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后方的家里又传来消息,说是黄石大帅赏赐给了他们一些神奇的庄稼种子,种下去的麦子居然会没命的疯长!只要七天就能成熟收割!得知此事之后,前线登州军中的士兵们更是一片哗然——起先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认为是在玩什么障眼法。但是等到有人从后方真的带来了一些种子,在军营附近播种下去之后,士兵们亲眼看着那些七日一收的神奇麦子,一时间不知瞪出了多少双眼珠子!

这样匪夷所思的农业奇迹,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世界,可能对人们的触动还并不算深——谁管你的庄稼几天收成?反正多少年没见到有人饿死了!还不如上网看看最近要开服的游戏去!

可对于明朝末年这些普普通通的底层农民来说,如此生长快速的庄稼,简直就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希望!代表着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吃上饱饭!这样的恩惠简直比天还大!比送来一座金山还要宝贵——毕竟金子没法吃。按照关大帝的想法,哪怕只是冲着这些种子,陈大帅带着大家易帜投靠黄大帅也值了!

——老百姓的想法相当简单,你让我吃饱饭穿暖衣还有额外的好处,我就会全力的支持你、效忠你。

可惜的是,这样神奇的种子还是少了些,不知道能不能填饱最近涌过来的这么多张嘴……眯眼看着每天都在成百上千地涌向这边乞食的外地难民,关大弟挠了挠头发,不无忧虑地想着。

然后,他就被队长往头盔上敲了一记,同样被敲了的还有另外两位登州军同僚——“……你,你,还有你!快跟我过来,把砍好的柴火送到那边的营地里去,现在要给那帮西边来的饿死鬼开饭了!”

于是,关大弟和两位同僚就暂时放下兵器,每人挑着两捆柴火,慢吞吞地朝着难民营走了过去。

第九十一章、万里大移民(中)

第九十一章、万里大移民(中)

在难民营的四周,围着一圈带满了尖刺的铁丝网,在关大弟这个出身农家的登州镇士兵看来,这玩意儿显然是非常狰狞的,也是非常浪费的——有这么多钢铁,为啥不拿来打农具或者刀剑呢?

不过,这些狰狞的铁丝网,明晃晃的刀剑长矛,再配上巡逻士兵手里牵着的狼(通过时空门运来的狼狗或哈士奇),这些景象确实是给所有的流民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都安分了很多。

哪怕难民营里那些黄石大帅从南方带过来的短头发士兵(很多流民以为是僧兵,还喊他们大师),开始生火架锅,烹煮食物,已经被吓住了的流民也没敢乱哄哄地涌过来争抢,而是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这些避过了乱兵和土匪的祸害,侥幸逃到了登州军辖区的流民,大部分都已经被饥饿折磨得脱了形状。每个人是一幅都有气无力、昏昏欲睡的样子,只有食物的香气,才能让他们无神的眼睛里闪起一抹精光。

提供给难民的第一顿食物很简单,就是那些南方人带来的坚硬干粮饼,加水之后煮成的糊糊——这东西又叫做“粮砖”,里面是红薯粉和豆渣,大号的一块有五斤重,小号的一块大概够一个人吃一顿,不过味道太差,难以下咽。关大弟曾经试着啃过一块小号的,真的是硬得像砖头一样,差点儿崩了牙。据说这玩意儿硬得连虫子都啃不进去,所以南方的短毛人把大号粮砖垒成墙壁,到了灾年再挖出来填肚子……在得知这个传闻之后,登州镇上下除了大骂南方人奢侈浪费之外,也不由得动了心思,想要在家里囤积一些这玩意儿:毕竟如今的世道实在是糟糕得很,谁知道自家啥时候也会遭了难,需要靠这玩意儿来救急呢?

最初的时候,难民营的士兵们为了省事,是直接给流民发“粮砖”,让他们就着凉水填肚子的——都已经落魄成流民了,哪里还有资格计较口粮太硬?谁知却一下子活活撑死了好些人!被吓住了的众赶紧改变工作方式,不嫌麻烦地把这些压缩口粮煮成糊糊,还刻意多加水弄得比较稀,才敢拿给这些饿死鬼们吃。

等到流民们拿着军队提供的木头碗,喝过了热糊糊之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了——拿着大棒子的士兵各就各位,凶神恶煞地驱赶着流民们前去进行“净化”:先剃头、再洗澡、接下来是发新衣服,然后是体检和吃打虫药,有条件的话还要接种疫苗……刚来的流民往往很不听话,一听说要剃头,很多人就会下意识地进行肢体抵抗。直到被士兵们用棍棒给揍得老实了之后,才肯乖乖的接受净化程序……

好不容易剃头洗澡净化完毕,这些吓得够呛的难民们却得到了一份礼物,每个人都换上了一件好像面口袋一样的蓝布袍子,腰间扎一条麻绳,脚上也有了一双崭新的草鞋,于是一个个也就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按照难民营驻守部队的经验,虽然在给难民剃头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很严重的抵触情绪,但等到真正剃了头之后,倒也没什么人会觅死觅活的——心理素质脆弱到这等地步的家伙,早就已经死在了逃荒的路上。绝大多数穷人都很清楚,像自己这样的下等人为了保证生存,是绝对不能讲究什么脸面的,更不要提什么尊严和人权了!只要能够让自家人多吃一口粮食,能够对付活下去,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可以的。

再接下来,士兵又给难民们发放了睡觉的毯子、喝水的木头杯子等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并且呵斥着他们就地露营——如今还是大热天,席天幕地睡觉也不会太难受……到了这一步,基本上每个难民都已经安下心来了,认为主家给自己发了那么多东西,肯定不会让自己再饿死冻死,所以也就更加听话了。

然后,这些难民将视情况,或者在营地里进行若干天的纪律训练,或者直接被押送到后方,在途中进行再教育。而前方的这些收容站也将涌入一批新的外地流民,如此轮回往复,仿佛从来没有休止……

使以关大弟这个底层士兵的眼界,也觉得被送往登州的难民实在太多了,不由得有些忧郁。

“……大弟,你愁个啥啊?不是说,这些流民不会在登州落户,跟咱们抢饭吃、抢地种,而是要被那位黄大帅送到南方去垦荒吗?”另一名士兵有些不解地问。

“……话是这么说,可是从山东到南方的路那么远,他们在登州等船的时候,难道就不用吃喝了?”

关大弟白了他一眼,“……希望那些大海船能够从外地多运些粮食过来,要不然就得让咱们给他们供着饭食吃啦!那样一来的话,咱们在文登和威海的那些个屯堡也不算有多宽裕,怕是要被活活吃穷了……”

——事实上,登州镇士兵关大弟的上述担心,从某种角度来说,完全是在杞人忧天……

※※※※※※※※※※※※※※※※※※※※※※※※※

威海卫,刘公岛

在另一个时空,这座从威海的街头即可望见,与威海市区只隔了一片狭小海域的岛屿,将会成为清末北洋水师的总司令部和二十一世纪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在明末的这会儿,刘公岛上除了寥寥几户渔民的简陋窝棚和一座荒废多年的破庙之外,就只有一片原生态的温带天然植被……

直到全球华人穿越者同盟的三艘鳄鱼级登6舰,才让这座草木茂盛的荒岛上多了那么些文明的痕迹。

——岛上原有的渔民,被立刻强制迁走,塞进了登州镇的军屯。三条用于停泊大型船舰的栈桥,只用几天时间就被抢修完毕。然后,在岛屿南部靠近大6的平地上,出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净化营”,到处都是一排排的彩钢简易房和军用帐篷,还有为净化营提供生活用水的沟渠和小水库,也在岛上相继出现。

来自中原各地的流民们,在登州镇控制区边境的各处收容站换上蓝布袍子,一队一队地被押送到威海卫,然后坐上登州水师的战船,一船接一船地运到了刘公岛上。让这座亘古荒凉的小岛,一时间居然变得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起来……不过,这些流民并没有在岛上滞留多久,而是在凑足了一定数量之后,就被塞进那三艘巍峨如山的大铁船里,说是要把他们转运到“海外”去垦荒。

这个消息毫无疑问地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但难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大铁船每次装满人出海之后,通常不过一两天,有时候甚至只有半天便开了回来……如此看来的话,即使这些大铁船的速度再快,但只要这么短时间就能打个来回的话,那么他们即将安家落户的所谓“海外”地方,估计也不太远吧!

于是,刘公岛净化营里的这些流民,也就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虽然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但也知道保证自己的生存才是头等大事。在故乡连年灾祸横行,老百姓已经没了活路的情况下,他们既然之前就为了混一口饭吃,不惜背井离乡流亡到外地逃荒,那么现在自然也不会介意为了谋生,而稍微跑得更远一点。

——这些流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未来的新家,居然会远在地球的另一边……

刘公岛上的净化营里,刘二狗正在收拾着自己寥寥无几的几样行李,准备跟着大队人马一起上船。

刘二狗是河南开封府乡下的一名佃农,自从崇祯三年以来,河南连续三年大旱,开封府虽然靠着黄河,但灌溉水渠早已荒废,纵然有河水也浇不了地。刘二狗家中颗粒无收,既交不起东家的租子,又没有活命的口粮,还被衙役拉去打板子催税。不得已之下,只得和同村几个青壮一起投奔了山上的土匪。

然而这世道实在是每况愈下,刘二狗很快就发现,在土匪窝里居然也渐渐地没饭吃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又一次偷着跑下山,加入到外省流浪乞讨的流民队伍之中。一年多流浪下来,靠着灵活的脑筋和健壮的体魄,他扛过了各路土匪的劫掠和各地官军的驱赶,非常侥幸地活了下来,并且来到了山东地面上。

不过,山东的灾情虽然比河南稍微轻一些,但同样是五十步笑百步,本地的农户都很难糊口,刘二狗他们这些河南流民自然也讨不到什么东西,更找不到像样的工作,没多久就有一小半人病饿而死。

走投无路之下,刘二狗甚至想要重操旧业,拉杆子做土匪去抢吃食,偏偏又搞不到什么趁手兵器,而只拿棍子和石块的话,这些饿得走路都发飘的流民,显然是打不过地主家里那些护院家丁的。

就在这个时候,山东这边也起了战乱,流民们的日子更加难熬,时常被官军驱杀,或者让闻香教众裹挟着去填壕扑城当炮灰,本地人也对他们愈发警惕,别说讨饭,连讨口水喝都很难……幸好老天爷保佑,遇到了登州镇招募流民,当时已经差点饿死的刘二狗,总算是被收容站的一碗热面糊给救了回来。

关于登州镇造反的事情,刘二狗也是听说了的,心里也琢磨着是不是叛军要招兵买马——如果是普通人,或许会本能地对这种犯上作乱的事情感到有些恐惧,但对于曾经当过土匪的刘二狗来说,只要能够混上几顿饱饭吃,就算投了叛军似乎也没啥大不了的,或许还能凭着一刀一枪杀出个富贵呢!

只是这登州军的规矩实在是很奇怪,大家才喝了一碗热面糊,就被驱赶着剃掉头发,还被那些当兵的驱赶着剥了衣裳挤在河滩旁边洗澡搓泥……虽然有些遭罪,但是搓洗干净之后给发放的新衣裳,以及接下来供应给大家的干硬饼子、香喷喷的肉汤,还有热乎乎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