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空之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7J3X1号恒星……”
  实际上和物理学家探讨了之后,他们普遍认为改变方向会造成诺亚号大量动能的损失,而人类目前的资源短缺状况,需要较强的相对论效应来进行赶路。
  眼见如此,于易峰也只能沉下心来。
  事实上,他也觉得自己太过急躁了些,他真的想快点早一颗行星,摆脱目前这种资源窘迫的困境。
  但就算有了精确的星空图,人类也没法隔了几十光年就调整方向。毕竟这可不是用手掰一下水龙头就行,而是得用大当量的核弹轰炸,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也是沉下心思,不再过问这个天文学的问题。他只是一门心思抓着社会制度改革以及其他科技方面的进程。
  不得不说,人们的科研方向实在太多,诺亚号上的三万名科学家都有些不够分配。
  飞碟造物、火星病毒、长寿病毒、绿光无人机、完美素、曲率空间、太阳爆炸等等据……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航天航空等等无所不包,任何一点的突破都能点亮大量的科技树。
  一份份科研报告如同流水线一样,科学技术的突破仿佛不要脑子一般……
  忙并快乐着!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以往几次的忙碌是为了应对生死危机,但现在的忙碌完全是人们自找的。
  社会制度在大改,飞船结构在大改,科学的脚步也跟上了步伐,让人有一种社会变迁日新月异的感觉。
  与此同时,于易峰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许多深奥的报告,他终于能渐渐看懂,许多高深的课题,他也能够说上几句了。
  一行行公式,一个个定律,蕴含着无穷的韵味以及美感,每当解开一个难题的时候,那种喜悦是无与伦比的。就连于易峰都有这种感觉,更何况那群首当其冲的科学家了。
  他们狂热地工作,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荣誉,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
  以至于政府又开始强制规定最迟下班时间:晚上十点。超过这个时间一律不许待在实验室!
  为此还引发了一波小小的抗议……当然,抗议无效。
  首先,材料学终于有了大规模的进展,有了这么多外星材料的启发,要是还没进展,这些科学家简直就是猪了。
  菲利克斯、西莫夫等人盛情邀请于易峰,参加这次新材料的发布会。
  一个划分时代的材料发布会!


第十二章 超合金系列
  这一次的材料发布会,可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在某个领域内的小圈子里转悠,而是面相所有科学家甚至所有大众!
  大批量试验已久、性能可靠的新型材料,终于被一一展示了出来。
  材料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用到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无论是机械制造、武器制造还是航天工程,都得靠性能足够的材料支持。光靠以前地球上的材料,已经不足以支撑要求越来越高的各种尖端机械。
  所有,这一次材料发布会也格外振奋人心!
  “这倒要关注一下了。”于易峰喃喃自语道。
  有些新材料于易峰已经知晓了,但普通民众不知道。这一次发布会是面向整个文明的,目的便是让所有人都知道目前材料科学的进展。
  本次发布会由宣传部进行了转播,整个诺亚号上的人都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发布过程。当然,人们也可以亲自前往会场进行参观……
  “各位观众朋友,正如你们看到的那样,我手中这块明信片大小的银白色物质,是一块防辐射有机金属。它的防辐射能力是同体积铅板的13倍以上,而且它有一个非常优异的性能:特别的柔软、轻便甚至可折叠……”
  “事实上我们抗击超新星的防辐射墙就部分采用了这种新材料。它的分子结构来源于火星病毒中的衣壳……”
  解说人员是一位资深记者与播音员美女,她曾经报道了火星病毒的整个抗击过程。
  为了介绍这些新材料,她也事先费了不少功夫。
  “好了,观看本节目的各位……我们都知道,宇宙中到处都可能充满危险:低温、辐射、缺氧都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而这种防辐射金属的出现,弥补了以往材料史上的空缺,它的造价并不高,甚至可以批量生产。”
  “这种材料的出现也意味着我们能制造更加轻便、便宜的宇航服,能给各个核子实验室带来更加安全的实验环境……”
  “在这里,我们有请嘉宾朗逸飞博士,新型防辐射有机金属的发明者,让他来为我们解说‘辐射’对人类所产生的危害……”
  于易峰也在几名熟人的陪伴下参观整个会展大厅,不停地点头。
  许云进、赵耀等人异常兴奋地左顾右盼,他们不是科学家,但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科学”的氛围。
  “新型的防辐射材料确实不错,但它还不是整个会展中最杰出的作品。”兰波博士有些得意地说道。
  最杰出的,当为一套名为“超合金系列”的金属材料,以及一种……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
  这两种才是真正跨时代的杰作,是本次材料发布会的主角。
  “超合金系列”,作为一个材料系列,当然不是一种,而是足足有十七种!
  这个系列由六十多名科学家共同完成,而兰波正是其中的一位科学家,也难怪他这么得意。
  于易峰在超合金系列的展示台前驻足。这里已经围了许多科学家以及大量的工程师,新材料的出现,对各种工程的提升是巨大的。甚至基诺夫工业工厂也得慢慢更新换代,以达到更高的产能。
  看到表格上的一系列参数,于易峰不由得暗自点头。
  “这是超合金α,本质上是一种铪合金,分子结构式为XXX。我们受到飞碟材料的启发后研制出来的。它的熔点非常高,估计在8400度以上!下边的火力电站大都也是用这种金属建造的。”
  “它的强度也不错,大概是特种钢的三倍左右,而且非常耐腐蚀……”
  兰波博士向于易峰解惑,作为这一个系列发明者之一,他对超合金系列可以说了如指掌。
  听到这番话的时候,赵耀惊奇地抬头问道:“怎么只有8400度,难道这个熔点很高吗?下边的岩浆不是说有几万度?超新星不是有几亿度?我们的诺亚号怎么扛下来的?”
  赵耀的一番话就像一盆冷水似的,兰波直接卡壳了。他满脸涨的通红,不知道下一句话应该说什么……
  于易峰却是头也不抬地说道:“八千度多已经够高的了,要知道我们以往的材料,最多只能承受三四千度的温度,现在活生生提高了一倍多,你还嫌不够?不懂就不要乱讲。”
  “哦……”赵耀抓了抓头,反正也不尴尬。他被批评的次数多了去了,脸皮厚的很。
  兰波挠了挠脑袋,然后介绍下一种:
  “这是超合金β,它的特点是非常轻巧,而且强度也足够大,主要的金属元素是钛以及锂。同等体积下,它的质量只有传统铝合金的三分之一。所以这种超合金是制造太空飞行器的良好材料……”
  听到这里,许云进也起了兴趣,他仔细看了半天后,又把那块黑色的金属拿在手中颠了颠,确实非常轻巧。“强度足够吗?轻飘飘的,摸起来有点虚啊……”
  “这种超合金……质量不仅比铝合金轻,强度却与特种钢差不多。”兰波博士说到这里又有些得意起来。
  身后的王宇凡恰到好处地发出一声感叹:“要是放在地球,这个专利就值几个亿吧?如果以前的波音773要采用这种材料……”
  “几个亿估计还不够,你想想,所有飞机都用上这种材料,能节省多少燃油?节省多少开支?”
  “飞机的主要费用就是燃油啊……”
  就在众人不停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于易峰却在思考其他东西。
  这种金属可以说是专门为飞行器量身定做的,也不知道小型太空梭的研究究竟怎么样了?按理说进展应该不错,毕竟人类还得到了绿光文明的无人机作为参照物……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就算研究出来了,也不可能跑到诺亚号外边去试飞,这项工作只能一直拖着……
  于易峰正想事情的时候,兰波博士又开始介绍下一种超合金,“这是一种延展性非常好的超合金,你可以将它像面粉一样拉开,但是不会断裂……”
  一件件介绍下来,总共十七种超合金材料:有熔点高的,有密度低的,有延展性好的,也有硬度特别大的……它们性能各异,但总体表现均远超以往的旧材料,可以说涵盖了工业的各行各业。
  只要有需要,总能找到合适的。所以一大群工程师也在挑挑拣拣,嘴中吐露出专业术语,他们真的兴奋的很。
  于易峰不禁感叹,这一批“超合金”材料的出现,真的带来了太多可能。材料学这门学科,发展太慢太慢,甚至可以说有点靠运气,发明一种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光靠理论知识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还得靠运气,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不过,现在接连出现了这么多优异的新材料,不仅仅是外星造物的启发,也是人类科学家自身努力的结果。


第十三章 迷之超导
  解说完“超合金”系列材料,几个人往前走再几步,顿时看到一个白色的台子,以及一块悬浮着的黑色石头!
  这是整个大厅中心的核心组合:石头是灰黑色的,平平无奇,也就是普通的矿石。
  但是,它完全悬浮在空中!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会误认为这是反重力技术,但实际上不是……
  托着这块巨石的,只是下边的一个小小圆环,而这个半金属的圆环,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
  常温常压下的超导材料!
  一件超导材料的光芒,几乎掩盖了“超合金”系列的十七件,连带着兰波博士脸上都带着迷之尴尬。
  常温常压下的超导,跨时代的科技结晶!
  兰波博士也是真的服气,这种划时代的成果,这样超高复杂度的材料,也不知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火星飞碟材料中也有常温常压下的超导,但都是零零碎碎的,而且工艺异常复杂,人类完全没办法进行仿造。
  就像原始人面对一台现代的笔记本电脑,也没有办法原模原样造出一台。这完全是理论以及工艺两方面的不足。
  但现在……莫名其妙做到了?!
  一大波科学家围绕在巨石旁边兴奋地探讨着,甚至大呼小叫起来。
  这些都是电磁学以及材料学专家,他们脸色潮红,一个个做着夸张的手势,嘴中吐出大量专业术语。
  他们深刻地明白,超导材料带来的划时代意义!
  这可是真正常温常压下的超导啊!确切地说,它需要在标准大气压下,1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
  但这已经足够了,这种超导条件和常温常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许多第一次观摩的超导材料的科学家,纷纷在这块巨石前捶胸顿足,恨不得立马研究一番。
  对于他们来说,会展中出现超合金系列还是可以想象的,但是……超导?
  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他们有一种快要疯狂的感觉。
  可以说,未来几乎任何尖端技术,都需要超导材料的支持。例如:可控核聚变技术、超高速电磁炮、大功率激光脉冲、量子计算机等等,如果没有超导,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