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复,这个水也太少了,和稀泥都不够啊。这火星南北两极的极冠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水的含量太少。”刘世英无奈的笑着说道,他说的和稀泥是指将水蒸发之后通过降水的形式降落到火星上面。
“事情要分两面看,这火星上面有水,说不定在这厚厚的火星南北冰冠下来还会有液态水的存在,到时候说不定就能够找到原始的生命。”
相比其他人的失望,柳毅倒是高兴不已,这火星水含量虽然少,但是毕竟还有水不是,有水说不定就会有生命的存在,这对于他研究生命起源、地外生命都非常具有帮助。
“除非火星的地下还有大量的水,否则光靠火星现在发现的这点水根本就不足于改造火星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刘世英摇摇头,还在执着于能否改造火星成为人类新的摇篮。
“火星如果要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需要的水资源至少要将火星北半球的平原给覆盖才行,其中需要的水资源至少是现在的30倍,也就是说,将地球上所有的淡水搬过来才足够。”
“不用急,面包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水自然也会有的。”李复谈定地说道,这火星发现了大量的水,那么科学家们估计的木星卫星上面含有大量水资源的事情多半也不会有错。
水资源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有研究就认为木星卫星上面木卫二所蕴含的水资源比整个地球上面的水资源还要多几倍。
第210章 探秘火星(一)
“远洋”号宇宙飞船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仅仅只有几公里每秒的速度,非常顺利的被火星引力给捕获,开始环绕火星飞行。
“火星实在是太荒凉了,从太空之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火星的表面,沙丘、砾石遍布,满眼都是红色的世界。”
刘世英看着窗外的火星,因为火星的地球非常稀薄,所以在太空之中即便是用肉眼都能够非常清晰的看清楚火星的表面,借助望远镜更是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这些都是氧化铁形成的颜色,火星上面的沙尘暴可真是厉害啊,你们快看这里,风速竟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1级,这在地球上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飞沙走石、尘土飞扬都不足以形容了。”
柳毅指着火星南半球的一块区域,整个人吃惊地说道,用肉眼都能够看到火星上面的大风暴,可见火星大风暴是何等的可怕。
“火星大风暴主要是发生在火星的南半球,现在的时间差不多算是火星南半球的夏至日,算是火星的近日点,空气特别的炎热,非常的不稳定,再加上火星上面巨大温差,所以非常容易形成超级飓风,火星的表面又都是沙土,超级飓风一形成甚至都可以席卷整个火星,看来我们在进行火星探测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和留意。”
一旁的李复此时也是在欣赏火星上面的大风暴,仔细的分析这种大风暴形成的原因,一个是火星的温差相差太大,另外一个就是火星表面沙土、微小颗粒非常多,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这种仅仅只有在火星上面才有的奇观。
“释放探测卫星,建立全球定位通讯系统。”
“释放无人探测器。”
“释放无人火星登陆车。”
“……”
抵达了火星,各种各样的探测器、探测卫星不要钱一样的撒出去,以前发射一颗卫星都算的上是大事,要上新闻播报的,可是现在,华夏国内的无数私人太空科技公司都拥有很多自己的卫星,更别说复云集团了。
空天飞机的大量应用和普及,使得卫星、宇宙飞船等等的造价和发射成本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当然这也是对于像复云集团这样的超级庞然大物而言。
“滴滴!”
各种各样的探测器很快就开始向“远洋”号宇宙飞船传送回各种各样的信息,建立起火星这边的全球定位系统、通许系统,并且开始向地球这边发送信息,将火星这里的详细信息传送回地球,方便地球这边的科学家对火星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个火卫一和火卫二大概是整个太阳系当中最小的卫星吧,两颗卫星的质量都太小了,甚至连形状都不是球形,火卫一看起来像是一个土豆,逃逸速度仅仅17。2m/s,火卫二就更小了,平均半径仅仅只有6。2千米,逃逸速度仅仅只有5。6m/s。”
“这两个卫星的质量,火卫一的质量仅仅只有1。38×10^14千克,火卫二的质量也仅仅只有1。8×10^13千克,质量都非常小,要知道月球的质量可是7。349×10^22千克,完全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火卫一和火卫二也顶多只能算是一颗比较大一些的小行星。”
这一次跟随过来的宇宙天文专业的科学家依然还是董知非和唐泊远,两人轻轻松松就的准确的计算出了火星两颗卫星的质量。
探测卫星已经将两颗卫星的形状、体积、轨道、速度等等详细的信息传播计算出来,如此近的距离,火星两颗卫星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可稀奇的,完全当不到月球,仅仅只是大一些的小行星。
“我估计火卫一和火卫二应该是被火星引力捕获的小行星,它们的质量实在是太小了,如果放到地球这边,甚至都不足以引起什么潮汐。”
唐泊远看着两颗卫星的数据,在推测这两个卫星的来源。
“发射一些探测器上去看看,采集一些样本回来分析一下。”
董知非也是跟着点点头,在太空之中研究火星的卫星是最简单和方面的,因为火星的两颗卫星距离火星的距离都非常近,火卫一的平均距离甚至不到1万公里,火卫二的距离也仅仅才只有2。3万公里左右,离的都非常近。
当然这也是因为两者的质量非常小,所以距离才能够如此近,要是像月球一样,质量非常庞大,相应的距离也会不断增大。
火星的外太空之中,庞大的“远洋”号宇宙飞船上面,一艘小型的无人探测宇宙飞船缓缓的飞离出去,在太空之中不断的变换轨道,很快就直奔着火卫一而去。
此时火星一依然还在绕火星不断的运动,每一天要绕火星飞行三天,无人探测宇宙飞船此时已经调整到了火卫一的轨道上面,速度比起火卫一要快,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慢慢接近。
无人探测宇宙飞船离火卫一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稍微开始受到火卫一的引力影响,只是火卫一的引力实在是太弱了,对于安装了电浆发动机的无人探测宇宙飞船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无人探测宇宙飞船慢慢的靠近火卫一,就好像是在太空之中靠近太空港口一般,飞船的上面一条条机械手臂缓缓的伸展出来,开始采集火卫一上面的样本,以便科学家们对于这些样本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知道火卫一形成的大概时间段,分析这些物质的来源和形成等等就能够大概的知道火卫一的历史、形成原因,什么时候成为火星的卫星。
甚至如果幸运的话,甚至还能够从火卫一上面来知道一些关于太阳系起源之时的一些信息,因为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像火卫一这样小型的卫星和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等等都有可能是太阳系早期演变产生的,携带了一些太阳系早期的信息。
像地球、火星、金星等等这些大型的行星,因为质量太多庞大,再加上自身的活动等等,携带的信息等等早就已经很难探寻,对于研究太阳系的形成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作用,反而这些小行星等等却是很有可能携带了早期的信息。
采集完样本,无人探测宇宙飞船缓缓的离开火卫一,在太空之中又开始变化轨道,开始向着火卫二接近,如法炮制,非常顺利的获取到了火卫二上面的样本,接着开始携带样本向着“远洋号”宇宙飞船返回。
火星的太空之中,“远洋”号宇宙飞船上面异常的忙碌,科学家们分工明确,各自操控着无人探测器、无人探测宇宙飞船,无人登陆宇宙飞船等等向整个火星探索。
第211章 探秘火星(二)
火星北半球地势非常的平缓,可以说是一片面积非常广袤的平原,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北半球这种地貌形成的历史并不算太久。
火星的表面到处都是一颗颗红色的砾石,以及更细小的红色沙土,这些全都是氧化铁形成的,覆盖了整个火星的表面,所以从太空之中看向火星,火星是一颗红色的星球。
一处宽广的平原这里,一艘宇宙飞船从天而降,巨大的降落伞借助空气减速,同时尾部喷射出火焰降低速度,非常平稳的降落到火星的表面,这是一艘无人探测宇宙飞船,一降落到火星上面。
他的尾部,机械大门缓缓的打开,一辆工程车缓缓的驶出宇宙飞船,踏上了火星的土壤,开始犹如一个好奇宝宝一般在到处走走、看看,时不时敲敲石头、挖挖泥土,将一份份样本收集起来。
“哼!”
工程车上面的一条机械手臂发出机器的轰鸣声,只见一个钻头一样的东西在不断的往下发泥土当中钻去,准备挖掘出深层土壤或者是岩石之类的东西用来更好的研究火星。
一份份样本收集回飞船上面,这些样本有些火星上面的岩石、泥土,有些是通过钻孔从火星深层土壤当中获取的样本,还有火星当中的空气等等,总之,各种各样关于火星的样本被收集回飞船。
“轰!”
登陆宇宙飞船上面喷吐出火焰将周围的泥土、砂石等等吹飞,一时之间尘土飞扬、宛如刮起了大风暴一般。
无人宇宙飞船缓缓的升空,接着越来越快,很快就消失在火星的大气层当中来到了外太空,然后慢慢的向着“远洋”号宇宙飞船靠近,准备将刚刚采集到各种样本送给飞船上面的科学家进行研究。
随着一艘艘无人登陆宇宙飞船不断的返回,从火星上面各个区域、各个地点收集到的样本慢慢的汇聚到“远洋”号宇宙飞船上面,科学家们异常的忙碌,一方面要对已经收集的样本进行分析,另外一个方面要为接下来的载人登陆做准备。
“校长,这火星还真是够贫瘠的,从火星各个区域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火星上面蕴含的资源甚至还不如月球。”
李泉江将一份分析报告资料交到李复的手中,这份数据是科学家们分析完毕了从火星各个区域采集回来的样本得出的,相比起在太空之中继续探测要更准确很多。
火星土壤的主要元素是氧,其含量约占50%,硅为15~30%,铁为15~16%,铝为2~7%,钙为3~8%及少量的钾、磷、硫、氯、钽、铬、镁、钴、镍、铜等。
硫的含量(2。6~3。1%)比地壳的平均含量高1~2个数量级,钾的含量低于0。25%。铷、锶、钇及锆的含量比大多数地球火成岩低得多。
火星土壤的化学成分以高铁、中等的镁、钙及硫和较低的铝为特征,它的化学组成并不代表原岩的成分,很可能是镁铁火成岩发生各种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
根据矿物成分的计算,火星土壤是80%的富铁粘土,约10%的硫酸镁,约5%的碳酸盐及约5%的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矿物组成相当于59。1%的绿脱石、21。7%的蒙脱石、11。8%的水镁矾、1%的石盐,约0。5%的TiO2及5。9%的方解石。
“还真是够贫瘠的,连点稀缺的资源都没有,月球上都还有大量He3呢!”李复将数据从头看到尾,都是一些非常常见的元素,根本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