庆走水路约六百里,三日后,全军抵达安庆,刚刚上岸,就有一名亲卫来报。
  “总司令,接到高军长与李军长来报,两位军长自五月初兵出韶关以来,势如破竹,目前已屯兵南昌城下,南昌守将为伪西朝抚南王刘文秀,他们想招降刘文秀,但此人未明确答复,故请示总司令是否要强攻南昌。”
  “再等等!”
  李信略一沉吟:“九江由李定国驻守,一待我们破去李定国主力,刘文秀必不战而降,没必要多造杀孽,让高一功与李双喜转告刘文秀,我允许他观望,待李定国战败,若再不降,杀无赦。”
  “得令!”
  那亲卫转身而去。
  舰队休整一日,继续向九江行驶。
  九江位于长江南岸,安庆上游四百里,该地水道纵横,紧挨着鄱阳湖,没有舰队支援,仅靠步兵攻打非常困难,而且九江在鄱阳湖以西,步兵过湖需要舰队运送,这也是李信带着海军陆战队和上百艘中小型战舰亲来九江的原因。
  两天后,九江!
  “报王爷!”
  一名亲兵匆匆奔来,拱手道:“荡寇军从安庆来了!”
  自四月底开始,荡寇军兵分三路,一路由广西进入湖南,由黄得功与吴长功率领,进逼长沙,另一路由高一功与李双喜出韶关分两路北上,兵围南昌,同时在安庆聚集兵力,摆出了一副攻打九江的态势,张献忠如座针毡,命艾能奇、刘文秀与李定国分别驻守长沙、南昌与九江。
  李定国猛站了起来,急声问道:“来了多少人?有多少条船?还有多远?”
  那亲兵道:“步军有两个军的兵力,四万余人,分别由白广恩与王强率领,于湖口以东五十里处扎营,同时有大小舰船数百艘沿长江北上,已经与湖口荡寇军会合。”
  随李定国一起的还有马尽忠与冯双礼,前者曾是明军将领,被李自成击败后投了张献忠,后者是张献忠部将、官至后军都督。
  三人赶忙看向了摊在桌子上的地图。
  冯双礼伸手一指:“王爷,长江在湖口县分为上下股,上股多淤积,水道久未疏通,故荡寇军的战船必由下股进攻。”
  “冯将军言之有理。”
  马尽忠点点头道:“此战要点,在于拒荡寇军于湖口之外,一旦让他越过湖口,长江与鄱阳湖将任他来去纵横,困守九江乃死路一条,我军当出全力,属下不才,愿领本部守石钟山,与王爷精兵相互配合,拒荡寇军!”
  石钟山高达二十丈,方圆里许,雄屹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
  “好,石钟山就拜托给马将军了!”
  李定国点点头道:“那李信过于托大,急于求成,把十来万大军分成三股分别进攻长沙、南昌与九江,若他合兵攻一处,怕是难以抵敌,但他分兵三处,只要有一处兵败,必波及全局,今次一战,事关我大西生死存亡,哪怕战死,亦不能后退半步。
  冯将军,本王与你一起驻守石钟山脚,务必护得石钟山周全,若你我三人配合得当,未必不能大破李信!”
  “得令!”
  马尽忠与冯双礼重重拱手!
  随着荡寇军西进,九江充满着紧张气氛,各地明军也蠢蠢欲动,已陆续派人找到黄得功与高一功,表达了投降之意,按李信要求,对明军以抚为主。
  南昌被高一功与李双喜围困,长沙被黄得功与吴长功围困,难以救援九江,张献忠在四川的处境也很不妙,没法派出更多的兵力了。
  九江一带,李定国有五万精兵,大小战船五百来条,虽然他的船与荡寇军不能比,多是临时征用的商船渔船,不过长江中游水道狭窄,湖口段的宽度仅六里左右,太大的船周旋不开,在这样的水文环境下,小船胜在灵活,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第四零四章 孤注一掷

  又过两天,已经是八月份了,长江流域的暑热渐渐消退,荡寇军海军大小舰船及运输船数百艘,陆军第六和第十军趁着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进至湖口石钟山以东十里。
  李信依然留在船上,拿起望远镜,细细打量了一番之后,转头吩咐道:“水陆两军,暂停前进!”
  “得令!”
  一道道旗语打出。
  石钟山就像一块巨石突兀在江边,靠江的一面,异常陡峭,山顶可以隐见一个个火炮阵地,而在山下,依据临江远近分布着左右两片阵地。
  靠江最远的左侧,是李定国本部,武器以长矛弓箭和骑兵为主,火炮有红夷大炮,佛朗机炮与虎蹲炮,另有一个火枪营,这是张献忠从李自成手里买了两万条燧发枪,分了一万条给李定国,李定国以之组建的纯火枪部队。
  在掌握了枪管技术之后,顺军的燧发枪产量大增,与荡寇军造的枪相比,弹簧因使用普通熟铁为原料,硬度不足,扳机需要用力扣到底才能击发燧石,导致了扳机的故障率较高。
  右侧则是冯双礼的后军都督府兵力,总数约一万,武器以鸟枪和弓箭长矛为主,火炮数量远远不如李定国。
  这两片阵地呈半弧形守护石钟山,很多人都隐匿在阵地深处,暂时看不出山上的兵力分布。
  另在上游,帆影绰绰,无比壮观,密密麻麻的全是小船,基本上船首都架着一门火炮。
  陈永福跃跃欲试道:“在张献忠的义子中,李定国最为出色,今日见他排兵布阵,还是有一手的,只是他的战法仍然是戚大帅的老旧战法,可惜了如此人才,总司令,呆会儿攻打石钟山的任务就交给我们海军陆战队吧。”
  米尼枪、开花弹与专用于发射开花弹的榴弹炮已经研制出来了,暂时数量有限,一方面是受产能限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