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孩子,就买两套房算怎么回事呢?”周思宁不是不高兴男人买房子,是不高兴他买的不公平,两个大女儿有房子,小闺女就得有,他们当家长的必须一碗水端平。
“嘿嘿,你们不愧是两口子,想的都一样。”周继国看大姐这样,忍不住笑了,“当时大姐夫剩下的钱只够买两套了,可把他郁闷坏了,直说他小闺女还没房子呢。我当时说要不就都不买。我大姐夫还不让,愁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跟我说,手里钱不够,那就先给老大老二买,等他回家在努力养猪,争取明年就给小闺女也买一套。”周继国想起大姐夫当时那样就想笑。
知道楼房要两万多一套,明年可能还会涨价,他就直接把钱换算成猪,算着自己回家得养多少头,才能给小闺女也攒套房子。
“嗯,是的加把劲儿了,我家可不重男轻女,孩子们要有啥就都有。”周思宁和付磊想的是真一样,现在感觉瞬间有了挣钱的动力,暗暗攒劲,今年得好好干,咋地到明年得给小闺女挣出一套房来。
说实话原先小两口养猪卖猪的,挣了钱就往家里一放,这个年代就是想花都花不出去,所以时间长了就觉得挣不挣钱的,挣多挣少的,对他们来说,没啥太大的意义。不过现在就不同了,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以后养猪都有劲儿了。
“你有啥可笑的,同样是当爸爸的,大姐夫都知道为孩子考虑,你这个当爸的怎么就这么没心没肺呢。”高华手里攥着两张房产证,心里这个酸啊。
周继国被骂的一愣,立马明白她在这酸什么呢。
“你这可是冤枉人了啊,啥叫我没心没肺啊,我这不是先买一套,想让媳妇你跟着我享享福吗,你要是也想给孩子们买的话,那不简单,等咱们再咱几年钱的,也给孩子们一人买一套。”他这就纯属安慰人了。
就他们两个的工资,虽然也不低了,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有三百大多,但是要是用来买房,那还真是不够看,就这么说吧,老百姓攒钱的速度肯定没有房价涨的快。所以他说给孩子买房这事不假,只是他没打算将来给孩子们在首都买房,都是大小伙子,想要啥就自己拼去,啃老可不是正途。
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命的挣钱
有了给小闺女也在首都买个房的想法后,接下来的一年,付家两口子干活格外的卖力,原来因为养猪场的大小限制,他们控制着每三个月出一批猪,一批差不多在二十头左右,差不多就是两千块钱。
原来付磊觉得三个月挣两千块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要知道他这个岁数的普通工人,一个月才四十多块工资,他挣的是人家的几十倍。
可是这点钱用来买首都的房子,还真不够看,于是他痛定思痛,一拍大腿决定了多养猪。他大舅子念叨一句话,那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既不想让孩子受苦也不想让孩子受穷,那就只能自己牟足了劲儿挣钱了。
只是他有这个雄心壮志,也喝出来下力气了,结果条件不准许啊。
现在养猪场的大小是固定的,里面一共修建了八个猪圈,每个猪圈容纳二十头成猪就已经是极限了,现在想扩大养猪,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场地问题。
付磊想不出好办法来,只能跟媳妇商量。周思宁烦他磨叨,直接给他支到周继国那里去了。
结果周继国还真的给他出了个好主意。
养猪场因为是几年前盖得,现在周围已经没有空地,想横向扩建不太可能,那就纵向来。人能住楼房,他们也可以给猪盖上个小两层啊。
周继国这个一把手说了,反正合同上写着呢,房屋修缮什么的都归公司管,他们就动动嘴的事,怕啥。
人家领导都这么说了,付磊这个收益者当然不怕了,于是开春后,养猪场里有动起了工,在原有猪圈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
这事可是没少扔家属院里的人笑话,说啥的都有,最多了就是说酸话的,说啥人还没住上楼房呢,猪到是住上了,这可真是人不如猪啊。
付磊对这些酸言酸语一般都一笑了之。要是实在碰到那不着调的,他一会不软不硬的怼一句,“咋地,羡慕啊,你要是肯一年之后也让我称斤称量的卖掉,我家那几个猪圈随便你挑。”
城建公司干活一向快,就这么个小二层,十天功夫已经建好了。
于是付磊拿着单位介绍信出去一下子买回来四十个小猪仔,多亏外面的芦苇已经长出来了,要不这老些猪,光饲料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
这一年,他们两口子玩命的挣钱。付磊主要是负责养猪这块,趁着芦苇最嫩的时候,他雇了两个临时工帮他割芦苇,保证饲料的充足,然后成猪由每三个月出栏一次,变成了每一个月出栏一次,每次出栏还是固定的二十头。
这样忙活了一年,到了元旦,他准备再去首都接闺女回家,顺便去首都买房,算了下账,发现去年一共干了八个月,他手里只有不到两万块钱。
就在他万分沮丧的时候,媳妇犹如小仙女一样,拿着大把的大团结来拯救他了。
周思宁这一年也没闲着,看男人把养猪这活抢过去了,她直接转头忙活养鸡去了。
想着每年公司给他们提供一千斤的玉米康,她家猪是不吃的,往年她大半都卖了,小半留下来喂鸡喂鹌鹑。今年她想着得给闺女挣钱,就没再卖那些玉米康,而是可着那些饲料养鸡养鹌鹑。加上夏天的时候她在院子里放了一溜大水缸,专门养蛆虫喂鸡。
因此这一年,她收获颇丰。
每天她卖出去的鸡蛋和鹌鹑蛋都在一百块钱左右,一个月就是三千,那么这一年,就是三万。
付磊没有嫉妒媳妇,反而是把媳妇好一顿夸,然后搂着媳妇心疼,“媳妇,辛苦你了,好在就这一年,等给咱家爱宝把房子买了,咱俩就无事一身轻了,到时候,你想养鸡就养鸡,想养猪就养猪,咱也过两天潇洒日子,就跟神仙一样。”
周思宁真想啐他一脸,谁他么告诉你神仙干的活不是养猪就是养鸡的。
过完元旦后,付磊一个人拎着个黑皮包再次踏上了去首都的火车。
一月下旬风尘仆仆的父女俩到了家,付磊还给媳妇带回来两张房产证。
“媳妇,你看看,我给咱家爱宝把房子买了,就在宝贝他们学校附近。”付磊一脸讨好。
“那张是啥?”周思宁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个啊!”付磊有些支吾,最后知道不说也不行,于是一狠心一闭眼就把实话说了,“我到那之后,不是得找人给我介绍房子吗,结果那人不光给我介绍了房子,还给我介绍了个店铺,他那人太会说了,把这铺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我一时没抗住就买了。”
周思宁闭了闭眼,问道:“这次写的是谁的名字?”
付磊直接把房产证塞到了媳妇手里,“我琢磨着咱家爱宝受委屈了,买房子都晚了她大姐二姐一年,所以这个铺子我就先写爱宝名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等我在努力两年,给宝贝和宝珠也买上就好了。”
周思宁吐了口气,心想我猜就是这样,这家伙就这脾气,给一个闺女买了,其他的闺女也必须有。
“你不是说以后都让我过神仙日子吗,不是让我潇洒去吗,你出去一趟就欠了俩首都店铺回来,你让我拿啥潇洒去?”周思宁朝着他一顿狂喷。
付磊自知理亏,蔫蔫的任由媳妇骂,自己蹲在墙角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行了,大姐,买店铺也是好事,等过几年国家发展起来,这些店铺光租金就够孩子们花用了。”周继国看大姐夫那可怜样,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
他还真没想到,大姐夫还有这能耐呢,出去一趟就弄回家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就是呗,媳妇,这店铺确实不错,要是真的按照那人给我分析的,到时候我闺女啥都不用干,天天躺床上钱都花不完。”付磊努力为自己辩解。
“我啥时候说店铺不好了,我还不知道买店铺好?你现在给爱宝买了,就得攒钱给宝贝和宝珠买吧,咱说好的干一年就歇歇,结果你这是让我歇歇的节奏吗,我看你是想累死我啊。”周思宁没好气的说道。
“妈,你别生气了,我不要了,你和爸爸就给二妹再买一个就行。”付宝贝觉得爸妈给她在首都买一套房子她就已经很满足很满足了,她现在是大学生,以后肯定会有工作的,她有活干能养活自己,所以店铺啥的就给二妹和小妹买就行。
“那怎么行,你和你妹妹都是爸妈的闺女,要有就都有,要不就一个都不给买。”周思宁坚决反对。
于是乎,他们两口子为了公平,又得忙活几年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好把嘴闭上
付家夫妻俩都是能干人,埋头苦干了三年,终于给家里这几个女人一人买了一个首都的商铺。用付磊的话说,他这辈子的任务算是提早完成了,只要不是自己作,他家这几个女人,这辈子都会有房住有衣穿有肉吃。
而孩子们也很争气,知道自己首都有房子,就一门心思想往首都考。
都是好孩子,知道心疼爸妈,爸爸妈妈都那么累了,她们怎么忍心再给他们加重负担呢,要知道爸爸可是说了,她们考到哪个城市,她们爸爸就要在哪个城市给她们买房,她们爸爸原话是:“当爸的别的为你们做不了,但是保证你们以后衣食无忧我还是能做到的。”所以为了给爸妈减轻负担,只能她们努力点去首都待着吧。
就这么忙忙活活的,老二宝珠也考到了首都,不过和她大姐不是一个学校,她考的是首都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她觉得爸妈养猪事业非常有发展,所以准备去大学深造一圈,然后回家跟爸妈一起养猪来。
哎呦,她这伟大的目标可是愁坏了孩子他爸了,那些天,他整天在家唉声叹气的,还不敢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只能每天晚上躺在炕上跟媳妇叹气。
周思宁就不明白了,“你说你,当初说随便孩子,只要孩子喜欢你就喜欢,咋现在孩子自己选了,你又整这出,你要是实在不愿意,那我现在就去找宝珠去说,她那么听你的,你说不让她去,她肯定就不去了。”
“哎哎哎,你这是干啥。”付磊赶紧拉着准备起身的媳妇,然后硬是把人又塞回到了被窝里,“吵吵把火的再把孩子惊着咋办。”
“哼,你在我耳朵边天天叹气,你就不怕惊着我?”周思宁不乐意啊,想当初她男人心目中她是老大,结果现在她老了,孩子们变大了。
“别闹,我跟你说正经的呢。”付磊把媳妇镇压下去,怕她再有反抗,干脆双腿一夹,让她动弹不得。
“我也跟你说正经的呢。”周思宁嘀嘀咕咕的不服气,他也就会这招了,这要是隔年轻那会儿,她才不惯着他呢,就这样事儿的,她非一脚就把他踢地上去不可。现在……哼,看他岁数一大把的份上,她就忍了。
“你说说咱家宝珠咋就想养猪了呢,这么大闺女,漂漂亮亮的,整天跟猪待一块儿,以后找不到对象可咋整。”要不说多大岁数操多大的心,付磊四十多岁,算是男人的黄金期了,但是他却为了几个闺女操碎了一颗老父亲的心了。
“你啥意思,我也天天跟猪待在一块儿,你的意思是说我这样的没人要是吧。”周思宁急眼了,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