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惕的是道门,直接威胁的是天庭。
  自从东皇钟一役,道门不再满足于西方八天,进逼属于天庭的势力范围。
  天庭三位帝君自然不甘于自己的地盘被侵吞,连连还击,双方明争暗斗,斗得火热。
  在此过程中,人界后来居上,隐隐成了有入场资格的第三方。
  玄明恭庆天。
  仙府之内。
  珠帘绣幕,玉栋晶檐,光摇玉璧,仙友会客,正是为了招待镇元子。
  镇元子曾开人参果会,交游广阔,群仙都颇为礼敬,场中也皆是声名赫赫的存在,居于首座的更是玉清十二金仙之首的广成子,和上清首徒多宝道人。
  两位上仙的出现,令府内的气氛十分微妙,原主人借机退到一旁,余下三方谈判。
  镇元子不急不缓,品茶闲聊,广成子也不动声色,倒是多宝道人懒得虚与委蛇:“道友可回人界,禀告人皇陛下,将两片功德花瓣予我等,人界征伐天庭之战,我道门可相助之。”
  即便早有所料,群仙也吸了口气,目光熠熠,看向镇元子,等待他的回答。
  功德花瓣是妖皇在封禁归墟后,所得的天降功德,分了两瓣给人皇,为群仙所觊觎。
  如果道门和天庭还是貌合神离,或许只是袖手旁观,现在则干脆是相助。
  人界道门,共伐天庭!
  镇元子闻言面容平和,并不激动,往下界看去,好整以暇地一笑:
  “诸位道友请看,四凶团圆了!”


第四十九章 示敌以强
  饱经风霜的四凶绝境,彻底爆开。
  被硬生生的打爆。
  三凶神的吼叫声,已经多出由衷的畏惧。
  天赋神通毫无保留地施展,正面厮杀,不含丝毫花俏。
  但它们依旧打不过,遍体鳞伤,即将落败。
  而败就是死!
  不想死,唯有跑!
  宁愿放弃凶神的威名与尊严,也要求得一线生机!
  可惜这时,定天六舰的方位又有变化,两艘一天一地,封禁空间,四艘分列四方,涌动起地水风火。
  这地水风火,不是造化世界的四大元素。
  地是三山五岳,水是浩瀚江海,风是四季之风,火是万家灯火。
  简简单单,人间之力。
  然而三大凶神挪腾瞬移,始终无法脱离这四方笼罩范畴。
  任你弥盖八荒,驰骋无际,也得俯首受死!
  仙府之中,群仙沉默。
  就连广成子和多宝道人,眼中都浮现出忌惮之色。
  此阵是顾承开创,名字十分直接,就叫人道阵。
  它能令三凶神俯首,令群仙变色,原因很简单,此阵调用的是人界本源之力。
  人界最大的优势,正是人皇得到了人界本源的全力支持。
  这是天地两界都不具备的。
  人皇虽非混元道境,无法以自身容纳本源之力,但本源受其调动,甘愿配合,某种意义上,他足以发挥出道境的几分威能。
  人皇剑是其一,人道阵是其二。
  以前人界弱小,本源弱小,天界不惧,因为只要出了人界,别说这区区人道阵,就连人皇剑都发挥不出多少神器之威。
  可现在人道兴盛,人界本源水涨船高,别说人皇剑,人道阵都对归元至境的大能,有了巨大的威胁。
  果不其然,在无尽不甘的嘶吼中,三凶神陨落,尸骨被定天舟吞下,无数能工巧匠即刻飞出,开始炼制。
  整场战斗固然激烈,却是无惊无险,靠着凌云二十八将和定天六舰,竟似轻轻松松,就将三头大能级凶神拿下!
  “人界知道此战会落于我等眼中,也未做丝毫遮掩,显然这远不是极限!”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刻的群仙,是真的震惊了。
  强到这般地步了吗?
  “伐天之战中,人皇必然出手,还有昆仑山西王母、万寿洞天镇元子、五方始老、十洲仙翁,如此势力,已有资格与天庭正面一战!”
  而广成子和多宝道人考虑得更多。
  自从归墟暴露出末法之劫的源头,原本游离于三界之外的散仙势力,开始回归三界。
  地界是轮回转世之地,浊气最甚,并不适合仙神居住;
  天界固然强大,原本未曾选择,都是有原因的;
  最后反倒是朝气蓬勃,又有人皇坐镇的人界,对于游离势力最有吸引力。
  镇元子遍访四方,连连相邀,天界也有不少飞升的仙人重归。
  而这些强大的存在,都未在灭凶一战中出现。
  人界实力,深不可测!
  天界的优势在哪里?
  银河之壁,天兵天将,周天列曜星君!
  但银河纯粹为守,天兵天将更多是威慑,未经历过大规模的交锋,周天列曜星君也是圣仙境为主!
  仔细衡量三方实力,两位大能心惊不已。
  难道人界真有赢的可能?
  就在这时,镇元子淡然地收回目光,笑道:“天庭无道,陛下伐之,不为私怨,只为取回大禹四鼎,如果两位道友能将四鼎予之,功德花瓣自当交换!”
  大禹九鼎,在商周大战后,被天界取其四,削人皇位格为九五。
  “数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巅,具鼎盛之势,不偏不倚!”
  广成子道:“九五者,位高而不傲,谦和之德,太和之意,人皇陛下何必强求九九归一之势?”
  人道初兴之时,他曾派善尸下界,教导过人皇轩辕,得享人道气运,对于人皇之势,九五之尊,自然有其研究。
  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九五之尊可代表帝皇位格,囊括大千世界,尽展滚滚红尘,但凡未能超脱凡俗者,皆要受九五约束。
  但话又说回来了,那些超然物外的大能,自然不受其约束,这就把人皇的位格限制在了一定程度,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而九九归一就是极致,到那时,在天帝不出的情况下,人皇剑指,无所不从,实在是广成子不愿意看到的。
  “既如此,贫道告辞。”
  但镇元子闻言,潇洒起身,准备离开。
  没得谈了!
  广成子脸色微微一僵,多宝道人却道:“四鼎非我道门所取,而是位于天庭,三位帝君各执一鼎,剩余一鼎则不知所踪,人皇陛下所要的,莫非是那失踪的中天鼎?”
  镇元子停下身形,颔首道:“不错!”
  顿了顿,他又道:“陛下金口玉言,寻得中天鼎者,两瓣功德之花,一并交予!”
  嘶!
  群仙目光火热起来。
  广成子心头一沉,多宝道人立刻颔首:“好,我上清应下了!”
  ……
  ……
  “呼!凶险的一战啊!”
  满载而归的定天六舰进入建元洞天,众将各回府邸,原本伟岸挺拔的身躯一晃,险些坐倒。
  即便在造化八阵图的指挥下,他们每一次攻势都可发挥最强效果,但面对着三位穷途末路的凶神,也必须全力以赴,若非定天舟内有灵泉源源不断地补给,早就出丑。
  所以那场看似轻松的战斗,其实用尽了全力。
  众将调息之际,也有些期待。
  人族在众仙面前耀武扬威,这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却真实地发生着!
  示敌以弱,可让敌人轻视,那么示敌以强,又当如何?
  威慑!
  以人界,威慑仙神!
  与此同时,建元洞天内也忙得热火朝天。
  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天地浑茫、冥顽不灵、九窍封绝、吞天噬地!
  四凶神通再聚,融合归一,定天六舰开启最后的炼化!
  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不过细节方面,还需把控。
  诸葛亮和木圣传人马钧,低声争执片刻,拿不定主意,齐齐来到殿前:“臣等求见陛下!”
  片刻后,西王母的声音悠悠传出:“陛下受邀去往火云洞,见人族三圣皇,你们稍候吧!”


第五十章 九鼎真相
  帝辇按落云光,顾承走下,就见火云洞前,挺生秀柏,屈曲苍松,一副飘渺清宁,不显尊贵,仿佛寻常仙家洞府一般。
  有童子引路,顾承入洞,宽阔朴实,气势恢宏,却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天然宫殿。
  正中心的云床上,坐着三人。
  当中一位为老者,青袍素衣,顶生二角,目光淡然,是圣皇伏羲;
  左边一位为中年,披叶盖肩,腰围虎豹,目光慈和,是圣皇神农;
  右边一位为壮年,尊贵威严,明黄帝服,目光锐利,是圣皇轩辕。
  顾承近前几步,躬身行礼:“见过三位圣德帝主!”
  三皇坦然受之,也齐齐起身还礼:“礼敬人皇陛下!”
  顾承敬的是三皇兴人道,三皇欣慰的也是人皇兴人道。
  双方坐下,伏羲道:“陛下平内乱,却外敌,四海皆服,万民称颂,人界有帝如此,我三人甚感欣慰,然伐天之事,可曾思虑妥当?”
  开门见山,却无质问之意,只为释疑。
  顾承道:“朕已深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神也在万物之中,却自比于天,朕领人族伐天,一为不拜仙神,人族自强,二为重定天界,令三界回归秩序平衡!”
  神农问:“末法之劫已现,若借陛下伐天之战,推动大劫,寂灭三界,又当如何?”
  顾承道:“畏之所依,依无可依,难之所避,避无可避。”
  轩辕问:“凡战者,未虑胜,先虑败,伐天之战,胜如何,败又如何?”
  顾承道:“示敌以强,胜则回,败则退。”
  短短十个字,圣皇轩辕略一思忖,已然露出赞许。
  从登基大典,立志伐天开始,至今有不短的时光,建元洞天内时光流逝不同,更是过了数百年岁月,人界大军却一直未动。
  只因顾承不急。
  该急的是天界。
  仙神实力固然强大,却是巅峰,进无可进,盛极而衰,人界起初弱小,可一旦团结向上,提升的速度日新月异,那种奋起直追的势头,足以让仙神都感到威胁。
  所以灭三凶之战,示敌以强,仙神才会相信。
  不过人界要有自知之明,比起天庭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哪怕是大胜,也切勿以蛇吞象。
  胜则回!
  至于败则退,就更简单了,天庭即便获胜,胆敢冒着落入埋伏的危险,奋起追击么?
  不敢!
  早在开战前,顾承就有全局的安排,第一次伐天之战,注定不会有辉煌的大胜,也不会惨遭大败。
  不错,是第一次。
  伐天伟业,远不是一次大战能够结束的。
  短短的交流,三皇放下心,换成顾承发问:“三位圣皇陛下相邀,有言关于大禹九鼎之事,难道其中的五鼎,正在火云洞中?”
  “不错!”
  伏羲挥袖,造化龙鼎自顾承袖中飞出,与四道光芒并列,其中各有一座巨鼎沉浮。
  但除了得大汉皇朝祭祀的造化龙鼎,顾承从其他四鼎中,却感受不到强大的气息,不由地目露奇色。
  关于大禹九鼎的疑惑,他有很多。
  比如在历代人皇中,大禹不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为什么九鼎,能定人皇九九至尊之位?
  相比起来,三皇的伏羲琴、神农鼎与轩辕剑,都属于传说中的十大神器,得人道圣力灌注,力压当代,应该更具资格才对吧!
  “九鼎原为乾坤鼎,融入了我等的鸿蒙紫气。”
  伏羲揭开真相,膝上光芒一闪,横陈着一架古琴,仅是玄器之阶。
  顾承瞳孔微缩。
  此言之意,是伏羲琴的鸿蒙紫气,注入了九鼎内?
  鸿蒙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