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海面巨浪,固然会冲击果阿的港口,但首先,二十公里的距离已经让海浪的能量大幅度衰减;其次,得到充分预警的钱德拉。鲍斯,已经在战前疏散了沿海地区的居民,所以伤亡数量应该不会很大,至少在如今这个每天都有最起码几万人倒毙沙场的世界大战年代,是完全不值一提的。
不过,按照苏联广播电台报道里的核物理专家访谈,接下来还会有令人头痛的辐射污染。至少蘑菇云下边这片海域的鱼虾贝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能吃了。而果阿市民因为在蘑菇云下承受了过量辐射的缘故,等到年老体衰的时候,患上癌症的几率也会大大升高……然而在钱德拉。鲍斯看来,这应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以眼下印度人的平均寿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恐怕根本就活不到四五十岁的时候。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自己也愿意以身作则,继续在这片可能的核污染区内继续待下去。
“……看起来,将总部搬迁到孟买的行动速度,还得进一步加快了啊!”他如此喃喃低语着。
与此同时,得知核打击计划泄露,核爆果阿的行动失败之后,印度战场上另一个针对穆盟的美军核打击轰炸机群,临时改变了轰炸目标没有去硬碰戒备森严、重兵云集的卡拉奇港,而是掉头去轰炸北面的印度河上游重镇拉瓦尔品第。由于真纳把手上的飞机几乎都调集到了卡拉奇港,拉瓦尔品第的防空力量极度空虚。美军很容易地就在市中心投下了原子弹,把这座原英属印度军队的总基地炸成了一片瓦砾……
至此,美英盟军在印度斯坦地区进行的两次核爆,合计造成了约三十万人的伤亡,结果却是没能吓倒任何当地的土著反抗者,反而激起了更加广泛的怒火和骚动,以及在印度全境遍地开花的游击战。
※※※※※※※※※※※※※※※※※※※
香港岛,中环,港督府
伴随着司登式冲锋枪的哒哒声和工兵炸药的爆破轰鸣,一群穿着美军或英军制服的黑人士兵,先是击毙了几个依然坚守岗位的香港本地警卫,随即炸开了港督府的大门,闯入了人去楼空的港督府内……
很显然,这是一场兵变,或者说是这些被抛弃的黑人士兵的一次自救行动。
在红军打赢了广州会战,歼敌三十万之后,整个广东省的反动势力随即土崩瓦解。党国残兵纷纷逃亡到粤东,盘踞潮州继续坚守。而“友情助战”的美英联军在损兵两万之后,也极为狼狈地溃逃到了香港。
按照常理来说,接下来就会像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的时候那样,爆发一场或激烈或短暂的香港保卫战。而在最初的时候,香港的美英联军指挥官也确实是这样布置的趁着刚刚结束广州会战的红军还在休整和清剿珠江三角洲乡村残敌,暂时并未继续进攻香港的空隙,港督府一边收容溃兵,重建编制,一边征发大批劳工,日夜赶工修缮自从日军入侵以来就被废弃的醉酒湾防线,还有昂船州的炮台、渣甸山的堡垒等工事。
乍一看上去,似乎是决心要再打一场香港保卫战的架势而且,这一次的局势似乎要比1941年的时候好一些,因为盟军拥有香港的制海权,可以源源不断地送来援兵和物资,而不会像上次那样坐困愁城。
但之后没过多久,情况就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是重建醉酒湾防线的工程莫名其妙地半途而废,成了烂尾楼;原本进驻维多利亚湾的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突然在某天深夜起锚撤走,同时还带走了大批士兵和侨民。再接下来,连夜乘船跑路的军官、侨民和富豪越来越多,整个香港市面上都是一片人心惶惶。
到了十月初的时候,香港地区还驻扎着大约三万军队,但传统意义上的美英白人都跑光了,只剩下黑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越南人、混杂了印第安血统的墨西哥裔、外加南美炮灰杂牌军和尼泊尔雇佣兵,以及刚刚逃到香港的国民党溃兵,除了少数人被安排进了防线之外,大多人都处于很诡异的放羊状态,没人给他们下命令,也没人管他们的日常生活,港督府只是让他们每星期到港口仓库领取一次食品给养……
于是,这些被放置的杂牌军士兵们,居然在漫天硝烟弹雨的间隙里,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悠闲假期。
既然眼下闲着没事,那么在吃饱喝足之余,这帮惊魂甫定的溃兵就不由得开始胡思乱想眼下香港的形势似乎很明显了,那些高贵的白人老爷都在拔脚开溜,然后准备把他们这些二等人、三等人和四等人丢下来蹲中国战俘营……在这些疲惫、厌战,对美英政府毫无好感的异族士兵看来,这似乎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听说中国红军的口号一向是优待战俘……不管这其中究竟掺杂了多少水分,只要不至于跟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一样,那么至少总比战死在异国他乡要强得多,好歹更有机会能够活着回家……
总而言之,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改头换面,脱队逃走,大多数人则麻木地等着举手投降当战俘连上面的大官们都明显不准备再打一场香港保卫战了,他们这些被抛弃的倒霉蛋又何必急着去送死?
然而,到了十月份,随着上海核爆的各种详细消息6续传来,这些原本已经决心听天由命的美英两国有色人种杂牌士兵,却不由得纷纷心中一凛:那些已经拔脚开溜的白种人,临走前该不会也在香港的某个地方留了一颗自爆用原子弹吧?见鬼!上帝保佑!我们可从来没有为你们这些白皮肤混蛋殉葬的想法啊啊啊!
在眼下这样一种人心惶惶的环境之中,各种恐怖的流言总是能够以最快速度传播开来……
很快,在可能近距离沐浴核爆神光的恐惧之下,一群富有行动力的黑人士兵就率先行动起来,悍然攻打在他们眼中藏匿核弹嫌疑最大的港督府。在轻易击毙了门外那几个傻乎乎的香港人警卫,闯入了港督府的建筑内部之后,这些黑人士兵就不无惊悚地发现,整个港督府从不知何时开始,竟然已是人去楼空!!!
然后,更加惊悚的是,在空旷的港督府内搜索了一番之后,他们真的在一间密室内找到了一枚原子弹!
一颗被安装好了定时引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原子弹!
在这一刻,现场所有黑人士兵的嘴巴都是张大的,心情都是崩溃的。
上帝啊!快降下一道雷电劈死那些不要脸的白人老爷吧!
幸运的是,上面的仪表显示,距离引爆还有一个小时……逃跑恐怕是来不及了,赶紧找人来拆弹吧!
然而,这些黑人之中没有一个工兵,完全不懂得如何拆弹,只能赶紧出去想办法寻找外援。
接下来,又是一番鸡飞狗跳之后,他们终于从外面的街上找来了一个自称学过拆弹的印度工兵。
当得知欧美白人老爷居然在港督府里留了一枚定时原子弹之后,这个浑身咖喱味的印度工兵顿时也是被吓出了一声冷汗,赶忙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了十八般本事,努力回忆着当初训练的内容,颤巍巍地开始拆弹……非常遗憾的是,这枚美国原子弹上的定时引信构造,似乎跟这个印度工兵之前见过的所有定时引信都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电路和机括都是他没见过的,在连蒙带猜地拆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他终于出了篓子。
也不知是因为剪错了某根电线,还是触发了什么感应装置,总之,这位学艺不精的印度工兵非但没能停止倒计时,而是直接引爆了原子弹,将他自己和周围的一切统统送入了地狱。
“……轰!!!”
于是,前锋刚刚跨过深圳河不远的中国工农红军战士们,就惊讶地看到前方地平线的尽头,南面香港岛的方向,伴随着一道刺眼炽热的白光,一朵顶天立地的巨大蘑菇云正在冉冉升起……
这一刻,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中国工农红军战士之中,大部分人的表情是呆滞的,而内心则是崩溃的。
“……老天爷啊!上海滩已经是死透了不说,现在连香港岛也要死了吗?”
感受着远方核爆产生的热风,一名红军政委带着麻木的表情,用悲怆的语调如此低声说道。
※※※※※※※※※※※※※※※※※※※
总而言之,虽然在执行过程之中各种掉链子,各种阴差阳错,各种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无论如何,面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又一波“核爆神功大派送”,整个地球仿佛都在蘑菇云下瑟瑟发抖。
接下来,在向全世界各条战线上投放了一大批“集美利坚人类希望神光”之核子大杀器,屠戮了数以百万人类,给美利坚合众国拉足了仇恨也攒足了恐惧之后,白宫的杜鲁门总统就得意洋洋地发表了一番公开演说,先是夸耀了一番这轮核打击的赫赫战绩,宣称依靠美利坚合众国的威力强大之核子武器,让“自由阵营”的敌人遭到了空前惨烈的失败和毁灭性的心理打击。然后又警告了某个“反文明的红色邪恶帝国”不要贪得无厌,应当放弃滥用武力,重新回到国际协商的轨道上来,否则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核爆云云。
最后,他还自豪地宣布,日本国的“合法政府”代表,将在十月十日正式向美国签署投降协议,从法理上彻底结束这场给人类文明带来空前浩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确立美国的战胜国地位……
第九十章、二战结束之日
第九十章、二战结束之日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清晨,东京湾,美军扶植的“日本国临时政府”驻地,横滨港
清晨时分,天色尚未完全放亮,已经开始带着寒意的雾霭之中,穿着黑色礼服的“日本国临时政府”外相兼代理首相币原喜重郎,穿着茶色呢子军装的6相牟田口廉也,穿着白色军礼服的海相南云忠一等一行寥寥数人,就神色严峻地出门坐上一辆美军卡车。然后,在一片沉默的气氛之中,卡车沿着满是弹坑的空荡街道慢慢行驶,开向不远处的码头。在码头上,这个实际上根本代表不了日本的“日本政府代表团”,一言不发地登上了一艘美军鱼雷艇,准备横渡东京湾,前往横须贺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举办场地。
在薄雾的掩护之下,这段短暂的航程总算是一路顺畅,没有遭到关西“红色日本”轰炸机群的骚扰。但鱼雷艇上的诸位日本代表依然脸色青黑,沉闷无语……毕竟这世上很少有人能在投降时保持好心情的。就算是真有那么几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看着周围的人都是那么一副严重欠债的表情,也只能随大流闭紧嘴巴。
小小的鱼雷艇驶过空旷的海湾,四周的水面上几乎看不见船影,让人不由得感到阵阵凄冷作为日本帝都之所在,战前的东京湾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最繁忙的海域之一。终日里商船渔船往来不断。但是,在被美军占领了将近一年之后,此时的东京湾已是一片死寂,只有美军的战舰和运输船队偶尔会打破海面的寂静。
一路无话,随着海面的雾气被渐渐升起的太阳驱散,鱼雷艇也抵达了对岸千叶半岛的横须贺。以币原喜重郎为首的日本代表团默不作声地跳下船舷,然后登上了美军安排的吉普车,直趋会场而去。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因为要签署投降协议才感到难堪,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代表不了日本,这份协议纯属废纸而感到尴尬。想想日后历史书上对此事可能的评价,他们就有种沦为小丑和戏子的羞耻感。
美军方面仓促安排的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