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总司令!”
一名战士敬礼道:“他叫张可望,伪西朝平东王,张献忠义子。”
“哦?”
李信没想到逮着条大鱼,不禁望了过去。
张可望原名孙可望,被张献忠赐姓为张,献忠死后,复孙姓。
张可望大概三十左右,目含不屑,冷冷与李信对视。
李信问道:“筑水坝是谁的主意?”
“哼!”
张可望昂首望天,冷哼一声:“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须废话!”
徐以显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在下徐以显,筑坝正是出自在下之策,可惜被摄政王爷破了去。”
“嗯~~”
李信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张可望。
张可望虽然表面上作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实则心潮起伏,他知道这是自己的生死关头,到底降还是不降?
他还年轻,还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就这么死去,可是他的妻儿还在成都啊,一时之间,难以抉择,更何况李信未未劝降。
李信也是眉心微拧。
如果被俘的是李定国,那他也许会试一试劝降,可张可望是历史上导致永历帝崩盘的罪魁祸首,私心重,意怀不轨,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无异于一条毒蛇。
于是阴阴一笑:“张可望,你是张献忠的义子,封平东王,你若降我,我给不了你想要的,更不可能封你为王,所以你还是去死,来人,拉河边枪毙!”
“什么?”
张可望大吃一惊,连劝降都没有,也不公布罪名,就直接拉一边枪毙,自己该不是与这姓李的有仇吧?
“我愿归顺大明摄政王,为大明效力!”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张可望再也顾不得脸面、名声与妻儿,急声哀求。
李信也不理他,催促道:“拉过去!”
几名战士推囊着张可望走向江边,一人厉喝道:“跪下!”
“我不服!”
张可望大叫一声。
一名战士抬腿向他膝盖弯处狠踹了过去!
“扑通!
张可望跪了下来,泥浆溅的四处都是,他还要挣扎,两名战士立刻上前,死死摁压住他的双肩,又一人拿枪口顶住他的后脑壳,扣动了扳机。
“砰!”
枪口火光一闪,张可望的脑门被轰出了个血洞,瘫在了泥浆中,有人把他的尸体抬起来,甩了两甩,扔进了江里。
大西军全都惊呆了,没想到张可望死的如此利索,连尸体都找不到,更没想到李信杀张可望连眼都不眨。
李信又看向了徐以显,问道:“我听说过你,也算小有才气,可愿降我?”
“这……”
徐以显略一迟疑,就深施一礼:“愿为摄政王爷效命。”
“好,你暂时留我身边。”
李信用力拍了拍徐以显的肩膀,便道:“先出山,俘虏中凡是有家小的,给些路费放了,没有家小,编入军中。”
俘虏有近三千人,听了这话,放下心来,连同高一功的部队,河谷中超过了万人,这么多人攀山回到另一面显然不可能,毕竟没有过人的胆识与身手,攀爬两百多米高的悬崖峭壁是很危险的,就算系着绳子也没用,谷间强劲的山风会让人失去平衡。
全军伐木砍树,扎成筏子,小心翼翼的驶向下游,当回到前沿阵地时,已经是炸毁水坝的第五日了。
“哥,你都不知道,洪水突然就来了,引水渠以上一片汪洋,有快五尺深呢,幸好提前把民众疏散,要不然,肯定会死不少人的,就连引水渠都淹了。
但过了引水渠,水量少了许多,据观察,北江段的水位骤降三尺,只漫过河堤一小点,西江水位上升了一尺半,持续时间半刻,我们的阵地水深在膝盖与腰之间,广州城虽然不清楚,不过广州本就水系发达,即使淹,也淹不到哪儿,夏季下暴雨,哪次不淹水?”
一见到李信,慧剑就以夸张的语气说起了当时的情况。
别看洪水水位只有五六尺,不是太高,但洪水的威力在于冲击,将近两米的浪头涌来,足以夷平一切,回来的路上,就有很多被洪水冲垮的房屋。
虽然阵地的水势还弱一些,可是激烈战斗时如果来了洪水,哪怕只有一米的浪头,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洪水只有短短半刻,却已经足够决定战局的逆转与许多人的生死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紧张的气氛中,三天一晃而过,伴随着当天夜里荡寇军一个师的兵力绕过广州,进驻广州与佛山之间的等距离处,小规模的交火突然停止,这种反常现象让广州民众与守军生出了很不妙的预感。
“就要开始了么?”
很多人望向窗外,对于他们来说,战争的胜负不是太重要,都是大明人,他们只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次日清晨、朱由榔、孙传庭、郑芝龙、候恂、刘泽清、高杰、刘良佐等要员登上了广州北城城墙。
城北水网稀疏,适于大兵团作战,不出意外的话,荡寇军应自西北向东南对越秀山发动强攻,毕竟西面受北江影响没法布署太多的兵力,而东面有白云山,整个战场被割裂开来,所以东西两翼纵然有攻势,也只是佯攻起牵制作用。
果不其然,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一大团稀疏的黑影缓缓压了过来。
郑芝龙虽然与荡寇军交过手,可那是他军旅生涯中最憋屈的一次,连岸都没上,就惨败而归,于是拿起望远镜看去。
荡寇军的军阵极其松散,大略以百人作为一个作战单位,都背着枪,没有什么弓箭、马刀、长矛等传统兵器,只有少量的骑兵作掩护作用,这让与西方人打过交道的他,顿时倒吸了口凉气。
这支军队除了着装,其余从哪方面看,都是一支标准的欧洲军队啊。
再细细看去,每一个作战单元都配备多寡不一的火炮,这种作战队形乍一看毫无章法,但他不敢轻视,这显然是以火炮作为主战力量,有悖于传统战争思想的一种新型战法。
“百谷兄曾与李信作过战,对此有何建议?”
郑芝龙回头问道。
孙传庭不敢怠慢,捋须沉吟:“我方虽人多,但更易各自为战,此战须做好最坏打算,一旦荡寇军突入广州,就要依靠飞黄(郑芝龙表字)的舰队与之打巷战了。”
“哦?忠勇候竟如此悲观?”
朱由榔不满道。
孙传庭拱手道:“太子言重了,荡寇军战无不胜,岂非无因,臣只是料敌从宽而己,请太子放心,臣当誓死血战,以保广州。”
“嗯~~忠勇候有心了。”
朱由榔满意的点了点头。
“快看!”
突然高杰伸手一指。
众人纷纷看去。
在荡寇军的阵中,出现了数十匹战马拖拽的火炮,那管身粗长,直指天际,显然是超重型火炮。
没错,这正是163型岸防炮,虽然移动困难,却是攻坚利器。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
朱由榔不自禁的数着数,越数心情越沉重,这种重型火炮竟有数十门之多,而轻便的117和093型野战炮,难以数清!
桂王小朝廷虽然从西班牙人手里购买了些火炮,但西班牙正处于国力衰退期,在远东力量布署有限,卖给桂王的数量不足百门,多是从马尼拉临时征调过来,并不是欧洲的最新型号。
因此在火炮上,桂王小朝廷处于劣势,而火炮讲究先发制人,只得把西洋火炮全部运上了越秀山,位于广州城外北偏东方向,距城墙不远,可以扼制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的进攻。
第三八二章 强攻硬打
虽然把最先进的西洋火炮布署在越秀山上,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可是在场的一众权贵,没人高兴起来。
因为广州原有的火炮,已经落伍了,射速慢,射程近,还偏偏笨重无比,纵使有近千门又有什么用?这就使得越秀山失守的后果难以承受。
“太子殿下,还得再往越秀山增兵啊!”
郑芝龙转头道。
朱由榔想想也是,向众将看了一眼,便道:“高杰将军,刘泽清将军,可愿为父皇驻过越秀山?”
“这……”
二将有些迟疑,越秀山明显是荡寇军攻打的重点,放着更加精锐的孙传庭部不用,让自己去,不是明摆着欺生么,但这时也拿不出推拒的理由,双双抱拳道:“愿从太子吩咐。”
“两位将军辛苦些,一俟打退信贼,父皇必不吝于封赏!”
朱由榔正色道。
“请太子放心!”
二人飞奔下城,调集部众,赶往越秀山。
“嘭嘭~~“
荡寇军的火炮突然开火,前方那广袤的阵地上硝烟弥漫,炮弹无情的倾泄过去,在西侧阵地,则是由117沿着西江排开轰击,117虽然不如163威力大,但射速快,把江对面打的遍地开花,掩护佯攻部队渡江,恰好风向偏北,滚滚浓烟席卷向南,整个广州城都笼罩在了黑烟当中。
当然,佯攻部队并不是说不攻城,只是兵力较少,如果117平平安安渡过西江,依然有可能轰破广州城墙。
“传令,着黄师长与白师长立即攻打越秀山!”
李信猛一挥手。
担负正面战场主攻任务的是李信带来的五万人,担负西侧伴攻的是高成功与李双喜,攻打越秀山的则是黄得功与白广恩,前两支部队在视线内,而后两支被白云山阻隔,需要专门传信。
白云山东北高,西南低,南端山脉尽头比越秀山稍高一些,李信曾有把火炮架上山头的想法,但白云山山势陡峭,火炮运不上去,只能组织兵力按步就班,从山脚强攻越秀山。
在最初的迅猛打击之后,火炮需要轮流降温,炮火稀疏了些,在炮火的掩护下,战士们以排为单位。结成松散队形,排排相护,稳步推进,不因前方被火炮过犁过一遍而有任何疏忽。
“嗖嗖~~”
不远处突然站出来几十个人,张弓搭箭,射出了密集的箭矢,几名战士中箭倒地,显然炮火并未摧毁全部工事,周围的战士立刻开枪,打倒几人之后,双方都尽量隐蔽身体。
本来战场上给燧发枪上弹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要保证气密性,弹体的直径稍大于枪管直径,必须站着上,身体暴露在外,但是李信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训练中有一项科目,一个排中,真正开枪的只是十人,另二十人专门上弹,每两人,一个以肩膀顶住枪托,另一个负责用小锤子把子弹捶进枪管,这样就不必站着上弹。
在作战中,李信发现,排队枪毙不合适中国国情,一来,中国人打仗喜欢利用地形,有了地形的阻碍,排队枪毙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二来,如果在平原旷野作战,没有地形可倚,不如使用火炮火力覆盖,这导致了随着火炮成建制的装备到军中,排队枪毙已经失去了意义。
况且还有手榴弹能够弥补最后的火力短板。
战士们便是一边开枪,一边把手榴弹扔出去。
战壕里,腾起了一连串的火光,当战士们小心翼翼的靠近过去时,只有满地尸体。
这样的战斗遍地开花,虽然惨烈,但全军都跟着炮火在坚定的向前推进。
徐以显感慨道:“徐某真是大开眼界啊,没有云梯,没有冲车,也没有一拥而上,完全靠着火炮开路,想不到攻城还能这样打,这恐怕……要打掉不少银子罢?”
李信微微一笑:“时代在变革,作战方式也要改变,徐先生,你是个有才华的人,张献忠能提供的舞台太小,他的思维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