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可怖的是,死在他手中的尸身落下,魂魄都被撕碎吞吃,只余下一缕稀薄到极致的残魂投入幽冥,那联军中有见识的道人见之大骇,腾云就走,四散而逃,完全不敢与之对敌。
  然而那大将目露凶光,身形如电,眨眼间就追上敌国道人,长戟挥舞,打得魂飞魄散。
  “多谢禅师为寡人谋划!”
  王城之上,李叔德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向着身侧一位僧人致谢道。
  “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景从,天禄永终!”
  禅师衣袍破旧,头发乱如稻草,看似不修边幅,却有种慈悲祥和,让人见而心折的气度,此时拈花微笑道:“黄岐失政,陛下得天命,自可彰信兆民,取而代之!”
  李叔德听得舒心至极,朗声大笑。
  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确实逆转了战局,联军大乱,四散奔逃,已是兵败如山倒。
  更关键的是,这场辉煌的大胜,巧妙地将内乱的压力,转为对外的同仇敌忾。
  黄岐皇室早已与百姓离心离德,剩下的不过是百年统治所积累的余威,而昔日初代黄岐王东征西讨,百战百胜,打下这大片江山,现在李叔德也能依葫芦画瓢,覆灭多国联军,一举奠定威信。
  从今往后,他就不是乱臣贼子,而是力挽狂澜的开国君王!
  取而代之,就显得顺理成章!
  说时迟那时快,也就片刻之间,联军中有头有脸的将领居然都被杀了个干净,那大将身形一折,瞬间回到城头,向着李叔德漫不经心地抱了抱拳:“幸不辱命!”
  “真猛将也!”
  李叔德连连称赞,看着左膀右臂,露出由衷的喜悦:“有两位相助,寡人何愁大事不成,我大唐不兴?”
  猛将眼睛一斜,却是露出不屑之色,冷冷一哼:“原来我等浴血杀敌,冲锋陷阵,与这贼秃几句唇舌之利是同等功劳,实在令我心寒!”
  李叔德面色一滞,但他城府极深,微微一笑,便算过去,禅师亦是双手合十,面容平静。
  猛将没有得到回应,心中更怒,看着禅师的背影,露出杀意。
  当夜。
  一道金光在王城中盘绕,搜寻许久,终于循着一道若有若无的气息,飞出城外,朝着西方而去。
  片刻后,到了一处青山,只见山南青松碧桧,山北绿柳红桃,山中搭了一柴草窝,禅师就在其中打坐。
  猛将二话不说,奋起长戟就斩落下来。
  嘭!
  一层金光流转,猛将只觉得眼睛一阵刺痛,恍惚间竟有一轮大日在眼前升起,他能够横扫千军的一击直接消失,整个身躯都似乎要融化在那无量光焰中。
  “好个贼秃!”
  猛将不惊反喜,战意大盛,背脊一挺,整个人突然变了模样,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振北图南,刚强勇敢:“今日必杀你!”
  “慢来!慢来!”
  那禅师这才睁开眼睛,问道:“你我近日无仇,往日无怨,为何下此狠手?”
  “莫要装蒜,你定是灵山的如来派来,抓老子回去!”
  猛将咬牙切齿:“老子鹏魔王纵横天地,万万不会成你们这些贼秃坐骑,受那奇耻大辱!”
  “你从灵山如来手中逃了出来?”
  禅师脸上露出似笑非笑之色:“我佛非此佛,你可称呼贫僧为乌巢禅师!”
  “管你是谁!”
  鹏魔王再不理会,凶相毕露,攻势更猛。
  何为肆无忌惮,这便是了。
  别说杀一个新王看重的禅师,即便是那旧王黄岐,都不是死于洪涛中,而是被鹏魔王所杀。
  这个世界上,修道者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杀生的,其中牵连到功德因果,在修炼途中会产生心魔业障,同理佛门讲究慈悲为怀,更不会途造杀孽,唯有妖族纵横无忌,随心所欲。
  鹏魔王现了妖身,力量比起先前何止大了十倍,一道道凶悍绝伦的妖气,充塞四方。
  乌巢禅师也不禁郑重,身后现出道道藤蔓,至刚至阳的大日之力聚于其中,与之缠斗。
  双方战了五六十合,鹏魔王近身不得,怒从心头起,身形一纵,变生翱翔,干脆现了原形,却是一头云程九万里的大鹏雕,连那天界的奇珍异兽,见得它都要瑟瑟发抖,端的是抟(tuán)风翅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
  “好一头金翅大鹏!”
  乌巢禅师知道厉害,也施展变化,坐下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运起十二品金莲的些许神通,万法不侵,万邪不入。
  鹏魔王纵有搅海翻江之力,仍旧无法近身,那莲花之光更令他心中生出恐惧,再斗了数十合,忿忿留下宣言:“今日且罢战,日后再来斗过!我还有两位兄弟,你若有胆,就留在李唐境内!”
  说罢,双翅一扇,须臾间飞出九万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乌巢禅师目送它离去,嘴角溢出一丝莫测之意,双手合十,坐回草窝之内。
  ……
  ……
  东胜神州,傲来国。
  此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
  就在南瞻部州纷争不休之际,顾承来到此处,立于山顶。
  就见这里立着一块巨石,高有丈许,表面坑坑洼洼,日晒雨淋,不知伫立在这里多久了。
  顾承轻轻抚摸着巨石,露出一丝奇妙的神色。
  “陛下要做什么喵?”
  雪落狸王歪着脑袋,颇为好奇。
  陆压回鸿蒙大世界,带来了恶尸乌巢禅师,以乌巢禅师的面目行走世间,本体躲在暗处。
  顾承也回去了一次,却是带来了一团五彩精气。
  女娲石本源之力。
  而这一刻,顾承将这团本源之力,注入了巨石之内。


第二十章 石猴出世
  嗡!
  当五彩精气注入,整块巨石发出鸣响,竟然开始膨胀,继续长大。
  雪落狸王小脸变了色。
  因为她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威压。
  鸿蒙大世界的妖族有五方圣兽,每头圣兽降生时就堪比曾经的无双境强者,成年后更是比起许多圣仙都要强大,堪称得天独厚。
  可即便是成年的圣兽,潜力似乎都远远不如眼前的巨石。
  “玄黄造化天成,鸿蒙补天之气,如此才算得天独厚!”
  顾承满意地点头。
  此举相当于鸿蒙玄黄两大世界合力造就,何止得天独厚?
  他并不担心会暴露出什么,因为玄黄大世界也有女娲补天之说。
  既然女娲娘娘在这个世界,也是挽救浩劫,功德无量的存在,谁又能知道女娲石的本源之力,是来自外界的呢?
  实际上不止这里,诸天世界中,只要女娲愿意,都可铭刻于历史长河中,成为万族敬仰的存在。
  这就是超脱。
  超脱的不是某个大世界,而是整个诸天万界。
  相比起来,三清道祖即将超脱,有些大世界存在感就不强,比如这玄黄大世界,道家之首名无量天尊,兜率宫内有太上老君,却不闻三教之名。
  女娲石传承女娲娘娘的伟力,本源之力足以造化此方世界的奇石,而顾承还将自己的超越之道,一并寄托其中。
  于是乎,这巨石每日都有变化,半月不到,已是数倍之高,最终定格。
  雪落狸王再看,那气息已经完全收缩,变得三丈六尺五寸高,合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二丈四尺围圆,应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此为九宫八卦,道道仙气缭绕。
  “哇!”
  雪落狸王这些日子一直守着,又是羡慕,又是开心,直想用小爪子在上面挠挠,却见巨石开始震动,不由地蹿回顾承怀中,伸出个脑袋看着:“陛下,它要出世了么?”
  顾承点了点头:“我们走吧!”
  明明啥都没做,雪落狸王莫名有种那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感觉,依依不舍地道:“我们不见一见它么?”
  顾承道:“暂时不用,干涉过多,它就不是它了。”
  又过了十数日,一晚天地轰鸣,巨石陡然迸裂,产一石卵,飞速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在地上爬了一圈,马上就挺起腰杆,学会了走路。
  很快山顶走了个遍,石猴翻了个跟头,往山中而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耍得不亦乐乎。
  忽然,它心头所感,目运两道金光,往天穹看去,霎那间风云变幻,射冲斗府,直入天界。
  南天门中。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霞,这座碧沉沉,明幌幌的巨门在这里依旧也是天界的门户,重要性甚至更大,堪比大姜世界的神魔之井出入口,故而有十员镇天元帅,无数金甲神人,执戟悬鞭,持刀仗剑。
  此时当金光焰焰,惊动天穹,更有千里眼,顺风耳两神奉命探查。
  他们很快将下界发生变故看得一清二楚,入灵霄宝殿,向玉皇大天尊禀告:“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界花果山,有仙石产一卵,化一石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灵气四动,惊动上苍。”
  下界四洲中,以东胜神州的仙人最多,三岛十州,相当于一个仙界。
  而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这块巨石本就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再正常不过。
  玉皇大天尊驾座金阙,垂赐恩慈:“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话音落下,心头却是微微翻腾。
  他历经诸般劫数,才得享无极大道,坐拥天宫胜境,对于危机感知最是敏锐,此时心血来潮,立刻掐指一算,眼前闪过五色毫光,这才一定:“原来如此,是补天奇石所化。”
  女娲娘娘已然超脱,补天奇石得承天地功德,哪怕诞生就有神通相随,终究也没了后台。
  相比起来,还是那道教无量天尊,和佛教如来佛祖更加棘手……
  且不说天界小小的波澜,石猴很快融入到花果山的猴群中,还发现了水帘洞,做了猴王,日日欢会,逍遥自在。
  不过就在其他猴子没心没肺,快乐齐天之际,石猴总是来到海边,眺望远方。
  众猴问起,方知大王是忧心寿数。
  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确实无拘无束,可终究有年老血衰之时。
  这些日子,石猴看到有年迈的老猴子死去,那魂魄被地府黑白无常拿了去,不欲步其后尘,与群猴商议,如何躲过阎君之难。
  猴子中也有见多识广之辈,知道世间唯有仙佛神圣,可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石猴听了大喜,决定云游四方,学得神通广大。
  石猴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很快编了筏子,竹竿作篙,堆积果子,往南赡部洲而去。
  两州远隔亿万里,自不是一日之功,石猴在海上飘游,饿了就吃囤积的果子,很快靠了岸,却还是东胜神州之地。
  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石猴走近前,弄个把戏,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
  石猴大感有趣,拿了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继续漂洋过海。
  接下来它在市井中学人礼学人话,很快觉得无聊,专走名山大川,朝餐夜宿,一心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这般走了许久,才到了东胜神州边缘,石猴准备渡海往南瞻部州而去。
  然而就在这一日,它到了一处青山下,就见峰峦不断,重重迭迭,寻猎人一问,方知此山名麒麟山。
  走兽专伏麒麟管,飞禽当受凤凰辖,猴子也属麒麟管辖,但石猴却无敬畏之心,只是心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