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印记之塔-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力积累问题,依旧是困扰施法者的大问题,哪怕成为了传奇、史诗,它依旧没能被解决。
    一旦法力积累超过了身体可承受的范围,法力就将变利为害,给施法者的身体造成各种各样的破坏,表现在外,通常就是身体虚弱。
    那些适用于各个职业等级阶段的,消耗法力的特殊奥术,依旧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
    好的是,地球人类与艾梵瑞尔住民的融洽关系,使艾梵瑞尔的施法者们愿意伸出援手,双方在深入合作中,也将那些特殊奥术进行了分享。
    “这些都是好事情啊!”李可嘉这下子明白为什么戚远施法速度那么快了,别人剥离魔力的时候用筷子夹,他能直接上挖掘机,这个怎么比!
    曾理点头:“确实,不过现在坏处也出现了,他离开魔力环境的话,恐怕就要面临死亡了。原本我们经过几次太空实验,以为魔力已经分布极广了……”
    “目前看来,我们太乐观了。”
    

第二百六十一节 偏差
    “对了!这个状态,对寿命有没有影响?”李可嘉突然想起了个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戚远的身体状况更适合人类生存,那么人类籍此增加寿命,也属正常!
    而他的很多老上级,都已经显露老态,时日无多了。
    “我们还不知道,就连为什么成了传奇、史诗,寿命会增长,都还是谜。”
    曾理摇着头,想知道答案,他寄希望于预言学派的奥术。对于他来说,跨学科去钻研生物学、人类学等等领域不可以,就像他现在已经是光电、量子力学、天体力学、材料学等等物理、化学方面的专家了。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再天才的人物也别想在寿命垂尽之前全学科精通,当下已经不是三个世纪前了,学科分化之细、专研领域之深,哪怕同属于材料学,生物材料和机械材料之间,就有令人望而却步的深沟大壑。
    所以现代科学是分科的科学,是必须相互协作的科学,任何人妄图以一己之力全学科精通,都是在做白日梦。
    想要找出艾梵瑞尔带来的、令人寿命增长的原因,要么等待相关领域的学者,要么如曾理一样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上。
    预言学派是不是可以揭示现实原理?它们是不是有求必应?如果是的,提出什么格式的问题,才会被回答?又要将问题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曾理知道了一点点,但那只是猜测,包括预言学派生效的根本原因,他必须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埋头钻研,而最终,也许预言学派根本给不了任何答案。
    戚远事实上与曾理并无不同,他所执念的完美复活,寄托于不知身在何方的祈愿术,然而祈愿术到底能不能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没人知道,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复
    他们只能也必须将希望寄托在这样或那样的微弱一线上,否则失去拼搏方向的人,唯有坠入深渊。
    深渊是否可怕?
    这个答案因人而异,甚至于不同人,对此都有不同定义。
    类似地精大法师的艾梵瑞尔住民们,很确定深渊是一个切实存在的地方,或许是一个位面,那里不适合任何主物质位面的生灵存活。
    对于李可嘉管下的九州市普通市民,深渊或许就是生活苦难,吃不饱穿不暖,家庭破碎,它只是一个生活状态的形容词。
    而对于黄馨、李可嘉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深渊应是理想远去,同行者绝迹的社会现实。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会令人感到喜悦。
    相比之下,戚远他们还是轻松很多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还对大自然抱有好奇,总是可以不断前行。
    当突破号在奥术作用下,脱离传送状态,再次出现在宇宙之中时,戚远还没能把天体力学的前沿论文全部读完,好在基础的公理、算式,都已经掌握了,这就不妨碍他自己通过计算寻找回家的路。
    重新回到宇宙环境,戚远的第一反应就是展开感知领域,观察外界是否存在魔力。
    结果令他长舒一口气,最坏的情况没有出现,魔力出现了!
    最坏的情况就是魔力只存在于太阳系,突破号是没有直接重新施展星际探索丙型,返航太阳顶层的魔力储备的。
    那样的话,戚远所能做的也就是向地球发射最后一则消息,而后舍弃庞大的突破号,尝试使用点阵传送术,自己躲入类似救赎之路的空间内,或许那里会有魔力,能够令他寻找逃生的机会。
    大自然的魔力很充沛,与太阳系内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别,至于细微处是否相同,戚远当下没心思探究。
    检查了突破号的自动储能系统工作正常,又开启了主动储能系统,戚远惆怅地望向远方——计算果然偏差很大,目标恒星系天市星系不在这里!
    因为在进入传送之时,所有非传送动力系统都已停止工作,突破号因惯性而蕴含的动能在持续衰减,它很快脱离了“亚光速”状态,从十分之一光速,降至了数千公里每秒。
    这时,光学视觉开始渐渐恢复作用,世界在眼睛里从抽象色块向原本面貌转变。
    事实上,光学视觉一直也没有失效,到底是在亚光速状态时看到的景象更接近世界的本来面目,还是人类早已习惯的状态下观察到的世界才是真实?
    又或者两者都没有错误,只是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世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而已。
    戚远暂时没有管这些,他按着舷窗,惆怅地看向此时最近的恒星,那是一对互相绕行的“兄弟”,按照天文学描述,或许应当称之为伴星。
    其中一颗像是太阳一样,光明而耀眼,体积也十分巨大,单凭目测,戚远估计它比太阳大至少一倍
    而另一颗则被衬托得暗淡无光,体积可能也就与地球相当,这样两颗星球能够形成如此稳定的伴星系统,只有一个解释。
    小的那颗是已经死亡的恒星,目前处于白矮星状态,密度极大。
    在这两颗恒星、“前恒星”的附近,戚远暂时没有观测到任何能够达到行星级别的天体。
    如此奇特的星系现象,戚远没有心情在此时此刻详细考虑,他必须先确定自己的位置,看一看是为星际探索丙型设定的奥术坐标存在偏差,还是目标星系的数学位置存在偏差。
    片刻之后,突破号的主元素池魔力存量来到危险线以上,这个时候,以主元素池作为能源供应,启动一些探测、实验设备,已经不会影响主元素池的寿命了。
    一边启动恒星风探测设备和引力场探测设备,一边指令副元素池向常规推动动力系统供能,突破号的速度越来越慢,有被伴星系统的引力场捕捉的危险性。
    被捕捉可不是什么好事情,陌生的恒星系统中,会暗藏什么危险,都是未知之数,再加上突破号体积大、质量高,被捕捉之后再加速逃逸,所耗费的能源也不在少数,那样非常不
    突破号需要将自身速度维持在一定基础上,想要进一步探查目标星域,可以释放小型探测式人造天体。
    

第二百六十二节 等待
    突破号上并没有携带现成的小型人工天体,它只不过是携带了那些工具的制造方法而已。
    对于戚远这样的施法者来说,以一个或者几个传奇造物术配合,制造这些东西并不麻烦,只要有图纸和明确的制造思路!
    这么做,更大的好处则是突破号所携带的质量减少,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戚远需要几个具备摄像功能,而且可以记录自身所受引力情况的人造天体,他这边施展法术制造,那边突破号自带的恒星风、引力场探测设备已经给出了多组数据,可供对照参考。
    放出刚刚造好的人造天体,这些外表类似球体的设备,在一级推力作用下,飞快地向那对伴星投去,预计新历一日后,它们就将进入足以清晰测算目标数据的轨道,再之后一段时间里,它们将持续受到引力影响,最终坠向两颗恒星表面,成为它们的一部分。
    根据突破号在这么远距离的探测,这里的引力场情况复杂,似乎作为引力场核心的点,并不止于两个,如果将那一对伴星视为一个系统,进而在更加宏观的视角上观察计算的话,与之对应的引力核心,还有两个!
    这一结果令戚远难以置信,难道自己当前所在的恒星系是六星系统?
    三对伴星?
    这可太少见了,而且从视觉上去看,其它恒星都离得很远,按道理讲不该是更多恒星组成的一个星系了!
    再一个,探测到的恒星风来源单一,组成粒子也很单一,基本可以确定,它们就来自于最近的那颗青壮年期恒星。
    如果是一个多恒星星系,那么此时探测到的恒星风应当是很复杂的吧?
    搞不明白,戚远就算把天体力学的相关内容通读了一遍,距离自己探究这种复杂现象,差距也还远得很。
    戚远所能做的,也就是将信息翔实地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微粒子穿刺传送术递送回地球,交由专家分析研究。
    停留半日之后,突破号开始加快巡航速度,戚远准备到别处去看一看,仅有两颗恒星的星系,他又没本事到恒星表面去感受一下核聚变的威力,留在附近也没什么意思了。
    戚远把下一个目的地放在了相对自己目前位置,视线可及的一个恒星系,通过计算,那里大约相距此处一到两光年之间,似乎只有一颗恒星。
    一般来说,恒星风所能抵达的范围并不广,一般不以光年作为半径距离的单位,在突破号这个点上,探测不到从那里放射而出的恒星风,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恒星和恒星系所形成的引力场,能够造成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恒星风可抵达的范围。
    宇宙中,两个恒星系距离仅仅一、二光年,就是非常非常近,而且很少见的了,戚远有理由猜测此处的引力场表现异常,就与那个恒星系有关系,甚至于还有一个距离也不远的恒星系,同样在这个引力场中插了一脚也未可知!
    戚远需要等待突破号五个新历日,那时主、副元素池都将蓄满魔力,不论传送到哪里,都更加安全一些。
    此时此刻,他开始编辑发往地球的信息:
    “这里是突破号,新历九年元月三日,该日期由突破号粒子时间测算仪与宇航员戚远施展预言学派传奇时间昭示,共同确认。”
    “突破号于三日二时七分三十三秒一三……二九渺秒,脱离传送状态,自检无异常、无损坏。”
    “到达奥术坐标无误差,星际坐标有误差。突破号自测定当前坐标为……预言学派传奇空间昭示坐标为……”
    “近点存在伴星恒星系,具体参数见附表一。”
    “当前未发现原计划停靠恒星系,突破号将以当前星际坐标、奥术坐标为参照,前往奥术坐标……的恒星系,具体参数见附表二。”
    “已测定传送状态脱离地点环境数据,见附表三。”
    戚远一口气把所有内容和相关数据全部发送出去,在收到回信前,他就不能离开信息中所说的恒星系太远了,否则就有可能接收不到回信。
    另外地球方面也未必就能及时收到他的信息,微粒子穿刺传送术也是第一次在实际上携带信息穿梭这么远的距离。
    在等待突破号蓄能完毕期间,戚远可以继续他没有读完的论文,天体力学的分支同样多到令人头疼,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