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姑,朝中大臣逼婚,也不想想那些歪瓜裂枣配不配做我媳妇。”
十一跟着小姑姑看遍山河,也见多了知冬这样优秀的女子,对自己的另一半要求很高。虽然不想承认,他希望他和另一半如同余起和小姑姑那般不仅仅是欣赏彼此更要灵魂契合。
秦穗淡淡地看着他,听他继续发牢骚。
“皇城里那些想进宫的女人,我都查了一圈,没一个能配得上我。”十一骄傲着自己的优秀。
“以前,她们凭借家势,想进宫就能进宫,父皇没主见,为了平衡朝廷,来者不拒。我不需要靠这种手段平衡朝廷,他们的权势都是我给的,想要在国事上勾心斗角,先量一量自己几斤几两,我能放心地给,也能轻松地收回。”
十一说完这疏狂的话,心情舒畅了。这些带着点狂妄的话,他也只敢在小姑姑面前说上一说,在外面,他要死端着谦虚和仁和,每次碰见那些脑子拎不清的混账都会被气的憋在心里出不去。
他刚登基时烧起来的三把火,把朝中大臣烤的脑子清醒了一阵,可这时间一长,百姓一富裕,这些人又拎不清了。
皇后是一国之母,关系到方方面面,他们关心是正常的,但手伸长了就该剁掉了。
说白了,朝廷这些拎不清的人都好处理,他现在愁的是,他确实想找个媳妇陪他熬夜陪他睡觉,可他找不到能让他看上眼的女人。
要求,他是不会降低的,宁缺毋滥。
“小姑姑,您关心一下我的婚姻大事,帮忙看看招我喜欢又能担得起一国之母的好姑娘。”
十一不信任他父皇和母妃找的姑娘,唯独信任他小姑姑找的姑娘,即使小姑姑找来的姑娘啥都不会,那也是一国之母不需要会这些东西,有一颗大仁大义的心就行。
知夏端着两碗清淡的菜汤走进屋,放到秦穗和十一面前。
“又把公主的糕点吃了!外面有,你不吃,非要跟公主抢。”
十一没有一点愧疚,“小姑姑疼我,愿意给我吃。更何况,小姑姑的更好吃。”
“一个炉子出来的。”
十一强词夺理,“那也不一样,糕点沾了小姑姑的灵气,更甜。”
知夏没话说了,他是皇帝,她让着他。
知冬提着线篓走进屋,里面放着一件给秦穗做的新衣服。
“十一找公主什么事?”
即使十一已登基成为皇帝,知冬在长公主面前对十一的态度仍很随意自然。
正是这样的态度让十一感到自在,愈发喜欢往龙隐山跑。
在龙隐山,身份和地位都无足轻重,无论是在宫中谨言慎行的知冬知夏她们还是身份尊贵的十一和三王爷,都不在意这些,仍如同跟着秦穗游历在外那样,怎么舒服怎么来。
重要的是辈分,绝情派的弟子见到秦穗的八个师兄,必恭恭敬敬地道一声师祖,见到十一和三王爷就难有这份打心底的敬畏了。
跟八个师兄相比,同样高辈分的秦穗情况比较复杂。
龙隐山绝情派的大弟子们对秦穗像是对待自家独苗苗那样言语间透着股溺爱的劲儿又像对待老祖宗那样敬畏崇拜,看似矛盾,其实具体到行动上就特别的简单了,好吃的好喝的先给九师祖,不舍得用的好东西先给九师祖准备上。
而那些或乖巧或调皮的小弟子们对九师祖的心思就很单纯了,他们一进师门就开始听师傅和师兄们对九师祖的吹捧,九师祖在他们心里是神,碰一下就能让他们炫耀好久。
十一一口灌下菜汤,向知冬复述了一遍他现在的烦恼。
知冬和知夏听到这件事不着急离开,两人一左一右地挨着长公主坐下来。
一国之母,这确实是件大事,这关系到十一的后半生,甚至关系到整个后秦的以后。
知夏让知春和知秋一块坐了下来,知春和知秋两个与皇城中几乎所有的姑娘都有交情,最清楚这些姑娘们的脾性。十一看到的或者派暗卫探查到的可能是这些姑娘被境况所困不得不表现出来的样子,她们的本性也许与之相差甚远。
知冬知春四个人对着十一,一人一句地参谋着。
秦穗不插话,却也没有心不在焉,安静地听着他们说话。
一回到龙隐山就没了什么存在感的余起举着一大盆刚刚采摘的新鲜水果从窗户中跳进来,坐在秦穗身后,无声无息地吃着瓜果,时不时是从身后伸出手喂秦穗一口。
这些日子,秦穗想要长肉,对吃食,来者不拒。小徒弟喂她,她就就张口吃。两人配合默契。
知夏觉察到这边的动静,提醒了余起一句,别让公主吃太多凉性的水果。
余起把水果放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从远疆买来的五香坚果,一颗一颗地投喂给穗穗。
这段时间,他沉迷在喂胖穗穗的目标中,一大早就运转无相功,天南地北地给穗穗搜罗好吃的。
他搜罗来的稀奇古怪的吃食,时不时地也让知夏惊上一惊。
穗穗身上长出来的肉,有一大半是他的功劳。
第087章 。芸萱
知秋在龙隐山脚下是众人皆晓的红娘; 这三四年来; 经她介绍后结婚的没有百八十对也有六七十对。
她尽职尽责; 从她在陪着当小关舟县令的老哥那里看到和处理过的家庭纠纷着手; 全方面分析男女双方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
知秋在小关舟经过的一番锤炼没有白费; 经她手介绍的,要么在见到第一眼时因为长相不符合各自审美没有了后续; 凡是结婚的,婚后日子没一个不感激她的。
她是龙隐山脚下最抢手的红娘。
对十一的婚姻大事; 知秋早就在他登基时就当做仅次于伺候长公主的重要事情放在了心里; 毕竟她家长公主太美好; 有她家长公主这么个小姑姑的十一难以看的上其他人也是理所应当。
她寻摸了这么些个日子; 还真寻摸到了几个合适的。
之前不说是因为先皇和先皇后就在隔壁还时不时来串门,再怎么样也轮不到她来安排。
现在十一主动问起; 先皇和先皇后又是完全不插手的样子,她可以把她寻摸到的姑娘说出来了。
“成事了,你要给我封个大红包。”知秋先提要求。
十一大手一挥:“没问题。”
知秋开始挨个讲她寻摸到的好姑娘。
只听知秋说的话; 十一对其中一个姑娘来了兴趣。
知秋不管十一; 看向她家长公主,看懂了公主的眼神; 她才兴致昂扬地详细讲这个姑娘的事儿。
这个姑娘; 她很看好; 早就了解了这个姑娘从小到大的事儿,还跟这豁达的小姑娘成了好友。
她就想着给这样一个命运多舛依然坚强乐观的姑娘找一个能欣赏她包容她好归宿,如果十一不是这个归宿; 她就把这个小姑娘介绍给孟古陵大源他们。
“她的家族在前朝出过三个状元一个榜眼十个探花,她的文采不输给皇城任何一个大才子,这方面知冬可以作证,她们两人时常通信交流。”
知冬笑着点了点头,她也欣赏这个文采斐然的小姑娘,“她家族开明,父兄接受不同的大家思想,她都有所涉猎。”
听到知冬的肯定,十一心中的期待又加高了一层。
知夏看知冬没有其他要补充的了,继续给十一讲小姑娘的其他情况。
“她之前与知府家的嫡子有过婚约,在她为了救庶妹烧坏了脸后,被知府家的嫡子退了婚。”知夏想起这件事就生气,“男人,眼不瞎,心瞎。”
被牵累的十一不吭声,他也觉得男人都是见色起意的狗玩意,有时候他也不例外,还好他懂克制。
“她做好了自己一人过一辈子的准备,她的家人怜惜她,所有的事情都由她自己做决定。”知夏给十一提醒,“芸萱不是非嫁不可的。经了退婚这一事,她现在更想一个人过一辈子。”
十一皇子傲娇地想着,他也不是非娶她不可的,她有家人怜惜,他还有小姑姑疼爱呢,谁也不比谁高贵。
“你身份特殊,找媳妇的流程不能跟别人一样。你先给芸萱写封信,把你能给她过的日子清楚详细地写下来,我带给她看一看,如果她能接收这种日子,你们再相看。”
十一没立即应声,委屈巴巴地蹭到小姑姑的面前,皇帝辛苦,皇后也会辛苦,他一写皇宫里的日子,这事儿肯定就没后续了。
“小姑姑,她要是不喜欢宫里的日子怎么办?”
“再找。”在秦穗心里,她小侄子都是最优秀都是。
“要是我相中的好姑娘都没相中我怎么办?”
秦穗摸摸他的头,“你很好。”
十一嘴角翘了起来,得意了瞥了一眼余起,看吧,在小姑姑心里,他就是这么地独一无二。
“你别把小姑娘们看低了,她如果看上了你,比你们男人更能吃苦。”知秋暗自翻了个白眼。
十一谦虚地点头。
为了娶个自己心仪的姑娘,十一下功夫来琢磨知秋说的这个事儿,他能让皇后过怎样的日子。
十一把他能给的都写下来,把他不能给的也都写下来。
这封信,十一写的真诚。
芸萱小姑娘感受到了这封信的真诚,虽然这封信中描述的日子并不是她曾经想要过的,但如果他是当年那个震撼了她心神的人,她愿意陪着他,哪怕比他描述的更辛苦。
知秋把消息带到山上,问十一,“你什么时候救过芸萱?”
十一被问的一头雾水,“没。”
要说救人,他刚入朝廷和三哥一块办差的时候,救过无数的人,但单独救一个人这样的经历是绝对没有的。
知秋看十一这么肯定,回头问芸萱,别是芸萱认错了人。
芸萱小姑娘温温柔柔地摇了摇头,“庆阳水灾,整个城镇随时被洪水淹没,庆阳所有的官员早已连夜逃到山上,十一皇子在百姓身后,最后一个离开庆阳,洪水就在他的身后。”
“有十一皇子在,当年的庆阳仅仅死了十八个没有扛过寒气的老人,这是庆阳水灾有史以来伤亡最少的一次。”
芸萱想起当年的那个场景,笑了起来,“十一皇子骑着高头大马,洪水已追及马后蹄,左手拽着三个婴儿的襁褓,右手提着两个三四岁的幼童。”
这个有些惊险有些好笑的场景刻在了她脑子里,每次想起,都让她忍不住笑出声。
“到了山上,十一皇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却背着人喊“小姑姑”。我当时不明白他为什么喊小姑姑,现在明白了。看起来英勇无畏的人,心里其实又会害怕的。”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当了皇帝,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知秋听了芸萱的话,回头就悄悄地把十一害怕时喊“小姑姑”的事告诉了她家长公主。
秦穗愣了一愣,她并不知晓当年庆阳的水灾,更不知晓小十一会有如此害怕的时候。
秦穗推算息生法则,把六大法则凝聚成水蓝晶珠,这个晶珠带有天道审判,若佩戴晶珠的人为天下苍生奔波时遭遇危险,晶珠能让他转危为安,若他不顾苍生为非作歹,这个晶珠会让他死于非命。
秦穗把这颗水蓝晶珠给了小十一并告知了他此晶珠对他的保护和制约。
十一乐滋滋地贴身佩戴上晶珠,他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不会做那些残害百姓的事,制约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这个晶珠对他来说,就是小姑姑亲手给他做的幸运平安珠。
耳乐艳羡地看着他手中的水蓝晶珠。
“你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