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空之下-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人类胜利的战果,是英雄们与火星病毒抗击带来的奖励。
  每当人们想起一群大科学家们奋不顾身地站出来,那些伟大而又感动的时刻。他们都为自己是“新人类”的一份子而深深地骄傲!他们想起来倒在火星上的英雄,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第三十六章 永无止境地前进
  张鹏、吴昊、齐大勇这三人也在电视机前大呼小叫,一张张脸涨得通红,兴奋地不得了。
  这三人都是“废柴”,但三观还是比较正常的,他们当然喜欢自己的文明更加强大。特别是想起抗击火星病毒事件中,科学家们身先士卒的故事,他们内心深处也会涌起一阵感动。
  “新一批的试剂,将在年后于各大医院开放,一切费用全免。报名工作会在年后展开……”
  听到这个消息,张鹏使劲地握了握拳头,心中激动异常。
  这倒不是说寿命延长了的关系,他本身也就二十七岁,距离衰老、死亡什么的还远着呢……他从来没想过这方面的东西。
  寿命延长固然是好事,不过他高兴的,还是因为倒在火星病毒中的医学工作者并没有白费生命,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人类的进步。
  他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这绝对是人类值得自豪的时刻!
  想到激动处,张鹏眼角甚至流出了一滴泪水。他真的感到非常高兴,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不过这个时候,脑海中的“黑”突然冷哼了一声:“这不就是……我的休眠仓掉落出的修复细胞退化后的产物吗?真是稀奇,这样的垃圾也能利用?”
  它忽然想起这是一个运气极佳,捡垃圾天赋爆满的种族……赶紧换了一套说辞:“这样也只能活一百多年啊,真是可怜。”
  “你别说话!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我老死了你不照样得挂?!”张鹏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他们俩现在正处于敌对关系。
  宣布完这个惊人的好消息,于易峰给了大家一段消化等时间。
  等大伙都平静下来了,又重点讲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升级、生态系统改进、服务型机器人等几个方面的进展。
  这些科学的进步,都是有利于民生方面的。
  “对未来,我们是期待的,也是向往的。我们每个人都为之而努力,将我们的文明推动成真正的——星际文明!”
  “这也是我们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他又述说起对未来的科学展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第一,找到一个资源丰富的类地行星,作为我们的落脚点。因为宇宙的遥远距离,这个目标在下一年内可能无法实现,但我相信,我们绝对不会困守在宇宙空间中!”
  “第二,超级强子对撞机的制造。我们想要通过它,扣响宇宙真理的大门!”
  “我们想要知道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也想知道超物质是否存在。我们想要探知超对称性,完成以往科学家从未完成的事业:大一统理论!”
  “……物质的贫困,阻挡不了我们对真理海洋的探索之心,我们将勇敢地迈出一步步,在黑暗的未知中摸索前进!”
  “第三,发展真正的,属于人类自己的宇宙飞船!我们将研究更加有效,推动力更强的引擎。也将研究更加机动的飞行模式。”
  “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超大推动力的离子引擎近段时间有了质的飞跃。我相信,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就能真正将它实现……”
  “第四,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只要有了这项技术,就能完全地解决能源方面的问题!”
  “……可控核聚变技术,我将它放在最后,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最复杂,最困难!但是,我们新人类文明,从不惧怕困难!”
  “越困难的事,我们越要迎难而上!”
  “我们能够做到的,唯有前进,前进,永无止境地前进!”
  一番激情四射的演讲。
  张鹏、吴昊、张大勇疯狂地欢呼,不约而同地萌生出了为科学进步奋斗终身的想法。
  好吧,这种想法已经萌生了很多次了。
  萌生这种想法,与能不能坚持到最后是两回事,但最初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他们还是非常刻苦的……
  一次一次地下来,就算废柴也学了不少东西。
  这种废柴其实是相对的,比起诺亚号公民平均水平,他们依旧是废柴。但一放在地球上,说不定是研究生水平了……
  张鹏脑海中的“黑”,倒是不停地“呵呵”冷笑……
  看到一群低级种族在鼓舞人心,它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骂人骂不过张鹏,只能在那里呵呵。
  于易峰发表完演讲,台下响起了一阵轰鸣般的鼓掌声。
  实际上,他说到后来自己也是激动地不行,干脆脱离了稿子,发表即兴演讲。
  很多本来要说的内容没有说,也加入了另外一些内容。
  不过总体效果也还不错就是了。
  当他下台后,一群人已经围了过来,为他的精彩演讲鼓掌。
  于易峰下意识瞥了一眼百合子。好吧,这篇稿子是她辛辛苦苦写的,结合了科学以及政治方面的内容,删删改改花了很久,结果被他半路被弃用了,总感觉有些对不住……
  不过百合子看上去只是在微笑,并没什么太大的介意,这样就没问题了。
  于易峰摇了摇头道:“不是我的话激动人心,而是事实激动人心,我们的文明已经脱胎换骨,每一个公民都为成为文明的一员而深深自豪着。”
  “这样的自豪感,不是我一番话就能激励出来的,而是大家真真实实能够感受到的。毕竟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付出的太多,现在终于到了回报的时候,我们的科学技术开始大幅发展,一年比得上以前十年二十年。”
  “所以不是我的话激动人心,而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在激动人心啊……”
  兰波等人纷纷点头,每当想起科学的进程就在自己手中推动的时候,总是会一阵兴奋与自豪。
  文明的命脉把握在自己手里,由不得不上心啊!
  这样的感受是无与伦比的,并不是一番演讲就激励出来的。
  众人互相聊了一阵,然后渐渐散去。
  不过赵耀却一把拉住了于易峰,嚷嚷道:“队长,今晚有没有新年晚会啊?免费吃饱的那种!哥们都苦了一年了,肚子小了一大圈,今天一定要吃回来。”
  于易峰顿时笑道:“有的,当然有。大家这些日子都这么节约,以至于还有大量的食物份额空着。总之,今天晚上大家吃个够就是!”
  不过这时候倒是不能多聊。
  临近年底,他还有许多收关工作要做,就连聊天的时间都不是很充分。
  和这几人匆匆道别后,他又得急忙参加另外的科学总结会议。
  这些研究组的年终科学总结,都是这段时间召开,他还不得不一一前往,真的是忙忙忙啊!
  “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帮我一下。我去参加生物、材料学等方面的会议。”于易峰转头对着百合子说道:“你去参加物理学、航天动力学……”
  “等开完所有会议后,我们再汇合……一起吃个饭。”


第三十七章 生命科学
  诺亚号中大大小小的研究小组以及研究所至少有上千个。这样的年终会议,于易峰不可能一个个全部参加,只能尽量挑选一些重要的。
  即便这样,他也依旧分身乏术。
  而且在这一年时间里,基本上所有的研究组,都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长寿药剂以及材料学只不过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还有另外许多杂七杂八的成果,几乎是全方位的!
  于易峰不得不感叹,真是一次科技的大爆发啊!
  他又只能派遣百合子作为代表,代替自己去旁听一下。
  反正,她几乎是御用代表了,那群科学家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等一切结束之后,两人再汇总一下就可以。
  当然了,于易峰还有自己的一点心思:一些太难、太烧脑的科学会议,让百合子去听。剩下简单点的,干脆留给自己。
  真的对不住啊,他这几天实在是累得慌,实在用脑过度了。
  ……
  “关于人类衰老的理论有很多,我们的干细胞复激活试剂只攻克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集体认为,还有另外更多的方式,可以大幅增加人类寿命……”
  “我们致力于让人类更加长寿、聪明、健康。”大科学家康斯坦丁博士率先在大会中发言。
  这是关于长寿病毒研究的年终总结大会,这部分生物学家总共有两百多人。干细胞药剂也就是这两百多人的智慧结晶。
  因为当初研究完美素的缘故,诺亚号中的著名生物学家特别多,水平也特别高,其中包括罗曼、康斯坦丁、中田村等一众大科学家。
  完美素的作用机制不明,研究困难,进程缓慢,或许它根本就不是人类目前的能力能够研究的。
  但是这一年来,人们对于火星长寿病毒的研究却是突飞猛进,对人体自身的研究也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所以,于易峰也是兴致勃勃地听着。他当然希望,人类的寿命能够越高越好!
  新型药剂不仅仅带来了寿命上的增长,还有身体活力以及思维活力的恢复。这样的恢复几乎是全方位的。
  譬如罗曼等一群大科学家,本来已经六十多岁了,无论是思维还是身体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年纪比较大的科学家,在这些年里的忙碌与压力中,鬓角长出了白发……
  不过使用了干细胞复激活试剂后,他们一个个的,皱纹开始变少,白发也重新被替换成黑发。
  无论是样貌还是思维,开始重新恢复活力!
  这当然是好事,这群科学家,才是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新人类文明的未来。
  一位科学家最富创造力的时期,应当属于年轻时期。年轻人总是更不迷信权威,不会被固有的思维所桎梏,而且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如同天马行空般。
  许多科学家的重要成就,都是年轻时候做出的。
  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海森堡24岁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泡利25岁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狄拉克在26岁时,提出了狄拉克方程……
  年轻的思维,总是有更强的创新能力,也更加擅长领域上的大突破。
  当然也不是说年纪大了就不行了。年纪大了,随着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能做出科研成就的依旧很多,譬如说地球上八十多岁还在搞杂交水稻的袁平教授等等……
  人类的智力巅峰,不像身体那样过了三十岁就会衰退,而是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也会愈加丰富,对各种科研工具的使用愈加老练,这对科学研究是有好处的。
  在这个时代,想要年少成名谈何容易?
  现在这种信息爆炸,科学理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二十多岁的年纪,连现有的理论都学不完,凭什么去创新、去突破?除非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绝世天才!
  所以了,科学技术越来越难突破的情况下,年少成名的越来越少,只能靠知识的不断积累。
  年纪大一点的科学家,总能在自己的领域内稳当地走下去,一步步发现更多的未知。但年纪大了,也会因为思维活性的限制,想要做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就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