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楚!”
  石之轩目露决然:“正因为此,我的魔种一旦成就,就对他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向雨田眼中露出欣赏。
  猎人与猎物的身份互换,有时候只在一瞬之间。
  当太子要夺石之轩体内魔种的时候,也可能是他被单独诱出,再无重重保护。
  到那时,以天刀之利,魔种之威,一力杀之!
  ……
  ……
  与此同时,太子府外,王通左思右想,迟疑许久,还是转身离开。
  实在太像苦肉计了,他不敢赌太子会信任自己。
  唯有到半月后的佛门法会,才是真正的生机所在!
  然而王通刚刚走了几步,脖子处突然被人吹了口凉气。
  他面色惨白地转过身,就见一位白面无须的内侍笑眯眯问道:“少年郎,你叫什么名字?”


第四十七章 为谁扬名
  “我好想杀了你啊!”
  向雨田看着石之轩,哈哈笑道。
  “多谢前辈称赞!”
  石之轩露出傲然。
  魔门中人的行事风格,愈是欣赏,愈是想杀,能得向雨田一句想杀,就是最佳的褒奖。
  确实如此,短短半月,他居然真的结成了魔种。
  那是一枚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虚幻种子,存于体内,就像是武者的第二丹田,内蕴无穷变化玄妙。
  而魔种一成,原本散去的功力以更加汹涌之势反涌,这一刻的石之轩,终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超越了成名数十年的三大宗师!
  “不过道心种魔大法,最凶险的还是下卷养魔之法,魔极魔变乃至魔仙之境,破碎虚空,当年我师父是多么超卓不凡的人物,也在这最后一步上走火入魔,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向雨田似乎真的将石之轩当成了传人,半点没有收尤鸟倦四人时的随意,点拨后道:“明日就是佛门法会了,你欲何为?”
  “请前辈扮大德圣僧,打佛门一个措手不及!”
  石之轩颔首。
  “好说!”
  向雨田起身:“我抓了个和尚来,你看看能不能扮得了他,那样才有趣呢……”
  “此人!”
  石之轩跟着向雨田来到后院密室,打开铁门,瞳孔顿时收缩。
  “哈哈,好,我圣门就趁着佛教大会,闹他个天翻地覆!”
  下一刻,他仰首大笑,双眸中燃起熊熊烈焰。
  明王业火,焚尽一切!
  ……
  ……
  “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
  “本自具足,何用外求?”
  一声佛唱,钟音轻鸣,诵佛之音似从遥不可及的天边飘来,传入每个人心间。
  众多信徒满脸虔诚,百姓则表情不一。
  若不留心,则声音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则声音字字清晰。
  这分明是佛门奇功,由此感化世人,不愧是佛门四大圣僧的道信讲法。
  “禅宗四祖,确实有能耐!”
  顾承坐于高台,俯瞰法坛。
  他对于佛教排斥,却不排斥佛法,细细聆听,汲取精华。
  任何一种法门能够发扬光大,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回归主世界后,就要怒怼佛门,顾承自然要研究一番。
  禅宗传承以达摩为初祖,依次就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对于后人来说,最出名的自然是达摩祖师,其下则是六祖慧能,他将禅宗发扬光大,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其反击神秀的佛偈(jì),传得五祖弘忍的衣钵后,也与神秀一南一北,互传法脉。
  神秀一门三国师,极度风光,可惜终究不是六祖,后来慧能死后,尸体被神秀的传人泄愤劈砍,险些割了头去,证明佛教徒间的斗争,同样是你死我活。
  当然,如今的道信可不知自己的后人会有那般的风光与死斗,他的讲法显然有所取舍,教人向善的同时,又不过度引人崇佛,正为了向太子示好,以表温良。
  毕竟这位主心思难测,他们可没忘记建康城内的一幕,如今开坛讲法只是个好的开端,万万不敢放肆。
  继道信之后,天台宗的智慧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也纷纷登坛讲法,虽无仙武世界天花乱坠之势,却也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大有所获。
  事实上这也难怪,佛门的精英都聚于此,就好比大宋世界内,顾承聚集数位武学障高手演武切磋,彼此的实力自然大有进境。
  “无生恋、无死畏、无佛求、无魔怖,是谓自在,概可由自心求得……”
  待得四大圣僧一一讲完,顾承都颇有收获,目光落向第五位登坛的和尚——了空!
  这位静念禅院的主持论及地位,实则是佛门第一人,即便慈航静斋也不及,毕竟静念禅院的三千武僧,才是佛门的真正力量。
  慈航静斋所为属于合纵连横,借力打力,并不擅长绝对武力,静念禅院则是佛门气数所在,倘若原剧情里师妃暄劝说失败,三千武僧必然出动,上演历史中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壮举。
  “三千武僧若上战场冲锋,披坚执锐,必能挡者披靡,何必在寺院内虚度光阴呢?”
  通过了空,顾承仿佛看到静念禅院内,那整齐划一,排列有致,金刚伏魔的武僧大阵。
  恐怕那些武僧整日操练,也有一展所能的抱负吧!
  孤自当满足你们。
  “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见……”
  了空讲法完毕,起身向顾承施礼,刚刚准备向着坛下走去,突然侧头,看向场外。
  “呼!”
  一个大袖飘飘的僧人自远方而来,似缓实急,片刻间就到了场边。
  他坦胸露怀,腰间悬挂着一个酒葫芦,身上酒气扑鼻,却让人感受不到嫌恶,举步迈来,那认真听法的信徒和围观看热闹的百姓自发地让出一条道来。
  “云游僧人空然,见过诸位大能,不知可有贫僧一席之地?”
  僧人来到法坛前,双手合十。
  “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了空顿了顿,依旧下坛,道信大师呵呵笑道。
  有人来访,以酒待客,这六句诗自然是字字珠玑,却非佛偈,可谓意味深长。
  虽然佛门同法,但值此关键时刻,对于不速之客,四大圣僧也不由地生出提防来。
  然而空然望向结跏跌坐的众僧,长笑道:“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此言一出,众僧皆变色。
  这句佛偈正是慧能所说,讲究修行破除修行相,根本于修心修境界,而非躯体色身,有点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味道,正是对众僧另眼相看的驳斥。
  不过若只听懂了这层,也仅仅是表象,细细思索,更是处处玄机,所谓住心观静,是病非禅,让四大圣僧都心头大动,隐有所悟。
  这一刻,空然再度双手合十:
  “贫僧可有一席之地?”


第四十八章 踏破铁鞋
  “南无(nā mó)阿弥陀佛!”
  众僧纷纷口喧佛号,蒲团摆放,只在了空和四大圣僧之下。
  这是认可。
  同样也是安抚。
  无论这名不见经传的云游僧人多么厉害,给他相应的地位,吸纳进佛门主流,也是好事。
  然而众僧没想到,接下来的论法环节,空然字字珠玑,滔滔不绝,竟是将所有人的风头都压了下去。
  空然正是斗酒僧的法号,作为扫地僧的传人,少林寺方丈,单论佛法禅理,他还要略逊四大圣僧一筹。
  但六百年的时光差距,尤其是经历过唐朝最鼎盛的佛法大兴,一时的论法,他自能力压群僧。
  对此斗酒僧也不愿,可圣命下达,他明白唯有完成太子的布局,佛门才有保全的可能。
  “莫非太子要……”
  在场都是得道高僧,聪慧非常,当斗酒僧舌战群僧,百福成相,众妙会心,一番番新奇的佛法理论说得信徒们心动不已,只觉得以前所修太过狭隘之际,了空和四大圣僧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念头来。
  斗酒僧出现得太巧合了,好好一场宣扬佛法的大会,变成了为他扬名之地。
  一旦此人日后开宗立脉,再得皇权之助,大肆宣扬今日盛果,岂不是很快就能成佛门圣地?
  到那时,静念禅院何去何从?
  慈航静斋已经废了,如果静念禅院再倒,此世的佛门力量,就要彻底垮了!
  “不行!”
  四大高僧气势瞬变,隐隐形成梵域,向着斗酒僧压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斗酒僧眉目低垂,如暮鼓晨钟,令众信徒憬然通悟。
  隐隐间佛光缭绕,他竟以一己之势竟硬抗当世四大圣僧,不落下风。
  “南无阿弥陀佛!”
  四僧起头,众僧再喧佛号,经诵禅唱,配以精神的力量遥制心灵,可谓杀人不见血,非要让斗酒僧丑态尽出不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着他求,一切具足!”
  “空然,你所理解的佛法,可是此意?”
  然而就在这时,超越世情,智慧深广的声音从高台上遥遥传来。
  顾承起身,只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将四僧的压制化解。
  他们眼睁睁看着太子发问,空然解释:“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此意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具备开悟乃至成佛的条件,不用向心外的他人刻意追求佛法!”
  “一念顿悟,众生皆佛!大善!”
  顾承颔首,对着左右笑道:“此真高僧也!”
  此言一出,就是为这场法会盖棺论定。
  斗酒僧含笑而起,躬身谢礼,在场的所有信徒都对其露出崇敬之色,百姓则挠挠脑袋,心想自己哪里是能顿悟成佛的料子。
  群僧眼中则露出复杂难言之色,了空和四大圣僧双目低垂。
  这第一局明争,原有的佛门势力败了。
  但接下来,才是更加凶险的暗斗。
  静念禅院做了数百年的佛门圣地,想以不知哪里来的野和尚篡夺位,实在太想当然!
  何况斗酒僧许多新奇的佛法理念,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启发。
  待得回去闭关参悟,吸收精华,佛门必能更进一步,普度世人!
  “殿下,佛门内藏有魔头!”
  然而谁也料不到,眼见法会即将结束,一位少年突然扑出,大声疾呼。
  是王通。
  “嗯?”
  所有人怔然。
  就见王通一指大石寺僧人所坐的方向,怒吼道:“大德圣僧乃是魔门中人石之轩所扮,他逼我服下毒药,潜伏于太子身边,我王通乃忠良之辈,岂会贪生怕死,请殿下明鉴!”
  唰!
  几乎是霎那间,四大圣僧就闪身,将大德圣僧围在中央。
  他们不是被三言两语挑唆之辈,但大德圣僧自法会开启,就一直沉寂。
  此前尚不明显,如今一提,顿时让他们心中懔然,哪里敢有半分大意?
  佛门如今已经内忧外患,再出一个魔头,就彻底完了!
  “大德,你可有话说?”
  顾承则缓缓起身,目光落至。
  “老僧无话可说,唯有证明!”
  大德圣僧一直结迦跌坐,脸上露出悲天悯人的庄严法相,此时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两手高举过头,紧扣如花蕾,无名指斜起,指头贴合,禅喝道:“临!”
  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