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隐形埋名,柳家才遗留下一脉香火。
为什么?是宗门遗漏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柳月蹙眉思考,心中隐有预感,是和飞升的事情有关。合上历代修士榜,举步向外走去,看来,只有拿到先祖遗物才可能知道些什么。
gt;
第六十九章 先祖遗物
更新时间2014…12…30 11:23:53 字数:2649
求收藏、推荐、点击。某眠拜谢各位亲亲。这里要跟各位亲亲打个招呼,临近年底,某眠进入忙碌阶段。更新可能略有点延迟,但某眠必然上午会更,而且不断更是必须的,亲们放心。这章实在没空修改了,先发上来,亲们先看,我晚上回去再看看。实在抱歉了,亲们
------------------------------------
出了放置历代修士榜的屋子,不经意的回头看了一眼,刚才急于进去也没留意。门匾上写着“隐踪阁”的字样。
门口的大鼎中,三柱清香长燃不息。
忽然心生怅然,隐踪吗,说的好听,实则就是坐化了。
阁中数不清的名字,短短一两页纸的记载,概括了他们几百甚至上千年的人生。
这些修士都有金丹以上的修为,却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逃不过生死交替的天道轮回,饶是当年再惊才绝艳,走不到最后,依然会沉寂,逐渐变成一个名字,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荒里。
但,至少他们的几百年人生有自己的精彩,何需别人来记住、来判定呢?
如此一想,心中那种人走茶凉的悲凉之感顿消,那一丝觉得祖先之事有蹊跷的不安感也消失了。
她本就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她是内心强大的女修士,拥有坚强的意志。刚才只是被这里的萧瑟及自己不安的心情所迷惑了。
调整了面部有些僵硬的表情。
寻了守在门口的执事,说了自己要去专门放置修士遗物的地方领回自己先祖遗物的想法。
那执事毕竟是受了明滟真人的吩咐,自然不会加以为难。用手上的令牌将隐踪阁的屋子重新封锁后,便依言领柳月而去。
存放修士遗物的屋子叫做留香楼,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意喻人虽逝去,但东西还在,留待后人寻香而来。
但柳月觉得真是辜负了好名字。不同于隐踪阁里堆满了书架,用于堆放记载坐化修士的生平的密密麻麻的的竹简,书册,仿若藏书阁一般。
这里也很大,却很……阴森。光线从窗口透进来,折射的灰尘清晰可见。
里面满满当当的储物袋,堆在架子上。架子是一小格一小格的,每小格里都有一个储物袋。小格上加了大锁,锁上标记着名字。
修士坐化,门派为了给予尊重,特设留香楼存放修士遗物,本是为了留于以后有出息的后人,然许多修士根本没有血缘后辈,谈何后人。所以这些就长期封存在这里,无人问津,渐渐落满灰尘,犹如被弃置的杂物。
其实按柳月这个现代人的想法,她觉得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有后人的自然将遗物交予后人,在外坐化的可能未有东西留下。
而那些坐化了留下遗物又没有后人的,门派就应该将遗物继续用起来,要知道这里还有早年的元婴大修的遗物,说不定储物袋就有现在修真界遍寻不到的奇珍异宝呢。
柳月随着领路的执事一格一格的走过,柳星海是相对比较早年的修士,他坐化的时候,紫山派的这些元婴大修一个都未出生呢。因此放他的遗物之地相对比较里面,比较难找。
此时的柳月一边走着,对封存的储物囊真是有点垂涎三尺。哎。里面说不定真有什么好东西呢。
她发现近看锁周围有一层透明的隔层,上面隐有玄奥的符文闪过,显然是什么特殊的禁制。这几年,柳月学习阵法,发现与自己近来研究的古禁制与之很有些相似之处,但是变化却多了许多,可见这里的戒备之森严。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那个领路的执事停住了。柳月知道,放着柳星海遗物的那个小格子必是到了。
那执事指了指正确的方位,示意柳月取自己的一滴鲜血滴入缩孔,如果能开启,便代表确实血缘后辈无疑,自然可取走里面的东西,若不然,则不能取走。
柳月闻言,暗叹此机关造的精妙,指尖逼出一滴鲜血飞入锁孔中,只听嗒啦一声,瞬间闪着玄奥符文的那层透明隔层上光泽消失,锁头分开,向两边开启,露出里面的储物袋。
强制按下心头涌上的激动,柳月故作平静的谢过执事后,便带着储物袋回到了洞府。
静坐在修炼室中,外面禁制全开,柳月才放下心来,解开储物袋,储物袋上早已没有神识印记,很轻易就打开了。
一股脑儿的倒出里面的东西,先一样样仔细的翻捡,好东西真不少,可能当时的修真界灵气还比较充裕的缘故。所以天灵地宝也比较多。
储物袋里除了许多阵旗,及布阵之物,居然还找到十几块极品灵石,这玩意儿,不像下品灵石,用完就无用了,它们可以自动恢复灵气,可无限循环使用,布阵,修炼有了它们方便许多。
在现在的瀚渺大陆,早已不复见了。也就元婴大修手上有几块了。
法宝法器,这些没有多少,但个个都是高阶法宝。
毕竟是阵法师,袋内最多的还有几十套阵法,柳月双眼冒光,以她尚显粗浅的眼光来看,自己这位先祖布阵手法和明滟真人有所不同,且阵法等级也很高,水平可以和自己的师傅相媲美。且许多阵法,自己根本连见都未见过。
自己虽不会将祖先遗物随意使用,但是用于研究学习还是不错的。
灵药,灵草虽有玉盒封存,但年份实在过久,早已不能使用,柳月也只能叹一声可惜了。
眼角余光一闪,一个熟悉的东西映入眼帘。柳月拿起那物仔细端详。
面具,银灰色的,右边脸颊处有并蒂双花的黑心菊标记。真仙会的面具?!
原来自己的祖先果然是真仙会一员吗?想到还在自己储物袋里的邀请函,柳家和真仙会颇有渊源呢。
如果如此,那飞升……难的消息是真仙最先知道的?
收起面具,捡起地上的戒指。本以为是件装饰物之类的,仔细端详才发现是现在早已绝迹的储物戒指,这种宝物即使在先祖那个年代,也是很少见的了。真可谓无价之宝了。
将之带在手指上,默念法诀,戒指便从手指上隐形了,任何灵力波动都没有。真是藏宝贝的好东西。比储物袋有保障多了。
柳月喜滋滋的端详许久,用神识探了探内部。
这一探,柳月倒抽一口气,这柳家祖先大概很喜欢灵石。里面有堆成小山的极品灵石,一眼望去大概上千块了,除了灵石,便只剩一本书册。柳月实在诧异极了,又觉得有点不对。即使极品灵石是宝贝,也没有法宝珍贵吧,居然这么多,柳月甚至有感觉,好像是先祖刻意收集的?可是这又是为什么?
脑子里全是问号,总觉得自己遇到先祖的事情后,不安感时有出现,即使刚才平复了些许,现在又冒头了。老是有不好的预感,修士本来就五感较强,如果有预感,十有八九会发生与之相匹配的事情,这让柳月更焦躁。
长吁了口气平复了好一会儿心情,才取出那本书册,书册面上无字,翻开扉页,赫然发现一段记载凌乱的文字:余修行数百载,在结丹之初,加入真仙会门下,得一惊天之秘,思之,想之,虽不敢置信,但却不能不信,皆因为余修行一路走来,确实有感于灵气从浓郁至稀薄之变。但未曾想到,假以时日,飞升将不能实现……
果然吗?柳月忽然有种如释重负之感,仿佛为了这句话等了许多年!
gt;
第七十章 惊天之密
更新时间2014…12…31 10:06:17 字数:2388
某眠求亲亲们收藏、推荐、点击。
------------------------------------
柳月预感成真,难怪自己这一天都不在状态,不安感时刻萦绕,她还奇怪她自己什么时候那么多愁善感起来了。原来事儿在这等着呢。
捧着手上的书册,几乎没有看下去的勇气了,早就知道是一回事,毕竟没有人证实。现在让她直面这样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这是事实?!她实在是不敢想像未来瀚渺大陆会变成什么样子。心惶惶然,她在考虑是不是告诉师傅这件事情。
也许再翻阅下去会更加深入,理智也告诉她不能再翻了。这样的大秘密不是她能承担的。然这可能关系到全天下的修士,最最重要的是,自己也是这些修士的一员,这个秘密与自己也是息息相关的。
低下头,继续看,忽然发现后面都是白纸,什么都没有,怎么会,先祖明明像是话还没说完的样子。
将书翻来倒去的查看半晌,甚至想把它扔进水里泡一泡,看能不能出字,忽然发现素净的纸上像有什么暗纹,浅淡的很,稍不留意就会当作纸张本来的花纹。柳月忙将之对着光线仔细辨识,越看越像当时在暗香楼那个锁眼处的符文。
心一动,逼出一滴鲜血滴于纸上,书页一颤,发出一阵银光,下面大段文字显现。来不及感叹先祖的神乎其技,便迫不及待的看下去:
余承认灵气确实稀薄了些,但万万未达到不能飞升这样的程度。这太荒谬,实在闻所未闻。然真仙会成员也不可能妄语,余内心忐忑,就这样怀着深深的愁绪回到门派。
没过多久,门派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掌门召集所有长老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此事。
此时,余才知道灵气变得稀薄的原因。皆因为瀚渺大陆天尽头出现了一个破洞,这个破洞破坏了瀚渺大陆上层的结界,形成一个面向虚空的漏洞。名曰黑洞。
据传闻,灵气会从这个黑洞漏出。速度很快,源源不绝。
余心中推测:若泄漏速度要比天地间灵气产生速度还要快,照这样下去,长此以往,未来的修士不仅不再能飞升,甚至灵气将再也不能留存,修士也将不复存在。
余心中对真仙会所言信了七八分。
掌门闻听此言面色沉凝,末了询问有哪些长老愿意去一探这黑洞。寻找补天之法。余心中缀着那不能飞升的消息,以及那样可怕的推测,一直心难安,便自愿报名一起前往黑洞。
余与一行十余金丹同行而去。
余等并未小看这个黑洞,真仙会早就有人探过,但当时仅去有二三名金丹,并未近探,发现一种古怪生物生长于黑洞周围。
此生物通体漆黑,身上灵息古怪,但却又神奇天赋。人类皆不能靠近,稍有靠近,一股强大的怨念会从心底不由自主的滋生,越近越无法控制。且似乎会吸收修士身上之灵气。
真仙会那几名成员心有余悸,害怕遇到不测,便返转汇报,并未继续向前。不过给这样的生物取了个名字:名为怨灵魔。
余等金丹修士众多,实力比较强大,遂动了近探的心思。
哪知却是这样一种让余不能接受的结果,余悔恨终生。要不是余提议近探,何至于如此的不可挽回。
……无尽的罡风吹得余等受不住,那里没有灵气可以补充,唯有余等自身携带的极品灵石和丹药,才能稍稍恢复被消耗的灵气。却让余想不到的是,余和同门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