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紧掏出帕子捂住口鼻,等咳了几下,他才喘过气来。
‘安夏,去把里间的药端过来。’
见眼前的男子咳成这样,陈安夏望着他,愣是没有反应过来。
还是坐在一旁的纪青芸伸手戳了戳她的胳膊才让她回过神。
等回过神,她就看到纪青芸在一张崭新的白纸上写了一行字。陈安夏扫了一眼,转身朝里间走去,端下泥炉上的瓦罐,将里面的汤药给倒进瓷碗中,又备了一碗凉白开,端着木托盘朝堂屋走去。
端着托盘,小心翼翼走向堂屋。
陈安夏先闻到了一股纸张被烧的味道,望了一眼地上刚刚燃尽的灰烬,陈安夏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将药碗端到了那个美人儿跟前。
秦骁见陈安夏将汤药端过来,还细心的备了一碗凉白开,扫了她一眼,难得点了点头,朝她致谢。
陈安夏倒是没有看懂他的致谢,而是又朝他淡淡一笑,转而看向纪青芸,道:“师父,我出去翻翻草药。”
刚才陈安夏非要进来,是想看看纪青芸有没有危险。
见她没有危险,还有秘密话跟那美人儿说,陈安夏也识趣,立马找了一个借口给他们两人留出说话的空间。
纪青芸听陈安夏这么说,自然没说什么,微微颔首,应了下来。
她一走,秦骁端起药碗,将碗中汤药一饮而尽,为了药效更好一些,他只是端起那碗凉白开漱了漱口。
“芸姨,她是你新收的徒弟?”
刚才在门口的时候,那丫头喊芸姨师父。
师父?
以他对芸姨的了解,她不像是个会收徒的人,所以从一开始那丫头进门,他就挺好奇的。
当着那丫头的面,他不好说什么,如今她避开了,他这才开口问道。
他一问,坐在他对面的芸姨面带一丝微笑,朝门口那个小小身影扫了一眼,点了点头。
‘小丫头天赋极高,心地善良,与我又有缘分,我十分喜欢。’
能让芸姨这般夸赞,那么那个丫头身上肯定有什么特殊之处。
第063章 不提也罢
的确挺特殊!
想到这里,再想到刚才那丫头看到他时的反应,秦骁勾起了嘴角。
“咳咳……”
急促的咳声半晌才停止下来。
苍白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生了一身的汗,仿似刚从水中打捞起来。
纪青芸看着心疼,却又无可奈何。
‘这两年我一直在研制新药,也没个进展,很抱歉。’
这孩子遭罪遭了这么多年,每每看到他这样,她就无比心疼。
想帮他,但她能帮的也有限。
“芸姨莫要自责,这些年……咳咳……这些年若不是有芸姨在,估计我早就没命了。如今也算是多苟且存活几年,至于……算了,不提也罢。”
他的病,他知道。
时日无多了。
如若不然,他也不会被族里废弃,遣送到这里。
“好了,我累了,也该回去了。等过几日,我再过来。”
说罢,秦骁支撑着身子,站了起来。
刚站起来,一直站在门口守着的赫连宇就走了进来,小心扶着他。
等秦骁站稳了身子,他又主动退到了一边。
‘你体弱,过几日就不要来了。新的药方估计还需一个月才能配出来,至于接下来的药,你让他过来拿就好了。’
三秦离凉河沟村乘坐马车虽只需两刻钟,但这一路对秦骁而言,也很颠簸了。
纪青芸心疼他,便指使起赫连宇。
“也好,那我们就先走了。”
既然如此,那他就能少跑两趟。
秦骁应了一声,转身朝门外走去。
院子里,陈安夏还在翻着草药,望见秦骁跟赫连宇从屋里走出来了,她还朝着他们俩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她这只是客气客气。
没想到竟然得到了那美人儿的回复,只见那美人儿朝她点了点头,随后才被那黑衣男人扶上了马车。
紧接着,黑衣男人跳上马车,拿起缰绳赶着马车从院子里缓慢驶了出去。
“师父,刚才那个好看的公子是谁啊?”
他们一走,陈安夏草药也不翻了。
跟着纪青芸跑回了屋,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看向纪青芸,面露笑容的问道。
纪青芸听陈安夏一问,看向她,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在桌子旁坐了起来,提笔在纸上写下,‘那位公子名叫秦骁,我旧友的儿子,家住在三秦。’
三秦?
陈安夏皱起了眉头,随后等想到什么,她张大了嘴,瞪大了眼,看向纪青芸问道:“是骆山镇旁边的那个三秦?”
三秦这个村子,数百年以前,并不叫三秦。
至于叫什么,陈安夏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有关于三秦却一直流传着一个真实的事迹。
百年以前,三秦有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全部都考上了秀才,考上秀才之后,又考上了举人。
等他们都考上了举人,同一年考取进士的时候,竟然包揽了前五名中的三席。
随后,三人同朝为官,乃大周朝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
最令人称颂的是这三位秦姓兄弟在朝为官几十载,步步高升。
第064章 三秦由来
其中一位位至宰辅,一位位至兵部尚书,还有一位弃文从武,成为了点兵三军的军师。
如今百年已过,秦家有了这三位秦姓兄弟奠定的庞大根基,已然成为大周朝的豪门世家。
不过至于秦家现在在朝廷上都有什么人,陈安夏就不知道了。但就算是不知道,那秦家也不会比百年之前差到哪里去。
正是因为这三位秦姓兄弟的事迹,三秦正式由此定名。
三秦正式定名以后,开始修建祠堂,并且对整个村子进行了整修。
如今的三秦,名义上是一座村子,实则整个村子被十米高的高墙围了起来,俨然成为了一方氏族。
氏族内,规矩繁多,等级严明。
不过在三秦生活的每一户人家都不愁吃穿,而且里面有专属的学堂,生活倒是无忧无虑。
当地如今还流传着一句话,‘娶妻当娶三秦女,嫁夫当嫁三秦男’。
陈安夏问完,纪青芸点了点头,却紧接着叹了一口气。
“师父,你怎么了?”
陈安夏见纪青芸点头,本来还想问一下有关于三秦的事。
可却看到她叹气,脸色也不大好看,于是就赶紧关心问道。
她一问,纪青芸只是扫了她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拿起笔在纸上写道:‘今日我有些累了,你想做什么就自便吧。’
有些累了?
望向纪青芸,陈安夏愣了愣。
抿了抿嘴,道:“其实今日我来也没有什么事,只是想从师父这里拿一些做膏药的材料回去,顺便再拿一些工具。”
家里的日子越发难过了。
她来这里也有两个月了,除了在受伤之后,见过一点油水,如今肚子里空空如也。
有时候她真的担心自己突然哪一天因为营养不良,挂掉了。
从这里拿了原材料跟工具回去,再把她认了纪青芸做师父一事跟大家伙说一声,她就能光明正大的卖膏药挣钱了。
‘你何不在这里做完膏药,再拿去镇上卖?’
陈安夏刚说完,纪青芸便在纸上写下这一行字。
“我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我家里管的比较严,来您这里,我都要找时间。更何况是跑去镇上。所以只有把这件事让他们都知道,我的闲余时间才能多一些。”
在这里做膏药,再拿去镇上卖,挣的钱,她全都能装进腰包。
何乐而不为!
可是……她根本没有时间。
要是瞒着此事,一直偷偷从家里跑出来,早晚有一天她会被打断腿的。
‘行吧,你看上什么就自己挑吧。’
一些工具跟材料而已,左右也不是什么值钱、贵重的东西,既然她想拿,都无所谓的。
纪青芸扫了陈安夏一眼,答应了她的请求。
陈安夏一听纪青芸答应了,高兴坏了,立刻开口欢喜谢道:“谢谢师父。”
谢罢,陈安夏转身就朝着东间走去,下了地下室,花了两刻钟整理了一堆的东西。到最后,还弄来一个背篓,把东西一一给装进去。
大约有四十斤沉的东西,陈安夏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背在背上,跟纪青芸打完招呼,就往陈家庄走去。
第065章 真是可笑
一路往陈家庄赶去,陈安夏像来时一样不敢懈怠,一直在观察着四周的情况,好在一路平安无事。
等到了家中,虽一身大汗,但她着着实实松了一口气。
“夏丫头,你背的是什么啊?”
推门进入院子里。
院子里坐满了人,大家伙都搬出小凳子,有坐在这里无事晒太阳的,还有如钱氏一般做针线活的。
“一些制作膏药的工具。”
陈安夏听到钱氏问,愣了一下,也并未打算瞒着她,便如实应了一声。
她这随口似的一说,却一下子将院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制作膏药?啥膏药?”
钱氏倒是听不明白了。
膏药,她知道。
但是制作膏药,她就不能理解了。
难道是说夏丫头还会制作膏药?
“就是一些治疗腿疼腰疼的膏药。”
膏药的种类分很多种。
有的能治疗各处因扭伤、劳累带来的疼痛,也有的专门治疗风湿,甚至是痔疮。
“那你的意思是你会做?”
钱氏轻蹙起眉头,看向陈安夏一脸疑惑的问道。
她问完,陈安夏还没有来得及答话,陈安宁却轻嗤一声,嘲讽道:“哗众取宠罢了,奶还真以为她能做出来什么啊。”
膏药那东西,是谁都能做的吗?
真是可笑!
陈安宁的嘲讽,众人听在耳朵里,反应不一。
有跟着看笑话的,还有轻描淡写的,当然还有跟陈安夏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宁丫头,你咋就这么看不起你二姐!你二姐前些日子刚拜了凉河沟村的一位大夫做徒弟,如今能会做膏药有什么可稀罕的。等日后,你二姐不仅会制作膏药,还会给人看病,说不定还能成为县里最有名的女大夫呢。”
谁家的孩子,谁疼。
孟氏一听陈安宁这么说,立刻维护起自家闺女来。
且一并将陈安夏拜师的事情说了出来。
她这一说,这倒让寻思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跟钱氏等人开口的陈安夏省了不少事。
拜师?
众人听到孟氏这么说,视线纷纷朝陈安夏身上投了过去。
望了一眼她背上背的东西,钱氏站起了身,招呼她道:“你跟我进来。”
说罢,钱氏转身朝正房走去。
坐在一旁久久未言的陈令鸿也跟着站了起来,走进屋去。
“进去吧,娘跟你爹一块陪着你。”
钱氏跟陈令鸿一进屋,孟氏就走到陈安夏跟前,伸手接过她背上的背篓,开口跟她说道。
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抵在她的肩上,半推着她,朝屋里走去。
陈元禄主动跟在她们俩的身后,也进了屋。
至于院中其他人,没一个动的。
不过刘氏却跟陈元福使了一个眼色,他才站起身跟了进去。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
钱氏跟陈令鸿拖鞋上了炕,一人坐在一边,钱氏扫了陈令鸿一眼,见他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她就看向陈安夏问道。
陈安夏一问,她也什么没有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