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数日对支流河谷谷口的争夺,宋军兵锋已经直面离水谷地。木征军又退了一步,被压迫得更加靠近河州城。
压缩吐蕃骑兵的活动空间,借助战场地形上的优势,将兵力上的差别一点点的抹除,这就是宋军这些天一直在做的。如果再多两天的时间,不但胜负的天枰将会倒向宋军,王韶认为木征的军心就很难继续保持下去——毕竟会为木征死战到底的愚顽之辈,在五万蕃军中最多也只有三四成。只要击败其中的这一两万人,剩下的便都是些只能打顺风仗的乌合之众。
‘只可惜木征也不是蠢人。’
王韶暗自感慨了一句,便将自己之前的如意算盘丢到一边。即便被迫提前出战,眼下新的局面也不过让人觉得稍稍棘手了一些。
熙河经略使锐利的视线从众将的脸上一一扫过,静默了片刻,他终于开口:“我们今日是背水一战!”
王韶语出惊人,一下就在众将校中惹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但主帅沉沉的眼神立刻压过来,众将情绪上的波澜随即被强摁了下去。
他继续向众将说着官军眼前的形势:“禹臧花麻已经在攻打临洮堡,如果临洮堡沦陷,结河川堡和北关堡都无法抵挡禹臧家的兵锋,那时候,我军就不得不退!”
“敌前撤军,不是每一次都有张玉、高永能在罗兀城的运气。”
“而我们的退路,更是曲折难行远过罗兀。”
“不要抱着任何幻想,此处距离陇西超过三百里,沿途山路迢迢,群蕃环伺,一旦退兵之后,想回到陇西,这里的两万大军将会十不存一。”
仿佛是威胁,一句句不吉的言辞,向众将宣告若是败阵就没有归路。
决战之前,主帅不当如此说话,但这是王韶的判断。被迫提前决战,与其将后方的敌情用言辞伪饰掩盖,还不如更加危言耸听一点。置诸死地而后生,关键看的是是否能让将士们了解到失败的危险。
“相对于敌前退兵后的九死一生,击败眼前的蕃军,可谓是轻而易举。”煽动起众将心中的危机感,王韶的口气稍稍轻松了一点,“三年来,河湟与吐蕃人历经多次交锋,却没有败过一次。”
“而三年来,朝廷的封赏,更是从没有辜负我等边臣的一番辛劳。由布衣而入朝官者有之,由小校而升崇班者有之;由敢勇而得享朝廷重禄者有之;”王韶看了看赵隆,又微微笑了笑,猛然提高声调:“由选人而为封疆边臣者亦有之!”
“诸位皆是西军中的翘楚,武艺兵法皆为一时之选。今率大军,临危城,不奋力杀敌,博一个封妻荫子,又待何日?!天子就在大庆殿中设席以待,就看诸位能不能把功劳铺到陛前!”
王韶说道最后,提气高声,霍然站起。而众将发出了一阵低吼,战意如火。
眼见自己战前动员的恰到好处,王韶说着今天的上个,“今日一战,第一,是要攻下河州,先入河州者,为首功,官阶七资三转。第二,就是木征。木征其人事关河湟大局,生擒、击杀皆可。若有谁能将之擒杀,为殊勋,即便是一介布衣,本帅亦会保举其为一任团练!”
经略使的许诺,更是让众将兴发如狂,恨不得立刻攻破河州城、生擒那木征。
在诸将的兴奋中,王韶抽出腰中剑,斜指帐外河州城的方向:“今日就是决战!……记住,我们是背水一战!”
……………………
战鼓隆隆。
先是骑兵出阵,在两军营地之间来回奔驰。
接着步兵鱼贯出营,在骑兵的护翼下排兵布阵。
虽然吐蕃人尚没有动作,但三千宋军骑兵,依然紧张的注视着敌军营中的一举一动。但在宋军全师出阵的情况下,吐蕃人并没有给他们以迎头痛击,反而是分别向河谷的上下游退了开去,一直退了约有两里地才停了下来,将河州城暴露在宋军的眼前。木征的大旗,随着吐蕃中军也在同时退回了城中,转眼已经在城头上高高飘扬。
待到烟尘甫定,阵列俨然的宋军终于看到了吐蕃人摆出的姿态。
“这是放着让我们攻城?”
“不,这是想让我们无法攻城。”
很快就有人看得明白。一旦宋军进抵城下,两翼就立刻会遭到退离的吐蕃骑兵攻击。虽然数以万计的蕃骑离开了河州城下,但他们并不是避让宋军的兵锋,而是将双拳收回到肋下,等待出手机会。
这就是最易互相支援的犄角之势,让敌军无法下嘴。几天来,吐蕃军齐集河州城下,反倒成全了宋军,可以全力攻击。而眼下,吐蕃军一分为三,其中任何一处的兵力都与宋军相差不远。攻击其中任何一处,都会被其余两处袭击侧翼或是后方,而以骑兵的速度,宋军绝无可能在其他两处蕃军赶来前,全歼其中的任何一处。
只是这样的举措,未免太过保守,一点也不像兵力远过敌军的主帅该下的命令。
几万人的大阵仗中,少数人的武勇毫无用处。浩浩如海的军阵中,赵隆带着只剩半数的熙河选锋,留在了王韶的身边。他很纳闷:“怎么木征还是在避战的样子?”
“是要等禹臧花麻那里的消息?”
王韶身边的幕僚们一时间有些闹不明白。
“别管那么多,有霹雳砲在,攻城也不需要太多的手脚!”王韶厉声喝道,“传令景思立,让他领本部去提防北方的贼军。再传语姚兕,让他去防着南面。把霹雳砲推上来……攻城!”
数十辆霹雳砲车被推向了阵前。又改进了一次的配重式投石机,比旧型号变得更加高大,接近四丈的高度甚至超越了河州城墙。
这五十辆刚刚被打造好的砲车,如同一排巨人矗立在军阵中,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原本鼓噪蠢动的吐蕃蕃骑一时间也变得安静下来,无不为之震撼。
若在过去,一辆行砲车至少需要五七十人服侍,而眼下的霹雳砲,却是需用的人数少到极致。出战的大军能使用多少霹雳砲,只取决于工匠们的制造能力,而不是兵力。
木征站在城头上,望着渐渐推前的霹雳车。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兵器,但用来攻城的道具却是不会猜错的。青筋毕露的右手紧紧按着刀柄。宋人这是要猛攻城关,逼其招兵回援。
‘王韶竟然这么自大?……还是自信?’
木征的眼神凶戾:“宋人未免太小瞧人了。”
但不止一名将领被霹雳砲车惊到,回来向木征请求,急招城外两路大军来堵截宋人继续向河州城逼近。
“不!”木征摇着头,语气依然坚定,“让他们再近一点……一天时间,怎么也能坚持得下!就算是失了河州城,也要把宋人给缠住!”
……………………
天光渐渐黯淡了下来。
高耸的山壁上草木森森,枝叶的遮挡下,狭窄的山道变得阴暗模糊。青谊结鬼章也只能用头顶上,被群山压缩得只剩小半幅的天空来判断时间。
前后众军沉默的随着青谊结鬼章而前进,在渐渐变得阴暗的山道中,宛如幽魂组成的队伍。
“为什么要去珂诺堡?”青谊结鬼章的身边,有一名与他同样年轻的吐蕃贵族在追问着,“攻下香子城不是更简单?”
鬼章家的族长沉默着攥着马缰继续前行。
而年轻人问了两句,也不能回答,忽又自说自话的恍然大悟起来:“是不是担心宋人回来后不好撤离?的确,河州离得太近,若是宋军遣精锐回来,根本躲不过。还是让木征家的人去送死好了!”
年轻人嘿嘿笑着,仿佛捡了便宜一般。青谊结鬼章却转过头,用三九腊月的眼神盯了他一眼,“是木征希望我们去牵制珂诺堡的宋军。”
“啊……?”年轻人惊讶着,“真的是听木征的话?!”
不比普通吐蕃人那般都对吐蕃王家血脉多多少少的有着一点敬畏,青谊结鬼章对木征一点尊敬之心都没有,但眼下宋军压境,为了维持鬼章部东侧的屏障,他甘愿吃上点亏,“都这时候,还想窝里斗吗?!”
年轻人急了起来,像是要为自己争辩,青谊结鬼章冷着声音说着:“禹臧花麻都出兵了,也别让他看笑话。”
一声号角突然响起,并不是吐蕃人惯用的牦牛号角的音色。
是宋人的暗哨在传递警讯。大概是发现了走在最前面开路的两百骑兵,但只有号角之声传讯,看来这条路上并没有埋伏。
青谊结鬼章当机立断,大呼一声:“快!”便立刻纵马前冲。
随着年轻的鬼章家族长,董毡帐下的精锐骑兵不再保持悄无声息的行动,而是立刻奔驰起来,直如流入峡谷的河水,变得汹涌激荡。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38章一夜惊涛撼孤城(上)
幽幽的灯火下,韩冈正在翻阅着一卷这两天运抵珂诺堡的兵械粮草的入库帐。
珂诺堡作为支撑前线两万大军的核心重镇,越来越,只是韩冈他眼神飘忽,焦点完全没有落在纸面上。
今日决战的消息就在开战后不久,就传到了他的耳中。前方正在决战,身在后方,韩冈怎么也不可能放下对战事的担忧,而心平气和的处理公事。他今天并没有耽搁政事,不过就连吃饭喝水,也一般的心不在焉。就像谢安的那般,就算淝水之战后,再怎么心平气和的说着‘小儿辈胜了’,出门时还是照样会心情激荡的不看脚下。
从河州城下,传回来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新型霹雳砲进抵河州城下;
接着是沉默已久的吐蕃人拼死反扑;
然后是两支吐蕃军,猛攻宋军的侧翼,但在大宋箭阵前,皆是无功而返;
继而又是模模糊糊的一句官军小挫,让韩冈担心不已;
但很快,姚兕统领泾原军大发神威,一举击溃当面的敌军的战报就传了过来;
而夜幕降临前,韩冈得到最新的消息,就在未时过后,霹雳砲开路为大军开路,硬是砸塌了河州城的东门,官军前锋冲上了,虽然没能立足,但破城已经近在眼前。
传回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更让人振奋。只是韩冈看过自己这两日让人私下里制作的河州城下的沙盘,如果王韶继续往河州城中攻去,出战的大军将会与位于支流河谷中的本阵大营脱离连接,如果这时候吐蕃人攻打官军的后路,很有可能会吃上一个大亏。
想到这里,韩冈突的由摇头自嘲的一笑,他这算是白担心。跟着王韶的将领们,都是西军中才能卓异的名将,哪里会犯这样的错误。即便出了点岔子,也有足够的手段来弥补。
反倒是他这边,也许是香子城,也许是珂诺堡,两个地方至少有一处应该有动静了。不然等到王韶的帅旗飘扬在河州城中,再来偷袭后路,就会面对士气正旺的大军,根本没有什么机会了。
连禹臧花麻都拼了家底来攻打临洮堡,在这样的压力下,木征不会将希望放在硬拼这条路上。可以确定,只要能派上一点用场,木征必然都会选择用上。
就在韩冈这么想的时候。香子城外,散诸四野的游骑,以及立于各处高地上的暗哨,或前或后的都发现了有大队敌军自小路来袭。但他们发现时,来袭的吐蕃骑兵距离香子城已经只有十余里,这时候,想出去在道上伏击已经来不及。按照预先的计划,王舜臣立刻接管了香子城中的防务,并立刻派人向王韶和韩冈通报。
而香子城下游的珂诺堡,也在香子城急报抵达的片刻之后,内内外外响起了警号之声。三短、三长、再三短,这样的号声不是韩冈聚将的手段,而是预定中敌军来袭的暗号。
听到了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