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郡主面色更是不屑:“说得就是他,玉淳的父亲刘参军。”
长安郡主一向礼仪周全,贵女风范尽显,当下也做不出什么出格的动作来体现自己的鄙夷。
只是摇了摇头,借以来表达自己心目中对于刘参军的否定:“这个刘司就是个窝里横!在外面窝窝囊囊,在家里面却是霸气得很。”
“光是有名有份的侍妾通房就娶了十五六个,也不管是丫鬟下人还是花楼里的姑娘,统统来者不拒,弄得整个家里面是乌烟瘴气,勾心斗角,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层出不穷。”
唐菲愕然。
想想那日见到刘司时还感慨他脸色蜡黄、脚步虚浮,原本以为他是因为因为女儿离世过度伤心所致,现在看来,竟是因为纵情酒色,掏空了身子。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虽说相由心生,却也不完全。
看着老实本分的人未必老实,看着凶神恶煞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真坏。
“玉淳的母亲身为原配,可是日子过得却连侍妾都不如。玉淳身为原配嫡女,却也不得不举步维艰,处处为营,想来这也是她善于使些诡计手段的原因了罢!”
长安郡主一时也是感慨:“先时与玉淳交好时,她也曾经对我说过一些知心体己话。虽不知这些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是生在那样一个家庭,合是该有些苦楚无奈。”
“玉淳当初费劲心思的想要入宫,未尝不是想要脱离苦海,为自己挣得一份前程,也是为她的母亲挣得一份尊荣。”
听着长安郡主的话,唐菲的心情却越的酸涩起来。
在唐菲看来,刘玉淳是个满肚子坏水儿,处处与自己作对的讨厌的人。是敌人。
唐菲虽善良却并不是圣母,自然不可能因为刘玉淳身世可怜便去同情一个敌人。
她只是有些感同身受罢了。
没错,就是感同身受。
因为从某些角度上来说,刘玉淳和自己真的是太像了。
不光是装模作样办天真、办纯洁的行事风格,还是那叫人糟心的家境,甚至是两个人最初入宫的理由。
既是像,那为何两人的处境会如此不同呢?
唐菲陷入了沉思。
人生就像是一条布满了各式各样小道儿的马路,总有些人会因为与你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而与你同行;但是她们终归也会因为与你选择不同而离开你。
唐菲与刘玉淳处境相似,追求相同,所以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入宫,走上了宫廷生活的这条大道。
但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宫廷生活中,两个人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是以便也走上了不同的岔道。
唐菲与刘玉淳虽然都喜欢扮无辜,装纯洁,喜欢使一些小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两个人却有一个本质的不同,那便是唐菲至始至终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伤害别人。
唐菲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便也守住了她生而为唐菲,最重要的东西。
经历得愈多,便越觉得有些道理真的需要用时间来验证的。
当时秋纹姑姑同自己说做人当如铜钱‘外圆内方’,如今看来,这话确实是人生的真谛。
我知道,肯定有人不服气了,觉得唐菲能拥有今天的一切,能拥有皇上的宠爱,那都是幸运的原因。
当然,幸运是有一方面,但是若是没有唐菲坚守的本心,没有她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勤勤恳恳的学习,完善自己,皇上又如何会喜欢她呢?
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就算是一见钟情也只是因为看脸。
当你的个性、三观、学识、容貌、才话、性格都与对方契合完美,互相吸引,相爱便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想通了这些道理,唐菲的心情也释然了不少。
想想前日秋纹姑姑说的话:人生本来就是个不断体验。不断学习的过程。
想来也只有历尽千帆,看尽世态炎凉,有一日才有可能像秋纹姑姑那样宠辱不惊吧!
盛夏十分,真是万物欣欣向荣,唐菲与长安郡主坐在树木掩映的小亭子里,把茶言欢。
看着热热闹闹、郁郁葱葱的夏景,什么感同身受,什么顾影自怜,也慢慢俱都抛却。
既是夏日,又何必言秋凉?
绿肥红瘦?不,那写得是暮春花事。
炎炎日,就铄石流金,绿树成荫,荷香蝶影方为夏景。
第五百五十五章 贤妃之死
与长安郡主的谈话后,唐菲再一次投入到了她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
如今唐菲身份愈贵重,可以实现的理想便也愈多,承受的责任越大,忙碌的事情便也愈繁多。
女强人的日子不好过啊。
唐菲如今算是当真体会到皇上所说的‘忙碌到脚不沾地’是什么意思了。
戏本、小说得些,母亲顾氏都写信催促好几次了,若是继续耽搁下去,恐怕母亲就要亲自入宫来催了。
纺织工厂办得很顺利,不但给边境的战士提供了更好的物资福利,更是叫数不清的女子变得独立,拥有了自己的收入。
《唐氏菜谱》也轰轰烈烈的推广开了。如皇上所说,确实对整个大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因为皇上准备的充分,所以倒都是些好的影响。
有齐王出头,皇上和唐菲也确实因为这些菜谱从乡绅贵族的手中大大的赚了一笔。
然后唐菲就用赚来的这笔钱,开办了大云国的第一个孤儿院。
说是孤儿院,其实更像是军校。
只是与传统军校不同,这所孤儿军校里的孩子都是由朝廷养大的,从小接受的也俱是一些精英教育,所以才能和对皇上的忠心度都是非常人可比。
人才,从来都是最宝贵的资源。
可以想象的到,待到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必将都能成为对社会、对朝廷、对百姓有用的栋梁之才。
孤儿院的孩子们原本都流落街头、风餐露宿,如今不但有了食物、有了温暖,更是可以跟着夫子学习文化知识,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未来也终于有了希望。
孩子们一个个感激涕零,明着不说,却在私下里给唐菲起了个绰号:唐妈妈。
可怜唐菲年纪轻轻,自己还没生出孩子呢,便先多了这成百上千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不过总归也是一件叫人欣慰、欢喜的事吧!
唐菲每日生活的茫忙忙碌碌,自然便也没有功夫去想那些悲春伤秋的烦心事,那日子过得叫一个充实满足。
左淑妃和卫贵妃两个人都被皇上禁足,是以很长时间,整个大云行宫都如一滩死水,平静无波。
不过每次平静后往往都要有大事生,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贤妃娘娘薨逝了。
其实贤妃娘娘的死,还当真算不上一件多么叫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贤妃娘娘缠绵病榻数年,先前在盛琼公主寿宴的时候便已经不大好了,更是在寿宴之时想着要将盛琼公主托付给唐菲。
寿宴过后,贤妃娘娘彻底像是一个被抽去了最后一丝活力的布娃娃,整个人都没了生气。
甚至就连当初生在瑶华宫那次惊天动地的审判,贤妃娘娘作为四妃之一,都没有办法撑着病体参加。
说句大不敬的,整个后宫的人,或者说是整个咸福宫正殿的下人,都在等着贤妃娘娘死呢。
甚至有些不甚忠心的奴才,都已经在私下里偷偷的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盘算着自己在贤妃死后要去哪里谋求一个好活计。
这就是人走茶凉。
人的生命若是没有了,生前苦苦挣扎着经营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会被时间的长河冲散,被人慢慢遗忘。
虽然贤妃的死对唐菲而言并不算意外,甚至唐菲也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当这一切真正生的时候,唐菲的心里面还是有些难过。
死亡,大抵是这个世界上最叫人难过的事情了。
因为只要活着,便还有各种可能,但若是死了,那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永别。
先是贤妃一直在缠绵病榻,唐菲也没什么机会与她深入的交流。
直到前些日子的盛琼寿宴上,唐菲方真正认识了这位众人口中奄奄一息的贤妃娘娘,认识了她是一个多么聪慧、多么通透的人。
但是,一切便也孑然而止。
从此以后,她的聪慧,她的美丽,她的一切一切都将随着那薄薄泥土,被时间掩埋。
贤妃娘娘虽已经薨逝,只是却不能马上安葬。
她虽不得皇上宠爱,可是好歹也是四妃之一,对于她的后事自然不能像唐芸、刘玉淳之流,草草埋葬。
但是是不是有资格被葬入皇陵,这个还要看皇上的主意安排。
这后宫里面的事情倒是不消得劳烦后妃烦心,贤妃的后事也有**务府的官员着手操办。
如今贤妃的灵堂便设在了咸福宫正殿,只等众人前去瞻仰哭灵,然后再由皇上下旨,然后再根据皇上的旨意选择不同的安葬方式。
唐菲这个人一向很重感情,因为贤妃娘娘的仗义相助,她一直觉得自己欠了贤妃娘娘一个人情。更别说贤妃娘娘的临终赠言,更是活了一辈子最真实的感受,当真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珠玑,叫唐菲受益良多。
贤妃娘娘已经薨逝了,她的恩情便也只能怀报到盛琼公主的身上。
加之唐菲曾经信誓旦旦的与贤妃娘娘保证过,会好好照顾盛琼公主,唐菲素来言出必行,当下也不再犹豫,直接再众妃之前便动身前往贤妃的咸福宫正殿:一来咸福宫不能没有个主事的人,二来唐菲也是想要好好的安慰一下盛琼公主。
也是因为唐菲来得早,唐菲到的时候,整个咸福宫灵堂还没有布置完全,数十个小太监、小宫女穿梭往来,忙忙碌碌。
虽有些人来人往的意味,却也衬得上秩序井然。
在这些纷杂交错的人群中,盛琼公主一个人傻傻的站着。
小小的一只,呆呆愣愣的,脸上的表情不喜不悲,却好像已经没有了魂魄。
整个世界都在忙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却只有盛琼公主一人仿佛被时间遗忘,傻傻的站在人来人往的人流中,像一尊悲伤的雕塑。
盛琼的身上歪歪扭扭的穿着一件白色的丧衣,头也松松的包着,上次见时脸上还带着那些稚气开朗早已经消失不见,整个人犹如一只失去了魂魄的小小的木偶。
从今往后,再无母亲的照拂,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啦。
人生路漫长,生活苦难重重,但是再没有母亲的陪伴保护,受到挫折苦楚之后也再没有那个温暖的怀抱,只有一个人独自默默承受。
只这么看着被巨大悲伤笼罩的盛琼,唐菲的眼泪便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因为她想到了前世的自己。
第五百五十六章 盛琼公主
唐菲原本并不很喜欢盛琼公主的。
她那时觉得这个孩子太娇气,心性不好,居然嫌弃自己的母亲,太不孝顺。
后来盛琼公主刻意讨好唐菲,唐菲面上虽不显,心里面却并不是很领情,总觉得这个女孩年纪轻轻便鬼机灵,太有心机。
直到一次不经意,叫唐菲偶然现了盛琼公主对于贤妃的关心。
这个女孩年纪这样小,性格却着实别扭。
明明心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