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田园:一品女司农-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痛,我觉得畅快极了,谁让你一出生就是王府世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有那么多银子,不坑你们这些人坑谁!”罗云意毫不掩饰自己的“险恶用心”。

    “我们这些人?我记得你也是我们这些人中的一员吧,尚书大人,梁王妃!”叶昱委屈地抱怨说道。

    “二姐夫,你难道忘了梁王府有两位败家王爷,我就算嫁过去,怕也是入不敷出,整天想着怎么攒银子养家,估计连普通百姓都比不上!”罗云意“哭穷”道。

    她这话一出,梁老王爷和叶昱都忍不住笑了。

    而此时整个京城因为这一份户部的告示变得热闹极了,酒楼茶肆、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户部新出的合约文书。

    百姓们更是想知道这份合约文书是真是假,户部真的会像合约上写的那样给他们租银吗?真有人去签下这份合约文书吗?

    京城户部衙门大门口一字排开十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面都坐着一位户部官员,桌子上摆着一摞裁剪好的纸张,是他们用来给百姓们写合约文书的。

    从来没有人见过衙门里的人是这样办差的,尤其还是大禹朝最重要的户部,像这些官员普通百姓平时也很难见到,户部官员之前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第一次坐在衙门口大庭广众之下办差,他们也觉得有些尴尬和不自在,可谁让这是户部尚书吩咐办的事情,他们反对不了只好听从了。

    “这位大人,小的们是京城北郊城外宝平村的人,我们村想要和户部签耕种合约文书,麻烦大人您了!”宝平村的村长鲁老汉带着村里各家的户主来到户部衙门外一位看起来面相比较和善的官员桌前说道。

    “你们全村人都要签合约文书?”户部的这位官员有些吃惊地看向鲁老汉和他身后那一群衣衫普通的百姓。

    “是的,大人,我们全村都签,而且我们所有的田地都愿意租给户部!”鲁老汉看着那官员说道。

    围观的众人听到鲁老汉这样说也都吃惊不已,这些百姓可是头一个要和户部签合约文书的人。

    宝平村的村民却不管旁人怎么看他们,他们今天来就是来支持罗云意这位户部尚书的,没有她宝平村的田根本保不住,没有她,宝平村现在的日子也不会越过越好。

    如果是换成旁的官员贴出这份告示,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或许还不敢相信,怕自己被朝廷给骗走耕地,怕忙碌一年到头什么都没有,但他们相信罗云意,她是真心在为贫苦的百姓着想。

    “好,好,宝平村是吧,本官知道,本官这就给你们写合约文书!”户部官员脸带喜意地说道。

    “多谢大人!”接下来鲁老汉他们就安静等着官员写好文书再摁上自己的手印,然后拿着一个条子去了旁边官员那里,而这位官员正是司农司的周大人。

    “见过大人!”对于周大人鲁老汉并不陌生,周大人对他们也熟悉,笑着点头打了一个招呼。

    周大人在刚才那份合约上又添上了一行字,注明宝平村接下来要种多少亩粮食、多少亩蔬菜,然后又让鲁老汉他们摁了一下手印,接着他们就可以去司农司领种子了,到时候会有司农官告诉他们有关栽种的一系列事情。

    等到鲁老汉他们离开之后,立即就有另一个村的村民也来了户部衙门,他们正是刚刚平反昭雪的七家村的村民,他们也是全村都和户部签了合约文书。

    有了宝平村和七家村第一个、第二个“吃螃蟹”的村子,接下来户部签订合约文书的事情就变得顺利起来了,而户部衙门门口排队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为了赶上春耕,孝和帝下旨让京城各地官员全力配合户部与百姓签订耕种合约文书的事情,司农司所有的司农官也都被派了出去,他们要去教百姓耕种。

    罗云意这位户部尚书自然不得清闲,孝和帝让她清查京城世家贵族和三品以上官员的田产,等到春耕过后,皇帝就打算从这些贵族、官员手里收回多余的田产了。

    “老祖宗,皇上这次是不是太过着急了些?如果那些世家大族听到消息,他们不会乖乖地让皇上把田产收走的!”这天,罗云意来到梁王府找到了梁老王爷说道。

    “皇上是有些急进了,快刀斩乱麻固然是好,但要是一下子斩不断就会变得麻烦了!”梁老王爷也有些担忧地说道。

    “太爷爷,我不怕得罪那些世家大户,但我刚接手户部,手中的官员可用的太少,这次春闱殿试您能不能帮着把把关,多给我们户部一些可用之人,当然能让我自己挑就好了!”其实这件事情罗云意也和孝和帝说过,但官员任免是吏部的事情,孝和帝也不好太过偏袒户部。

    “行,这件事情交给老祖宗来办吧!”梁老王爷笑着说道。

    ------题外话------

    明天没二更,大家不用等!o(n_n)o~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结交举子

    户部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和京城百姓签订了耕种合约文书,不到半个月所有存放在司农司的种子就下放结束了,而二月对于大禹朝的举子们来说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月份。

    从农历二月初九进行第一场会试,到二月十九进行第二场会试,再到二月二十九进行第三场会试,短短二十天便决定了很多人的一生。

    第二场会试结束的次日,京城很多的客栈、酒楼、茶肆就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举子们的心情似乎也变得轻松一些,经常可见他们三五成群的品茶饮酒、赏花论诗、踏春游湖。

    这天,罗云意听说正阳街一家茶楼要举行“斗诗会”,而且会有很多应试的举子参加,于是她带着两个丫鬟女扮男装来到了这家茶楼,在一处不显眼的角落里坐了下来。

    因为来得早,茶楼里人还不是很多,斗诗会还没有开始,早到的一些举子文人就随意坐在桌边一边品茶一边闲聊,而聊的最多的则是最近户部与百姓签订的那份耕种合约文书。

    “在下认为,户部此举大大不妥,百姓田少贫瘠,哪有富户家里肥田宽广,真是可惜了那些好种子!”与罗云意只有一桌之隔的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侃侃而谈道。

    他这话一出口,倒是引得在场之人不少的赞同,这让他脸上颇有些得意之色。

    不过,也有与他不同意见的,另一桌的一位年轻男子则说道:“这位仁兄此言差矣,户部此举旨在帮扶百姓,租金、工钱看似不多,对于百姓们来说却足够他们生活所需,假如他们自己耕种田地,缴纳田赋杂税之后,一家人的温饱怕是都成问题。”

    “你这话的意思岂不是说我大禹朝的赋税过重,让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了吗?!”被人反驳,那位落了面子的书生显得有些不屑和气愤。

    “赋税过重是事实,百姓难以温饱也是事实,事实便是如此!”年轻人似乎毫不在意自己的言论会引起歧义和麻烦。

    “杜兄,少数两句,你就是性子太过耿直!”与年轻人同桌而坐的友人轻扯了一下他的衣袖说道。

    “吴兄,不碍事,如果连真话都不能说,就算为官一任也不会造福一方。”那位姓杜的年轻人说道。

    “这位兄台说的不错,人生在世若是不敢言真话,又怎么会做实事呢!”罗云意笑看着此人大声说道,“在下唐五,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在下杜衍正,字子德!”杜衍正对着罗云意行了一个文人之间常见的拱手礼,“不过刚才那话并不是我说的,而是咱们大禹朝第一位女尚书大人所言。”

    自从孝和帝在早朝上将罗云意说过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用来“教育”文武百官,这句话便迅速地在士子文人、市井百姓中间流传开来。

    “女子为官,简直荒唐!”刚才那位书生见罗云意出声赞同杜衍正,脸上讥讽之色更浓。

    “哼,女子为官怎么了!只要为官者造福百姓,男人女人又有何分别,天下多少男儿为官却害得百姓苦不堪言,我看他们还不如女子!”杜衍正瞥了一眼那书生冷冷说道。

    “说得好!”罗云意忍不住为这位杜衍正击掌赞道,然后笑着起身来到他桌前,问道,“杜兄不介意小弟一同坐下吧?”

    “唐公子请!”杜衍正请她入座,不过面对罗云意的亲近,他始终都表现的很淡然,疏离有度,让罗云意对他的好感更多了。

    此时与杜衍正同坐一桌的还有另外两名应试的举子,一个叫吴志清,一个叫刘子坤,三人在京城相识,因志趣相投而成为了好友。

    四个人同坐一桌倒是聊得很愉快,而且很快茶楼里的人就越聚越多,斗诗会也开始了。

    今日茶楼斗诗会分别以“春夏秋冬”和“梅兰竹菊”为题,在场之人都可自愿参加,胜出者会获得茶楼主人提供的一百两纹银。

    “杜兄不作诗一首?”刘子坤笑看着杜衍正问道。

    每张桌子上都有茶楼伙计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其他桌子前已经有人执笔挥毫,而罗云意这一桌却是只坐着品茶,四个人谁都没出手。

    “附庸风雅罢了,看看即可!”杜衍正一笑,他对斗诗没什么兴趣,今日要不是吴志清和刘子坤拉他过来,他就在客栈睡大觉了。

    “与当年听书茶楼北柳公子和二十四公子的诗作相比,这些的确是差强人意了些!”吴志清听着周围举子文士们高声念着已经写出来的诗作,略有些失望地摇头说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年二十四公子此诗一出可是连年大学士和王大学士都称赞不已,只是从此之后再没听说过二十四公子在京城出现过。”刘子坤语带遗憾地说道。

    这间茶楼举办的斗诗会不过是仿照当年听书茶楼的诗会罢了,只是今年还会有佳作出现吗?!

    “二十四公子心思最巧的还是最后那四首诗,短短十个字便自成一首佳作,世间公子怕是很难有人能比过此人了!”杜衍正也轻叹一口气说道。

    “一帮只懂得吟诗弄月的蠢材,瞧瞧你们写的这都是些什么,不堪入目,不堪入目!”斗诗会正举行的热闹非凡的时候,突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从二楼传来,罗云意抬起头,就看到一位浪荡书生拿着一个酒葫芦斜倚在栏杆处嘲弄地看着所有人。

    “骆临,你也是读书之人,却只懂得饮酒作乐,若说蠢材,我看你才是大大的蠢材!”立即便有人对骆临的出言羞辱做出了反击。

    “杜兄可认得此人?”罗云意看到杜衍正刚才瞟了一眼楼上的骆临,眼中还有可惜闪过。

    “此人名叫骆临,泊州松华县人士,秋闱乡试头名,是东南一带非常有名的才子,为人放荡不羁,满腹才华,只是家道中落,尚有老母幼妹在家艰难度日。只可惜他来到京中便得罪了主考官,昨日会试还被主考官赶出了考场,并不许他参加第三场考试!”杜衍正对罗云意说这些的时候,不自然就带出了一些对主考官的抱怨和不满之意。

    “倒是可惜了!”罗云意又抬头看了一眼骆临,他倒是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略有些不同,身上透着一股英武之气,那眉间一闪而逝的不甘并没逃过罗云意的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