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英雄的战刀只会向他们征收牛羊,而这种神奇的庄稼却能让他们永远免受饥饿之苦!

想到这里,他不禁对郭京这位宋国“仙人”愈发忌惮,但却又从心底里冒出了某种不得了的想法……

※※※※※※※※※※※※※※※※※※※

相对于耶律大石的惊悚、震撼和忌惮,诸位穿越者们倒是对此表示很淡定:在哆啦a梦的口袋里,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东西多得没法数。播种七天就能收割的麦子算得了什么,机器猫还有一种能够直接种植在榻榻米上,播种之后不过半天就能收获,一个房间的水田就能打出上千块年糕的【室内水稻】呢!

所以,王秋一边看着马儿们大口啃食着鲜嫩多汁、富有营养的【雪绒花苜蓿】,一边悠闲地哼着一首很符合环境的老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与此同时,哆啦a梦则在得意洋洋地向二十一世纪的土包子们,炫耀着二十二世纪的生物科技成果。

“……这种【七日速生麦】,是未来世界开发南极大6初期,由各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联合研究出来的耐寒耐旱耐贫瘠超级农作物,可以适应多种严酷气候,尤其耐寒耐旱,号称在冰山上都能长!”

哆啦a梦举起一束麦穗,对郭京和野比大雄介绍说,“……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容易栽培,不需要精耕细作。至于缺点,则是每一轮的产量比较低,而且不耐热也不耐涝,被水淹了之后就会绝收。而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差,所以只能种植在寒冷干燥的地方,正好适应蒙古草原这片地方……”

不过,无论这种【七日速生麦】有多么的厉害,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在蒙古高原上,还是会出问题的。

实事求是地说,蒙古草原其实是不怎么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从古至今,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的经济一直没有中原地区发达?为什么这些游牧民族要一直不停地南下侵犯中原?因为他们的自然环境过于贫瘠和脆弱,只适合粗放的游牧业——草原上的河流太少,年均降水量只有二百毫米(江南地区在一千五百毫米左右),水资源不是很充足,并且临近沙漠,很容易受沙漠的侵袭,沙尘暴现象更是突出。在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广袤的草场就是抵抗沙漠的天然堡垒,它能防止水土流失,阻止沙土的移动,而大多数需要定期收割的农作物却不行。如果在技术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强行开垦草原,改种农作物,那么蒙古草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加速沙漠化,使得整个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遭到史无前例的大破坏。

清末和民国时代,中国曾经对蒙古草原进行过开垦,那还是在相对湿润的漠南草原,但结果依然是失多得少——草原被开垦破坏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壤的养分很快就会流失,获得的耕地要不了几年就只能荒废抛弃,接下来还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弄得北京和太原的街头都整天刮砂子。

因此,等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北京的沙漠已经入侵到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足2o公里的位置,国家每年都不得不拿出巨额资金营造防护林、防沙治沙,为当年的胡乱开垦买单……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鉴于上述惨痛教训,作为一只节操很高的猫型机器人,哆啦a梦早已替契丹人想到了这一麻烦,并且准备了解决的对策——那就是未来世界进行极地开发的另一种先锋:【雪绒花苜蓿】!

众所周知,原产西亚和欧洲的紫花苜蓿乃是牧草之王,正是这种耐贫瘠的优良牧草,让中世纪欧洲人得以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骑兵部队,而不是像宋朝的中国人一样,总是苦于缺乏马匹……哆啦a梦拿出的这种二十二世界研发的【雪绒花苜蓿】,更是连南极大6这样的不毛之地都能生长,以供牲畜食用。

有了这东西的辅助之后,可敦城一带的漠北游牧民们只要不滥用地力,在每年早春时节种完若干轮的【七日速生麦】之后,再补种上耐寒的【雪绒花苜蓿】,就能依靠这种拥有固氮能力的优良牧草,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让土地恢复肥沃。同时还能让土地一直有植被覆盖,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此时此刻,在哆啦a梦通过【天气控制器】的刻意调节之下,可敦城四周新开垦的麦田一片风调雨顺,无论是麦子还是苜蓿的长势,都处于最佳状态。诸如锄头、镰刀等等简单的金属农具,也有哆啦a梦的敞开供应——只要找几个样品,放到【复制镜】前面照一照就行了——唯一的麻烦在于,任何庄稼都是需要下功夫耕耘的,偏偏漠北这地方缺乏农业传统,牧羊挤奶的好手倒是很多,种庄稼的能手却是很难寻觅。

幸好,在可敦城里聚居着不少汉人、奚人和渤海人,之前城外的那些黑麦和大麦,也都是他们在耕种,多少还会一点耕作技巧——尽管他们种的地实在不敢恭维,跟野田一样,几乎从来不施肥、浇水,除虫什么的也懒得管。但好歹还是农业民族的水准,比蒙古人、突厥人和契丹人这些传统的游牧民族要强得多。

总之,可敦城在公元1127年春天的这场“大生产运动”,搞得基本还算顺利,而收获也很可观。

更重要的是,诸位穿越者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改变了这片草原的经济和社会形态……

第四十八章、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

第四十八章、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中)

两个月之后,积雪早已融化殆尽的可敦城郊外,到处都是马匹的嘶鸣,形成了一片帐篷的海洋。

——这些都是听从耶律大石的传召,在开春之后举族迁移到可敦城“共襄大事”的游牧民部落。

然后,他们就被眼前这各种各样的爆炸性大新闻,给震撼得几乎一起掉了下巴:

飘浮在可敦城上空,重楼叠宇、飞檐斗拱,外观极尽华丽,号称是神仙住处的云中城堡!

来自南方的宋国,能够腾云驾雾、法力无边,放一个大招就歼灭了二十万金兵的无敌仙人!

让人提心吊胆的东方宿敌女真金国,在这个冬天一朝覆灭,连国都会宁都被烧了的空前喜讯!

然后是困守可敦城数年的耶律大石,准备率领大辽遗民,在今年起兵出征,收复故土的豪迈号令!

还有……能够在漠北苦寒之地种植,而且收获速度快得出奇的高产庄稼!!!

郊外的小河畔,围着那一堆堆金灿灿的新收谷物,成千上万身穿皮袍的游牧民看得是如痴如醉。

而等到统计总数的官吏,用木斗称量完最后一批新收获的【七日速生麦】,宣布出今年的粮食总收成数目之后,更是让很多终年不得一饱的穷苦牧民们陷入大欢喜之境界,又哭又笑、又蹦又跳、宛如疯癫。

二十万石!整整二十万石麦子啊!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已经在同一片地上连续种了八轮麦子,土壤肥力濒临耗尽,需要改种苜蓿来增肥的话,若是硬拼着土地沙漠化不管,再多种几轮庄稼,那么只怕是打出三十万石粮食都没问题!

要知道,虽然全盛时期的辽国,一度完全征服了漠南和漠北的整个大草原,但随着辽国的崩溃,目前还追随在契丹人的白狼战旗之下,向耶律大石宣誓效忠的游牧民,就只剩下了西北招讨司下属的一部分部落。总计不过两万多户,不足十万人口。如果按人头分配的话,这些粮食平均每个人能分到足足两石!

这一美妙的前景,让在场众人不由得憧憬起了顿顿饱餐面食,闲着就在谷子堆上打滚的幸福日子。

当然,作为养马的行家老手,他们也都清楚,出征打仗和平时放牧不一样,骑着马儿跑的时间一旦长了,就必须给马匹供上谷物豆子之类的精料,不能只用牧草应付。如果是南边马匹金贵的中原地方,甚至还要给马饲料里加鸡蛋的,所以这些粮食里面的很大一部分都要用来喂马……但总归能让大家混个肚圆。

而且,听种这些庄稼的汉人说,这犹如天文数字一般的二十万石粮食,还仅仅是在可敦城附近一小片土地上的收获量。如果能够把这种神奇的麦子在整个草原上推广开来,哪怕仅仅是在那些靠近河流和湖泊的水草丰美之地种上这神奇的麦子……一时间,在场的每一个草原游牧民都被这美好的前景给迷醉了。

除此之外,在郭京和王秋的要求之下,哆啦a梦还找出了一些土豆、萝卜、洋葱、白菜等耐寒型蔬菜的种子,让可敦城的军民们开辟菜圃,试着进行栽种,以代替无法弄到大量茶叶的缺憾。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之所以喜欢喝茶,是因为他们平日里的饮食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实在过于油腻。饮些茶汤,即能开胃健脾,又可以化解油腻,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下这个时代还根本无人知晓的维生素和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来保证他们的身体不至于因为饮食的问题出现毛病。

至于在茶叶被汉人栽培出来之前的年代里,北方游牧民族则是用大黄作为替代品。

但是,如果草原上也能像长城以南一样种植蔬菜,给草原居民们提供维生素和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物质,那么喝茶也就变成了纯粹的消遣,而非维持身体健康的必需了……考虑到有些部族居无定所、时常迁移,可能没法长时间安定下来种菜,诸位穿越者还传授给了可敦城居民们如何用豆子发出豆芽菜的技术。

总之,有了这二十万石粮食打底,耶律大石召集各部落誓师出征的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

——可敦城附近的全部十七个部落,全都积极响应了他的号召,在城外集结起了一万三千名骑兵。

为了庆祝史上前所未有的粮食大丰收,以及给各部落酋长贵人们接风,耶律大石下令设宴欢庆。

草原上的宴席,没有中原汉地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就是在一片被帐篷围起来的空地上,架起了巨大的铁锅,厨师们正在将刚剁好的大大小小的肉块丢到锅中炖煮,飘散出来的阵阵肉香,引来了不少猎犬和馋嘴的小孩子在附近眼巴巴的看着。而在铁锅的不远处,十几个彪悍的大汉正光着膀子,全身只套着一件皮裙,上面满是鲜血和油脂的污渍,各自挥动着手中的大刀,宰杀着刚刚被苜蓿喂养出些许肥膘的牛羊。

——很遗憾,春天乃是飞禽走兽繁衍生息的时间,根据古老的传统,一般都禁止狩猎,而耶律大石也没有无故违背传统的想法,所以在这顿接风宴席上,只有普通的牛羊肉菜,没有什么稀罕的野味。

不过,尽管菜肴有些单调,但客人们拍胸脯表忠心的奉承话,却足以让耶律大石感到满心愉悦。

看着那些之前每次征兵之时都会面带难色、推三阻四的酋长们,如今却是一个个争着出人出力当先锋,满嘴的谄媚阿谀之词……耶律大石不由得感慨万千:唉,这就叫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当然,作为这场契丹复国之战的发动者,耶律大石在拨发军械粮秣方面也很慷慨。大军尚未出动,全就把哆啦a梦从大宋军器监弄来的那些武器都发放了下去,以确保这些突厥和蒙古部落的全部青壮年战士,每人至少拥有一件金属制成的武器,而不再是用骨头、石头来磨制箭头。至于各部落酋长的精锐亲卫,更是每人都分到了一杆长矛,一柄铁打的长刀,还有数十只铁质箭头的长箭。

这样的装备,在宋朝不过是寻常厢军的水平,但在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