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之纨绔生涯-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客司主管用震惊的语气问道:“永安公,咱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辽国人怎么可能答应,怕是会惹怒他们。”
  陆晟脸色有些不好地说道:“秦大学士,来的时候陛下说了,叫咱们务必完成和谈,只要和谈成功辽国撤兵,就是大功一件,咱们最好不要多生枝节啊。”
  秦观笑笑说道:“讨价还价而已,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外交和谈自然也是如此,能多捞一点好处就多捞一点。”
  “以现在的情况,辽国人也不愿意真的翻脸。”
  陆晟只得看向冯仑,问道:“冯副使有什么意见。”
  冯仑看了看陆晟,又看了看秦观,顿了一顿,然后才开口说道:“我同意镇国将军的意见,条件可以提,如果不成也就作罢,如果成了,这不更是我们的功绩吗。”
  陆晟虽然是主使,可是来的时候就说好,和谈之事三人商议决定,现在冯仑和秦观两个人同意这些条件,他也不好反驳。
  且说说吧,希望不要恼了辽国人。
  第二天,赵国使节团休息的差不多了,穿上崭新的官服,精神抖擞的参加和谈。
  赵国这边是镇国大将军秦观、礼部尚书陆晟、枢密院副使冯仑,还有十几名赵国官员。
  辽国以辽国二皇子为首,左丞相耶律隆运为副,也是十几名辽国官员。
  让秦观有些惊讶的是,他还在和谈队伍中,看到了耶律晴日的身影。
  和谈正式开始。
  礼部尚书陆晟宣读赵国的条件,他站起来拿起文书,最后又看了秦观一眼,秦观微笑点头,陆晟只得硬着头皮宣读起来:“诸位,我赵国和谈的条件是。”
  “第一,宋辽签订盟约,休兵罢战停止干戈,永结兄弟之好。”
  “第二,双方沿边州县各守疆界,不相互侵扰,越界逃亡之人相互遣送。”
  听到前面这两条,辽国谈判团很多人点了点头,觉得要求很合理。
  “第三,开阜,双方互市,订立完整的关税,不得随意改动,允许自由贸易。”
  “第四,之前订立的易州条约作废,赵国不再给辽国缴纳‘岁币’,辽国必须归还易州和代州。”
  “第五,不得限制赵国在辽国购买马匹。”


第268章 秦观,还钱
  听到赵国提出的条件,很多辽国官员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们知道,如果开通互市完全自由贸易,肯定对赵国更有利,而且限制马匹出口,本就是为了限制赵国发展骑兵制定的国策,这一条不能轻易同意。
  可是这还没完,陆晟继续念到:
  “第五,要求辽国赔款一千万贯。”
  “第六,将烟云十六州归还赵国,以后赵辽两国以长城为界,长城归赵国所有。”
  “啪!”
  耶律卫真满脸怒色,一拍桌子长身而起,怒道:“不可能,这样的条件辽国是绝不可能答应的,看来赵国对和谈没有一点诚意,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如继续打下去,要知道,我大辽的四十万大军,此刻还在赵国境内呢。”
  其他辽国人也是满脸怒容。
  耶律卫真将手中的一份文书丢在桌子上,怒气冲冲地说道:“这是我们辽国的条件,赵使拿回去看看吧,今日就到此为止。”
  说完转身就走,其他辽国官员也都起身离开。
  耶律晴日起身,狠狠瞪了秦观一眼,冷哼一声也转身离开。
  看到辽国和谈团的人走了,陆晟有些尴尬的放下手中的文书,苦着脸对秦观说道:“秦大学士,我就说会激怒辽国人,你看现在应该怎么办。”
  “万一将对方激怒和谈不成,双方又起兵戈,这可就是我们的责任了。”
  秦观淡淡一笑道:“辽国人气归气,那些话也只是吓唬人的,如果他们真的想继续开战,就不会临走时将他们的和谈文书留下了。”
  秦观拿过辽国人丢下的文书,上面写着和谈条件,上面的条件不多,和之前赵国最初的条件差不多,结兄弟之好,双方回归原来的国界线,继续维持原有形势,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继续开通边贸之类云云。
  唯一多出的条件,就是要求秦观将抢劫的钱还回来。
  看辽国郑重其事的将这一条写上,陆晟好奇问道:“秦大学士,你究竟抢了辽国人多少财货,让他们如此念念不忘。”
  秦观很平静地说道:“呵呵,不多,只是辽国人太小家子气而已。”
  众人心说,信你才怪呢,如果少了,辽人会如此重视。
  陆晟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问秦观道:“那您看我们接下来如何办,总不能真的谈崩了吧。”
  “谈不崩的,明天约辽国人继续谈就是了。”秦观说道。
  谈判就是一个心里战的过程,如果真的能够在战场上战胜对方,获取更大利益,他们才不会选择坐下来谈判。
  回到住所,耶律卫真的脸色已经没有了刚刚谈判桌上的难看,反而变得非常平静。
  “大相,您怎么看。”
  耶律卫真问耶律隆运。
  耶律隆运道:“这些条件怕是秦观提出来的,其他赵国官员不敢提这样夸张的条件,秦观此人狡诈多智,而且非常贪婪,只要给他机会,他必然会狠狠向我们要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耶律隆运道:“谈判不就是如此,先亮出各自条件,接下来谈就是了,我们辽国并不是没有一点底气,不会随意让赵国人拿捏的。”
  “您觉得我们的底线应该设在哪里?”二皇子请教道。
  耶律隆运想了想道:“最多同意消除以前的协约,去除岁币,双方互市,至于易、代两州,不能轻易归还,其他条件更不能答应。”
  翌日,双方再次坐到谈判桌上。
  然后就是不停的拉锯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发起火来,照样拍桌子,甚至威胁恐吓,双方手段尽出。
  秦观参加谈判,感觉比打仗还累人。
  第一条休兵罢战,双方和好,定兄弟之国,这一条算是通过了,双方没有意义。
  第二条划定疆界后,双方不相互侵扰,越界逃亡之人相互遣送,这一条也没有问题。
  从第三条开始,双方就开始了撕扯。
  开互市,辽国人同意,不过允许商品自由贸易这一条他们不同意,辽国人不傻,他们知道,辽国百姓对赵国的那些奢侈品,高档商品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力,如果同意自由贸易,或许用不了多久,整个辽国的经济就会被赵国掏空。
  最后这一条暂定为开通互市,后面的细节可以等和谈结束,由专门的部门再谈。
  第四条“易州条约”作废,赵国不再给辽国缴纳“岁币”,这一条辽国同意了,不过对于归还易州和代州,辽国人不同意。
  这一条又谈了一半,不过这已经让陆晟等人很高兴了,去除岁币,算是多了一份功劳。
  看来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还是有用处的。
  第五条,赵国提出不得限制赵国在辽国购买马匹,这一条辽国坚决反对,耶律晴日气呼呼的盯着秦观,说道:“如果我们要求赵国对我们无限开放铁器、炸药和那种可以啪啪响发射弹丸的黑棍子机关器,你们也会同意吗。”
  双方都知道,这是自己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会轻易给,最后赵国使节团也只能暂时放弃。
  至于第六条,辽国甚至拒绝作为谈判条件。
  耶律卫真道:“陆尚书,烟云十六州,我们并不是从你们赵国手中拿到的,当年石敬瑭反唐自立,拜我大辽太宗皇帝为父,我大辽出兵帮助其建立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协议,把燕云十六州送给我大辽国,那时候,赵国还没有建立,现在大赵国要求我们归还烟云十六州,没有一点道理。”
  陆晟被说的哑口无言。
  在赵国说完自己的条件后,辽国也阐述自己的要求,其他几条好说,结兄弟之好,双方休兵罢战,各自撤军,回归原来的国界线,继续维持原有形势,继续开通边贸,可以说是双方一致的意愿,可是最后一条,却是专门对着秦观来的。
  耶律卫真看着秦观说道:“秦大人,您攻破大定府,攻破皇宫,竟然将辽国皇宫洗劫一空,如今皇宫内空空如也,就连一些精美的屏风、装饰墙壁的宝石,都被你们抠走,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而且还勒索大定府所有官员八成财产,这笔钱,秦大人必须归还回来。”


第269章 我凭本事抢来的,为毛要还
  听了耶律卫真的话,就连一众赵国官员都被震惊了,好家伙,这也忒狠点了吧,把人家整个皇宫搬空,就连屏风和墙壁上的宝石都不放过,这做的确实有些太那啥了。
  不过咋听着就那么解气呢。
  还勒索了所有大臣八成家产,难怪这些家伙们如此念念不忘呢,这的是多大第一笔财富啊。
  整个辽国都城都被秦观刮地三尺了吧。
  秦观听到就连墙壁上的宝石都抠走了,也是微微一愣,心说熊大他们做的可够仔细的,还真会过日子。
  秦观看着所有人投射过来的目光,神色没有一点变化,含笑说道:“我凭本事抢来的,为什么要还。”
  听秦观如此说,所有人都是一愣。
  耶律晴日怒视秦观,嘴里骂道“无耻。”
  秦观冷冷一笑,道:“自赵国建立以来,近二百年间,辽国共入侵赵国58次,又掠夺了赵国多少财货、物资、还有人口,如果说归还,我觉得应该是你们先归还。”
  耶律卫真张了张嘴,最后也没说出来什么。
  一晃半个月过去,双方都觉得时间紧迫,不愿意再拖下去了,相继达成几个条件。
  第一,双方撤兵,维持旧有边界。
  第二,宋辽签订盟约,休兵罢战停止干戈,永结兄弟之好。
  第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疆界,不相互侵扰,越界逃亡之人相互遣送。
  第四,双方互市,具体细节以后再商谈。
  第五,消除以前所有条约,去除岁币,归还赵国易、代两州。
  第六,赵国会有限度的给赵国出口马匹,不过赵国也要贩卖一些以前赵国限制的货品。
  至于秦观提出的赔偿一千万贯、割让烟云十六州,好吧,这只是个奢望,后期都没人提了。
  对于这个结果,辽国人表示接受,赵国和谈使节团更是非常满意。
  陆晟脸上笑呵呵的,因为他已经超额完成任务,能够消除岁币,已经是很大的功劳,还能够拿回易、代两州,绝对是惊喜。
  陆晟相信,自己这次回去后,绝对可以加官晋爵,自己入相可以说十有八久了。
  冯仑对这个条件也十分认同。
  可能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秦观了,他觉得这么好的机会,轻易放过,以后等辽国再次强大起来,必然会再次撕毁条约入侵中原,赵国却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最后两次谈论细节,秦观都没有参加,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了。
  就在这时,冯仑登门拜访秦观。
  “见过永安国公。”
  “冯枢密使,请坐。”
  下人奉茶退了出去,冯仑开口道:“自打来到中京,还没有和永安公好好聊聊,您不知道,您现在可是我最崇敬的人。”
  秦观一愣,想不到这个四十多岁的大叔,竟然对自己用上了崇敬这个词。
  “秦观何德何能,让冯枢密使如此厚待。”秦观谦虚了一句。
  “不,我是真的崇敬您,国家遇到危难,您挺身而出救赵国于一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