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元始天尊不喜反惊。
  因为即便如此,剑气依旧坚定无比地斩了过来。
  盘古幡全力以赴,都未能拦住。
  唰!
  仿佛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诛仙剑气突破盘古幡的封堵,再度斩在金莲之上。
  这一剑元始天尊也不敢硬接,因此金莲已不是神通本源所化,手中握住了一面小旗,徐徐挥动,正是戊己杏黄旗。
  功德至宝专于防御,五方旗更是号称万法不侵,元始天尊此举已然郑重至极。
  而诛仙剑气也予以尊重,不再直接突破,围绕金莲旋转起来,隐隐形成四座门户。
  突然摆下的剑阵,不是故技重施,又回到了封神中那种被动迎敌的状态,恰恰相反,此刻的诛仙剑阵位于盘古幡和戊己杏黄旗之间,将之分割,寓攻于守,再寓守于攻,竟将盘古幡混化天地的无匹伟力纳入剑阵之内,一并轰向戊己杏黄旗。
  这实在是绝妙的操作,盘古幡可制造黑洞,即便诛仙剑阵所发的剑气,经过其黑洞的牵引阻碍后,威力也削弱数分,对戊己杏黄旗再也造不成威胁,可现在诛仙剑阵所为,则相当于针锋相对的制造出白洞。
  一个吞噬万物,一个吐出万物,这一进一出间,相当于两者合力,对于戊己杏黄旗造成冲击,即便是功德至宝,也抵挡不住。
  于是乎,金莲碎屑纷飞,朵朵枯萎,即便有新生的莲花替代防御,但那重生的速度显然要慢于毁灭的速度。
  仅仅是数个呼吸的短暂时间,元始天尊的防御就被攻破,九龙沉香辇直接被抹除,元始天尊唯有飘然下地,在愈发大盛的剑气下步步退后,颇为狼狈。
  三霄看得大喜,阵外的杨戬和太乙则雾里看花,隐隐看到战局起落,感到不可思议。
  元始天尊竟然不敌通天教主?
  实际上,并非通天教主真的强过元始天尊许多,而是他在《封神演义》中,已经与元始天尊战过数场了。
  道祖之争,有此经历,占据上风再正常不过,通天教主出了一口恶气,开口道:“师兄,你可认输了?”
  元始天尊面容依旧平和:“俗语云,先师次长,我虽有心与你见个高低,却还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
  元始天尊此言直指太上老君,正等三清之长出面。
  他很清楚,相比起通天教主良莠不齐,有教无类,太上老君更喜欢阐教的传道模式,阐教截教产生冲突,太上必然是相帮阐教的。
  只要太上老君露面,通天教主再强,也必然落败。
  通天教主闻言脸色一沉,再不多言,剑气更增一分威仪,杀向元始。
  元始展开盘古幡,全力防守,双方僵持起来。
  显然,通天教主想要真正战胜元始天尊,也是千难万难。
  元始天尊疲于应对的,是诛仙剑阵的变化万端,这份改变使得剑阵的威能提升了一个档次,却还达不到灭杀混元道祖的地步。
  既如此,元始天尊就只是落于下风,想要彻底败他,除非打得天荒地老,末法降临……
  九曲黄河阵隔绝内外,通天教主并不知三十三天外发生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终究要步入被众混元围攻的下场,眼中真的现出了一缕杀意,脚下的诛仙剑阵阵图再度发生变化。
  仿佛追溯源头,一道锋锐绝伦的斧刃徐徐出现,在其影响下,盘古幡也化出了原形,正是斧身。
  嘭!
  两大神器,再度相交!


第八十八章 尘埃落定
  “老君现在可明白了?”
  就在盘古幡和诛仙阵图分别发生变化时,三十三天外,顾承也停手。
  太上老君看着手中的太极图,感受着彼此呼应的三件神器,目光透出疑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世界观中,三清各有对应,不仅是老中青三代,太极图、盘古幡、诛仙剑阵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他们的大道之理。
  这就出现了一个破绽。
  顾承登基成为纣王前,是帝乙的三子寿王,昏迷八年的开端,正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穿越节点。
  同理,幕后主使的神魂也是那时才到来,化身鸿钧的。
  在他们之前的,则是破碎的盘古斧化作的三道光芒。
  也就是说,三神器先出,然后才是幕后主使和顾承,也就是鸿钧和纣王。
  那么鸿钧为什么会是三清的老师?
  他明明是后到的啊!
  三清都已得道,有了各自的成道神器,鸿钧才出现。
  所谓的紫霄宫讲道,显然是幕后主使杜撰出来,三清之所以确信不疑,正是因为命运之道修改了现实。
  三神器的源头是盘古斧,这件幕后主使掌握的神器,在崩碎后,都为其主铺平道路。
  而顾承想要揭穿鸿钧的真正面目,第一步,就得还原三神器的本来面目。
  盘古斧的三块碎片——
  斧柄!斧身!斧刃!
  第一步完成,顾承转身就走。
  怀疑的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三清自然会去发掘真相。
  鸿钧想要维持住自己的老师地位,就要不断弥补漏洞。
  有一句话说得好,撒了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圆。
  无论多高的层次都是如此,鸿钧用天地大势,令顾承的天枢十二卷未得圆满,现在他的反击随即到来。
  目送人皇离去,察觉娲皇宫也没了动静,太上老君位于三十三天外半晌,将太极图缓缓收起,骑着青牛,下到人界,来到九曲黄河阵内,一眼就看到了盘古幡和诛仙剑阵的对峙。
  “大师兄!”
  “大师兄!”
  眼见太上老君到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稽首行礼,语气却各不相同。
  前者是庆幸,后者是恼怒与不甘。
  太上老君看着元始天尊不稳的气息,知道这位一向谋而后动的二师弟,这回可谓吃了大亏。
  换成以往,他确实会偏袒阐教,但现在更需要做的,是安抚住冲动的三师弟,便道:“此番两教之争,都由燃灯夺宝所生,赵公明力敌西方接引,燃灯袭后确实不该,上榜亦是咎由自取,然你们同出一门,岂能为弟子如此大动干戈,各自退去吧!”
  “是!”
  元始天尊心中极为惊异,但他没有表现出来,深深凝视了九曲黄河阵一眼,拂袖将贬为凡俗的门下带走。
  通天教主见太上老君没有偏袒阐教,脸色顿时好看了许多:“大师兄所言极是,此次是师弟冲动了!”
  太上老君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却未回归八景宫,直接在人界消失不见。
  “师尊!”
  眼见大战平息,沉稳依旧的云霄,带着喜不自禁的碧霄和琼霄,上前拜见通天教主。
  也别怪她们喜形于色,此战截教确实大获全胜,虽然没有全灭阐教上下,但副教主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上榜,云中子、十一位金仙以及三代弟子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跌落为凡俗境界。
  这个年代的凡俗境界还没有引星力入体修炼的无双,与仙人的战斗力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固然以十二金仙的道行,玉虚宫的环境,肯定能重回圣仙境,可本就敌不过截教,再受此劫,此次人道洪流,他们还有什么资格相争?
  胜负已定!
  更关键的是,三霄的法宝混元金斗,正式晋升神器!
  云霄的思路本来就十分正确,借助九曲黄河阵与元始天尊的压力,促成混元金斗进阶。
  此后通天教主现身,与元始天尊一战,盘古幡与诛仙剑阵齐出,如此规格的本源之力,是无与伦比的推动。
  再加上阐教众仙被削去的仙气,被混元金斗转化吸收,终于吸纳冥冥中的混沌元神,冲破关隘,成就神器位阶。
  诸天世界,又一件神器诞生!
  “很好!”
  通天教主看着云霄,眼中也满是欣慰之色,却告诫道:“然混元金斗与三皇神器中的地皇书颇有冲突,你不可染指轮回之力,以免过犹不及!”
  云霄颔首:“徒儿明白,绝不贪多。”
  神器和道祖一样,都对应三千大道之一,而混元金斗的功效和地皇书颇有几分相似,它之所以能削神仙之力,正是轮回的另一种具现方式。
  三界划分,后土娘娘为众生轮回,以祖巫之身炼制地皇书,天降功德,受众仙神尊敬,只是后来出了变数,地府一直未成,地皇书也跌落了品阶,如果此时云霄趁机以混元金斗取而代之,还真有功成的机会。
  但通天教主却不赞同,她也不会这么做,都有其底线。
  令其他弟子各自回洞府潜修,通天教主乘奎牛往天界而去,带走了赵公明与三霄。
  此前通天教主收徒的方式确实是有教无类,海纳百川,并不在意种族出身之别,但后续的传授方面一直也以散养为主,更加随性,反倒不如玉虚宫那般定时考核。
  这一战虽然胜了,但那卷《封神演义》的背后,也让通天教主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恐怕不仅仅是人道之争,鸿蒙大世界乃至整个诸天都会爆发一场大动荡。
  值此关头,当培养徒弟,冲击混元。
  内门多宝,外门云霄,都是各自的最强,赵公明重得定海神珠后,也有一线机会。
  接下来,必须开小灶了。
  且不说众仙家的光芒消失于天边,一场混元道祖级别的仙家对决落下帷幕,金鸡岭下的凡俗决战,也尘埃落定。
  北伯侯崇侯虎和南伯侯鄂崇禹,端坐在坐骑的背都佝偻下去,看着死伤殆尽的麾下将领,脸上再无血色。
  之前还想着,不要步东伯侯姜桓楚的后尘。
  结果呢?
  这次的损失,太大了。
  大到彻底动摇了他们的统治。
  “父亲!”
  姬发也望向姬昌,惨白的脸上透出六神无主之色,倒是姬昌反而变得坦然起来,似乎早有决断,看向远方:“走吧,我们去朝歌!”


第八十九章 中央集权
  朝歌驿馆。
  当姜桓楚邀请,三位刚刚抵达都城,风尘仆仆的侯爷应约,四大诸侯再聚,彼此相看,都是感慨万千。
  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十几年前,纣王初登基,天下依旧是八百诸侯,四大诸侯统领,镇守一方。
  东鲁、南疆、西岐、北原,这四大诸侯国不仅实力强劲,更有一批坚定的盟友簇拥,权势极大。
  四镇合围中央,再有外敌东夷和犬戎进逼,边境侵扰,造成了大商看似繁荣富强,实则统治不稳的隐患,只要统治者稍有决策失误,立刻会被趁虚而入。
  可现在呢?
  短短十数年间,当今纣王陛下做了什么?
  似乎也没做什么太大的事情。
  发起改革变法的不是他,最初给奴隶福利的,也不是他。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登基后不久,派武成王黄飞虎,领十万精兵,灭了东夷。
  有鉴于东夷大祭司袭杀那时的寿王,东夷的实力经过上千年消耗,已大不如前,这固然会载入史册,但难度并没有那么大,真正难以解决的是来去如风的犬戎,那个草原民族至今还在嚣张。
  可明明没有大动干戈,天下却变了样!
  姬昌、崇侯虎与鄂崇禹三大诸侯一路进京,途经各大郡县,发现各地都在解放奴隶,改革新法。
  最令他们心痛到无法呼吸的是,一切进行得更顺利,上下一心,改变很快落到了实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想当年他们推行变法时,遭受了多少抵触反抗,现在怎么有如此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