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教你学个乖-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大仙虽然民间多供奉,但哪家修士愿意拿黄大仙当使役或者骑乘的妖兽啊?别人都虎啊豹啊,自己骑一黄鼠狼?
  且不说薛昌金送走了黄姓男孩,回到家里怎么和他爹,他弟弟们商量。单说过了一夜,赵大石想着这几天的农活已经干得差不多了,便要去城里寻些活干,结果还没等他起来,就听有东西抓们。
  赵大石一把将门边上的扁担提起来了,却听外头:“汪!”的一声。
  “肉蛋?”开门一看,可不正是肉蛋吗?“你这是……”
  楚远岚转身,头朝着山里走了两步,又扭过来对着赵大石叫了一声。
  “你这是让我跟你上山?”
  “汪!”
  “大石?”赵婶子有些担心的看着自家男人,虽说上回带回来了一鸡一兔,让他们十几年来总算吃了一回肉。赵婶子小时候,亲眼见着过一块玩耍的小姊妹被山里出来的饿狼叼走的,因当时被吓得太过,赵婶子险些发烧烧死过去。即便是到了如今这般的年纪了,也不敢走得靠近老林子。
  赵大石犹豫了一会,但是一咬牙:“二娘,且放心吧,我心里有跟。”
  赵大石真有跟?他有个脚后跟啊!可是,他实在是想要拼一把。
  赵大石原本是孤儿,在红柳城的育幼院长大,后来被分到薛家村来种田过活,还娶了薛二娘为妻。赵大石夫妻俩都是勤恳踏实的庄户人,农闲的时候,赵大石也多到城里去找些活做,赚两个辛苦钱。
  可这么多年下来,夫妻俩也只存了十几个大子儿。
  一则,分给赵大石的都不是好田,他的田地就挨着薛二的,下等的旱田,地里石头贼多。他们家有没钱买牛马,用不了深耕犁,农具费得要死,可田地的收成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差。
  二则赵大石在育幼院里,啥都没学过,只能干苦力、脚夫的活。他虽然也想过学一门手艺,可这年头拜师学艺,得有介绍人,还得拿出一笔不菲的束脩,他都不成。他也曾试着做个货郎,无奈寻一个信得过的进货途径比找个师父也容易不到哪里去,他家就那点本钱,赵大石实在是不敢冒那等大风险。
  苦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挨下来,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个机会,只要用自己的命去拼一拼,就能让老婆过个好日子,为何不去试呢。
  赵大石拎着扁担,拿了竹筐,又把柴刀别在腰间,临走在缸里舀了两瓢水,灌饱了肚子:“肉蛋,走!”
  赵大石和楚远岚前脚上山,赵婶子便一个人在房里哭,哭着哭着,就听外头有人敲门。赵婶子擦擦眼泪,边问边去开门:“谁啊?”
  “我!薛二!”
  “二爷,您身子刚好,这跑什么?”
  薛二提着个篮子,见了赵婶子,把篮子掀开,露出里头的一碗兔肉,一碗黑面:“这几日多谢了诸位亲戚,我想请赵家娘子帮个忙,烙几张兔炊饼出来,算是感谢了。”
  “二爷客气了,我家这里还有些豆面、鸡肉,便一起烙上吧。”
  “使不得,使不得。”
  “那鸡本也是肉蛋猎来的,有什么使不得的?”赵婶子拎着篮子转身朝屋里走,薛二也只能连连道谢了,赵婶子却又问,“二爷,肉蛋去打野物……可安全?”
  “赵家娘子放心吧,肉蛋的本事可是顶顶的好呢。”
  “那就好,那就好。”
  薛二说完便走了,虽然一个老头子,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妇,他们两人心里没啥,可总有乱说话的人,还是避嫌一点的好。
  赵婶子也不是听完薛二就放心了,该担心还担心,只是手上有活,忙起来多少好些了。巴掌大的炊饼,晌午的时候,赵婶子烙出了一篮子,交给了薛二。薛二拿出五张与赵婶子推让了半天,最后赵婶子还是收下了。
  薛二便提着筐,去找帮了忙的人家。老爷子心里敞亮,昨天出力气帮的给三张,其余的就一家一张。至于会不会被嚼舌根?这些事情上,薛二无所谓避嫌不避嫌了。说去!


第185章 
  拿到炊饼的人家还以为是粗面饼; 塞在嘴里一咬; 却是肉饼。有人立刻想到是老鼠肉,家里还算殷实的,立刻觉得恶心随手扔了。也有吃着香的无所谓的。还有人一拨弄; 发现是鸡肉、兔肉的。
  薛二的炊饼在村子里引起了小小的骚动,没想到一声锣响,更大的骚动来了。
  “野猪下山啦!!!!”
  老虎和狼之类的是偷偷摸摸的下山; 比起它们,其实更危险的; 造成的危害更大的是野猪和熊。这些东西不但会攻击人,还祸害庄稼。
  男人们拿着农具冲出去了,然后用去时更快的速度回来了。
  其中有个后生; 叫薛河的,昨个扶着薛二的几个人里,就有他一个。他家中只有一个眼睛不好的老母孙氏:“这么快就回来了?大晌午的,这是怎么了?”前一句问的是薛河确实回来得快,后一句因为薛河叮里咣啷的把门板合上了。
  “娘; 您不知道的; 这回下山的可是那老多的野猪啊。族长家的田地都给祸祸了!”
  族长一家占了两百多亩地; 其中过半都是上好的水田,甚至听说他们家还中了仙人才能吃的东西。
  “啊?”
  “咣!咣!各家各户都出来赶野猪啦!”没等孙氏再问; 就听外头又有锣响了。
  “这、这听着不是里正吗?”老太太有点害怕,但是她儿子她知道,顶热心的一个人; 如今却缩头在家里,那野猪怕真是好大的一群了。孙氏一把拽住了儿子,“咱不去!”
  帮忙归帮忙,但不值当的把命搭进去。况且里正那人品吧……他儿子真有个好歹的,怕到头来也是不闻不问的。
  “嗯!娘,咱不去。”
  “来帮忙的,族里出四担大米!!!”
  有人贪那四担大米,出去了,可没多久咣咣咣敲锣的声音又来了,这次吆喝的变成了:“族里每家出四担大米!”
  “河啊,把门再顶上点。”孙氏和薛河之前一直竖着耳朵听动静,一通这话,孙氏脸上明摆着都是怒意——原来刚前头族长的意思是无论出去多少人都四担大米啊?
  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叫“文字游戏”,但知道里正那话是糊弄人,耍着人玩。那原本还有些动摇的心思立刻坚定了。坚定的不去!
  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天黑,听外头貌似是里正家里的人大声的咒骂。不多时又听锣响了,这回敲锣的却是里正的大儿子了:“都去祠堂!都去祠堂!族长有事!”
  孙氏这才让儿子把门打开,由薛河搀扶着,母子俩朝祠堂去了。
  薛昌金的长子敲锣的时候,赵大石刚从山上下来,他是扛着一副担子上去的,结果下来的时候就变成挑担了,那里头沉甸甸的都是兔子、野鸡,两只野猪的小猪仔,还有山菌、树耳等物。
  其中过半的野物还是活的,让赵大石拴了腿,等明天带到城里去卖。
  赵大石与薛二商量好了,卖得的东西他们得三成,薛二得七成。赵大石原本的意思是自己只要一成就够了,毕竟他就是个挑夫,进了山,肉蛋不但嗷狩猎,还要注意他的安全,受的累可不少。
  薛二原本想是两家五五分,但赵大石这么一说,他看看又是一身脏土的肉蛋,摸摸这大黑狗的狗头,才不坚持五五了,只是九成却也太多,两人彼此谦让了半天,才定了七三。
  这边刚定下,那头就敲锣了。那些猎物便放在赵大石家,由肉蛋看着,三个人向祠堂走去。
  到了祠堂,女人们,包括偌大年纪瞎了眼睛的孙氏在内,都不能进门,只能在外头站着。当然,男人们进去了,也只有一些“德高望重”的族人,才能有坐的。薛二和赵大石都不在此列,两人进去了,便站在最末尾。薛河年轻也站得靠后,便和赵大石一左一右搀扶著薛二。
  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族长薛大杵着拐棍站起来了:“我薛家村向来是政通人和、夜不闭户、近邻和睦之地,但今日有野猪下山祸害祭田,竟然无人出手帮忙,各家关门闭户,实在是我薛家村之耻!”
  薛二和赵大石,一个在家里歇着,一个上了山,两人住的地方距离村子的中心又远,这时候听得一头雾水。薛河虽然知道怎么回事,可也奇怪,后来不是有人出去了吗?怎么说没人?
  “族长!里正!救救我当家的啊!”外头突然传来妇人的大声嚎啕。
  薛大一皱眉:“祖宗祠堂!何等肃穆之地!竟然有女子跑来喧闹,赶出去!”
  外头闹腾了一会,声音刚低下去,众人把脑袋从门口转向薛大,就听外头一声凄厉的惨叫:“薛大!你不得好死——!”
  “成何体统?”薛大跺着拐杖正咒骂着,他孙子慌慌张张跑进来了:“爷!爷爷!不好了!七哥家的婆娘撞死在门口了!”
  轰的一声,祠堂里的人都跑出去了。
  果然便见一个妇人倒在门口的石狮子边上,脑浆迸裂,因为天有些暗了,从她脑袋里流出来的血在人们眼里看的都是漆黑漆黑的,在地上扩散开……
  “这怎么回事啊?”赵大石和薛二现在总算有空问了,可薛河也只知道一点点,一样迷糊着呢。
  不过,有人清楚:“这是薛大豆家的,也是该着了。”
  薛大豆,自然不是薛大孙子的亲哥哥,按照族里的排行,他在那一辈人里行七。薛大豆辈分低,可是年岁比赵大石还年长点。这个人在村子里的风评也不是太好,因为他总干些缺德的事,真说起来,他比薛金福五兄弟还遭人恨呢,可是没人敢说他。因为他干的事情啊……
  比如六年前,村子里薛昌金的弟弟薛昌隆,他老婆要和离,因为薛昌隆打人太过。村子里夫妻之间马勺碰锅盖,打架那是常有的事情,闹急了汉子扇婆娘,婆娘怼汉子的事情,常有。可薛昌隆这个人,村里人都觉得他打人太厉害了,一个月的新媳妇,就被他打得断了胳膊、鼻青脸肿,那眼睛都肿得看不见了,可就这样还得给他洗衣服。
  凡人的女性没有修士的女性地位那么高,可也没低到那么被人作践的地步。可没想到这女子刚闹出来和离,族长薛大就开祠堂了,说家丑可到了这地步也不能闷声了,说着新媳妇偷人,偷人的对象呢,就是薛大豆……后来薛大豆挨了十板子,那新媳妇被活活烧死了。
  当时也不是没人提出异议,可是薛大豆一口咬定了跟这女子私通,还连女子身上的一些私密的记号也说得一清二楚,这真是没办法了。
  百姓淳朴,当时就以为这女子真的与薛大豆私通了。还有人私下里说,怪不得薛昌隆日日打她呢?活该,不守妇道。薛大豆还能留在村子里,也是里正家仁义了。
  当年那女子的家里也找来过,可是村民帮理不帮亲,把那一家都给骂走了。后来听说,那一家远远的搬走了,毕竟留在这已经名声坏掉了,家里的儿女嫁娶都困难的很,出门行走总是被人戳脊梁骨,吐唾沫。除了走,没有第二条路了。
  可过了半年多,薛大豆突然拿出银子来置办了十亩水田,且这水田还都是村子里顶好的田。这情况可就……让人呵呵了啊。
  ——薛昌隆后来又娶了两次老婆,第二个姑娘嫁过来八个多月就病死了。第三个妻子根本就不是嫁来的,是买来的,这姑娘来来去去也已经病了好几回了。
  薛大豆死了,不知道多少家里有姑娘,妹子的人家暗道一声“该的!”。可他这老婆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