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20日,全付美式装备,机械化的38师,从锦西开出。
由于左路与右路均被共军所挡住,那两路军寸步难进。
但是,38师一路上也遭到了共军的阻击,最多的三千人,最少的只有七八百人,他们想拖住38师的脚步。
“不理他们!直接向前进。如果他们敢拦路,灭了他。”周森说。
在周森不与小部队纠缠的方针下,38师逼近了平泉,与共军对恃在平泉外,双方的兵力都达到了一万三千人。
8月21日,战斗打响,38师的老战术开始了。
38师的一个炮团,向着平泉发起了炮击,炮弹象雨点似的向下落。
守军虽然有防炮掩体,但是也死伤很多。
许多的指挥机关被炮击中,共军的指挥系统遭到了破坏。
随后,38师发起了进攻,守军根本挡不住,纷纷撤退。
一天的时间,38师占领了平泉,兵逼承德。
本来就决定放弃热河的晋察冀军区,知道不能挡住38师的进攻。于是他们便命令赤峰的两万共军阻住了右路国军的进攻。配合承德的守军,猛攻右路,将右路军击退。
于是,承德的守军便汇合了赤峰下来的共军一起向土城子进发,离开了热河省,战斗由此结束。
周森率38师入驻热河后,他带着洪媚去了那个小旅馆。
小旅馆的老板认出了周森:“长官,你是原来……”
周森笑了笑:“不错,我在三个月前曾经在你这住过。”
让卫兵给了小旅馆的老板的礼物后,周森带人来到了米粉店。
“是这里吗?”周森看着那米粉店问洪媚。
“对,就是这里!”洪媚牵着周森的手,走进了店内。
店里的管事的还是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惊愕地看着周森与洪媚。怎么感觉到这两个人很熟悉。
“店家,来一份卤味米粉,两份凉菜,二两四两醉。”洪媚喊道。
女管事的一听,便知这两人是曾经在这吃过的那个小旅馆的客人,忙答应道:“请稍等,马上给你们上菜上粉。”
周森与洪媚刚刚坐下,门口就有人进来了。
洪媚一看,忙说:“那是王德,河北站站长。”
周森马上记起了洪媚给他说过的王德之事,忙站起身。
“老弟啊……周师长……”王德连忙改口。
周森上前,将王德请到桌边坐下:“王哥,还是原来的叫法好。”
随同王德来的吴秀波说道:“怎么样?我说不错吧。木头念旧。”
周森又让女管事加了两份酒菜:“王哥,你什么时候来承德的?”
王德马上回道:“在你们攻入热河时,局长就让我来了。局长说了,你是猛将,拿下承德没问题。”
第227章 局势
“局长有什么事情要我做吗?”周森给王德吴秀波递烟。
“老弟啊!你忘记了?就是那十二花神女图啊!”王德说。
洪媚拍了拍周森一下:“你又同王站长开玩笑了。不是你告诉我,说那个藏主被关在警察局,他的小老婆生的儿子在国外,他想将那图留给他儿子,死活不说。所以你与王站长商量,同那藏主谈,只要他交出画图,我们不追究他当汉奸的事,恕他无罪吗。”
原来周森从承德回沈阳时,曾经向洪媚说过此事。而他接受任务攻承德前,洪媚又向他谈过此事,现在洪媚一点,周森便记起来了。
“警察局接管了吗?”周森问吴秀波,这事吴秀波管。
“接管了,照单全收,派了一个执法队的人在警察局。”
周森对王德说:“由于任务性质不同,所以我现在的脑袋里,全部都是军事上的事,对不起!”
王德笑道:“还是委座慧眼识珠,你是最适合干军事的。”
“吃完了饭,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人。”周森说。
四个人吃完了饭后,便坐车去了警察局,停车在警察局门口。
在警察局门口值班的士兵,马上去报告队长。
很快,从门口出来了一个少校和几个警察制服的人。
“报告师长!”少校马上向周森敬礼,其余的人都向周森敬礼。
周森向着大开的门走去,一直走到了警察办公处。
“保密局的王站长有事情,需要找一个人。”周森让少校去将那个人提上来,交给王德审问。
马上有一个警察,陪同王德去了监内提人。
周森看了看几个警察:“你们是老人还是新人?”
几个警察中只有一个人说:“报告长官,我是老人。”
其余的几人说:“我们是从北平等地调过来的。”
周森点点头:“你们警察局我也认识几个,曾经与我打过交道。”
几个警察不知所以然,周师长怎么会认识小警察?
不过周森不说,他们也不便问,只好好奇下去。
很快,王德回来了,他要了一间审讯室,将人带了进去。
就在周森占领了承德的时候,江南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日本投降后,中共确立“向北发展,向南防御”重大战略,对战略布局作出重大调整,决定调山东部队去东北,调苏北部队去山东,另将在苏南浙北的部队撤至苏北。
中共苏浙军区司令员粟*遂率部数万人,自江南分批转移至苏北。
随后,粟*部在天时地利之助下,主动出击,至1946年1月基本肃清了长江以北残余仍在驻防的伪军力量。
除北部的徐州、连云港孤立城市外,控制了苏北包括盐城、淮阴、淮安等城市在内的绝大部分区域。
1946年4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对近在江北仅200公里外、严重威胁南京和上海的要地的大批共军武装,自然不能放过。
6月国军打响对中共中原军区围攻的宣化店之战同时,也积极部署并预备好对苏北粟*统帅的华中野战军进行攻击。
粟*当然不是吃素的,他是坚决的战斗派,在国共仍在和谈时大力精兵扩军,精简少数老弱残病人员,将主力部队从4个纵队4万余人扩充为2个师3个纵队6万余人,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备战工作。
国方反复要求中共让出苏北地盘,但中共自然不答应。于是国府决定时不我待、立即出击。
国军方面初期的部署四路并进夹击,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所辖之第一绥靖区(驻无锡,司令李默庵)担任。
第八绥靖区(驻蚌埠,司令夏威)担任安徽淮北作战,兼及苏北;第三绥靖区(驻徐州,司令冯治安)担任陇海路徐东段和鲁南作战,郑州绥署所辖之第五绥靖区(驻开封,司令孙震)担任陇海路徐西段和鲁西南作战,该两绥区亦有配合苏北作战之任务。
中共方面,苏北前线大将粟*要受山东军区司令陈*的节制,但这两位上下级却意见相左。
粟*的想法是在熟悉、有地方政权支持的苏北内线作战,利用有利地形打运动战。
而陈*则想的是大作战,主张同时顾及苏中与安徽淮南方面,适当放弃苏北并向外出击,联合山东军区和苏北力量同时在大范围作战以牵制国军。
7月13日,粟*出人意料的先发制人,找国军薄弱处下手,华野第一师发起对宣家堡、第六师发起对泰兴的攻击,15日全歼国方守军2个团。
宣家堡、泰兴受攻击后,国军方面立即按照原部署计划展开攻击。国军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命整49师在整83师策应下自南通白蒲北攻如皋以切断共军退路,整69师和99旅自靖江北援泰兴。
7月16日,粟*再次作出令对手意外的决定,他令所部不得休息,迅速由泰兴转向东进,2天急行军100多里,奔袭已进至如皋附近的整49师。突然遭遇共军优势兵力包围的整49师猝不及防,自17曰晚至19曰晚,该师右路26旅被歼,师长王铁汉率师直突围而出,损失1万多人。 8月10日,驻海安的国军新7旅1个团和驻李堡的整49师1各团换防,获得准确情报的粟*趁其大意无备,集中力量突击李堡得手,全歼2个团国军。
次曰,国军新7旅另1个团又在开赴李堡途中被伏击歼灭。国军共损失9000多人。
8月21日,粟*率部南下对手之侧后,以一师攻丁堰,六师攻林梓,并基本歼灭国方守军交通警察总队第七和十一总队。
8月25日,粟*在如黄路上遭遇自黄桥增援如皋的整69师99旅和自如皋开出接应的整65师187旅,粟*当即决定以优势兵力展开攻击,战至27日,全歼国军2个旅及如皋出援的1个团,获得开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8月31曰,粟部乘胜攻占黄桥。
老头子气愤地摔了三个喝水的杯子后,对白部长说:“国都门口,岂能让共军如此猖狂。调精兵强将过来,灭了粟*。”
白部长马上建议:“调整74师过来,他们很强。”
“可以,整74师可以调来,但不够,为了保证一战驱尽共军,再调整38师过来,以这两个强师,粟*非亡不可。”老头子说。
于是,南京的国防部的调兵命令下到了东北剿总。因为整38师现在是东北剿总所辖的部队。
当周森接到了南京和东北剿总的命令后,便命令部队做好了撤出承德的准备,承德的防务,交给了第53军。
走前,周森请了所有的团级以上的军官,到米粉店吃了一餐饭。同王德告别,也没有问王德的事情办好没有。
同时,他又将米粉店的五十斤四两醉买了。本来周森想多买,但女管事说没有了,卖光了。
周森才不相信女管事的话,肯定有库存,但她不卖,就象洪媚说的一样:“人家要靠这个做生意。”
让警卫营营长千万要保管好四两醉后,整38师离开了承德,返回了沈阳的驻地,准备从沈阳乘专列火车直达南京。
第228章 急调
这次没有留人驻守沈阳的军营,让老洪的部队代为看管。
由于吴秀波的请求,吴太太也随军行动,她想回上海看看。
临走时,纪敏交待洪媚,去南京新买的家去看看,将家安起来,该买的就买,那里可能才是长住的地方。
1946年9月18日,整38师到达了南京。
南京国防部有人在车站接引,将整38师带到了军营中。
周森让副师长安排好部队的安置问题,他则与洪媚,还有吴秀波与吴太太去了周定勋给的住址。
到了地方后,周森与洪媚都笑了:这地方就是周森第一次来南京时,遇袭的地方,左边是毛人凤的家,右边是周森的新家。
周定勋在家中专门等待周森与吴秀波:“你们终于来了。”
“发生什么事?”周森听出了周定勋话中的无奈。
“这半个月,天天有人来问,要买房子。同他们说了,有人住,可他们不相信,说明明看到没人的。”
周森笑了:“肯定是你选的房子是好房子,看中的人多。”
周定勋点头:“这三套房子是局长的关系才拿到的。”
周森打开了铁门,进去一看,洪媚就叫了起来:“我爸我妈一定会喜欢的,这比沈阳的房子还好。”
原来院子内有鱼池,还有花园,而且都比沈阳的大。
这是一幢两层半的小楼,西式建筑,周森与洪媚非常满意。
“钱不够吧?”周森看向周定勋,问道。
“只超一点点,算我给你们入住的贺礼金吧。”周定勋说。
“谢谢哥!”洪媚和周森一起道谢。周定勋听到很舒服。
周森是谁?现在报纸上常登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