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cus)-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今天的正事还是买做秋衣的布匹,在大街上逛了一阵子,韩冈五人随便找了一家绸缎铺走了进去。

“韩官人?!”

刚进门,迎面便被人叫破了身份。抬眼看过去,却见着一个胖子站在店铺中的柜台后。圆滚滚的身子,圆滚滚的脸,鼻头都是圆圆的。腮帮子都被肥油充满,把五官挤得嘟在了一起。但职业性的笑容十分的很和气,还有着一份恰到好处的谦卑。韩冈看到这份笑容便心道,能得迎宾待客之三昧,这胖子至少也该是个掌柜。

“真的是韩官人!”胖子很轻巧的绕过摆满绸缎布匹的柜台,惊喜的走到韩冈面前打躬作揖。

绸缎铺的掌柜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韩冈挺惊讶的,问道:“你认识本官?”

“哪能不认识呢?”绸缎铺的胖掌柜直起腰来谄笑着,“韩官人的名字在秦州早就传遍了,又有谁人不知?小人也是前日有幸一睹丰颜。”

大概是好说话的性子,胖掌柜在韩冈这个官人面前也不露怯,嘴皮子飞快地动着:“韩官人今日带着家眷来,是不是要买些什么?小人这店铺虽不算大,但里面的货色却都是顶尖上好的料子,蜀地的锦,扬州的绢,定州的丝,和州的麻,天南海北的织物小店都有,秦州城中的其他铺子可都没小店这般齐全。”

韩冈点了点头,却没答话。胖掌柜很乖觉的跟在后面,也闭上了嘴。

严素心和韩云娘这时已经走到店铺里面,由个学徒陪着,在翻着几疋素色隐莲纹的绸缎。关西的丝绢率是黄丝,就算染过后,做出来的衣服颜色都不正。

两女在绸缎中挑三拣四,一匹匹的对比着看过,争论着花色和颜色的好坏。女儿家买东西向来是慢,韩冈也是有经验和体会,耐下性子等着她们。只是闲着无事,顺便也在铺子里左右看着。

虽然胖掌柜自谦的说着店铺不大,但这间绸缎铺的门面其实不算小,而且还是位于城中最繁华的河西大街上,单是这铺面本身就值上不少,何况店中的这些绫罗绸缎,也是价值高昂。

韩冈转了一圈,却停步在单独的一座柜台前。柜台上,也堆着十几匹各色花样的布匹,但跟店中的其他布料却完全两样。

“这可不是绸子吧?”韩冈捏着一角提起来,指尖搓揉了一下,厚实柔软。没有丝绸的细滑,也不似麻布的粗糙,分明是棉布的感觉。

胖掌柜瞧着韩冈看货,立刻笑成了一朵花,走过来大赞道:“韩官人好眼光,当然不是绸子。这可是琼州黎人所织的吉贝布!”

“吉贝?是木棉吧?”

“对!对!就是木棉布。”见韩冈识货,胖掌柜猛点头,“不过叫吉贝布不是讨个好口彩嘛?想着这吉贝布,从琼州飘洋过海,再运来秦州,可是万里迢迢,一路险阻……”胖掌柜摇头晃脑,背着不知是谁人写得广告词,说得是一套一套。

韩冈听得好笑:“吉贝是琼州黎人口中的木棉,可不是什么好口彩。”

北宋的棉花,还被称为木棉,主要的种植地是两广和海南,还有蜀中和大理,据说西域和甘凉一带也有。此时黄道婆还没有出生,汉家的织物向以丝麻为主,棉花种植稀少,使得黎人织布的技艺反在汉人之上,弄得棉布的名字都学着黎人。

韩冈指着这匹布问着胖掌柜:“这木棉布多少钱?”

胖掌柜作出很大方爽快的样子,“官人若是真心想要,俺就直接给官人送到府上去,至于价钱,看着给就是了。”

“到底多少?”韩冈不为胖掌柜这样的推销手法所动,问着他实在的价格。

胖掌柜低头做个谢罪的模样,然后伸出双手比出了五和三的手势,“惯常报的是七千文足,实价则是五千三百一匹。”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12章平生心曲谁为伸(七)

【第二更。今天在外面聚餐回来,赶到现在,才把今天的份赶出来。明天后天两更肯定维持不了,一更也不是很有把握。不过欠下的章节,俺后面都会补上,还请各位书友放心,】

“寻常的丝绢可就只有一千三五百一匹!”李小六在后面听着乍舌。

而韩冈知道,这并不是胖掌柜乱报价。由于原材料产量的稀少,棉布可不便宜,跟蜀锦差不多。但这个价格还是不对。

他抬眼看了看胖掌柜,露出了一个看透了一切的笑容,“你这怕是西川的货吧?”

胖掌柜脸色一变,急道:“官人这话怎么说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黎货。”

“本官前月去京城,真正出自黎人之手的吉贝布都是十贯起跳,最好的折枝凤团广幅布能卖到三十贯一匹。而西川和广南的货色,就要便宜一些。但凡吉贝布,若是只卖七八贯,那都是转运路上不慎浸了水,坏了品相,只能打折卖。”

韩冈对棉花很感兴趣,特意打听过行情,对此是一概门清。他见胖掌柜还要辩,给出了最有力的一击,“以琼州往秦州的路途,一匹吉贝布的运费都不止这个数目。在秦州能把价钱压得这么低,只会是西川的货,要么就是从河西过来。还是说,你这是浸了水要打折的货色?”

胖掌柜被韩冈砸得一时说不出话了,谁能想到一个官员会对布匹的事都了如指掌?

韩冈不为已甚,摇头笑了笑:“算了,我等小官,官俸微薄,不论是真吉贝,还是假吉贝,都是穿不起。还是挑丝麻的好。”

韩冈不再追究,放了一马。胖掌柜又楞一下,便很乖觉的承认了下来:“官人心明眼亮,说得正是。小人这也是生意上的声口,不这么说就难卖不出去。但这布是实实在在的好,小人也没有高开价骗人。既然官人能看出这匹木棉布来自西川,想必对此也是深有了解,小人却是对这木棉布一窍不通,实是明珠投暗,待会儿小人把这匹布给官人送到府上去,也算是有德者居之。若是顺便,小人还想请官人在其他官人面前品评两句,日后小人也好多得几个官人照顾生意。”

韩冈摇头失笑,瞟了一眼谄笑着的绸缎铺掌柜,心道这贿赂的手法还真是千年如一。而且这胖掌柜说话尽带着些文酸气,但遣词用句却是有些可笑。他不置可否,却问到:“你既然认识本官,那你可知本官在安抚司中执掌得是何事?”

胖掌柜精神一振,“官人执掌的是军中医药,办的是疗养院,救人无数。这小人怎么会不知?秦州城也不会有人不知道的!”

“那你可知安抚司里的王机宜是做什么的?”韩冈继续问道。

“小人当然知晓!”王韶跟李师中、窦舜卿还有向宝之间的争斗,可是秦州城里有名的八卦,也一样是口耳相传,尽人皆知。

“王机宜可是难得的英雄好汉,把秦州西面的蕃人管得跟自己儿孙一般听话!”胖掌柜比出个大拇指,赞道:“这几个月两次大捷,杀得蕃贼几万人屁滚尿流。听说前日大战,渭水都给蕃贼的尸首堵上了。凭着王机宜的功劳,日后定能跟韩相公一样当上宰相。”

“蕃部只是其中一件,还有呢?”韩冈像是在考试,一句接一句的追问着。他又回头看韩云娘和严素心,见着她们还在那里比着两匹绸缎的好坏,看样子也不是短时间内能作出结论。韩冈并不介意趁机多说几句。

“还有的就是屯田吧?”胖掌柜这回想了半天才想起答案。王韶与窦舜卿的荒田之争,同样是在秦州城中传言,但传得不是那么广,由于时间久了,对此还有兴趣的人也不多了。

“屯田是一项,还有就是市易。”韩冈为之补充。

胖掌柜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眼前的这一位怎么对他一个做小买卖的说这些话?

“官人,是不是有事要差遣小人?”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韩冈脸色。

韩冈笑了。他抬起手,在空中一划,掠过堆满店中的丝绸,“秦州种桑麻的少,这是水土不宜的缘故,故而丝麻皆要外运。但甘州、凉州却早在唐代能种木棉,秦州的水土与河西相仿,想必也能让木棉生长。而且秦州闲地也不少,分出两三千顷来种木棉却也不难。”韩冈回过头来,对胖掌柜说着,“本官说的话,还请原样转告贵店东家。”

胖掌柜浑浑噩噩的点头答应了下来,没弄清韩冈究竟是什么用意,只知道韩冈想着在秦州种棉花。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他顿时醒悟过来。难道韩官人他是要邀请东家一起参与此事?

他再看一眼韩冈,难道今天这位年纪轻轻就以才智闻名秦州的韩三官人,是为了邀请东家,而特意走进这家铺子的?此事可真的要与东家好好说道说道了。

韩冈却没有那么多想法。今天的事是他看到绸缎铺中的棉布临时起意,不过联络秦州商户却是他筹划已久。而推广种植棉花他也早有考量。明清时棉布取代了如今惯常所见的丝麻,成为民间最常用的织物。既然历史潮流如此,韩冈理所当然的要顺流而行。

在秦州种棉比种桑要简单,桑树要能大量取叶,少说也要三五年。但种棉只要栽培得好,却是当年就能收获。同时比起丝绸麻布,厚实的棉布当然在冬日深寒的秦州更有用处。

用减免赋税的口分田来吸引民户,而用高利润的棉田来拉拢秦州大户。如果能得到贫富两个阶层的支持,王韶开拓河湟的根基也会变得坚实起来——这是韩冈准备要在王韶面前说的话。

——冠冕堂皇,却非真意。

棉田推广,不是短期内就能建功。这不像粮食,该怎么种才能有收获,种过田的农民们心中都有个数。但棉花在秦州可是个稀罕货。

第一年,只能先开个几十亩的试验田。如果成绩不错,那第二年就会扩大到三四顷。两年时间,勉强可以让人初步摸索出在秦州这片土地上种植棉花的技术来,而收获也让旁观者看到好处。接下来的几年是大举推广的时间,但想要到大量收获利润的时候,却是要等到五六年后了。

五六年的时间,天子等不及,王韶等不及,韩冈更不可能等得及。开辟棉田,其实是拿未来的收益跟豪门富商做利益交换。王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而韩冈本人也是想着能与他们联手在市易之事上插上一脚。

当然不是为赵官家,而是为自家考虑。

北宋的商业发达,所以铜臭之物便分外受人喜欢。别看士大夫们各个摆出富贵不能淫的态度,自命清高,不屑俗物,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听到叮当作响的声音,耳朵就会立刻竖起来。

这世上没钱可不行。韩冈的品级是官员中最低的一级,俸禄一月也不过五贯不到,加上一点惯例的灰色收入,也就勉强十贯。韩冈前面说自己买不起吉贝布,并不是哭穷的虚言。

艰苦朴素,让家里天天吃素,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清官能做到,韩冈做不来。他要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充裕的金钱是少不了的。韩冈不想贪污受贿,家里也没个田产,剩下的道路就只能做点小买卖了。

只是韩冈要插手市易之事,不能明着来。王韶把这一块都划给了元瓘那个还俗和尚,韩冈不好明着掺和进去。据他所知,元瓘在对此很上心,也做了不少工作,他已经先一步联络起足够的人脉来。韩冈如果在明面上跟他竞争,要费大力气不说,还会开罪王韶。

所以要采取迂回战术。韩冈想着过几日给邠州去一封信,看看路明能不能来秦州。自家支援他开一间商铺,联络秦州的几家商行,往即将开在古渭的榷场做些买卖,只要他不去与元瓘争夺事权,韩冈确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