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8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事岂能作假,未来的十天内,子敬会跟着我的船一起去见证这一势必会彪炳史册的大事,到时候是真是假自见分晓。”

子敬深深的吸了口气,不过他白皙的脸上还是出现了一片cháo红,显然还是有些心情激荡了,没办法,听到这个消息,任何一个汉人都会心情激动吧!更何况自己将要去亲眼见证,甚至是亲身参与期间。

“在下从现在开始就要跟着先生么?”

“是的,不能离开左右,若是你有什么事情,我陪着你一起去办,若是书信与亲友,也不可泄漏此事。对了,子敬是丹徒人?”

“并非,在下是江北东城人,之前东城动荡,在下才与叔婶举家南下安身丹徒。”

方志文会意的笑了笑道:“如此不如我们去子敬家中拜访一下长辈,顺便与亲人说明去向可好?”

“这也无不可,不过在下好友来信邀请在下去建邺游学,在下还需要写信告知他此事稍有延误。”

“理所当然,稍有延误而已,想必贵友不会责备于你的。”

方志文心下暗笑,只怕这一延误就是一辈子啊,俗话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嘿嘿。(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甫首战兵进河东

看着自己面前威武雄壮的军人们,以及那些军人严重尊敬和冷毅的目光,鲁子敬终于明白自己是碰上了一位幽州海军的官员,怪不得他能知道这么机密的事情,怪不得他身边的那个汉子满是勇烈的气息。

“先生,不,应该叫大人才对吧?大人上下如何称呼?”

“呵呵,我是征北将军方远方志文,你可以叫大人,也可以叫将军,当然叫主公更好!哈哈”

“大人知道在下?”

“江东才俊莫过周郎与子敬啊!你开口就说自己叫子敬,我看你见识非凡眼光独到,自然肯定你就是鲁子敬了!”

鲁肃苦笑不已:“于是大人就设了个套子让在下自己伸头进来了?”

“这你可说错了!我所说的事情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我立刻就送子敬你回家。”。。

鲁肃想了想道:“都说大人心思灵动,不依常理行事,果然!大人用心良苦,在下佩服,不过在下早就答应了公瑾要前去共扶孙策,这”

“哈哈共扶孙策?子敬为国为民?还是为了自己的不世功业?”

“这”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么?人活着首先是活着,然后是活得更好,让亲人们过得更好,进而建功立业显名于世间,让世间百姓受惠与自己,我说得可有错?”

鲁肃略微惭愧的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在下受教了!”

方志文走到指挥台的边上。扶着栏杆看向夕阳下的大海。

“那么子敬你扶助孙策是为了什么?”

“为了扬名于世、光耀门楣,也为了江东父老的福祉。”

“孙策不行!他不可能成为大汉的主人,这点你认同么?”

方志文头也不回的问道。这句话不但鲁肃觉得有些怪异,连周围的太史昭蓉、糜贞、甄翔和蒋钦都觉得很惊讶,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方志文如此明确的说出孙策不行这句话来。

鲁肃摇头:“孙策或许现在还不够强大,但是只要立足江东耐心经营,依托长江天险阻隔,应该能与中原诸侯对峙,至于将来如何。谁又能知道呢?”

“呵呵,昨rì之事今rì之师!为何不可知呢?江东世族根基深厚,孙策其兴也勃。盖因世族的支持,可惜,世族之害前车之鉴也未远,孙策凭何能超越刘家的成绩。依靠世族而大兴?”

“这”

“你口中所谓的长江之险。险今何在?若是我愿意,孙策的水师覆灭只在顷刻之间,孙策的生死不再其手,而在我手,仅仅是凭着这点,我就有资格说,孙策不行,最多也就是一个割据一方的枭雄罢了。子敬跟着这样的主上,是打算关起门来成一统。做着功业千古的美梦么?”

鲁肃心乱如麻,他知道,方志文的话很对,可是,可是答应了周瑜的事情不能半途反悔吧,何况,难道跟着方志文就能不一样么?严格来说,幽州也不过是割据一方,方志文也不过是一方枭雄罢了。

“可可幽州又有不同么?”

“幽州当然不同,幽州没有世族豪强的包袱,所以可以制定全新的政策,让土地这种资源不会成为毁灭一切的根源,让大家的眼光不再盯着那点土地,而是看向更大的世界,因此,幽州人具有更宽广的胸怀,具有更强的进取心,具有更大的勇气面对挑战,具有更大的勇气保护自己的一切。不说将来,仅仅是现在,幽州的功绩就足以彪炳史册,将来我方志文和一众属下在史册上是为我大汉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英雄,而不是只会在家里争遗产的不孝子,这难道不是事实么?”

鲁肃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强辩下去了,方志文说的桩桩件件都是事实,在事实面前,任何狡辩都是十分苍白和无趣的。

“可,可我是江东人。”

“你更是大汉人!”

“可我答应了公瑾,要与他共事!”

“现在你身不由己啊!而且,为了你家人的安危,所以不得不改变初衷了!”

“我?我身不由己?我的家人?”

“对啊,丹徒可是掌握在我的盟友手中的,我让他们找个借口将你家人送去幽州一点都不困难啊!所以,你现在不但自己被我绑架了,连家人都已经被绑架了,就这样回复周瑜吧,这家伙xìng子高傲,容易应付!”

“这我哎!”鲁肃简直是哭笑不得啊!如今他才切实的知道,什么叫做行事不依常理了!看到周围几人即时同情又是好笑的表情,鲁肃忽然有种感觉,自己绝对不是第一个被这么对待的人。

说起来,自己平时还自视甚高,却想不到竟然不知不觉的就被拐卖了,说出去也真够丢人的了。

“大人,您这是强人所难啊!”

“绝对不是,我是寻求双赢,幽州缺人,而子敬缺乏一个扬名于世的机会,我们各取所需啊!呵呵”

“可这只是大人单方面的看法啊!在下未必觉得这个是个机会。”

“所以啊,有时候对看不明白未来的人,不妨拉着他走。”

“呃说不定在下心中不服,不肯尽心竭力,那岂不是事与愿违?”

“不要紧,子敬如此聪明,很快就是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不然我为何要定十天之约呢!”

“大人是要带在下去哪里?”

“还能去哪里?我不是说了么,我们要反攻时空道标的另一边,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一战,你不想亲眼看看,亲自参加么?”

“真,真的要反攻啊!”

“当然,事实上,在永明海面上,还有另一个时空道标,在异界的敌人出现之前,我们就已经先进入了异界发展了,不过因为客观限制,发展的速度慢了,所以在南边出现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如今对面的敌人也发现了我们在北边的基地,正在准备攻打那边的基地,于是”

“于是大人准备趁机拿下南边的关口,使其不能兼顾?”

“不,是使其彻底丧失进攻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将会攻守易势,我大汉惶惶军威,岂容异族肆意侵凌,干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方志文的一番话说得鲁肃热血沸腾,心里的那点委屈早就被冲得无影无踪了,他毕竟还是个年轻人,血很容易就热了!

驻军于左冯翊的皇甫嵩这两年的rì子过得还算是滋润,有两个儿子在京中左右逢源,他自己也在董卓和雍州世族之间两边讨好,别的不说,至少不用再为军资粮饷犯愁了,而且根据董卓的指示,皇甫嵩还慢慢的将手伸进当地的政治事物中,逐渐的掌控住一些战略要地的控制权,逐渐成了左冯翊不可轻忽的强大势力。

不过,随着皇甫嵩的坐大,当地势力开始对皇甫嵩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戒备和排斥,让皇甫嵩很难再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当皇甫嵩升起了是不是向东发展的念头时,天子讨伐袁术的诏书到了。

跟随诏书一起到的,还有儿子的书信和董卓的亲笔信,皇甫嵩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皇甫嵩的五万部队分别驻扎在夏阳和临晋两城,战略态势非常好,甚至可以说这个布置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反攻河东在做着准备,现在皇甫嵩需要做的,就是渡河出击,一举夺下河对面的汾yīn和永林,并以此为支点,向河东郡渗透。

更让皇甫嵩高兴的是,河东郡没有豪强的部队,公孙瓒有些部队布置在河东郡东部王屋山以东,距离甚远,如果皇甫嵩的速度够快的话,能够吃下大半个河东郡,将来河东就是皇甫嵩的地盘了!

皇甫嵩动作很快,立刻向朝廷回复自己将会奉诏,并且给董卓回信,要求进一步增加兵力,以便控制更多的区域。同时,皇甫嵩不等董卓的恢复,就下令整军出发,渡河突袭汾yīn和永林这两个现在控制在异人手中的城市。

在河东郡和弘农郡的异人多是二三流的行会,事实上他们本来也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而来的,谁也没有在袁术和董卓的夹缝中打出一片天地的自信,因此对城防的建设力度也不大,正面对抗董卓的战斗意志也不坚强。

汾yīn和永林的战斗皇甫嵩亲自上阵,城内的异人部队却各有心思,损失稍大之后,异人部队的投机心理大起,纷纷的撤出了战斗从东面溜走了,出了城门之后,这些异人摇身一变,又跑去皇甫嵩营中接下进攻任务,成了董卓阵营的力量了,胜利者的收获总是比失败者大!

如此一来,倒是便宜了皇甫嵩,付出了不大的代价,皇甫嵩控制了永林和汾yīn这两个重镇。

董卓的回信很快到了,同意了皇甫嵩增兵的要求,并且任命皇甫嵩为河东郡太守,但是需要皇甫嵩交出夏阳和临晋的控制权作为条件,皇甫嵩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笔交易让董卓顺利的拿到了左冯翊东部的控制权,而自己则得了河东郡太守一职,可以说是各得其所了。

同时董卓建议皇甫嵩招抚异人,迅速掌握河东,以防止公孙瓒来占便宜,皇甫嵩也很愉快的采用了这个建议。

河东战幕拉开的时候,华雄也突然兵出潼关,直奔弘农!(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董卓出关刘备北进

华雄的部队是骑兵,速度很快,驻守弘农的刘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弘农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不好守的地方,弘农地形狭长,后路只有东面的渑池一个退路,如今华雄轻兵突进,一举就切断了弘农与渑池的联系,让弘农变成了一座孤城。

刘勋一边紧张的加固城墙准备大战,一边拼命的向袁术求援,如果不打通与渑池的联系,弘农根本就没有办法守。

可是袁术的派遣的援军还未到,久违的董卓已经亲自率领大军出潼关,围上了弘农,刘勋顿时麻爪了。

憋了几年的董卓军十分凶残,加上大量的异人部队助纣为虐,弘农城也不是什么坚城,守军的士气很快就被凶猛的董卓军给摧毁了,刘勋带着亲随便装出城,乘搭小舟过了黄河这才逃得一命。。。

弘农城则扔给了董卓,董卓时隔几年终于又回到了弘农城,心里不由得豪情万丈,立刻下令大军马不停蹄的冲向渑池。

随后几rì,渑池、新安相继陷落,董卓的大军驻扎在了函谷关的西面,整个弘农都已经落进了董卓之手,董卓的复出之战堪称完美

另一边,刘备正兴奋的烦恼着。他在犹豫该进攻颍川还是河南。

“主公,进攻河南道路确实不大好走,但是一旦越过山区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