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念诗一时得意忘了形,粗噶着嗓子就用男人的姿势跑上去,叫道:“祖母,娘,我们今天把货仓里的货都卖了!你们知道筹了多少银子吗?”
那两人都对她怒目而视。
她突然就反应过来,自己是个女孩子来着……
老太太那里,换了衣服的陈念诗,跪得挺直。
“如果不是沈大掌柜说起,说陈三公子怎么样怎么样广受众位掌柜的赞誉,我们还被蒙在鼓里。你说你一个大姑娘家,怎么能扮作男子出去抛头露面?你这样,还怎么嫁人?”大夫人在旁数落她。
数落着,数落着,就觉得伤心了,开始哭。
“娘,你别哭了。我是扮作三哥的样子去的,又不是以陈念诗的身份出去的,你们不说,谁能知道真假?”陈念诗十五岁的年纪,正值青春躁动期,一见到她娘哭,就很不耐烦。
溪山行旅图 第1462章 人比人,气死人
“你还这样跟你娘说话?你可知,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万一被人知道了呢?你是要嫁到禹州一品大员家里去的,名声不容一丝玷污!”
“这府里又不止我一个女儿,大不了就让别人嫁过去呗!”
“你还犟嘴!我们陈家败落成这样,能跟人家一品官员联姻,哪还好意思嫁个庶女过去?”
“早知道你们让陈念语嫁过去就是了,她心心念念地,就是嫁到姑姑家去!”陈念语已经定亲了,她这是跪着说话不腰疼。
“你给我闭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你出嫁,都再不许踏出府门半步!”老太太气呼呼地说。
“祖母!”陈念诗一下子反弹。“我这辈子不嫁人总可以了吧?”
“你个孽障!你不嫁人你要干嘛?你要出家当姑子去吗?”老太太举起手边的拐杖就要打她。
幸亏这时,卸完妆的皇后来了。
陈念诗见到她,那小眼神,就像被压迫的农民看到了解放军……
在这眼神儿的压力之下,魏瑜只好主动上前揽责任:“外祖母,大舅母,这事都怪我。是我让她这样做的。”
她们又何尝不知道是魏瑜让她那样做的,她们没法说魏瑜,只好就全往陈念诗身上发泄了。
“娘娘,我知道,咱们陈府,您是实在是找不到个可用的人,您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大夫人说。“但是……但是……念诗毕竟已经到了论婚嫁的年龄,这要传出去,她的终身都毁了……”
“大舅母,前几天掌柜们争相离开,是三妹妹化解了那场危机。今天,又是三妹妹,为府里筹到了近四十万两的现银。”魏瑜说。“这样的女子,难道不值得婆家喜欢,反而要嫌弃吗?”
“娘娘,那您的意思,还要让她继续这样吗?”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大夫人脸色不怎么好看。
魏瑜说:“现在,祥瑞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需要一个陈家人来主事。现在的选择,无非是让真正的陈三公子上,还是让三妹妹继续扮着,就请外祖母和大舅母定夺吧!”
老夫人看看一脸忐忑不安,不时偷看她们几眼的陈冬,再看看跪得挺且直,如同风姿卓绝的寒梅般的陈念诗,不得不承认,人比人,气死人!
放真正的陈三公子去主事……恐怕……只会给陈家丢脸!
老太太权衡良久,问了句:“娘娘,我听说,在禹州,风气比金陵要开放一些,女子也可以上街,而且还不用蒙面,可是真的?”
魏瑜点头:“外祖母,您放心,禹州的风气的确比金陵更开放一些,就算念诗扮成三表弟的事情曝光了,姨父、姨母也不会嫌弃她的,说不定,她要真做成几件大事,反而会高看她。”
老太太点头:“既然娘娘如此说,那就这样吧!反正……做一次,和多做几次,也没什么区别。”
“祖母,谢谢你!”陈念诗蹦起来,冲她使劲地笑。
“你傻笑个什么?”老太太没好气地说。“我跟你说,这事儿,必须要好好保密!这里不是禹州,这里是金陵!要是泄露出去,坏了名声,我们怎么好意思把你嫁过去?”
溪山行旅图 第1463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放心放心,这事,除了我们几个人知道,谁也不知道!”陈念诗说。“三哥,是不是?”
陈冬连忙点头。
大夫人皱着眉头,说:“冬哥儿,这段时间,你就别出门了,好好在府里呆着。”
“是,母亲大人。”
“你下去吧!”
陈冬很是紧张地退了下去。
魏瑜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说:“外祖母,大舅母,恕我直说,如果府上再有一两个能顶住事儿的男丁,也不至于就让三妹妹一介女子女扮男装出去应酬做事。”
这话一出,两个女人都有些尴尬。
魏瑜继续说:“在禹州,大户人家的庶子虽然在家里的地位不如嫡子,但是,在教养上,都是差不多的。很多人家的庶子,跟嫡子一样优秀,甚至比嫡子更有出息,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者不在少数。这样,家族也能更加强大,更加稳固。”
“娘娘的意思是……”
“我听说,金陵城里的习俗,庶子与嫡子的待遇天差地别,嫡子用心教导,庶子略认得几个字就行。嫡子挥霍无度,庶子却如奴如仆。可是真的?”
老太太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沉默了好一会,说:“其实,这习俗,就是源于陈家。”
“哦?”
“也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哎!当年,曾经因为庶子作乱,争夺继承权,陈家险些出大事。”老太太说。“所以,老祖宗定下这样一条规矩。然后……其他的人家,也争相效仿。”
“我们不能因为吃五谷杂粮病过一回,从此就不吃五谷杂粮了吧?外祖母,就如同布匹不能外卖的祖训一样,很多事情,此一时,彼一时也,不审时度势,一味墨守成规,只会令自己束手束脚,最终,陈家这个千年大族,怕是会泯然于众也!”
“说得好!”外面突然传来陈伟德的声音。
大家都看过去,发现他在家仆的搀扶之下走了进来。
他的气色看着还是很不好,但是眼神却格外地亮。
“娘娘!”陈伟德噗通一下跪在魏瑜面前。
“大舅舅,你干什么?快起来!”魏瑜忙去扶他。
陈伟德却拒绝起来,跪在她面前说:“娘娘,微臣这些日子卧病在床,不断地自省,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知道自己承担着陈氏一族的重任,从小努力地念书,努力地想要重振陈家。可是……陈家的境况,始终在不断恶化……微臣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魏瑜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刚刚听到娘娘的话,感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伟德的眼神越发亮。“这次的事情,表面上,是因为盗贼偷走了我们二百七十万两的货款引起的,可实际上,若不是陈家早已从根上腐朽了,又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大舅舅是当局者,能认识到这个,极为不易。不过,有什么话先起来说。你还病着呢!”魏瑜说。
陈伟德却磕下头去,说:“固然看到了,却也无能为力。娘娘是有大智慧的人,微臣求娘娘……不知可否帮帮我们?”
溪山行旅图 第1464章 世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
“求娘娘帮帮我们。”陈念诗也麻溜地在他爹旁边跪下了。
魏瑜看向陈念诗,眼神有些不善。
她有种感觉,陈伟德会这样做,八成是这丫头在他面前说过什么……
陈念诗看到她看自己,顿时心虚地垂下了头。
魏瑜深呼吸:“大舅舅,你不说,我也会尽力相帮的。快起来吧!”
“不,微臣是想,让娘娘来执掌陈家。”陈伟德却说。
“什么?”魏瑜站起来。“这怎么能行?我毕竟是外姓人。”
“您是天下之母,别说一个陈家,天下都应是您执掌的!”陈伟德不愧是做官的,口才还挺好。“请娘娘来执掌陈家,无论您做任何决定,我们都毫无异议,全力支持。”
“不行……”
这时,老夫人也站了起来,竟也颤颤巍巍地跪在她面前:“娘娘,这样的确不妥,但是,既然伟德这样决定了,臣妇也恳求娘娘,答应了吧!”
大夫人一直蹙着眉头,不过,既然老夫人都跪下了,她也跪在了魏瑜面前。
看这一家子,她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魏瑜崩溃地说:“这样吧,以后,大事听我的,小事,还是大舅舅和大舅母做主就是。”
“臣本来也是这个意思。”陈伟德咧嘴笑道。“您放心,家中的琐事,如何敢劳烦娘娘?您只管大事。”
这天,魏瑜回到梧桐园,一直觉得闹心。
陈伟德这意思,是寄希望她不仅帮他们把七十万的债给想办法了了,还要把这烂了根的陈家弄得枯木逢春,焕发出新的生机?
她怎么觉得,这一沾上就甩不掉了?
她想要在梧桐园里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
牡丹苑。
大夫人将陈伟德扶到床上去躺着,忧心忡忡地说:“老爷,你今天这样做……你真的想好了吗?”
“想好了。”陈伟德躺着说。
“念诗那丫头成日里把娘娘夸得跟什么似的,说她是女中诸葛,劝我们求她相助。你是不是受她的影响?她还是个小孩子,她知道什么?”
“不!念诗说的都是事实。娘娘的确深不可测。”
“可是,我总觉得心惊胆战,有如站在悬崖边上……”
陈伟德拍拍她的手:“我知道,她毕竟……被收回了中宫奏笺,是被贬斥到陈家来的,万一突然有一天被废了,甚至可能……获罪,我们也会跟着被打入深渊!但是……”
陈伟德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转,变得狠厉起来:“自古成大事者,谁能不冒风险?这世上没有平坦大道可以供我们走,我们只能……赌一把。”
“二弟他知道吗?”
“嗯,在去世安堂之前,我去找他商量过了。他也同意。”
“可是……可是……”大夫人觉得很慌。
“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没有可是。”陈伟德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说。“夫人,以后凡事都要听娘娘的旨意。”
大夫人感觉到他掌心里的温度,眼里渐渐平静,点了点头。
第二天,梧桐园。
“陈念诗,是不是你跟你父亲说什么了?”
溪山行旅图 第1465章 把你的亵衣拿来我看看
“没说什么啊?”她一脸无辜。
“没说什么大舅舅怎会这样?”
“我顶多就是说了些大家都知道的实话……例如,您聪明睿智、胆识过人,眼光独到什么的!”陈念诗说。“真的!我爹之所以会把整个陈家交到娘娘手上,跟我说了什么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吗?”
“是啊!您看,我爹,我二叔,都拿那些要走的掌柜没办法,您呢?一出手就制住了他们!他是看到了结果,看到了希望,所以才这样的。”
看魏瑜不说话,陈念诗舔着脸撒娇:“娘娘,您是我亲表姐,您的母亲和我爹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是吧?您不能这么见外是吧?”
“……你的脸皮,越来越厚了。”
“呵呵,您不是说,做生意的人脸皮一定要厚么?我这个人,没有别的优点,就是从善如流……”
“先别从善如流了,这银子还差二十万呢!三小姐您有不有什么想法?”
陈念诗想了想,摇头。
“你家里,除了这园子,还有不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去典当或出售,能弄出二十万两银子的?”
陈念诗说:“就是那些田地庄子了……我们在金陵周围还剩大约三千亩田地,五个庄子……”
“还剩?”魏瑜挑眉。
“以前就变卖了不少了。”陈念诗有些惭愧地说。
魏瑜暗暗在心里折算了一下:一亩良田往高了算打二十两银子,三千亩地,五个庄子……所有的加起来能卖出十万两就顶天了……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