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空之下-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兰波这样的原先的年轻人,也变成了中年大叔。
  如果真的要使用完美素延长寿命,也只能赌那么一把了。
  虽然到了现阶段,死亡率并不高,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死亡个例……任何一个,他不知道要心疼多久。
  这些科学家,可是全人类的宝贝!
  “听天由命吧,如果成功了,这些科学家会变得更聪明,更加天才,更富有创造性……失败了,只能说是命运使然,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延寿手段了。”
  “我们也不可能逼迫他们长期冬眠。”
  于易峰皱着眉头,他不怎么喜欢这种赌博的感觉。
  但是没办法,该用的还是得用。
  使用完美素后,人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长寿。目前的试验情况,已有239个成功的例子,而死亡的例子,也有8个。
  但就是8位科学家的死亡,让他感到非常难受……成功率并不是100%啊。
  不过完美素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从这段时间的试验情况看,这239位超人类科学家的创造能力,远远大于普通科学家,也大于他们以往的水准!
  许多划时代的科技,就是他们创造的。
  甚至……第一个纳米机器人的创造,这些科学家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种结果,让许多另外的科学家趋之若鹜。他们对长寿之类东西的无感,只想变得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
  对于这种现象,于易峰也不好直接禁止,他当然希望人们变得更加聪明,科技发展地更快。
  所以政府只是规定了,衰老到一定程度后,才允许使用完美素改造。
  “文明需要更多的天才啊……希望大家都能够成功。也希望,能够尽快研究出提升成功率的方法。”
  科学发展到目前的层次,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这一门学科,让微观层面的各种知识,开始混搭在一起。
  小小的第一步,竟然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这是以往难以想象的高难度科技。当然,有了第一步,后边的步骤应该会稍微简单一些……
  “科技想要再次攀升,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往往需要天才来推动。”
  “甚至……一个天才已经不够了,需要十个,一百个,一千个!”
  好在,新人类文明的第一代五万人,是70亿人之中精挑细选的,说是全民天才,并不过分。
  但后边几代,虽然受到精英化教育,但出现的天才反而少了许多,符合一般的统计学规律。
  大脑芯片,只是提高了计算量,从某个方面让人变得聪明,却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科研天赋以及科学直觉。


第九十六章 一个探测器
  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计算量固然很重要,但是科研直觉、洞察力以及敏感度,才是更加重要的……大脑芯片并不能大幅增强这一些抽象的能力。
  唯有完美素,才能真正全方位强化大脑,甚至能够增加“直觉”这样的能力……
  以一种人类难以理解的方式……
  是的,以目前的生物学水准,依旧难以理解完美素的作用机理。
  即使,人们已经研发了提供高计算量的大脑芯片。但对于宏观、微观方面的大脑结构,依旧只了解十之一二。
  自我意识为何而产生?
  究竟有没有灵魂?
  如何才能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不知道……
  宇宙中的奥秘,还有太多太多。
  “可是,科研直觉是什么……是一种智商吗?”
  “这种智商的提升,与大脑芯片那种智商的提升……好像是不一样的。难以理解啊……”
  “难道完美素的价值,就是为了提升智商?”
  想到这里,于易峰感到有些茫然。
  他忽然有些忧愁地说道:“我在想,一个文明是否具有自己的智力极限?我们人类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啊……”
  “近百年来,我们研究纳米技术,已经相当、相当吃力……我们的科学家都是天才,真正的天才,但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几乎无穷的复杂度,这项科学的推进如此缓慢……”
  “我在想,因为巨量的复杂度,当最顶尖的天才,也没办法推动以后的科技时,一个文明,是否就停滞不前了?”
  “这样的停滞,几乎是永久性的……因为科技停滞的时候,其水准并不足以提升文明个体的智力。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了。”
  百合子若有所思,并没有正面答复:“或许存在这个可能。难道……提升智力,是一门极度极度困难的学科,比纳米技术,基因技术更加困难?”
  “好在……我们的纳米技术,依旧在缓慢发展,就算没有完美素,也应该不是我们的智力极限……”
  “唉,基因动力学,可能就是我们的极限了。简单的脑袋,难以理解更加困难的学科……这很正常。”
  于易峰隐隐感受到了宇宙中,关于智力壁垒的最终定律,又透过窗外,望见了漫天的星光。
  晦涩难懂的宇宙,如此冰冷、残酷,一个种族的极限,或许在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蚂蚁能够理解人类的学科吗,猴子能够理解人们的微积分吗,很显然,不能……
  “……难道完美素的存在,就是更好地破解智力壁垒吗?”
  “至少,人类还在前进,而且这种前进还能持续很久,这已经是不错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些胡思乱想。
  他直接走出舰长室,巡查“深空号”。
  这一次的飞船检修工作,最大的目的是:大规模更换曲率引擎,以实现更高的速度!
  ……5倍光速!
  在这一段时间里,一位名叫“卡瓦拉”的天才科学家,构建出了一个更加优化的曲率泡数学模型,理论上能够达到5。17倍的超光速水准。
  这个曲率模型是人们自行提出并优化的,终于摆脱了抄袭绿光人的“窘境”。
  经过长期实验,并确认其稳定性后,人们已经开发出新一批的曲率引擎,正准备用上。
  实际上,跑了这么远的距离,想要回头已经不可能。
  这里是猎户悬臂与人马悬臂之间的恒星稀疏带,最近的一颗矮黄星,也在二十光年开外的地方,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从这个距离看,所有的星星都没了主次之分。
  如果一个人,走到飞船外边眺望星空,不借助深空号本身的光芒,他会惊讶地发现,除了星空,完全就是漆黑一片。
  这种漆黑,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
  是的,可以看见天空中的星星,但是,看不见自己的手!
  光子在这里的密度,实在是太低太低了,就算物体反射出了光子,人眼的识别能力,也没办法辨认。
  深空号依旧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状态,只是依靠本身的惯性在运动着。许多工作人员正在飞船内外忙碌地工作着,整个船体发出有规律的信号灯。
  整个引擎更换计划,需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不过人们并不担心。毕竟已经超光速飞出了四百光年,在对方的侦查速度依旧是“光速”的情况下,根本搞不清楚人们跑到了哪里。
  “对方不知道我们跑到了哪里,但是可以估计我们的大概方向,他们或许在某些恒星附近守株待兔,等待我们资源消耗完的时候……他们的航行速度比我们快多了!”
  “哦,哦……看看引力波望远镜发现了什么,因为超光速带来的信息紊乱,这两艘行星级飞船正在倒着后退?好吧,应该是几十年前的引力波痕迹。”天文台的汤姆逊教授托着下巴,笑着说道。
  “实际上,它们可能埋伏在哪个恒星……想要伪装成某刻行星吗?”
  这种行星级别的飞船,在前几十年的维修时,还经常能观测到,引得大家一惊一乍的,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其实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影像。
  好吧,对方可能也搞不懂,为何小小的“深空号”能坚持这么久的时间。
  对方也不知道,这种低级文明,竟然会有引力波望远镜这样的东西。
  “或许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小规模的陨石带补充资源……”
  “概率很低啊……可以用长波雷达探测一下,要是找到一两颗小陨石也是不错的。”一位年轻学生望着黯淡的星空,轻声说道。
  汤姆逊教授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当然了,这样的幻想只有年轻人身上才会有。
  茫茫太空,突兀出现单个陨石的概率是极小的,比中彩票的概率低得多。深空号飞了这么久,也没有撞到过任何陨石。
  太空中的陨石,要么被恒星的引力捕获,成为彗星。要么,因为引力的关系,相互吸引,扎堆出现,这时候就可以用引力波望远镜观测到。
  像现在这样,引力波望远镜观测无果的情况下,想要找出质量更小的流浪陨石,概率真的不大。
  至少前几次停下来检测的时候,他们全都一无所获。
  “你可以尝试一下,用超长波雷达吧……顺便确认一下前进路线是否有障碍……”
  就算概率很低,汤姆逊教授也没有阻止这些兴致勃勃的年轻人。
  他们开始聚扎在雷达前,孜孜不倦地往各个方向寻找着……
  寻找着……
  寻找着……
  “啊!啊!快看那里,那里有……”突然间,有人惊叫起来。
  奇迹出现了,只是几个小时的时间,雷达竟然观测到了一个不明的小点!
  而且,在人类够得到的地方!
  这一次连汤姆逊教授都惊动了,急急赶了过来,一颗陨石可是无聊漂泊日子中,不错的调剂品。
  “从反射率来看,很可能是一颗充满了金属元素的陨石,好运气啊……不过体积并不大,大概只有三十来米长……咦?”
  “形状有点儿奇怪,不规则,暂时不能扫描出……距离我们大约87。6万公里。”
  “速度很快,每秒36。8千米,远远超出了一般恒星的环绕速度……不可思议,难道是行星撞击时溅射出来的吗?”
  “……你管这么多呢,先向上申请吧!快把它定位住,别丢失了!”
  这几位年轻的天文学家兴奋地议论着。
  这可是他们一百多年来,第一次探索到流浪陨石!也可能是深空号,近百年第一次补充物质!
  这样的小事当然不需要惊动于易峰。军方工作人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来了兴致。他们立刻根据自己的权限,出动了几艘小型无人机,想要捕获这颗小型陨石。
  蚊子再小也是肉,就算只补充几千吨的物质,也是不错的……
  但无人机接近“陨石”后,事请的发展很快超出了人们意料。这些军人以及天文学家们大吃一惊。
  一份份紧急报告不停地往上打,同时也传递到了于易峰的电脑屏幕中。
  他点开报告一看,顿时心中一愣。
  “什么?一个太空探测器,距离我们的飞船八十六万公里?”
  根据无人机的近距离照片显示:这个圆形探测器,有着四块宽宽长长的太阳能电板。
  中间是圆形柱体,尾部还有一个离子喷射器,也就是,力度只能托起一张纸的那种星际引擎……
  这和人类的以前发射的,也就是地球时期曾经发射的探测器,非常像!
  不过很显然,这个探测器已经耗尽了所有能源,没有任何的电波发出,就这样在宇宙空间中漫无目的地漂泊着,然后,被人类好运地遇到。
  甚至……探测器表面的金属都不再光滑,变得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