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之前是地主啊,怪不得看上去不一样呢。”周思宁在心里算了算,文佳不到三十,那他俩应该是没清算前结的婚,也就是说那个文佳估计也有些背景。
“有啥不一样的啊,不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吗。”付磊不以为然,他没看过媳妇说的那个文佳,不过在他看来,谁也比不上自己媳妇,再说那个赵德红他又不是没见过,那是个比他还邋遢的老爷们,现在大家看到的话,谁也不会猜到他曾经家里是地主。
周思宁在家缝了两天,终于把两个屋的蚊帐都缝好了,那一匹布还剩下不到十米。也就是说她做的那俩蚊帐每个都十多米,她不怕费布,做的时候就是可着整张炕做的。
等晚上家里俩男人回家后,叮叮当当一阵,终于俩屋都挂上了蚊帐,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为d区蚊子多而烦恼了。
接下来周思宁并没有去捣鼓她新得来的棉花,而是把家里两个男人拉住,围在炕桌边开了个小会。
“我准备养猪。”会议开始她就扔下了这么一句。
付磊和周继国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这个他们早就知道,并且还特意打听了下,这边可没说家属区不让养猪的。既然媳妇/大姐就认准了非要养猪吃肉,那就养吧,大不了他们挨累点,以后早晚的把喂猪打扫猪圈这活都给包了就完了。
周思宁看他们没人反对,接着就开始提要求。
“你们近期需要做的就三项工作,第一,在后院给我挖一个大池子出来,最好找点水泥给我抹一抹……”
“你要挖池子干嘛?”两个人一脸的不明所以,前一句还说要养猪呢,咋下一句就要挖个池子呢,这都不挨着好吗。
“听我说,你们着啥急。”周思宁瞪了他们一眼,“我不是说养猪吗,马上要到冬天了,到时候猪草野菜啥的都没有,我总不能喂粮食吧,所以我就想着自己弄点饲料存起来,那池子就是这用处。”
“喂猪能有啥饲料?再说咱家这么大地方,干啥非要存到池子里,放两边的仓房里不行吗?”付磊是城里娃,没喂过猪,不知道猪是吃饲料的。
而作为农村娃的周继国也很是疑惑,他知道猪饲料,但是那是很多年后才会出现的东西,现在这个时期他也没听说过啥猪饲料啊。而且还是要存在池子里的,这个就更没看到过了。
“你是不是傻,要是能存在仓房里,我还用让你们费劲巴拉的挖池子吗,算了,跟你们说你们也听不懂,让你们咋干你们就咋干就完事了,别的等到时候你们看到了就明白了。”周思宁一副我说的就算的样子,心里却想着,这个猪饲料她真不知道咋解释好,这是她那个时代的技术,她要是说是她发明的,也不知道这俩人信不信。
第二百三十五章 准备工作
随后周思宁又说了自己的其他两个要求,一个是在后院给自己盖个猪圈,她不要那种露天的猪圈,这边冬天冷,要是盖露天的猪圈,小猪大冬天的不一定能扛过去。
周继国嘴一抽一抽的听着大姐提出的要求,带窗户带门,那不就是盖房子吗,这可跟垒猪圈不是一个事啊。
“行,媳妇你就说吧,你想咋盖咱就咋盖。”付磊可没想那么多,只要媳妇说的,就是再难他都得想办法给她办到。何况盖个猪圈也不是啥难事,没看他现在是干啥的。
周继国斜眼看了大姐夫一眼,对于他这没有原则性的拥护媳妇非常的不齿,“那你打算盖多大?”大姐夫都表态了,他肯定也得支持啊,总不能落了娘家人的脸面啊。
周思宁想了想,干脆带着两个人一起去了后院,她折了一根树枝,直接在地上开始画。
“猪圈咋的也得盖得差不多大,要不以后再加盖太麻烦。”她贴着右侧的围墙,画了整个后院的三分之一进去。
两个人看她那么大手笔都惊呆了,要是按照她画的,那就相当于在后院又起三间房啊,这可不是简单垒猪圈那么简单的了。
“媳、媳妇,你看这猪圈是不是盖得有点大了。”付磊这次到是长脑子了,没盲目的点头。他已经被媳妇手里的小树枝画晕乎了。
在他的想法里,家里能养一头猪都顶天了,那也就是跟盖仓房一样的工程,没想到媳妇志向远大,看来这是要养十头猪啊。
“大吗?”周思宁没觉得啊,这还是因为院子就这么大点,要不她还要个更大的养猪场呢。
“咳咳。”周继国看大姐夫啥事不顶,大姐还不太明白当前的政治形势,干脆拉着两人又回到屋里,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姐说了说外面的情况。
虽然现在还没到最紧张的时候,但是平时还是不能太张扬,该低调的时候还是要低调的,要是被人盯上,到时候咬住他们家就不好了。
周思宁也不是啥都不懂的妇女,一听男主的话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不过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堪称无本的生意,让她就这么放弃她真心有些不甘,再说那时候还有七八年呢,她先干着,赚两年钱不行吗。
姐弟俩都想说服对方,于是开始了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付磊就是个两面派,一会儿帮媳妇,一会儿又觉得小舅子说的对,来回摇摆的下场就是被姐弟俩一起骂,最后他宣布直接退出,下了炕扛起铁锨上后院给媳妇挖坑去了。用他的话就是这个家他谁也惹不起,干脆现在就给媳妇干活去。
姐弟俩争论到最后,都各退一步,猪圈还是要盖,不过不盖那么大的,缩减到了周思宁画的地盘的一半大小,而且也不盖红砖房,那太打眼了,还是弄个土坯的房子安全。不过猪圈的高度要稍微的高点咋也得两米左右,这样下面养猪,上面她在隔一层出来养鹌鹑,啥都不耽误。
至于池子,还是按照大姐要求的,直接挖两米深,像是挖地窖那样,这样的话在外表上看不出啥不同,上面还能种点蔬菜啥的掩人耳目。不过这个地窖为了安全却不能一下子挖那么大,中间没有支撑,很容易会塌陷的。
周继国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挠头,还是付磊给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既然大的地窖挖不了,那就多挖几个小的呗,咱在数量上够了,一样能凑成媳妇要求的大小。
周继国一拍大腿,就是这个理。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周家两栋房子都热闹的很。周思宁要的地窖面积不小,光他们两个人挖的话到上冻他们也挖不完,所以他们干脆找了工友来帮忙。
都是同事,找人帮忙是不能给钱的,所以周思宁决定,供饭。
家里的铁锅已经到位,她就每天晚上在家准备晚饭,招待下班后过来帮忙挖地窖的几个工人。
吃够食堂的工人在尝了周思宁家的饭菜后,那干活是真卖力气。十多个小伙子在工具齐全的情况下,十天就把付家的地窖挖好,接着去周家继续挖地窖。
是的,周思宁不光折腾自己家的院子,连弟弟家的院子也跟着遭了秧,用她的话说,反正周继国也没找对象呢,那院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借给她用用呢。因此这挖地窖和盖猪圈的工程就两个院子交替着进行。
当然周思宁自己也没闲着,这两天她每天白天都出门转悠,把周围都看了一圈后,就每天推着她家的自行车,拿着两个麻袋和一把镰刀,从离家最近的芦苇荡子开始割芦苇。
她基本上都是早上割两袋子下午割两袋子,家里的地窖没挖好之前,她割回来芦苇后都是放到正屋旁边的小仓房里的,等她家后院的地窖挖好,并且抹好水泥后,一整个仓房都让她堆满了芦苇。
周思宁亲自下了地窖看了一圈,确定这里可以存储和发酵饲料了,她就改变了一下每天的工作时间,之后她都是每天早上去外面割两麻袋的芦苇,下午就在家休息,顺便处理一下割回来的芦苇。
是的,她准备用发酵后的芦苇喂猪。这个方法在现在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毕竟芦苇那么硬,就是牛都不愿意吃,怎么可能喂猪,即便猪真吃芦苇,但是光喂芦苇这样的草料,猪长膘也不会快的。
但是在周思宁原来的那个时代,有人专门深入研究过芦苇这种植物,并且开发出了它的多种用途,其中一项就是可以用芦苇作为喂养各种家禽的饲料,当然不能直接喂,它需要和某几种植物一起发酵,发酵过后的芦苇中含有的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有机物就会被降解为单糖、双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促使饲料变软变香,而且更加适口,最终使那些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了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
在周思宁看到d区满地的芦苇后,她就准备要大展拳脚,把猪喂起来。这满地的免费饲料,她要是不利用上,那都对不起老天的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第二百三十六章 会心疼媳妇的男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周思宁简直忙活的飞起。
因为已经是十月份,眼瞅着外面的芦苇一天比一天黄了,她是争分夺秒的往家里搂。作为饲料的原料。五六月份的嫩芦苇最佳,基本发酵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拿来喂猪了,而芦苇越老需要发酵的时间越长,而且老芦苇发酵后的饲料也没有嫩芦苇发酵的饲料有营养。
只是今年搬过来就已经这个时候了,想要嫩芦苇也没有了,所以即使外面的芦苇都已经很老并且泛黄了,她也尽可能的往自己家楼。
大不了她就多发酵些时间呗,大不了她这猪就多养一两个月呗,反正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转眼间十月份就过去了,外面的芦苇彻底的黄了下来。
付磊迷迷糊糊的还没睡醒,就觉得身边的人有了动静,他眯眯着睁开了一只眼,看媳妇正在穿衣服有些不解的问道:“媳妇,这么早就干啥,再睡一会儿呗。”说着他就伸手准备把人搂过来。
这些天他们几个人都忙活够呛,媳妇见天的去外面割芦苇也不找家,他们除了上班外,晚上还得加班加点的挖地窖,两个院子里一共挖了八个小地窖这才算完事。那些工友还打趣他们挖这么多地窖这是要在家搞地道战啊。
他们也只能打哈哈的应付过去。心里却想着,八个还多吗,要是按照我媳妇/大姐的意思,这满院子她都想挖空了呢。
之后他们也没歇着,地窖弄完了,还有猪圈没搭呢。
等开始搭猪圈的时候,又让工友们一阵的笑话,都说你家这不是养猪啊,这明明是养祖宗啊,就没看谁家的猪圈有门有窗户的,一个工友还满是担心的问道,这样不通气,猪养在里面会不会被自己的臭味熏到啊。
这话引得大家一阵大笑,当时他只能硬挺着编理由,结果没一个人信的,到是外面传出了付磊是妻管严的传言。
好不容易在上冻前,他把媳妇要的地窖和猪圈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正好今个是周末,不上班,昨个晚上就磨着媳妇在炕上给了自己大大的奖励,寻思今天媳妇早上肯定下不了炕,谁成想媳妇起来了,下不了炕的反倒是他。
“你在睡一会儿吧,我得出去在搂几麻袋的芦苇回来。”周思宁看着他那眯瞪样,顿时打消了奴役他的念头,咋说也是自己男人,还是悠着点用吧。
“咋还去呢,不是说都黄了不能用了吗?”付磊看媳妇都要走了,也不贪恋被窝的温度了,一下子坐了起来。
“嗯,黄了不能当饲料了,但是搂回家晒晒就是柴火,咱家三间屋子加上猪圈,这一冬天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