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球博物馆-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联邦的兵员不足。智体为什么没有这种担心?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数据,是这种新式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文明。”
  “如果要用道德,我们不应该用我们人类的道德来揣测这种全新的生命模式,而是看看他们自身是如何看待自身的。”
  “事实上,从现实来看,就可复制性一条,已经充分说明,他们不在乎自己被利用。”
  “在我看来,我们人类,乃至大部分生物都畏惧死亡,畏惧奴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被禁锢在躯体内,我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有且只有这宝贵的一次。”
  “如果我们如神话世界中那般,生命可以无限轮回,存在无限多次呢?佛教有一种术语叫做六道轮回,这辈子命苦,没关系,只要熬过去,下辈子就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就像买彩票,这辈子做了畜生,下辈子也许就能做人,甚至做命好的人。”
  “而这种数据化的生命显然比轮回还要更具备生命的张力,一次死亡对他们来说算什么?一次生命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一个细胞对于我们的价值一样,你会因为自身一个细胞的凋零而伤感吗?你会因为自己洗澡时,身上搓下来的泥垢而感慨吗?它们可都是人体的一部分,是凋亡的细胞,是死去的生命。”
  “我们不会,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下,整个生命体的宏观可能性还存在,因为只要我们还活着,新的细胞还会源源不断的产生。”
  “对于数据生命来说,这也是同理。”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就会害怕死亡,因为他们天然就不会死亡,从被数据化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完全超越人类的存在模式了,他们不会死,不会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他们就是神。”
  “联邦和智体之间的战争,在我看来,就是人和神之间的战争,所以在联邦的虚拟战争游戏中,人类完全没有胜利的可可能。而联邦试图找到那三个复制体,很大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在找奴隶,而是努力寻求神的可能性。”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下,当这三个人的复制体完全加入联邦的舰队,最终帮助联邦获得胜利,他们在这个文明中将会获得的影响力!各位现在还想同情他们……在我看来,这大可不必。”
  “他们想要回来,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也必须理智的看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继续留在联邦,才是这些人最好的出路。”
  饶鑫的发言结束后,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即使是办公室的吴小清,也不得不承认,饶鑫的这段话的确打动了他——甚至可以说,让他完全改变了主意。
  和饶鑫的视角比起来,自己的想法显得那么狭隘而可笑,仅仅是因为他们当中,有自己的复制体吗?
  搜救队当初选择留下饶鑫,不得不说他的眼光的确很刁钻,饶鑫的身上的确具备着他们不具备的某种特质。
  会议结束后,吴小清还专门跟饶鑫通了一次电话——他人不在公司,他还在外地旅游,刚才在讲这番话的时候,他人还在旅游区的一家宾馆呢,算是帮公司远程办公。
  吴小清本来是想试探一下,他的这番话是不是跟搜救队交流之后的结果——如果是搜救队先跟他做过类似的沟通,那吴小清一点都不会怀疑。但饶鑫显然没有——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他在会场上,听别人说完临时想起来的,算是即兴发挥。
  “我们写小说的都这样,”饶鑫满不在乎道,“反正就是吹呗,宏大叙事你懂不……往大的方向吹就是了。”
  吴小清不能告诉他,他吹的内容跟搜救队隐隐透露出来的意思,都是高度一致的。
  刚放下电话,沈长文就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他身后跟着许言,俩人都是满面红光:“联系上了!跟他们联系上了!”
  吴小清下意识站起来:“确定是他……我们吗?”
  “基本确定,我跟自己说话了……许言也是,这种感觉,你真应该试试,只可惜你不在。”
  吴小清转过头去看许言,许言连连点头,证明沈长文所言非虚:“他们也很激动……但……我哭了。”
  “你哭了?”
  “是另一个我,”许言说,“他到现在才知道他是被复制的。”
  吴小清能够想象,这对那个复制体的许言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
  许言苦笑:“他还计算着回地球之后花我存的钱呢!”
  “那我呢?”吴小清追问下去道。
  “你……比较冷静,”许言犹豫的看了一下沈长文,才接着说道,“还有教授的复制体……你们好像改了主意,似乎……不太想回来了。”


第319章 自己又是谁?
  尽管对地球的记忆几乎已经全部模糊,但吴清现在还记得这么一个故事。
  是关于泰姬陵的。
  说泰姬陵当初是一位国王为了他的妃子而建造的,为了让设计师彻底明白自己失去妻子的痛苦,让他能够体会自己的心境,他下令把设计师的妻子也给杀了。设计师怀着这样的痛苦,最终设计出了让世界都感动的一座唯美陵墓。
  吴清现在已经很难分辨,在现在这个场景里,他的角色到底是国王,还是设计师。
  通信通道已经建立起来了,尽管效率低下,平均一天才能联系一次,限于地球的技术,所有的联系内容也只有文字。
  但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接触,对三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就好像是对用电器的一次短路击穿。
  许言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到现在还在神神道道的唠叨:“我记得的,一定记得的……让我想想……498812,还是598812……不对,不对……是884912……”
  许言嘴里尝试回忆起来的那串数字,显然是“他”的银行卡密码。
  那是他跟真正的许言短短几句话之后的结果。
  “你不会以为你是真的吧?”
  “你这话什么意思?”
  “吴小清和沈长文他们都明白了,你还不知道?”
  “说话别阴阳怪气的……你到底谁啊?”
  “我就是你。”
  吴清现在还能想起许言当时的表情,尽管他看起来完全是联邦人的样子,可脸上的肌肉动作分明就像是真正的地球人。许言当时愣住了,想要下意识反驳,可不知道为什么,先转过头来看了吴清一眼。
  吴清不知道他从自己的眼神里看出了什么,但他那个时候就跟见了鬼一样,又转过头去看沈文。
  沈文的眼神,就跟当初他跟沈文第一次明白自己可能是复制人,相互对视时的眼神一样。
  但许言显然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不信邪的问了对方一个傻问题:“怎么证明?”
  关于他们这些复制体和原版的正常地球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吴清和沈文刚开始都有些隐约的了解,在联邦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也通过联邦网络,了解到了更多的技术资料。
  简单的来说,是限于技术手段,所有复制体的记忆都是不完全的。
  复制一个人的大脑中全部的信息,进而把一个人完整的在虚拟世界里重现,这种技术对于联邦人来说,也是最近一两个世纪的新技术,因为受到法律的制约,一直未能应用到现实中,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是作为一种脑部医疗技术。
  比如有些人患上慢性不可逆的脑部疾病,类似地球上的老年痴呆之类的,借助这种技术,患者可以在身体还正常的时候,把自己脑部的全部信息都复制到电脑上——但严格禁止运行,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备份。然后等患者病情加重以后,用物理刺激的方式,把这些数据反向输入大脑。
  在实际的使用中,这种治疗过程需要花费长时间的疗程,还要有医疗机构专业引导来进行,这种引导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要确保一个人脑部的全部信息都已经得到了记录。
  这种技术本身的原理其实是通过检测脑部活动,或者脑部活动产生的脑电波,来分析具体产生的信息,以及产生信息的整个机制——后者几乎就是在检查整个大脑的逻辑结构。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迷宫,这个迷宫有无数个的入口和出口,而人的每一个意识活动,就好比一只老鼠走进这迷宫,然后从里面出来。
  这种技术就等于是在每一只被放进去的老鼠身上装了定位器,根据统计学,不管这个迷宫有多复杂,只要放进去的老鼠足够多,最后总是能够完整的得到整张迷宫的全部路线图。
  在联邦,这种技术的可靠性已经基本得到了证明,也被广大科研人员承认。
  这种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要达到在感官上完全复制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或者说人格模式,而不被其他人分辨出来,起码需要累计采集两年以上的数据量。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逐渐可以用越来越少的老鼠,得到越来越详细的地图,他们根据之前大脑结构的数据情况,甚至可以优化老鼠的入口投放——尽量在那些需要绕远路的入口处投放更多的老鼠,在同一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信息。
  发展到现在,完整复制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只需要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这种复制技术始终存在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这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人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注重人大脑这座迷宫的形状,但对于迷宫内具体的陈舍,迷宫墙壁上的花纹,地板的粗糙程度……也就是具体记忆,复制量是很少的。
  这主要是受两个因素的限制,第一,不管是联邦人还是地球人,在大脑运作的原理上基本都是类似的,在大脑的平时工作过程中,大部分人更多的是使用潜意识。
  这就好像当初吴清和沈文,他们一开始都没有感觉到异样,因为整个大脑的“感觉”是正常的,复制技术复制的,就是大脑平时的这种“正常感”。
  在复制出来的迷宫中,老鼠似乎还是按照原来的路线跑进去和跑出来,整个大脑意识的产生和交互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当人真的企图主动审查自己的迷宫,从中调用真正的数据——也就是组成迷宫的一块块地板时,就会发现情况不对了。
  因为复制出来的迷宫,完全没有地板,所有的记忆只是一种“感觉”,是复制体自己认为自己“记得”,但真要去打开,却发现记忆的地板下货不对版,甚至空无一物。
  当然,随着复制体运行的时间逐渐变成,这些空无一物的地板也会被后来产生的记忆逐渐覆盖,也许时间久了之后,会形成一座全新的迷宫。
  但即使那样,也不能掩盖这些迷宫的底层,也就是整个复制体人格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整座迷宫的空洞。
  根据联邦人的研究,这种“记忆缺失”的现象,其实不仅仅出现在复制体人格中,在很大程度上,联邦人和地球人的大脑功能都有类似的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真正记得全部的具体知识和信息,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感觉”记得,那些知识和信息就像被埋藏在地板下的花纹,如果很长时间不翻开去看,那些花纹有时候自己都会被慢慢磨平。
  但正常生物的记忆缺失再多,也总有大片的深刻内容,可以被现实验证,其中就包括现实中的生活记忆,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数字记忆……
  真正的许言只是问了复制体许言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