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所有人的生活条件都在飞速朝着野人的水准下降;李维顾问不由得哀声长叹;却又无法可想——首先;他身边留作纪念的哆啦a梦神奇道具;只有两个竹蜻蜓和一个缩小灯;虽然在勘察地貌、搬运物资和采集矿石的时候很有用;却也没法无中生有……在澳洲荒野上的日子里;李维不止一次地后悔;为什么在当初跟哆啦a梦在一起的日子里;没想到弄一块【美食桌布】或者一台【年代性自动售货机】过来呢?

而且;随着“中远星”号的搁浅被困;所有人至少在一年内都已经无法离开澳洲西北海岸的这个角落了;哪怕想要在澳洲大6上换个资源更丰富的地方重新开始;都已经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极度悲观之下;李维甚至开始天天做噩梦;梦中全船一百多号穿越者和那些波兰大鼻子个个衣衫褴褛;有的甚至穿上了树叶。然后船医谢杰瑞一脸落寞地说:“……顾问同志;有一个坏消息跟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我们已经弹尽粮绝;恐怕明天开始就要学树袋熊啃桉树叶了;好消息是这地方的树叶有很多。”

另一边;某个胖子正拿着菜刀在追着他那条拉布拉多犬;嘴里喊着“我要吃肉;我不要吃树叶”。而在更远的地方;船长王铁锤则带领着一于乘客代表正跟几名土著首领谈判关于并入其部落的事宜……

幸好;就在这前途黑暗的日子里;不可思议的救星终于到来了——在经历了将近一年艰苦卓绝的寂寞生涯之后;“中远星”号上的一百多号穿越者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并不孤独……

※※※※※※※※※※※※※※※※※※※※※※※

在那个跟往常一样愁云惨淡的早晨;李维和其他人一起围坐在燃烧的篝火旁边;将一块烤熟的袋鼠尾巴肉;外加他刚掏来的一个煮鸟蛋递给他老婆赵娜——在难以下咽的袋鼠肉之中;袋鼠尾巴肉算是口感较好的部分。然后自己拿起一块怪味四溢的烤袋鼠大腿肉;稍稍撒了点盐;皱着眉头就要咬上去。

然而;还没等他把烤肉咬到嘴里;就听到不远处的山崖上传来一声告警的枪响;然后就有滚滚浓烟从山顶那座岗楼顶部燃起——自从建成以来;那里的烽烟还是第一次被使用

而无线电对讲机里;则传来了岗楼上那位瞭望员结结巴巴的高呼:“……船船有船过来了”

正在篝火边吃早餐的众人;猝不及防之下顿时一片慌乱;所有人一时间都不知所措。最快镇定下来的李维同志;只来得及安慰了几句他的妻子赵娜;就把【竹蜻蜓】往自己头顶一摁;然后以最快速度腾空而起;朝着海湾上空飞去;同时举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眯眼搜索着突然到来的不速之客。

然后;他就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发现了一艘桅杆顶端飘扬着奇异的红底双剑苍鹰旗;甲板上竖着烟囱;正在冒着滚滚黑烟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大帆船?

霎时间;李维只感觉头脑里“啪嗒”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崩断了。

“……上帝啊十七世纪哪来的蒸汽轮船?这不科学等等;难道是那个波兰人在说谎忽悠我们?现在其实是183年;而不是63年?”一时间风中凌乱的李维;忍不住如此语无伦次起来。

殊不知;就在他悬浮半空风中凌乱的同时;下面那艘大帆船的甲板上;同样也有几位穿越者仰头举着望远镜;遥遥注视着李维的“英姿”;并且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精神崩坏:

“……太上老君啊?这年头的澳大利亚西海岸居然有房子?天空中还有人在飞?这不科学”

第十八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八)

第十八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八)

第十八个瞬间:没想到与不科学

63年2月7日;澳大利亚西北海岸

一艘来自南美洲新兴势力“东岸共和国”的探险船“斩波号”;正在洋流和蒸汽机的推动下;沿着澳大利亚西部海岸线缓缓北上。由于风向不顺的缘故;“破浪号”桅杆上的风帆都落了下来;只有船舷两侧巨大的明轮还在不断旋转;给顺着洋流漂泊的探险船提供加速动力。

李毅上尉站在探险船的艉楼上;漫不经心地用望远镜打量着东边满目荒凉的海岸线。

确实;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埋着无数很容易开采的优质矿藏;但对于人少国小的东岸共和国来说;却并没有什么意义。而李毅上尉此次远航的主要目标;也并非是为东岸国夺取一块澳洲殖民地。

——他此次出海探险的最重要目的;是设法绕开欧洲列强的封锁;打通一条前往大明帝国的航线;以便于为坐落在后世南美乌拉圭地区的东岸共和国;搜集到更多数量的中国移民。

自从五百多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穿越者;在拉普拉特河东岸的后世南美乌拉圭地区奠基立国之后;从遥远的大明输入同文同种的人口;以保证主体民族数量;维持国家稳定;就成为了东岸的一项国策。

然而;位于南美洲的中南部;毗邻大西洋的乌拉圭;距离中原故土实在是太遥远了。东岸国如果想要获得大批的明朝移民;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葡萄牙人的渠道;委托他们到中国去招募流民——在这年头;他们是唯一在中国有据点和门路的西方人;西班牙人与荷兰人都还没打开跟明朝直接交流的路子。

很显然;任何垄断的生意都会导致暴利。更要命的是;在九千公里之外的北美洲原时空纽约地区;还有另一个华人穿越者集团“华美国”;同样有着从东方输入华人移民的迫切需要。在两个买主的竞拍抢购之下;唯一的“供货商”葡萄人趁机坐地起价;让南北美洲的两个华人穿越者集团都叫苦不迭——这项人口生意搞到最后;从明朝运输一个移民到美洲的价格;居然被葡萄牙人炒到了足足四百两银子这还是最起码的底价如果运来的是个瘦弱小姑娘的话;这么多身价银子恐怕都已经跟她的体重差不多了

而在同一时代的明朝;买一个小姑娘的身价最多不过四两银子;便宜的往往只要一两到二两……

于是;华美国和东岸国这些年来建设纺织、冶金、制药、晒盐等诸多“先进”产业;利用技术优势提前进行工业革命所取得的相当一部分发展红利;就这样被垄断着流通渠道的葡萄牙人给一口吞了个于净。而通过人口贸易从美洲两个穿越者集团身上刮到的油水;则达到了葡萄牙王国每年财政岁入的五分之一

如此代价昂贵的大宗开销;华美国和东岸国在咬着牙坚持了几年之后;终于无法忍受下去;相继开始了对东方航路的独自探索;可惜事情从一开始就不顺——为了获得通往东方世界的中继站;华美国和东岸国几乎同时在南非建立了殖民据点;然后因为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关系;很快就爆发了严重的武力冲突……从公元62年开始;双方的土著附庸军在南非展开了武装对峙和小规模交火;挂着蓝白五星旗(华美国)和红底双剑苍鹰旗(东岸国)的战舰彼此打开了炮门;互相剑拔弩张;一场南非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最终;鉴于北美的华美国已经拥有蒸汽装甲战舰;在南非战场上的火力和兵力都处于优势;南美的东岸国被迫妥协退让;以和谈收场——华美国得到了南非的地盘;但出于同胞之谊;港口也必须对东岸国开放;殖民地政府里也插了东岸国方面的人;有点儿类似于民国上海的公共租界。然后;灰溜溜撤出南非的东岸国殖民者;转而搬家去了马达加斯加岛;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港口“塔城”;作为前往东方的挺进基地。

再接下来;东岸国在62年派出两艘战舰尝试了一次对东方的远航;结果在马六甲海峡被荷兰舰队揍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这个时代的英国海上强权还没发展起来;荷兰才是威震全球的海洋霸主;在全世界拥有至少六千条战舰和武装商船;海上马车夫的名号可真的不是白叫的

而作为控制香料贸易的要害;巴达维亚的荷兰舰队实力也是相当强大;仅次于荷兰本土而已。凭借着如此强大的舰队;荷兰人在这个世纪几乎垄断了东方航线;尤其是至关重要的马六甲海峡;更是被荷兰人视为禁脔。除了少数与他们做过利益交换的英国、法国或丹麦船只;在和平时期或许能通过外;其它势力只要一出现在孟加拉湾和马六甲海峡附近;就会遭到荷兰舰队的袭击。

即使是更早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这个世纪里也被荷兰舰队封锁得够呛;本土与远东殖民地的联系在总是时断时续;经常是连续很多年都没有一艘葡萄牙船只能够抵达澳门……幸好;在63年前后;葡萄牙人跟荷兰人的关系还算可以;所以才能跟美洲两个穿越者集团做贩运明朝人口的生意。

※※※※※※※※※※※※※※※※※※※※※※※

想要突破荷兰人的封锁;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集结一支规模空前的大舰队前往远东;震慑得荷兰远东舰队不敢乱说乱动;二是进行碰运气的偷渡;如果船速够快的话;或许能突破荷兰人在马六甲海峡的封锁线……但前者的代价太恐怖;后者又太不靠谱;所以东岸国选择了第三个办法:不走马六甲海峡;绕路

——具体来说;就是以南半球海洋的西风漂流带为天然动力源;从乌拉圭扬帆行驶到南非或马达加斯加岛;再从非洲南端继续凭借洋流越过印度洋;直抵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珀斯——这一片海域远离6地;荒凉空旷;基本不会有遭遇海盗和敌国海军的危险。然后从这里转舵北上;沿着西澳大利亚寒流一路向北进入东南亚地区——这一带有着成千上万的岛屿星罗棋布;荷兰人的势力再强也顶多只能控制住巴达维亚和马六甲等几个关键点;没办法监视每一条航路;偷渡者可以从容跨越这片海域;直抵北方的日本、台湾、朝鲜乃至于中国大6。等到了回程的时候;则可以沿着澳大利亚东海岸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南下;再次进入南半球西风带;随后乘着风儿横跨太平洋;穿过麦哲伦海峡或德雷克海峡;最终回到东岸共和国。

当然;这条环绕地球的移民输送路线;只是几个海军官员从海图上画出来的;在理论上貌似能够行得通而已;至于在实践之中会遭遇哪些麻烦;则根本无人知晓……为此;就有了李毅上尉的这次远航。

一个多月之前;李毅上尉奉命指挥东岸国内最新研发成功的两艘蒸汽明轮-风帆混合动力探险船——排水量七百三十多吨的“破浪”号和“斩波”号;从马达加斯加岛的塔城据点起锚出航;用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成功横跨印度洋;抵达了荒凉于燥的澳洲西海岸。在登6勘察过地貌;埋下一块主权石碑;又把水舱里那些充满了可疑绿色悬浊物的臭水换成新鲜淡水之后;李毅留下“破浪”号在原时空的珀斯地区修建殖民据点;自己乘坐补充了新鲜淡水的“斩波”号继续北上;勘测澳大利亚西部的航路情况。

从“斩波”号上向岸上望去;入眼就是一片荒凉的漫漫黄沙;缺少植物、没有河流;贫瘠、于旱是这里的主色调。不过在远处那片隆起的山脉脚下;倒是有一些绿色的点缀;也许也只有山间才能有那么几条小溪能够给这片干旱的土地提供生命的源泉。随着探险船的缓缓移动;岸上的沙漠风景逐渐变成了一片平坦的大草原;但依然相当的于旱;连树木都很少见到——由于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澳洲西部就是这样一片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交错的荒芜景象;论生存环境;大概也就跟中国的西域差不多;而且更加孤独和寂寞;没有什么人类文明留下的遗迹;连动物都比欧亚大6落后了足足一个纪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