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不断变换位置,与封林晩拉开距离,遥控飞剑对战。
封林晩根本无法奈何她。
所以,知晓了张野此人,又知晓了他擅长什么手段,虽然有些帮助,但是这并不是封林晩想要的真正答案。
“细节!你知道我什么意思。”封林晩对谢蕴道补充说道。
谢蕴道却摇摇头道:“你想知道的,我也想。我们虽然是同门,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同门,八仙弟子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事实上……我们谁都没有料到,李师伯会临时找一个人进来。”
谢蕴道的回答貌似有些跳脱,但其实已经蕴含了好几重的意思。
封林晩仔细想了想,还是将遥控器给了谢蕴道。
“自己掌握时机。”说罢之后,便离开了刑部大牢。
他已经待的够久了。
皇宫之中,通过皇城司的秘卫上报,赵光义已经知道了“藤逊真人”去见谢蕴道一事。
当然,在他了解的讯息中。
藤逊真人在大牢内,很是嘲讽、讥笑了谢蕴道一番。
这很符合人设,而且之前藤逊真人与谢蕴道有矛盾之事,也并不是什么秘密。
挥手散去秘卫,赵光义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往后仰了仰脖子。
双手突然紧紧的扣住龙椅的两侧扶手上的龙嘴处,牙齿咬的咯噔作响,双腿绷紧,伸的笔直。
猛然间,眼白一番,整个人就像是被放了气一般,瞬间松懈下来。
面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赵光义伸手将一个身披薄纱的美人,从桌子底下拉扯出来。
双手尤不停歇的在光滑的肌肤上游走着,双眼中绽放的是满满的意欲。
所谓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大概便是这样的心态。
人生就是这么一个痛苦的过程。
年少精力充沛,无所发泄时,困顿于生活,受限于权财,虽有浩瀚江河,繁花万朵,却难以摘采一枚,放置家中,细细欣赏把玩,只能日日凭空消耗,碾碎精血化成泥,未曾有半点价值。赵光义出身的家族虽也算一方豪强,当年却岂能比得上今时今日之风光?何况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压制,有什么好处,落到他头上时,早已就没什么好选择了。
经过半生奋斗,多少次亏心之举,如今终于大权在握,绝色佳人,盛世美颜,予取予求。却突然发现,似乎正在丧失关键的能力,变得缺乏动力。
想到此处,赵光义翻开桌上的玉匣,取出一粒“仙丹”,然后捧着俯身过来的美人樱唇,吸吮着甘冽的酒浆,将“仙丹”顺服而下。
下一刻,铁骑突出刀枪鸣,青龙附玉柱,直击斩白虎,银瓶乍破水浆迸。
敌人以十倍兵力,开始围剿赵光义的先头部队。
赵光义手持兵符,一马当先,丝毫不乱,领兵作战以游击战术,四处游走。
一阵箭雨袭来,赵光义的队伍死伤惨重。
敌军又以水火夹攻,意图毕其功于一役。
赵光义岂肯束手待毙?
于是分出左右两股部队,一面南下,一面北上,取围魏救赵之计,行的却是缓兵之策。想要空出时间,调集粮草,再行持久之战。
呜……呜……呜!
战局僵持之时,忽见敌方队伍,出现了大量增援。
赵光义双目圆瞪,撩须而长笑:“无胆鼠辈,妄以为暗中结盟,合纵联合,便可阻挡堂堂王师?痴心妄想!”
说罢之后,驾长车,长驱直入,王者冲锋,一马当先,有直捣黄龙之意。
同时再度祭出“仙丹”,驱动仙丹化作甘霖,滋润百战雄兵。
此时的赵光义,仿佛化作了那大破秦军的楚霸王,纵横捭阖,无有能与其大战百十回合者。
所过之处,一片哀鸿。
脚踩着累累“白骨”,赵光义朗声长笑:“非尔等行兵不利,然天命在我,此番王师驾临,尔等还妄图抵挡,而不束手就擒,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众白骨,皆柔声符合,却个个有气无力。
忽然狂风大作,战场之上,刮起了一阵香风。
突有九天玄女,持龙符天书从天而降。
“无德暴君,今日本仙领了天命,便要替天行道,除尔暴政。”
说罢之后,便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汹涌威能,狂涌向赵光义。
赵光义一口连吞两粒仙丹,毫不畏战,手持银光烈火盘龙枪,一枪横扫,定风波,裂巨浪,直指心腹,斗破苍穹。
赵光义与九天玄女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
待到天亮之前,赵光义已经彻底擒住了九天玄女之命脉,紧掐其玉颈,扭动其纤腰,龙盘虎踞于其上,姿态雄壮,威风凛凛。
回首一枪百威生,六宫粉黛皆变色。
突然……天降神罚!
却见那清空碧野之上,突然生出了勾连天地的巨大漩涡,强劲的吸力,仿佛可以摧毁一切。
赵光义战至癫狂,丝毫无惧,一杆长枪血战八方而不退。
此时此刻,更迎难而上,意图以堂皇之威,破那席卷天下之势。
怎料,那席卷天下的漩涡,看似摧毁一切,刚强无比,却暗藏汹涌暗流。
其中一道道气流,竟然顺着赵光义的长枪涌入,然后贯穿其周身气脉,充斥每一个毛孔。
那一瞬间,就像是有无数张嘴,对准了他的每一个毛孔,恣意的汲取着他那原本看似旺盛的生命力。
赵光义双目圆瞪,拼命想要阻止,却回天乏术。
啪!
大坝决堤,洪水倾泻,一泻汪洋,不可收拾。
赵光义面露惊恐之色,企图调集残余兵力,堵住缺口,鸣金收兵。
却不料,敌人毫无仁慈之心,乘胜追击,一路绞杀残余部队。
狂风拂面,巨波翻涌,浊浪滔滔,滚滚东逝……
赵光义仰天长啸,忽然高喊一声:“天命在我,我不甘心……!”
一声怒号,吐血三尺。
长枪崩折,仰头而倒。
下一刻,大殿之上,传出了惊恐至极的哭号声。
先是许多内侍冲入殿中。
然后便是大量的侍卫封锁大殿,将所有殿内美人聚集紧锁。
最后,消息传遍整个皇城,乃至汴京城。
大宋帝国的第二任皇帝,驾崩了!
第297章 法会
赵光义死了!
但是作为大宋帝国的第二任皇帝,他的死,无疑会引起整个大宋,甚至是周边国家的轩然大波。
当然,那些军事上,政治上的,乃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都与封林晩无关。
他时刻把握着对他而言的紧要矛盾,做着他的大戏准备。
他肯出手帮助谢蕴道,本就动机不纯。
这一点,谢蕴道对他的怀疑很对。
封林晩做事的目的,从来不会单一。
赵光义驾崩后,大太监王继恩与李皇后策划政变。王继恩这个老太监,当年烛光斧影之后,就是他拿着遗诏使得赵光义继承皇位,完成了阴谋篡权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如今又想故技重施,却被早有防备的赵恒与吕瑞识破,提前准备。
将王继恩一举擒下,下了大狱。
随后太子赵恒临朝主事。
着礼部挑选吉日吉时,为先皇举行国丧,同时也召唤京中佛道之士,入皇城为赵光义举行水陆法会。
当然原本大可不必如此,只是赵光义死的实在有些不太体面。
所以才需要多搞一些噱头,用来遮掩丑闻。
当然了……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封林晩暗中“使力”,贿赂一些礼部官员,得出的结果。
表面上看,是因为他这个国师,靠山倒了,并且赵光义之死,认真追究起来,还真与他脱不了干系。
所以,想要故意借用法会一事,彰显国师威能,同时也想新皇献媚,以图继续安享荣华富贵。
赵恒明面上同意了这件事。
暗中却已经开始张罗人手,要让这个藤逊国师,在法会上大大的栽个跟头,同时以此为由,清算一批老臣。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老人不下去,新人怎么出头上位?
那些原本就冒着杀头风险,支持皇子夺嫡的人,他们为的不也正是新皇登基之后,分享胜利果实么?
至于父亲死了,哀痛不已?
嗯……!
只能说,不太可能。
倒不是天家无亲情。
但是那种父慈子孝的情况,一般出现在老皇帝和幼子之间,又或者老皇帝只有独苗一根。
否则的话,权利倾轧,相互争夺。
时日久了,血浓于水的亲父子,亲兄弟,也会只剩下仇恨和憎恶。
所以,利用自己老子的大丧,来收拾一些旧人,赵恒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那些新血换旧血的事情,不必多说,毕竟无关主线。
时间推移,法会这天,倒是热闹极了。
说来讽刺,这满殿的佛道之流,真有本事的没几个,倒是一大群装神弄鬼的,在大殿上各施“手段”,花样繁多。
封林晩的另一个马甲,不懂和尚也掺在其中,倒是不怎么显眼。
法会进行到一半,作为国师,藤逊真人本该继续站在高台上,装神弄鬼,主持大局,此时却站出来,忽然间,手持一封诏书,大声道:“先皇有感天年将至,于吉日飞升天宫,永享仙福。特留下此诏书一封,以免江山无主无序,礼崩乐坏……”
话音只说了一个开头,赵恒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而朝臣中,已经有不少人跳出来,大声的指责,甚至唾骂国师假传圣旨,该当问斩。
这个时候,无论所谓的诏书,是真是假,那都是给新皇添堵。
一个死掉的老皇帝,最好是什么狗屁遗命都没有,那才是一个好皇帝。
否则的话,留下来的遗命,无论是为谁好,还是为谁不好,都令新皇不满。
藤逊真人却对那些指责,全都充耳不闻,继续将诏书念完。
其意大抵便是,赵恒继位“名正言顺”,并且乃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兴国之主等等,一顿狂舔。
如此一番操作,赵恒面色稍微好看了一些,那些朝臣们却几乎可以肯定,这诏书一定是伪造的。
只是这遣词造句,多为新皇造势,倒是让不少人不太好继续反驳,甚至只能捏鼻子认了。
人群后面,偷偷潜入,混在朝臣队伍里的小八等人,面上都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添狗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个藤逊真人,这个时候,即便是假传诏书,给赵恒一顿狂舔,也不见得能捞到什么好处。左右不过是一些锦上添花而已……
只是,藤逊真人瞧着也不像智障,他这么做,所谓何来?
台上,藤逊真人话音一转,却将诏书最后的一句给念了出来。
“伏威将军谢蕴道,不尊王命,理当以国法处置……”
此语一出,顿时满场人人面露古怪。
这种时候……提一个必死无疑的谢蕴道,合适吗?
而且,这个国师脑子是被驴子踢过吗?
他即便是不提这茬,那谢蕴道也死定了。
现在,却假借先皇遗诏,如此胆大妄为,他是真不怕死,还是半点政治智慧也无?
赵恒也是满脸吃屎的表情,看着上蹿下跳的那所谓国师,心里只觉得膈应极了。
群臣在下议论纷纷,那些来参加法会的僧人道人,也都各有表情。
却听见有一人,用极为清朗的声音说道:“国师此诏,小僧不敢苟同。”
不懂和尚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身形潇洒,满脸正气。
“这个和尚……他想要坏事?”小八和陈兴和对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