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cus)-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冈四人步出大堂,冯从礼三人的喊冤声尤远远的传入耳中。今天的事峰回路转,李忠只道是韩冈的诉状起了作用,心中解气得很,大赞着韩冈:“还是三哥儿有能耐,一封诉状就把那三个畜生送进了大狱。”

‘哪有这么简单!’韩冈微笑着转过头看向冯从义。他的表弟正望着冯家三子被拉走的方向。

“担心他们在狱中会吃苦头?”韩冈问着。

“不担心。”冯从义收回视线,摇头道:“不把三位哥哥的身家全数榨出来,他们都会被好吃好睡的养在大狱里的。”

韩冈笑容变得更明显了一些,他这个表弟也算聪明了,至少看出了后续……就是不知看没看出自己到底是用什么手段才打动了这些贪官污吏。不过堂外却是有人看得清楚明白。

慕容武就迎在门外,他的长兴县主簿的身份,让他进不了审案时的府衙大堂。一直等到韩冈出来,他才忙上前,笑道:“一直都听说玉昆你在秦州,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只是口耳相传,心中犹有犹疑。只是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思文兄谬赞了。些许小事,举手之功。”韩冈显得很平淡,他去京中的时候,连国家大事、朝廷新政都参合了一脚,现在用上手段对付起三个土财主,哪有不手到擒来的?他又向慕容武道歉,“昨日从舍舅和表弟处惊闻先姨母之事的来龙去脉,便当即写了诉状。本是想过向思文兄求助的,后来小弟转念一想,冯从礼三人不过是些个土豪劣绅,手到擒来之辈,何须兴师动众?便不敢惊扰到思文兄和陈通判。”

慕容武凑过来,压低声音笑道:“也就是玉昆你才能举重若轻,换作是他人如此行事,怕是要吃个大亏。冯家可是送了刘节推整整两箱好处,少说也有千贯。”

韩冈但笑而已,却不接话。

“好了,”慕容武见韩冈不打算再提这个话题,便转过话头,问道:“不知玉昆接下来行止如何?”

“该回秦州了。这里有舅舅在盯着,下次再审此案,也不需小弟再赶来凤翔。”韩冈说着,回头看了看冯从义,这位小表弟识趣,离得远远的。韩冈会心一笑,也压低声音对慕容武说道:“先姨母的坟茔还请思文兄多多看顾,开棺验尸时,望能保证骨殖不被毁损。”

“玉昆放心,愚兄理会得!”慕容武猛点着头。

百善孝为首,开棺不是一件小事,做得岔了,做儿女的就要被指脊梁骨。有时父母的死明明有怨情,但子女为了不惊扰到父母遗骸的安宁和完整,往往会拒绝官府开棺验尸。虽然这种做法在韩冈看来很可笑,但却是儒家社会的现实。

不过今次为了证明韩冈诉状上的言辞,韩冈四姨的棺椁肯定是要被打开的——韩冈并没有主动撤诉的打算——这时若无人关照,一点陪葬品怕是都要被掳走,连尸体说不得都要受辱。

慕容武停了一下,却又笑道:“大府如今身体有恙,甚少理事。无论今后知府之位是换人还是延任,今次一案,少不得先拖个半年下去。”

听到慕容武这么说,韩冈算是放心了,能有点时间缓冲是最好。等他把冯从义弄到秦州去帮自己把摊子做起来,再有这个消息传来,不然说不定会因为此时,心里会有些芥蒂。而他娘韩阿李那里,也要先打些预防针。

当天韩冈做东,在凤翔府的一家有名的酒楼上置办了酒席,请了陈通判和慕容武入宴,表示一下感激之情。韩冈行事的老练让陈通判感到惊叹,昨天夜中还生着韩冈的气,今天收到邀请,便应承了下来。

几人喝了一夜,到了第二天,韩冈带着李信和冯从义一起返回了秦州——慕容武已经说过,此案半年内开审的机率又不大,冯从义当然要投奔韩冈,以便大树底下好乘凉。李忠虽然也想去见一见自家的三妹,但原告的几人不能都一股脑跑到外地去,他必须盯着案子,也只好作罢。

回到秦州,韩冈带着冯从义,到了自家拜见爹娘。听说了四妹的冤死,韩阿李跟冯从义抱头痛哭了一场。哭完后,韩阿李对儿子道:“三哥,你四姨就剩这一个独苗了,你自己看该怎么做吧!”

“表弟不是读书做官的料。”韩冈说得坚定。他在路上跟冯从义谈了许多话,算是了解了他究竟是有着哪一方面的擅长,而结果,让他喜出望外,“不过在货殖之术上,表弟倒是家学渊源。”

次日,韩冈回去见了王韶、高遵裕。私下里又跟王韶父子把自家的事说了一通,他们一同唏嘘了一阵,又为韩冈的手段拍案叫绝。接下来,韩冈就为了这段时间丢下的工作忙碌着。

而过了几日,王厚却面色古怪的找了过来:“玉昆,凤翔府出事了!”

韩冈心中一跳,急问道:“出了什么事?!”

“凤翔的李大府前几日病死了。”王厚成功的诈了韩冈一下,觉得很有趣,便哈哈笑了起来,捧腹道,“玉昆你刚到凤翔走了一圈,李大府就死了。下回你再往外州去,那里的知州知府,都得要先念上一卷金刚经再说了。”

韩冈嗤之以鼻:“胡说!天天有人死,难道都跟我有关,阎罗王还有地藏王菩萨都没这本事。”

王厚又道:“不过李大府死时,据说有群蝶起舞,却是个祥瑞。”【注1】

“你真是闲得慌。”韩冈摇头叹了口气,又埋首于公案。

“等郭太尉来了就闲不了了。”

韩冈被王厚的话带起来心思,眼望东方,‘郭逵怎么还不来?’

注1:张舜民《画墁录》:李译谏议知凤翔卒,有蝴蝶之翔。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19章虎狼终至风声起(中)

【今天肯定两更。下一更在十二点之前。求红票,收藏】

郭逵还在京城。二十天之内,他已经四次被天子招入宫中问讯西北边事,每一次都至少说上一个时辰。一般来说,入京觐见的守臣,通常是面圣一两次就回去,而外放的官员陛辞,也不过是在朝会上叩谢天恩、说几句有用没用的话罢了。

而郭逵以地方守臣的身份三番四次入宫廷对,自赵顼登基以来,是从来没有过的恩数。世人本以为他因为跟韩绛相争,而被调离延州,是失了圣眷。可如今一看,天子对他的信任是依然不变。赶来登门拜访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热闹得就跟宰执家门一般。

不过郭逵却有些不耐烦了,站在厅门外的台阶上,送走了今天不知第几批客人。他就阴沉了脸进厅坐下,拿起手边已经放冷的茶水,一口灌了下去。可凉茶还是压不住心里的烦躁,炎夏日落后的暑气也是一直不停窜入厅中。

内外交加,郭逵烦躁不堪。转过身,从身后婢女手上劈手夺过慢慢扇动着的绢扇,他就这么攥着扇柄,自己哗啦哗啦用力的摇了起来。

郭逵向以知人明事著称朝中,先见之明更是跟乌鸦嘴也差不多。他说韩琦行急进之策,命任福贸然出兵,是‘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而后便有好水川之惨败;他当着众人的面,说葛怀敏为人‘喜功徼幸,徒勇无谋’,‘他日必败朝廷事’,当时无人肯信,可转过头来,就是葛怀敏战殁于定川寨。

所以赵顼的想法,以郭逵的眼光便看得很明白。这只不过是天子安抚重臣的做法罢了。他是现今外放武将中稳坐头把交椅的重臣,又做过执政,不是等闲守臣可比。如今三衙中管军的几个太尉,论名位,也无不在他之下。他在延州起用燕达新败党项不久,便被韩绛逼离,天子对此当然要安抚一二。

不过天子多这个安抚,郭逵看得出里面又是带着一点小心思。他第一次第二次面圣还说了点正事,到了第三、第四次时,根本就是在武英殿陪着皇帝在摆弄沙盘军棋。

虽然在沙盘上向天子解说自己过往的战绩,的确是件光彩的事,可天子如此做,却多半是在担心自己到了秦州后赌气,另一方面,应当也是想给筹备缘边安抚司的王韶留一点应手的时间。

如果天子所为,不是有人在后面给他支了招,就代表年轻的皇帝陛下在坐上龙庭几年后,历练出了足够的城府和心机——两种情况都一样糟,这代表在天子心目中,他郭逵是个不能容人、心胸狭隘之辈。

郭逵越是这么想着,心中的烦躁就越盛。他现在已经是秦州知州,王韶就是他的属下,王韶听他的是理所应当。只要王韶肯遵从他的命令,他郭逵又怎会与其为难。可天子却偏偏不放心,硬是要留着他,为王韶让出路来。

即是如此,那还不如让王韶做这个知州,他去当缘边安抚!

郭逵手上的扇子越扇越快,带起的呼呼风声就像是他心里的怒意在燃烧,绢扇扇面上绣着的图案模糊了起来。当郭逵的儿子郭忠孝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他父亲手上的扇子啪的一声响,竹枝扇柄断了,扇面一下飞了出去,落到了郭忠孝的脚边。

郭忠孝轻轻叹了口气,俯身拾起扇面。郭逵这样的情绪他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他的父亲,精于兵事,尤擅阵法,知人知兵之名,亦传与当世,断人成败如烛照龟卜,百无一错,且善抚士卒,深得军心。但在世人的评价中,可没有一条说他易于相处。

相反地,郭逵为人峻急,性格刚毅,甚至近于刚愎。一直以来都仗着眼光精准,行事少有错漏,很少采纳他人之言。而且随着地位日升,他独断独行的作风越发的强硬,根本容不得有人说二话。

他在延州统管鄜延军事,便把跟他性格相似的种谔踢到了一边站着,自己直接控制进筑横山的战略。而当韩绛以枢密副使的身份担任陕西宣抚使,就变成了一山难容二虎的局面。若是他在韩绛面前能稍稍退让,也不至于被赶出延州。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郭忠孝也不指望自己的父亲在现在这个年纪,还能把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给改了。

“大人,孩儿回来了。”郭忠孝在郭逵身边敛手行礼。

“回来了……”郭逵把秃秃的一节扇柄丢到了脚下,问道:“李师中的那个幕僚怎么说?”他在家中亦如严君,对待儿子,就像对待手下的官兵一般,说话直截了当。

向宝此时身在京中,窦舜卿此时身在京中,给李师中打前站的家人也刚刚入了东京城。就像天子要向每一个诣阙的守臣询问地方上的大小事务一样,既然就要成为秦州的主事者,郭逵没有理由不跟他们询问一下秦州的内情。而郭忠孝今天宴请的姚飞,便是李师中手下最得力的幕僚。

郭忠孝道:“姚飞说的跟窦舜卿、向宝没有什么区别。但言王韶奸狡,而他手下的韩冈尤甚一筹,若要对付王韶,最好先剪除其羽翼。”

“哼!”郭逵冷笑一声:“这是李师中要姚飞代他说的话。是要我替他报仇吧?被属官灰头土脸的赶出了秦州,亏他还有脸来求人!”

郭逵在儿子面前没有掩饰他对李师中的不屑,郭忠孝心中有些惊异,“难道大人想听的不是这些?”

郭逵冷声道:“我想听的是秦州内外诸事,能派得上用场的消息,不是李师中、窦舜卿、向宝他们对王韶的怨恨。如果王韶老实听话,为父何苦要与他为难?如果王韶想跟为父打擂台,我自有手段对付他,又何须用一群丧家犬出的馊主意!”

“那韩冈呢,”郭忠孝又问着,“他是王韶帐下鹰爪,可是出了不少主意……”

“韩冈奇才!”郭逵打断了儿子的话,而他对韩冈的评价更是让儿子惊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