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桌椅什么的可以让后来的居住者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自行购买添加,但是像床铺衣柜这些大件儿,夏琛便直接按照房间格局定下了一批相同制式的家具,到时候直接放进去,大不了多收一点儿租金。
忙碌中,天气越来越热,做着苦力活儿的人已经晒得黑了一大圈,老篾匠编了一批草帽出来卖,一个只要三个白币,两个五个白币,很多人来买。
这是夏琛允许的,一个城市的商业要运转起来,财务多流通才是正道,光靠他一个商铺卖多买少,不是回事。所以居民靠着自己的手艺挣些钱,他是非常支持的。
因为他这种态度,城市里小买卖渐渐发展起来,像他大舅家里卖点儿卤味,篾匠卖草帽竹筐小编制玩具,还有的妇人将家里织的土布拿出去卖。
就连冯砚山家的阿淼,都支了个小摊,让她阿娘煮了绿豆汤,用她的异能冰镇过,炎热的天气里卖的十分好,不愧是商人家的孩子了。
转眼间到了六月下旬,天气已经热得有些让人招架不住,干活的人也开始昼伏夜出,每天早早上工的,等中午太阳正大的时候就停下来回家休息,晚上再多做一会儿。
炎热的天气,难免让人心浮气躁,越是忙乱,越是容易出事。
两个采石工人因为一点儿摩擦发生口角,之后打起来,采石场那种地方,到处都是堆积的石头块儿,棱角尖锐的,差点儿就出事了。被打倒在地的那个工人,据说后脑勺距离一块尖石只差不到两寸的距离,十分惊险吓人。
此次事故自然不能轻忽,该罚的罚,之后考虑到连续的做工会使人的精神和身体都疲乏到一定程度后崩溃,但是缺人手的情况下放他们轮休又不太现实,就算夏琛愿意,这些工人怕是也不会同意,毕竟少干一天就少一天的工钱。
最后决定给他们弄一些娱乐活动,时下的人喜欢听戏,但是乡下农户大都没这个闲钱和时间,于是夏琛找了两个口吃伶俐的来说书。
说书这种活动成本很低,环境要求也不高,可以在工人们下工之后去听,也不用担心天黑了看不见,反正都是要出来纳凉的,顺便听个故事还能消遣一番。
至于话本子,这几个说书先生可以说一说自己以前听过的,夏琛空下来也会给他们讲一些故事让他们去说。
有了这点儿排遣,好歹精神上不在那么紧绷,加上努力工作之后,攒的钱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看着也让人心潮澎湃的,那点子火气慢慢自己就消磨掉了。
事故是解决了,该热还是得热,而且这个天气,热的简直不正常,夏琛偷偷拿他抽奖抽到的温度计测量过,中午的最高温,都已经超过四十摄氏度了。
往常这个时候,三十七八度顶天了,但是现在还有变得更热的趋势。
外出的商队还没有消息,各种事情又多,夏琛身体好火气壮,天天热得心浮气躁,只有进到温度恒定的空间里才能喘口气。
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太多人盯着,又不能一直待空间里不出来,于是一进去就念念叨叨让夏铜板给他抽个空调出来。
巨额的抽奖数量砸下去,这回夏铜板如他所愿了,然后夏琛对着空调光秃秃的插头欲哭无泪。
唯一有点儿安慰的是,又收获了两株变异植物,这次没异人给他刷经验,全靠他运气用神奇种子种出来的。
一种枝条弯曲,叶片像小翅膀一样的草,可以缠在脚腕上,能增加人的弹跳能力。
夏琛试了一下,用上这种草,他原地起跳都能跳三米高,运动速度也有小幅度提升,他给这种草命名为跳跳草。
还有一种是他盼了很久的一种变异植物,解毒类植物。那是一种长得细白幼嫩的植物,枝条舒展如同品种上佳的兰草,但是却能将人身体里的毒素吸附出来。
新出的两种变异植物,他照例拿去跟温束分享,说话的时候跟没骨头一样靠在人家身上。
真不是他惫懒,实在是太热了,他家子笺浑身凉悠悠的,简直像个人形制冷柜,贴着特别舒服。
而且子笺也不嫌弃他热,由着他抱,他嚷嚷着热的时候,还会用冰凉凉地手掌贴着他后腰的皮肤给他降温,一开始夏琛还觉得尴尬不适应,后来就完全败在这种舒适的触感里了。
晚上要不是有这么个冰抱枕□□,夏琛都恨不得睡到空间里去,每天早上起来手脚并用地缠在人家身上也就不意外了。
甚至因为嫌弃寝衣碍事,很多次夏琛醒来,都是衣襟大敞,可能是他睡梦中嫌热将寝衣的带子解开了。
好在他家子笺够单纯,不会因此想歪,否则被亲爹洗脑过思想已经有点儿跑歪的夏少爷,真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的至交好友了。
唯一发愁的,就是年轻人火力壮,早晨起来难免遇见尴尬的情况,冬天还好,有厚被子挡着,夏天这连衣服都恨不能不穿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无所遁形。
在又一次醒来发现自家小弟弟非常不礼貌的戳在好友的大腿上,夏琛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迅速抬头,确认呼吸平稳的好友尚未醒来,他才长舒一口气,悄悄往后挪了挪自己的身体,又翻了个身,背对着好友偷偷平复心情。
背过身的夏琛却没发现,刚才还在熟睡中的人,在他翻身时已经睁开双眼,眼底清明不见一丝睡意。
第143章
因着夏琛从温束那里得来的消息; 城里现有的土地上栽种的作物都是几乎红薯和土豆,红薯离成熟期还远; 但是土豆已经快到了收获的季节。
收获季忙乱而累人,光靠家里的女人孩子肯定支撑不下来; 夏琛适时缩减工程进度; 准备到时候放工人们回家收土豆。
哪怕天气越来越热,即将收获得喜悦也让人脸上不自觉的带上笑容; 聊天谈话的内容也都围绕着即将收获的庄稼进行。
然而不等真正开始收获,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得人措手不及,打乱了所有的收获计划。
那是六月下旬的某天,正是下午两三点钟最热的时候,炙热的阳光将地面烤得都能煎鸡蛋了; 以往夏天光着脚丫子就能四处乱窜的小孩子们压根不敢再赤脚乱跑; 否则脚板底都能烫成烧猪蹄。
吃过午饭的居民们在家里歇晌; 也有睡不着的小孩; 跟家长缠磨着要几枚白币; 去冯家买冰镇过的糖水。
便是这时; 天边突然一声闷响,雷声轰隆隆紧随其后; 大家惊诧又欣喜地冲出屋子抬头看天。从入夏以来; 几乎没下过一滴雨水,要不是他们村临近河道,又提前打了好几口水井,现在连吃水都成问题。
“要下雨了……”走出院子的人刚跟邻人开了个话头; 头顶就像被人扔了块石头砸中一般突兀一疼。
被砸的人还没来得及露出怒容,头上肩膀上接二连三传来痛感,邻人仰头看了一眼,捂着头往院子里跑,边跑边冲自家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喊:“快进屋,下冰雹了!”
下冰雹了,特别大的冰雹,最小的都有黄豆大小,大的快有乒乓球那么大了,幸亏这会儿大家都还没上工,往屋子里一钻就能躲起来。
但是冰雹实在太大了,来的密集又迅猛,好几家房屋破旧的,屋顶都被砸塌了。
外城的居民更惨,他们的屋子都是临时拼凑的,建材凑不齐,许多都只是树枝烂布撑起的一块遮身之地,根本挡不住这般来势汹汹的冰雹。
他们只能将木板当成盾牌顶在头上,因为木板不够,所有人缩在一起,听见冰雹击打在木板上发出响亮的撞击声,支撑木板的人,都能感觉到手被连续不断落下的冰雹震的发麻。
有那有经验的老农,遇见这种天灾,首先想到的就是地里的庄稼。
这会儿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夏家不愿意种水稻小麦这些作物,若是种的这些,这一场冰雹下来,庄稼都得砸烂在地里,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土豆就不怕了,冰雹再凶,顶多把地上的枝叶打坏,不会祸害到地底下的土豆果实。就是生长中的红薯秧子恐怕会遭殃,待到收获季节,十有八九会影响收成,但对比颗粒无收,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
浪费点儿人力不算什么,但是庄稼没了,接下来可是要饿肚子的,一家老小可怎么活。
“神仙啊!”当即就有老人,不顾还在将屋顶砸得砰砰响的冰雹,面对着夏家的方向跪下磕起头来。
他们感激给予庇护的夏琛,但是对于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来说,这样能看天时预测天灾的人,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产生敬佩之情。
冰雹来得快去的也快,约莫过了一刻多钟,就想它来得那般突兀一样,正在噼里啪啦往下砸的冰珠子突然消失了。
夏琛深深地看了眼一脸淡然的温束,顾不得探究他隐藏的秘密,招呼了人手去救灾。
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外城区,几乎没一家房子能保住,夏琛过去的时候,远远便听见了呜咽声。
哭声并不大,但是因为哭得人太多,就显得这声音既压抑又响亮,到处都是走动的人影,就连几岁大的小孩儿,都跟着父母围绕着自己家倒塌的窝棚寻找被埋在里面的物资。
气氛太沉重,夏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人生多艰,尤其是活在末日的人类,不光要面对突然变异的杀伤性物种,还要防备因为律法崩坏而撕下面具的同类。好不容易熬下来了,还有让他们难以预料的天灾来找麻烦。
他让手下给外城区送来一些建材和粮食,算是一点儿赈灾款。
内城的受灾情况要好很多,毕竟房子是正经盖出来的,结实。除了几家年久失修的,半个屋顶被砸塌了,其他顶多屋顶被砸破洞。
最倒霉的是个仰头看冰雹的,结果正好被一块冰雹砸在鼻子上,砸得鼻血直流。
就连夏琛家,都被砸坏了不少瓦片儿,好在他本来就打算将瓦片重新铺一遍。只是新烧的瓦要先紧着居民楼那边用,他便没伸手,准备等烧出更多的瓦之后,再拉一批回来。
现在屋顶被砸得乱七八糟,干脆不等了,先让人拉瓦回来重铺,他大哥就会这个,连帮手都不用请。
至于居民楼那边,等需要铺瓦的时候,新的瓦片应该早就烧好了。
家里的事不需要他操心,大哥和大嫂会处理好,大致了解了一番受灾情况后,夏琛发现,很多人看向他的眼神,增添了许多敬畏。
不是那种对于权力者的敬畏,而是……像是看寺庙道观离的佛像道像那般,带着些距离感的敬畏。
夏琛稍一思索,便猜到原因,只是他不能讲子笺供出来,预知这种事,对于当事人来说并不一定会是件好事,他宁愿让别人将其中缘由归纳于他那个不知名的神仙师傅。
因为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很多人生怕出现其他意外,赶忙去地里挖土豆,毕竟这是他们下半年的口粮,还是挖出来比较放心。
土豆本就是六月底到七月初收获的,现在挖虽然早了几天,但土豆也都长成了。
因为长期没下过雨,哪怕农户们已经尽量挑水来浇,干旱还是影响了一部分收成,挖出来的土豆薯块儿并不太大,产量也十分一般,跟往年比要低上一截。
但是再考虑一下现在环境,能有这个收成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土豆本身产量高,少这么一些,影响不是很大,还完夏家当初借出的作种的芽块儿,剩下的收获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