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媳妇穿成婆-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先生,我听我那个老乡说,小丫头的爹是军营里的。”

    “消息可靠吗?”

    “应该是真的。我那老乡帮着照顾了小丫头十多年,结果前段时间不知怎的,被小丫头给赶出了家门。这不,我那老乡听说小丫头要来凤瑶山县大塘镇这边上山下乡当知青,就求我逮着机会好好收拾收拾这个小丫头。”

    周礼壬听夏主任这般说,脸色顿时有些阴沉。

    “那你打算怎么收拾?”

    “当然是……”收拾知青这种事,夏主任基本就是三指捏田螺手到擒来,可以说是业务相当熟悉,只不过察言观色也是夏主任一项得意技能。一直有在留意周礼壬神色变化的夏主任见周礼壬变了脸色,立马意识到什么,便生生改变了话锋,“不知周先生您觉着……”

    周礼壬没理会夏主任,而是直接从座位上站起了身,朝着门口径直走去。只是在临走前,周礼壬冷冷地瞥了眼夏主任一眼,道:“既然东西弄丢了,那就只能赶紧再弄一份了。”

    “啊……周,周先生……这个怕,怕是……真的不太好办。”

    “是嘛?”

    夏主任寒冬腊月里,被直接吓出了一声的冷汗。

    “我,我尽量……”

    。

    另一边,提早开溜的赵清山没多久便等到了自家妹妹,见赵清茹一脸阴郁地噘着嘴走向他,便赶忙上前安慰道:“没事没事,回头哥再带你来吃。”

    “不吃了。不是说再过几天,村里准备放水捞鱼嘛。到时候在家自己做。”赵清茹摇了摇头。

    “嗯,我们在家自己做。”赵清山揉了揉自家妹妹的头,成功引来赵清茹的叫声后,才恋恋不舍地收手。

    因为先结账后吃饭,点了一大海碗的水煮鱼片,却一口没吃到,本就喜欢吃鱼,尤其是水煮鱼片的赵清茹心里那郁闷可想而知。当然,原本赵清茹可以不跑路的,大大方方地跟那个周礼壬还有夏主任一道吃,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偏偏,赵清茹有那么点做贼心虚,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露馅儿了。最主要的一点是,不管是那个夏主任,还是那个周礼壬都不是什么好人。尤其那个周礼壬,赵清茹从他的身上,直接读到了“危险”两个字。

    “哥,我们还是先回家吧。”

    “也好。”赵清山想了想,同意了。跟赵清茹先回了趟粮油副食品店,将之前寄放在那里的背篓带上后,便坐上了回镇子的大巴车。

    “汝儿,那个周先生,不会就是上回,你跟迎春妹子遇到的那个人吧。”坐在大巴车最后一排的赵清山压低了嗓门,问道。

    “嗯。”赵清茹没想到自家大哥竟然这么快就猜了出来,便点了点头,“我跟迎春最多也就是瞧见个背影。不过那个夏主任称那人‘周先生’,再瞧瞧方才那巴结的样子,多半就是他了。”

    “回家后,跟迎春妹子还有钱奶奶都先提个醒。”

    “哎。哥,对不起……”

    “傻丫头。”

 061赵母发威

    赵母在沈家洼村逗留了差不多一个礼拜,腊月初十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赵清茹兄妹俩,踏上回家之路。赵母回家后如何,究竟有没有跟赵父大战三百回合,亦或者是冷战,赵清茹兄妹俩因为远在沈家洼村,没办法现场观摩,暂且错过了精彩好戏。

    好在还有个赵清伟在家。要说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姐弟),猜到自家哥哥姐姐多半会好奇这事,第一时间就将赵母回家后是如何收拾老白莲花杜娟儿母子三个的经过,来了个简单报道。

    只可惜这会儿彼此联系就三种途径:打电话、拍电报外加写信。电话,赵家倒是通了,问题沈家湾这边还没通。拍电报,速度倒是快,但是按字算钱。赵清伟若想将整件事描述清楚,估计得搭上好几个月的零花钱。更何况电报再快,等送上赵清茹兄妹俩手里,估摸着也得费些时间。

    于是,剩下的唯一联系方式便是写信了。等赵清茹兄妹俩收到自家小弟寄来的满是错别字的信,正好腊月二十八,路上竟然走了大半个月。其实真正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就是七八天的样子,问题信件到了乡里,会耽搁几天才统一发到镇上。镇上的邮递员再墨迹几天才不情不愿地跑一趟清水湖村以及沈家洼村。就这,还有可能将信件给弄混遗失的。

    也就是挂号信跟电报速度会稍稍快那么一点点,普通信也就那样了。

    与赵清伟信件前后到的,还有好几个包裹,里头除了赵母寄来的外,还有赵清茹兄妹俩的爷爷奶奶跟外公外婆,以及吕家跟田家的包裹。

    沈家洼村这边虽说不富裕,有一点比大城市好买猪肉不用凭票。虽然副镇上的食品商店常常去晚了就买不到好肉,但不要肉票是事实。

    所以,赵清茹这个不差钱的妞,隔三差五便去镇上买肉,尤其买肉骨头回来熬汤。一个多月滋补下来,人到底比刚穿来时瞧着强健了不少。

    后来经谢文乐谢师兄这个资历最老的知青介绍,赵清茹认识了一个杀黑猪的马姓屠户。虽说比副食品店出售的猪肉最少要贵两分,到底新鲜多了,而且只要提前知会一声,想要什么部位的肉都不成问题。

    马屠户虽说是暗搓搓的杀猪,但猪肉质量还是有保证的。赶上赵清茹又算是个大户,马屠户也不想就这么失去个(冤)大头,一段时间合作下来,双方都挺满意的。

    早在赵母来沈家洼村看赵清茹兄妹俩前几天,赵清茹刚刚败完一次家,又跟马屠户定了猪肉,而且这一次一买便是大半扇猪肉,还连着猪脑壳跟尾巴。内脏什么的让猪主人留下了,差一点点这猪脑壳也错过。

    这会儿的猪脑壳一般连着耳朵、舌头整个处理不单卖,祭拜祖先、乔迁之类喜事必备之物,去晚了基本没戏。这次赵清茹下手够快,赶上了。至于毛多不好处理这种缺点,对于赵清茹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丢灶堂里用火一烤,再拿把刀将焦的地方刮了,洗净冷水下锅出一道水打去浮泡血水沫,别说毛了,连猪骚味都没了。

    像猪蹄、猪尾巴之类的,都是这么处理。处理完了,往卤水里一丢,大火烧涨小火慢炖,炖个几个小时,保证香飘满屋,口水哗啦呼啦的。

    这一次,赵清茹之所以订了大半扇猪,除了自己吃以外,主要还是为了过年期间送长辈。不仅往家里送,还得往燕京爷爷奶奶那里以及魔都外公外婆那里送。吕迎春跟田学家家里也没遗漏。

    虽说这会儿已经是寒冬腊月,但赵清茹四个打从一开始便没想过送新鲜肉。这路上一走便是七八天,万一再耽搁几天,再好再新鲜的肉估计也该有味了。所以,这次寄的都是被赵清茹切成长条形,薄盐腌制成的咸肉。

    吕迎春家里什么情况,好歹相处了一个多月,也是了解的。吕迎春家不算太穷,到底也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充其量也就是比普通人家稍稍殷实一些。可架不住有个点心眼儿的奶奶总是隔三差五地上门打秋风,在凭票供给的年月,吃穿用度难免紧巴巴一些。田学家家里情况也差不多,一大家子人赚的不少开销更大。过年寄点肉回家,也算是一份心意,礼不算轻,情意更是重。

    这次的年礼,每家除了三大块约七八斤咸肉外,还有几斤香肠。

    负责调料的赵清茹做了两种味道的,一种是川式腊肠,就是略带麻味的,还有一种是广式肉香肠,其实偏台味。赵母来沈家洼村住的这几天,几乎天天吃“广式”的。想来闻着口觉着很香的“广式”香肠还是蛮合赵母口味的。

    不管是咸肉还是香肠,差不多干时就被打包成包裹,寄到了各家长辈手里。没几天,另一头的长辈便寄来了“回礼”。

    住在魔都,说起来也是距离最近的徐外公跟徐外婆的包裹最先到。许是知道自家孩子喜欢吃糕点跟糖果,小地方也不容易买到好糕点。不大的包裹里塞了一大半各种品种的糖果跟糕点,满满一大包好几斤。除此之外,还有些香皂蜡烛之类的生活用品。

    魔都好歹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许是外国人不少的关系,并没有票据限量供给。虽说买有些东西依旧需要排长队,到底比其他地方物资更充沛一些。想来徐外婆也是担心自家外孙外孙女在沈家洼村这样的穷乡僻壤里,买不到这些个日用品,真真是可爱的紧。

    要说,这家里的老人真的挺了解自家孩子的喜好,远在燕京的赵爷爷跟赵奶奶,也寄了一大包茯苓饼之类京味十足的干果蜜饯。此外还捎来了两只烤鸭,真空包装。

    “老婆子这是又吃到燕京烤鸭子了。”钱奶奶望着眼前的燕京烤鸭,有些浑浊的双眼明显有些湿润。

    “钱奶奶,您吃过燕京烤鸭子?”吕迎春好奇的问了一句。

    “之前晓儿每次回家来,都会给老婆子捎带上一只燕京烤鸭子。”钱奶奶见赵清茹四个齐刷刷地看向自己,便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来,“其实老婆子一点儿都不觉着这燕京烤鸭子有啥好吃的。”

    “钱奶奶,这燕京烤鸭子得乘热吃现烤出来的,冷了再热热吃,味道总归是要差些的。”赵清茹也乐了。

    “可老婆子还是觉着不如小汝你烧的红烧猪蹄好吃。”

    “行,那今天就吃红烧猪蹄。”原本准备拆一包尝尝烤鸭味道的赵清茹将那两袋烤鸭收了起来。真空包装,到底能保存一段时间。回头即便不吃,送人也是好的。不管怎么说都是首都燕京寄来的好东西,送人一准很有面子。

    “对了哥,小伟这信上怎么说?”打从赵母回去后,赵清茹其实还是蛮在意家里的情况的。在离开家时,赵清茹可是再三让自家小弟保证,每个月一定写至少两封信,将家里情况如数告诉赵清茹知道。

    到底怕被自家哥哥姐姐,尤其被赵清茹收拾的赵清伟,还算听话地每隔一段时间便邮寄一封信到沈家洼村。

    “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姆妈回去后,敲打了一下杜娟儿母子三个。”

    “哦?说来听听。”赵清茹顿时来了兴趣,若不是这会儿正在做饭,一准自己读信了。

    原来,赵母回到赵家后,并没有急着发作,而是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屋子,乘着赵父没在家,找来了小儿子赵清伟,聊了会儿天。随后左邻右舍地拜访了一下,顺便将礼物分派了一下。

    相对于隔壁沈家,只是匆匆打了个招呼,留下点从魔都带来的糕点外,在唐家就“小坐”了大半个下午。赵母跟唐妈妈聊了许久,至于具体聊了什么,赵清伟因为被早早地给打发了出去,自然也就不知道啦。

    只不过第二天赶上赵父正好休息在家,赵母借着一直在外忙演出,许久没回家,便提议大院几家人好好聚一聚。就在赵家设宴,款待左邻右舍。不仅邀请了唐家、沈家、李家全家,连带着还将老白莲花杜娟儿母子三个也给请来了。

    在宴席上,赵母率先向杜娟儿母子三个赔礼道歉,深刻检讨自己教女不善,纵女行凶。赵母的姿态放的很低,态度很是诚恳不说,还主动开口说要赔偿薛玉敏那医疗费。

    要说,老白莲花杜娟儿到底年长一些,更何况自从被赵清茹从赵家赶出来后,这一个多月以来这日子过得比在赵家时困难多了。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