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浚宴请宋高宗赵构。这场盛宴先后上了大大小小6oo多道菜,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从上午1o点吃到晚上9点,共计11个小时。而中世纪欧洲王室宴会最奢侈的主菜,顶多也不过是抹着糖浆和香料,看上去油汪汪的烤肉罢了——天底下还有哪个国家能跟中国人比会吃啊?

然后,宋朝人的文化程度,也远远高于同时期遍地文盲的欧洲,例如苏东坡在一次乘船出行的时候,就发现撑篙的船夫居然熟读《论语》,而客栈老板也会背诵他最新写的几首诗词,宛如后世追星族。

而在当时的京城汴梁,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不仅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小吃,甚至连当街出售的报纸也有了,各种娱乐和夜生活也很丰富,市民们生活得很有小资情调。城内每夜灯火通明,很少有宵禁,堪称当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不夜城,足以甩开那些欧洲土著人十条街的距离。

此外,宋朝还出现了卫生纸——五代时期的中国人还在削竹片擦屁股,南唐后主就亲自挥刀削过。但到了元朝关汉卿的戏曲里,就已经完全改为了厕纸。由此可见,卫生纸应该是在宋朝被普及的。

总之,宋朝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商业化、市民化的繁荣社会,在生活质量上曾经冠绝全球。

诸位不幸来到中世纪欧洲的穿越者们,如果你们还想要享受比较高质量的生活,不妨往东方去吧!

不过呢,请大家注意,这句话里关于“东方”的概念,也就是到中国为止,千万不要走过了头啊!

如果还要继续往东,漂洋过海,来到欧亚大6的最东端,传说中太阳升起的日本列岛……

那么,诸位刚刚领略过欧洲中世纪各种悲催风情的穿越者们,恐怕就会又一次万分悲催地发现,自己的这趟东方之旅,不过是从一个地狱跳进了另一个地狱……

一、穿越地点别搞错!

一、穿越地点别搞错!

首先明确一下时代背景,对我们来说最最耳熟能详的日本战国(16世纪)对应到欧洲,已经是大航海时代了。与欧洲中世纪最为对应贴切的年代,应该是日本的平安时代(9到12世纪,前后约4oo年)。

(关于日本战国时代的生活,赤军阁下已经在《活,在日本战国》里面有了详细描写,在此不复多言。)

虽然不如烽烟四起、刀光剑影的日本战国时代那么让人耳熟能详。但在后世日本的动漫作品之中,故事发生地在平安朝或者以平安朝为原型的作品,其实也为数不少。例如《少年阴阳师》、《御伽草子》、《遥远时空中》等等,还有其它的许多少女爱情漫画,为我们现代人共同描绘出一个优雅矜持的浪漫时代。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大阴阳师安倍晴明的无敌神通,学问之神菅原道真的凄凉悲愿;柔声细语的多情贵公子,娇羞美艳的深闺怨妇,聪慧狡黠的女诗人,轻歌曼舞的白拍子舞姬,严肃刻板的中年僧侣,午夜出没的妖魔鬼怪……

在上述这些动漫和小说作品之中,日本平安时代的主旋律,似乎就是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以及优雅浮华的贵族生活。虽然这个年代并没有战国时代那种金戈铁马、沙场浴血的男儿豪情,但却洋溢着女性化的细腻柔美、精致典雅,似乎很得晋江中文网那些女作家的喜欢。

嗯嗯,看起来似乎很不错,就像现代的日本人偶一样精致华美,那么,不妨穿越过去看看?

……那个……在穿越之前,你最好先明确一下地理方位。在那个年头,并不是在日本列岛的任何地方,都能领略到平安时代的风情的……

——平安时代的日本版图,和现在很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小了一圈儿。北海道岛还是土著人虾夷族的天下,而本州岛的东北部奥羽地区(就是地图上从东京往上的那一块),也是由大和朝廷征服之前的旧土著割据自治,类似于殖民地。要到平安时代的末期,当地人才基本完成了与大和族人之间民族融合和同化。

而在西南边,琉球岛还是愚昧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九州岛南部也是野人出没,仅仅在名义上被划入了版图。在这些地方,你只能领略到原始社会的“淳朴风情”……

就算是在大和朝廷治下的绝大部分地方,也都是地广人稀、刀耕火种、野兽出没,连一座稍微像样的城市都找不出来,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恐怕还不如欧洲中世纪的农奴呢!

没办法,日本文明的诞生都已经是公元二世纪的事了。而大和朝廷的雏形更是直到六世纪才形成,平安时代则开始于九世纪……哪怕有西面的中原天朝大力输入中原文化,想要日本人这么快就从一个个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坐火箭直接进入统一的封建国家阶段,也实在是有点儿强人所难。

(想象一下,夏朝的中国大致上应该是一副什么模样,就不会觉得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发展迟缓了。)

更何况,虽然国家尚未真正统一,但统治日本的贵族公卿们却已经早早地腐朽了。

他们放着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的重任不管,一门心思地寄情山水,烧香拜佛,吟诵诗歌,钻研书法,陶冶情操……更绝的是,当时的公卿贵族们,还把全日本的其余地方一律视为“乡下”甚至“鬼地”,认为去那些地方转一转都会沾染上晦气,一心要当宅男,恨不得一辈子缩在风景秀美、佛寺林立的京都城里不肯出来。偶尔有几个离京的家伙,多半不是因为流放就是因为贬谪,或者是出奔躲避政治迫害——走的人和送的人都是哭哭啼啼的,有的甚至还要留下遗书,并且一到了地头就天天盼着尽快回来。

因此,平安时代的日本,是一个上下完全脱节的畸形社会。唯一的文明城市就是京都,其余地方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而日后那座繁华大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在当时日本人的观念之中,就跟我们现代中国人印象里的新疆、西藏差不多。在那里崛起的几家武士名门,最早其实都是京都公卿们打发过去巩固边疆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可怜的早期武士,必须一边辛苦地抵御分裂主义恐怖分子(原始部落土著,例如土蜘蛛、虾夷人之类)的袭击,一边还要开垦土地种水稻自给自足,因为京都的朝廷一般不负责军粮供给。

——至于被派到那里担任国司之类职位的公卿,基本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援藏干部”。

所以,那个年代的财富、文明、艺术,以及所谓“平安时代的风情传说”,全都被浓缩在了京都的方寸之地,穿越者必须降落到那里去,才能亲眼目睹。而不是像几百年之后的日本战国时代一样,在九州、四国、西国、近畿、东海道、东北(奥羽)各地,都有着各自的英雄美人、故事传奇。

二、衣衫笨重胜铠甲!

二、衣衫笨重胜铠甲!

滴滴滴!现在穿越坐标已经锁定,就选择平安时代的京都!鉴于大家不是来受苦受罪的,身份则选择公卿或皇族家庭里的少爷小姐……好!穿越成功!接下来,诸位文质彬彬的先生们,似乎就该去享受悠闲而又富有格调的优雅公卿生活。而诸位满心憧憬的女士们,似乎也该去追求自己那一份甜美的浪漫爱情了?

……这个……你还是先把衣服穿好再说吧!

要知道,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最善于自己折腾自己的民族之一,他们发明出来的各种繁文缛节,就连同样擅长这一套的中国人,时常也会感到有点吃不消。

而整天闲得蛋疼的公卿贵族,更是全日本最会折腾自己的人。光是拿他们穿的衣服来说,贵族男子就有狩衣、束带、衣冠、直衣等种种名目,而且全都是峨冠博带,宽松臃肿,完全以浪费布料为首要目的,基本上没有哪件穿起来好看或舒服的。尤其是公卿们上朝觐见天皇的朝服“束带”,更是在屁股后面还有一条拖地的“长裾”,最长可达5米,具体式样可以参加新娘的婚纱后摆。

而且,日本的贵族公卿们在进宫上朝的时候,可没有女童或伴娘帮他们抬起屁股后头那块布。

于是,这条好像是超长型尿布的“长裾”,只好在地上拖来拖去,就仿佛扫地大妈的墩布——估计最初设计这套朝服的人,就是希望文武百官都能义务劳动,替天皇家免费当清洁工。只要每天上朝散朝的时候,拖着这条“长裾”在宫里来回走上一圈儿,就能把走廊和庭院上的灰尘都给擦干净了……

顺便说一句,平安朝贵族之间的常见恶作剧之一,就是踩住别人的“长裾”,让他一个踉跄跌倒……

至于贵族女子,则有作为正装的十二单衣,俗称“十二单”。以及外出时穿的“壶装束”(就是身穿宽松的袍子,头上戴着一顶斗笠,四周还要垂下长长的面纱,形态臃肿无比,远看上去像只酒壶。)等等。

嗯嗯,作为脱离了低级趣味,追求平安时代古典风韵的女性穿越者同胞们,在看过《少年阴阳师》、《源氏物语》、《遥远时空中》这些动漫作品之后,想必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平安时代“大和抚子”们的最正规装束,也就是款式最为豪华,色彩最为绚丽,宛如燃烧的云霞般灿烂的“十二单”啦!

所谓的“十二单”,就是把十二件不同色彩的刺绣单衣叠起来穿,看起来五彩缤纷、斑斓绚丽,又有着一种庄严大方的古典之美,无论在电视剧还是在漫画里,都显得异常华丽夺目,视觉效果惊人得好。

尤其是用京都名绸“西阵织”裁制的十二单,更被誉为是艺术和手工的精致组合,以及全世界最华丽的绣品之一,深受古今中外的时尚女性们的追捧和喜爱。

但问题是,你知道这种绚丽奢华的“十二单”,究竟有多重吗?

答案可能会吓死你:1o~2o公斤!

说得更形象一些,就是大致相当于一名低年级小学生的体重!

——前几年,为了让在日的留学生更加了解日本传统文化,日本名古屋国际中心曾经举办过一场面向留学生的“十二单”女装和服试穿体验会。留学生们先是观看了模特的实际穿着示范,然后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试穿。然后纷纷喘着粗气表示,“……(‘十二单’)不论是颜色还是图案都十分美丽,穿上后好像穿越回古代一样,非常有趣,唯一的问题就是太重了,实在吃不消。”

有一位中国的23岁棒小伙子听了不信邪,也试着穿了一下“十二单”,结果同样差点被累得趴下。

事实上,名古屋国际中心在那一次体验会上拿出来的“十二单”,已经是1o公斤左右的“夏季轻量版”,如果是冬装的话,还要再增加将近一倍的重量(夏季的“十二单”是单层,冬季则要铺绵,类似于中国人冬天往夹衫里面塞棉花,夏天再把棉花挖出来,所以重量变化很大)。

而且,平安时代的贵族女性正装,虽然被后世的人们叫做十二单,但是并不是一定就指重叠地穿着十二件衣服,而是要根据季节和喜好进行不同搭配,数量上也常有突破。其中,一次就重叠穿着26件衣服的女性贵族,在历史记载中据说也是有的……那身“二十六单”的重量,只怕是连4o公斤都不止了!

没办法,由于古代的纺织、刺绣、印染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出来的布料,在同样的尺寸之下,往往要比现代产品厚重得多。而同样是由于古代纺织技术不发达,布料价格昂贵,所以每个人身上衣服的长短多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