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妖之战的开端,是因为十只大日金乌所化的十日横于天穹,无穷无尽的热浪涌下,大地生灵惨遭荼毒,大巫夸父不满,行逐日之事,反遭金乌戏弄杀之。
  大羿怒,铸射日弓,射杀九只金乌,但随后也被众妖神所杀。
  祖巫怒,愤而参战,于是乎,巫妖两族大打出手,新仇旧恨全部爆发,最终死伤无数,齐齐退出历史舞台。
  这场惊天动地大战的导火索,正是帝俊教子无方,纵容了十大金乌,所以此后的妖族,又岂会对金乌有好印象?
  当然,火鸦本是金乌的杂血后裔,对于旭日鸦王来说,无论大日金乌昔年做过什么,都不能不敬祖,但现在事关妖界,他也立刻将金乌给卖了。
  “我接下来所言至关重要,你们必须记在心上!”
  顾承脸色沉凝,一字一句地道:“大日金乌如今已非我妖族,而是投身佛门,化作大日如来佛,又有化身乌巢禅师,一心为佛门东渡牟利!”
  “什么?金乌投靠了佛门?”
  众妖大惊,但仔细回想,又纷纷点头:“是了!怪不得千叶蜂王受其引荐后,也学了佛门六神通!可恶啊,他也是昔日的太子殿下,反过来利用我等,不管我族的死活?”
  群情激奋。
  正如他们对海外仙道的痛恨,那个背叛毕竟还是盟友,现在则是遭到了妖庭太子的背叛,欲拿整个妖族的未来,去换取在佛门中的地位!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祭司对都天神煞阵之事,是赞同还是否定?”
  见众妖情绪被勾起,顾承轻轻叹了口气,又问道。
  “大祭司他老人家什么都没说!”
  雪落狸王低垂着头失落地道:“大祭司绝不会害我们的喵!”
  “大祭司自然不可能如金乌那般一心为己!”
  顾承安慰道:“他老人家必定也在寻找开辟妖界的办法,为我族的未来要竭尽心力!”
  “不错!”
  众妖精神一振,连连点头。
  妖族内岂会都是吃里扒外的叛徒,三足金乌倒也罢了,有大祭司德高望重,麒麟殿下殚精竭虑,妖族必定有美好的未来。
  天魅狐王眼珠一转,却是提议道:“殿下,此事关系太过重大,除了大祭司外,我们要不要向圣兽一族禀告?”
  顾承默然。
  “是属下孟浪了!”
  天魅狐王赶忙谢罪,眼中闪过早知如此的神色。
  以麒麟的尊贵,如果在族内混得好,是根本不屑于来到外界,参与十方妖众和人族的争斗,这位殿下恐怕正是在族内受了不公平待遇,或者遭到排挤,才来到外界奔走。
  既如此,倘若妖界真的开辟出来,就不该让那些完全不出力的圣兽得了好处去。
  “我青丘一族永不忘殿下大恩,他日若重建妖庭,定奉殿下为主!”
  天魅狐王趁机跪下,以示忠心。
  妖族尊卑以血脉而定,青丘狐族再是能耐,想要称帝成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与其被其他陌生的圣兽欺压,不如依附眼前这位坦诚和善的麒麟殿下。
  “我等誓死效忠殿下!”
  其他妖王眼珠一转,也纷纷拜下。
  明明妖界八字还没一撇,但心思灵活的,已然生出了许多想法。
  这在人族皇朝,就是从龙之功,能保证将来的位高权重。
  “好!”
  顾承对于妖界是真有设想,此局不仅事关妖族,更关系到三界,毫不谦虚地颔首道:“他日我若执掌妖庭,必不负各位,令各族安居,得享太平!”
  群妖起身,十方妖众已然是真正臣服,顾承看向雪落狸王:“为防金乌知晓,佛门干涉,去请大祭司化身来寒风关,切记保密!”
  他曾有言要回十万大山,顺道来寒风关,其实恰恰相反,他真正要来的是寒风关,十万大山却根本没有去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虽然西王母的点化与麒麟长生策的传授,足以令这具麒麟化身真假难辨,但麒麟一族的身份却难以伪造。
  妖族毕竟是从上古流传至今的大族,手段深不可测,再是收服十方妖众,去往大本营,也很可能意味着自投罗网。
  倒不如让大祭司来相见,进可攻退可守。
  “可大祭司沉睡在凤凰之心中,谁都不能惊扰,万一我回去后,他老人家还在睡觉,怎么办喵?”
  雪落狸王苦着小脸,生怕稍有差池,影响了殿下的大计。
  “凤凰之心?那传闻中可令仙人涅槃重生的至宝,凌驾于玄器之上,堪称半神器!”
  顾承目光一闪:“面临我族最关键的兴衰转折,他老人家会苏醒的!”
  “好的喵!”
  雪落狸王握紧小拳头,破开虚空,肩负重担,返回十万大山。
  “殿下,我们也该准备,灭七大蛮族,抽取血脉,炼化图腾!”
  众妖王摩拳擦掌,看向南蛮大营的眼神,透出无比的火热。
  “欲速则不达!”
  然而顾承伸手一压:“海外仙道的离间之计实施得如何了?”
  天魅狐王禀告:“卓有成效,如今三派已然剑拔弩张,尤其是万象门和三仙教,必有一战!”
  “那便等一等,时机尚未成熟!”
  顾承反掌,两道沉睡的仙魂浮现,微微笑道:“顺便再给海外三仙教,送上一份礼物吧!”
  ……
  ……
  光和十年,秋。
  距离汝南袁氏,河内司马灭族,已过两月。
  短短两个月,大汉内外,可谓风云变幻。
  原本被汉军打得节节败退,抱头鼠窜的七大蛮族,陡然实力大涨。
  不过在短暂的反扑后,南方寒风关,孙策扛起兵圣后人大旗,大败南蛮,北方定远关,监军荀彧屡出奇谋,力克匈奴,西处九门关,吕布一夫当关,无人能入。
  而相比起蛮族的爆发,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太子向世家的宣战。
  在很多人看来操之过急的不智之举,结果落于下风的,竟是六大世家!
  当太子再惩处了一批六大世家的嫡系官员,由陈留蔡氏、荆襄蔡氏、中山甄氏起头,十三位二等世家之主,齐聚长安……


第四十章 最后挣扎
  “见过太傅!”
  “蔡公精神奕奕,我便安心!”
  众位家主簇拥着蔡邕,嘘寒问暖。
  当朝太傅,太子近臣,女儿更是太子侧妃,如此恩宠,即便是三公也难比,岂能不巴结?
  蔡邕一一见礼,眼中带着些许追忆与感叹。
  犹记得四年前,他虽然是当世大儒,素有清名,但得罪了中常侍,远避江海十二年,陈留蔡氏逐渐没落,不得不看各大世家脸色行事,哪有现在的威望?
  他很清楚蔡氏的荣宠是谁赐予的,在最落魄的时候又是得到了谁的赏识。
  于是乎,待得众人落座,蔡邕开门见山:“今蛮夷侵境,边关战火绵延,然朝中许多官员承平日久,文弛武玩,不思报效国家,只知阳奉阴违,老夫欲向殿下进言,肃清朝堂风气,诸位以为如何?”
  刚刚继任荆襄蔡氏族长的蔡瑁,也是毫不避讳,立刻附和:“然也!殿下乃圣主,岂能用这等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尸位素餐之辈?”
  “此言甚是!”
  “大善!”
  数位家主颔首,表示支持,更多的则是不动声色。
  太子与世家斗到如今,已是近白热化,从牵头的三家也能看出,此次聚会必然是站队,到此的二等世家,也都有所偏向,但让他们摇旗呐喊可以,冲锋陷阵嘛,还是算了。
  “诸位可知,颍川陈氏已将洞天之内的一切搬入了老宅?”
  眼见气氛沉凝,中山甄氏的家主甄逸却是轻笑道。
  “不错!老夫也有耳闻,这是为何?”
  二等世家虽不如顶尖世家,也是屹立于上层的势力,自然有消息渠道,再加上女流刻意传播,众家主纷纷点头,露出好奇之色。
  甄逸淡淡地道:“因为殿下仁德,给予六大世家机会,只要上交洞天,就宽容处置!”
  “殿下的目标是世家洞天?是了!”
  各家主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六大世家一旦没了洞天,就是被拔了牙的老虎,虽然也有威慑力,但再也无法跟皇权叫板。
  对此他们也乐于见得。
  毕竟六大世家有洞天内部不断出产天材地宝,家丁训练,强者愈强,二等世家无力追赶。
  如果太子将洞天收走,那反倒拉近距离,给了他们反超的机会,何乐不为?
  更何况颍川陈氏既然转移洞天之物,证明有向太子屈服之意,六大世家再非铁板一块。
  一旦六大世家败了,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一想到昔日汝南袁氏的官位瓜分,众家主心头顿时火热起来,齐齐起身:“我等愿联名上书,助殿下整肃朝纲!”
  待得众人散去,几家最亲近的留下,蔡邕正色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等既得殿下看重,也得拿出功绩来!”
  “太傅放心!”
  蔡瑁微笑,唤出一人:“这位是荆州名士黄承彦,远性风疏,逸情云上!”
  “久仰!”
  蔡邕面容一肃,黄承彦确实是饱学之士,只是心中也不免奇怪,招他来此又是为何?
  即便黄承彦的妻子,正是蔡瑁的姐姐,可世家联姻归联姻,也不会弄些无用的裙带关系。
  “草民有一女,喜好机关之术,游历四方,被天机城主看重,如今已为四位少城主之一!”
  黄承彦道:“天机城于七大蛮族之后相助,攻打四天关的器械皆是出自这派,还建造了五座战争机关,是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麒麟,小女执掌朱雀,愿助殿下,里应外合,以绝天机之患!”
  ……
  ……
  与此同时。
  弘农,杨氏主宅。
  “长安密会,十三位二等世家家主至,交谈已录册,请祖父过目!”
  一位身如修竹,风姿出尘的少年走入祠堂,向着杨赐奉上一卷秘册。
  “不用看了!”
  杨赐缓缓睁开眼睛,精气神比之两个月前,已经差了许多:“莫过于那些蝇营狗苟!”
  汝南袁氏倒了,空出了多少官位,给七大世家弟子分薄?
  现在如果六大世家也完了,自然就该轮到二等世家获利!
  好生熟悉的路数。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赴死而不辞者,非为趋利,因以避害也!”
  少年正是杨彪的嫡子杨修,冷声道:“当年汝南袁氏无力反抗,是因为我等七家强盛,现在这群乌合之众也想效仿?取死之道!”
  “确实如此,可你别忘了,今日的太子,也远非那时可比了!”
  杨赐轻轻叹息:“短短三年啊……”
  杨修闻言沉默下去。
  即便骄傲如他,也不得不承认,太子已然成为世家的真正大敌。
  在太子诏告天下,要灭河内司马时,他认为这是骄狂自大,然而如今河内司马的坟头草已经开始长了,六大世家内部也暗流汹涌。
  那些二等世家可能不知,不仅是颍川陈氏开始转移洞天,其他损失惨重的三家也纷纷为之。
  所谓的六大世家,早已无法一致对外,而弘农杨氏和颍川荀氏救援的子弟虽未死去,却没回归,竟然就这么失踪了。
  此消彼长之下,杨赐很清楚,这次世家恐怕真要大败亏输,被皇权彻底压制。
  但他绝不会这样认输,问道:“太子身边的寒门才子,仍未查到吗?”
  “没有!”
  杨修摇头:“我们虽然收买东宫内侍,得知太子身边有一位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