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乾宫新建,所用都是最好,神魔力士建设一月,终于快要大功告成。
  “殿下,侍中何大人求见!”
  然而下一刻,内侍禀报,顾承眉头一皱,脚步一移,就想走人。
  “哈哈哈,舅舅来看你啦!”
  可伴随着爽朗的声音传来,一位高达九尺,魁梧壮硕,犹如巨灵神将的大汉出现,身后跟着一排云车,上面宝光四射。
  贿赂到这么明目张胆的,也唯有杀猪的何大将军了。
  哦,何进现在已经不是大将军,被撸了下去,重新成为侍中。
  侍中是什么官职?顾名思义,就是可入侍宫禁,亲近皇帝的官员,多授给外戚、亲信、功臣子弟等,权力大小全看皇帝赐予。
  这与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简直天差地别,何进如何受得了?
  顾承也考虑过,何进向何后告状,自己该怎么打发。
  谁知何进见了何后,不知道被他的妹妹灌输了什么思想,没有大吵大闹,而是每天舔着脸,以不同的方式贿赂,绝口不提大将军一职。
  顾承现在看到何进是真烦。
  “莫急!莫急!看看舅舅今天给你带了什么!”
  何进大踏步来到面前,啪的一下弯腰行礼,那头几乎要躬到地上,然后抓住顾承的手就不松开了,硬要拖去云车那边。
  “舅舅,我东西也收了,将来一定让你当大官好不好?”
  顾承拿这浑货实在没办法,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诶!舅舅知道,你并不喜欢那些东西!”
  何进还不依,挤眉弄眼,神神秘秘地道:“但这次保你开心!”
  顾承知道何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无奈之下,走到云车前,就见这些华丽云车后,竟藏着一辆较为寒酸的马车,上面隐隐还有打斗的痕迹。
  顾承心中一奇,就见那车厢帘子一揭,走下两个年纪小小的女孩,低垂着头,行礼道:“殿下!”
  顾承明白了,何进更是观察着他的脸色,搓着手,赔笑道:“外甥,这可是大儒蔡邕的女儿啊!”
  这种语气实在不对劲,好像是青楼里拉皮条的龟公,那小姐尚且不言,丫鬟气鼓鼓地抬起头来,看着顾承,突然怔住:“啊!是那个见死不救的坏人!”
  这话脱口而出,丫鬟马上意识到了什么,满是惊恐地跪下:“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放肆!”
  何进勃然变色,对顾承阿谀奉承的他,到了别人面前却是凶神恶煞。
  此时一吼之下,狂风骤起,四方云动,实力之强竟丝毫不逊于平原王,丫鬟吓得浑身发抖,几乎要晕厥过去。
  “见死不救?是去杀张角的路上……”
  顾承回忆了下,瞪了眼何进,伸手微微一抬:“罢了!起来吧!”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丫鬟奇异地平静下来,何进则浑身一怵,大气也不敢出。
  “谢殿下恩典!”倒是那小姐,也盈盈拜下,双目低垂,恪守上下尊卑礼节,殊为不易。
  顾承看向她,问道:“伯喈(jiē)先生如今可好?”
  听到皇子关心蔡邕身体,小姐道:“民女蔡琰,回殿下的话,家父与世无营,以文守心,持神任己,静候天音。”
  这话意思就是蔡邕恪守本份,没有放下学问,随时等候皇帝授命。
  十岁的女孩,跟个小大人似的,不愧是命运坎坷,将来能名流千古的才女蔡文姬,顾承觉得有趣的同时,心中也思索起来。
  如果不是蔡文姬的出现,他倒把蔡邕给忘了。
  这位大儒正是被宦官迫害的典型,远避江海十二年,还是在灵帝惜才的情况下,换成旁人,早被害死。
  如果将蔡邕找来,朝中文臣一系,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日后董卓强用蔡邕,委以重任,也是这个目的,蔡邕起初不愿,后来也感董卓知遇之恩,在董卓被杀后为之叹息,被王允害死。
  有鉴于此,顾承也不客气了:“我素来敬仰伯喈先生,你们就在宫中暂住,我自会命人去接先生来京!”
  “是!”
  蔡文姬一礼,与丫鬟退到侧边。
  何进看出顾承这次是诚心实意收下“礼物”了,大喜过望,马上低声道:“外甥,你什么时候登基啊?”
  顾承理都不理,拂袖而走。
  昨日进宫请安时,何后也旁敲侧击,话里透露出迫切的意思。
  这对兄妹,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给点暗示,他们保证就开始操办,所以顾承直接走人。
  “诶!诶!外甥,舅舅我从卫家抢人也费了心思的,怎么翻脸不认人呢?”
  何进大急,又不敢追上,原地转了转,嘀嘀咕咕地离开了。
  ……
  ……


第八章 我为伯乐
  “何进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徐晃,去查查,他是怎么将蔡氏带来的!”
  打发走了何进,顾承立于承乾宫外,唤来徐晃。
  徐晃目前已从苍龙门调入身边,地位相当于亲卫统领。
  他办事麻利,不多时就回报。
  “河东卫氏么?二等世家,蔡邕出身陈留蔡氏,欲与其联姻,倒也门当户对!”
  顾承对于河东卫氏早有耳闻,卫青卫子夫的家族,谁人不知。
  当然,如今的卫氏,早就不是昔日的皇亲国戚了,昨日何进闯入卫氏府邸,明言要接蔡邕的女儿走,卫氏子弟连个屁都没敢放,任由蔡文姬被带走。
  “不过何进能想到蔡邕,牵线搭桥,虽然得罪了卫氏,也不是真就那么愚蠢。”
  顾承微微颔首,亲笔写下一份拜帖,交给徐晃:“替我送入桥府,明日登门拜访!”
  “殿下!”
  “桥公!”
  第二日,顾承来到桥府,桥玄率上下相迎。
  这位卸下戎装,一身劲袍,腰杆挺得笔直的老将军,正是那日率领赤龙卫,迎战张角于吉之人,他乃是三朝老臣,威望极高,曾以三十万军队挡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三百万联军于边境,大败蛮夷。
  十年前,桥玄已位极人臣,历任三公,颇得灵帝信任,可惜灵帝在早期的掌权成功后,变得越来越昏庸,党禁再开时,桥玄心灰意冷,托病请辞。
  实际上这病也非假装,顾承发现,此世虽是仙武,但无双境强者的寿数并不长。
  无双境上应诸曜,点亮自己的本命星辰,借助星辰之力战斗,举手投足间有无穷伟力,但这种方式似乎也透支着生命,使得这些拔山超海,呼风唤雨的存在,活得并不长久。
  顾承曾经恶意地想过,这个世界的星辰肯定是觉得沟通它们的人太多了,定时要清理掉一批,才能得见安宁。
  桥玄年轻时镇守边疆,征战沙场,乃是无双境巅峰,老了后也不免星力衰退,实力下降,甚至被蛮夷邪术所扰,旧伤复发。
  对于这位一生刚正不阿的老臣,顾承是十分尊敬的,得到玉净瓶后,以还阳水为桥玄疗伤。
  “桥公,伯喈先生的家眷正在我府中。”
  落座后,顾承开门见山:“我素来敬仰其清名,已派人去吴会之地相请,伯喈先生当年幸得桥公慧眼征召,更在宦官加害下保护,亦是一段伯乐佳话。”
  桥玄抚须,笑声爽朗:“琴遇知音始可调,伯喈旷世逸才,得殿下赏识,不使良臣埋没,才是佳话啊!”
  这番互相吹捧,就将蔡文姬与卫氏的事抹去,谁都无法指摘个不是来。
  顾承又问:“我举荐的三人,在军中如何?”
  桥玄道:“殿下慧眼如炬,刘玄德、曹孟德、孙文台,此三人皆猛将能臣!”
  桥玄虽然已经辞官了,但他在军中威望极盛,现在的四中郎将都受过指点,顾承安排三人入军任职,再简单不过。
  而这三人,就是未来三国的奠基人。
  刘备,曹操,孙坚。
  此时三人都不得志,刘备就不必说,大汉皇族中没多少比他混得更惨了,曹操本有祖辈庇护,当年却因得罪了宦官势力,被贬官下放,孙坚算是相对好的,也只是县丞。
  原本三人在黄巾起义中就有崭露头角的机会,现在顾承掌权,自然可以选择打压,但他最终决定启用他们。
  这不是养虎为患,恰恰相反,自强而不息,厚德以载物,是可大成。
  要挽大汉国运,不在于提前灭掉三国。
  即便刘孙曹三人死了又能如何,天下真要乱了,大汉要灭亡了,还有另外的诸侯崛起。
  顾承有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却又不局限于原历史,对于刘孙曹的态度,也很客观。
  这三位如今是忠臣。
  刘备本就是皇族,他不可能希望大汉灭亡,毕竟他无法未卜先知,知道天下大乱后,自己会被汉献帝称作皇叔,反倒成了刘氏的旗帜;
  曹操年轻时的志向,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死后题墓,是为汉征西将军曹侯。
  孙坚更是兵圣孙武的后人,少年英雄,忠壮之烈,更明言大皇子乃明公,必效死力,否则就是忘恩负义,为天下人唾弃。
  如今三人各领精兵,每战必胜,战功赫赫,大皇子识人之明在军中散播,一时间许多怀才不遇之人振奋,都在找门路向大皇子推举自己。
  桥玄此时就取出了几分信件,呈给顾承,顾承取来细细看了,暂时放到一边,又问道:“桥公,那仙道敢于背后支持张角叛乱,就不怕我大汉派兵剿灭吗?”
  桥玄面容肃然:“老臣不敢欺瞒殿下,非不愿,实不能也,仙道宗门要么远居海外,要么位于奇山大泽,我大汉天军开至,他们就遁入洞天躲避,然后策动异族,犯我边境……”
  顾承想到日后的五胡乱华,目光一寒:“照这么说,匈奴、鲜卑、高句丽这些异族背后,都有海外仙道支持?”
  桥玄煞气腾腾:“不错,这些妖道祸乱人心,唯恐天下不乱,只盼龙蛇起陆,入世收割人道龙气,得成仙位,皆该杀了!”
  顾承眼中寒芒反倒敛去了:“那么黄巾之乱的背后,就是海外三仙教了?”
  桥玄道:“三仙立教不足百年,恐只是明面,顺帝时,于吉入宫进献道书《太平经》,被梁氏所拒。”
  顾承知道,顺帝是傀儡,虽然做了二十年的皇帝,但基本都是被梁氏掌控大权:“献书失败,恼羞成怒,南华才将太平要术传给张角,开始祸乱天下?”
  桥玄冷笑:“人道仙道,自古相侵,如无此事,还有其他。”
  顾承又问:“那当年海外仙道要世祖许诺什么?”
  世祖即是光武帝刘秀,桥玄闻言脸色剧变:“殿下慎言!”
  顾承却坚定地道:“告诉我!”
  即便日后要屠戮群仙,也不是靠喊口号能成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必须要对敌人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布局。
  桥玄位列三公,已是大汉的顶尖人物,他所知道的自然要比常人多得多,这种忠义老臣,又绝不会背叛,顾承自然要抓住机会。
  桥玄凝视顾承,眼中精芒暴现,一字一句地道:“大汉国师,一人之下!”
  ……
  ……


第九章 逼狗跳墙
  “狼子野心,欲壑难填,他日必扫荡群仙,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顾承缓缓站起,一字一句,发下誓言。
  国师国师,以国运供养一人修炼,成仙成圣挥手可得。
  代价则是大汉国运折损,甚至出现神权与皇权并驾齐驱的情况。
  仙道野心之大,超乎想象。
  历史上的国师之位,要到三百年后的南北朝北齐才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