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心悠牵着母亲卫氏的手出来厅堂,一处厅堂就见到了自家外婆,还有三个舅母。
对于卫家的人,她也好久没见到了,卫家早就已经摆脱了军户的身份,如今卫外公跟外婆跟着大舅家和二舅家在四海县安家。而三舅一家则是被分到了石城。
之所以安家在四海县,是因为二舅的军功最高,如今已经做到了千户,在四海县的卫所任职。大舅舅在二舅的下面做了一个百户。
而,三舅的话,当时他就是走的文职路线,李心悠当时征求了他的意见,动关系将他安排到了院里战场的里面。正好,曾经他们待过的石城那边有个记录文书的职位,李心悠就安排了那边的职位让他顶上。
对此,三舅倒是很满意,虽然,三舅母有些不乐意,觉得她即将要做镇北侯府侯夫人,安排个小官给自家舅舅当当也不是难事。
当时的李心悠还没有嫁人,但是,给自家舅舅买个官位的话也是轻而易举,就是她不是镇北侯未过门的妻子,就凭她的钱财也能办到。但是,她不觉得以他三舅那个白面书生,没经历过什么的经历能够做官。
她希望三舅是从底层往上坐起,有她的钱财在后面支撑,只要他努力一下,做到高位了也不会有人拿着他靠裙带关系做上的官,这样底下也清白不是更好。可显然,人家太飘,不是她的好心人家就要接受的。
李心悠就是个牛脾气,你要是好好跟她说的话,也许她看在亲戚的份上就满足他们了。毕竟,以后的后果是他们自己尝,既然好心不要那就成全他们好了。但是吧,这位三舅母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她可能觉得跟自己这个不是很熟的外甥女没什么好说,然后吧她就去找卫氏说。
找卫氏说就说吧,她还唠唠叨叨一堆有的没的,将当时刚嫁入莫家,心里还没底的卫氏给说的是本来就没什么自信心的卫氏弄的更没了自信,那段时间差点又做出给莫重纳妾的事情来。
李心悠听了这个消息那个气,将卫氏好好训了一顿,又直接了当的当着三舅母的面就明明白白地拒绝了三舅母的请求。所以,三舅一家如今还是在石城当个文书。而二舅呢?
上次的褚城之战,二舅带领四海县卫所增援,在战场上立了功,如今已经是个六品武将,调回了镇北军营里来了。
所以,这次的她儿子办满月宴,外婆这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能来参加。
见外面都是亲人,李心悠就没再去招待其他人,而是带了自己亲人找了个亭子坐下来说说话。
“你要不去招待一圈在过来吧!时间还早,咱们在这边等你也是可以的。”母亲卫氏不放心的说。
“是啊!毕竟你今天是主人,万万不能失了礼数。”对于这些规矩礼仪从小就接受,并且大半生都在履行的外婆来说看到很重。所以,她也劝说道。
李心悠往外看了看,那些夫人小姐的全都是按照自己的圈子凑在一起,各干各的,都挺好的,李心悠笑笑,“没关系,刚才在厅堂里的时候反正都打过招呼了,我这个时候再凑过去干嘛!本来就不是太熟悉,还是各自舒服的好。等待会儿跟我说的来的朋友来了,然后我再到处走走。”
说完,李心悠不待她们再说什么,转移话题道,“表姐、表妹们今天都来了吗?我都好久没见到她们了,待会儿等用完了午宴可以带她们到我的院子玩。”
一说起这个,果然话题就被转移了,大舅母没有嫡出女儿,不过,她有个庶女,李心悠记得那个庶出表姐比自己打两岁,估计现在应该造就嫁出去了。所以,大舅母就没有接话,而是笑眯眯的。倒是二舅母,她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女孩,是嫡长女,虽是女儿,因为是第一个孩子,疼爱是自然的。
二舅母就笑眯眯的接话道,“你大表姐啊今天没有过来,她嫁在了四海县,如今怀了第二个孩子,不能过来了。不过,她倒是托我给小世子带了礼物。”
第五部分:嫁入侯府 第六百八十六章:
二舅母就笑眯眯的接话道,“你大表姐啊今天没有过来,她嫁在了四海县,如今怀了第二个孩子,不能过来了。不过,她也托我给小世子带了礼物。”
“是吗?那真是恭喜大表姐了!来不来没关系,咱们是实在亲戚,让她注意身体才是。”
“是啊!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二舅母满脸笑。李心悠猜测,这位大表姐嫁人后在婆家应该是过的不错的,看二舅母这不愁的表情就知道了。
接下来,李心悠又打听了大表姐的怀像怎么样?有没有孕吐,围绕着怀孕孩子又说了一通。中间,三舅母表情一直想说话又不敢说的样子。李心悠也不迁就她,就当看不见,自顾自地跟外婆她们唠嗑,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君阳科举的事情。
“、、、你外公的意思是明年是太后的千秋节,朝廷肯定会开恩科。现在你的身份,娘家要是实在太默默无闻了也不好,现在就专门在家给你弟弟上课,还有你大舅舅、二舅舅,他们都是经过秀才考试出来的,一定能让君阳考出个好的名次来。他还小,只要考出了好的名次,别人说起来都会赞一句少年得志,或是神童。这样,炤儿有个神童之名的舅舅,说起来也能拿的出手。”
外婆这话虽然说的现实,但是,人生在世又有几人是不现实的!像这种造名声的事情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她的孩子,让李心悠说出拒绝的话来都显得虚。
李心悠发现,自从有了孩子后,她很多的事情不再只任着自己的性子思考,而更多的是首先就考虑到会不会对她的孩子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但是,她到还不至于为了自己孩子今后不让人说道就疯魔了,因此道,“君阳过了年满打满算也才十二岁不到,也别逼的他太紧了,就算这次不成,下次再考也才十四岁,在这北地也是了不起。总之,还是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
“这点怎么算是压力,当年你大舅舅考上秀才的时候虽然比他大一岁,但,那是没赶上,要是赶上了也是他这个年纪。就是你二舅舅,他是、、、最不喜欢读书的也是十六岁就考上了。咱们家的人都是读书的料,再加上他的天分,下场绝对没问题。只是,你外公希望他有个好名次,才会压了他苦读的。”
几年的边境生活,将本是柔柔弱弱地京城贵门府邸,书香人家出来的卫外婆也磨练成了有些锋利的北地人风气了,说起话来都是那么的硬朗了。李心悠心里觉得这样挺好的,总比像她母亲卫氏一样就算是外面看着强硬了许多,但是,内地里还是那个习惯依赖身边人的菟丝花一样好。
而外婆中间的停顿她不用猜也知道外婆本来是想说二舅舅是君阳的亲爹。君阳的身份在卫家不是秘密,甚至君阳自己也差不多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这是说,君阳是卫家种,读书上肯定虽卫家人,一个小小的秀才不在话下。
李心悠想到朝廷如今跟镇北侯府的紧张关系,还是忍不住说道,“就算是考下来了,举人和后面的考试最好再等等,现在两边的关系、、、”她没说完,但是,她知道,就她家外家的这些女人对朝廷的认知懂得说不定比她还要多,不需要她说的太明显。
果然,二舅母笑眯眯接话道,“那是自然,这些事你不用担心,你外公早就给他规划好了。”对于儿子现在的身份二舅母没有半点不高兴,就算卫家如今不再是罪奴、军户了,她也没说过要要回儿子的打算。对于儿子现在叫小姑母亲,叫她舅母虽然心里说不难过是假,但是,她更感激的是当时在那样的情况下,小姑跟心悠冒那样的险替换了她的儿子出来,没让他从小就跟着受苦。
而如今儿子能够报答小姑和心悠的恩情,她是很高兴的。
卫外婆看了看周围,本来想找个时间跟外孙女说的,既然今天说到这儿了,为了不让外孙女担心,她是知道这个外孙女对弟弟有多疼爱的!于是,看她们周围也没有人,就压低了声音将家里的打算说了出来。
“你外公对朝廷上的倾轧厌了也烦了,再说,如今咱们在北地都是镇北侯府麾下了,就不打算再让你弟弟涉足到朝廷里去了,就是去了也不会有大的伸展。但是,就你弟弟的天分,浪费了也可惜,他的想法是科考还是要考,但是,他更想让你弟弟成就在其他地方,比如,像是知鹤先生那样的大儒。”
知鹤先生指的是著名的书画大家贺子照大儒。
贺子照先生擅长书画,特别是他的画,那是一绝,千金难求。当然,这说的不是价值多少钱,而是他的名。
如果,李心悠有这么个名气远扬的弟弟,那么,外面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声音说拿着李心悠的出身说事了!
李心悠想了想,这样更好,省得要是真的考上了到离开了身边,那也是整天揪着心的担心。
之后,又说了些其他话,三舅母见她们说的热闹,都没有自己什么事儿,不舒服的站起身说去更衣。李心悠让黄英带她去更衣。
见人走远了,卫外婆伸手打了李心悠的手臂一下,“就你个小心眼鬼!”
李心悠翻翻白眼,“这怎么是我小心眼,还不是她上蹦下跳的,总是在不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该聪明的时候又脑子被狗吃了,我至于这么烦她吗?就三舅舅那事,从一开始我就好好给他安排,结果她倒好,自作聪明,借着我的名声巴上巴下,让整个石城有哪个不知道我有个三舅舅叫卫映的!”
说起这样也没什么,她母亲对外是‘认了’卫家做亲的,她打着她的旗号也就打着吧!可她做的那些事情实在是让人觉得丢脸至极。
Ps:这两天有些事,晚了更,今天又要少一章更,只能明后天的补上了。
第五部分:嫁入侯府 第六百八十七章:
说起这样也没什么,她母亲对外是‘认了’卫家做亲的,她打着她的旗号也就打着吧!可她做的那些事情实在是让人觉得丢脸至极。
你说你都打着她的旗号了,你就拿起那个高调比个来。可,这位三舅母倒好,可能也是觉得她会随时倒台,她就不光巴结上面,更是只要有些背景的,就算是比三舅舅职位低的她都能下得去脸巴结。李心悠有时候真的是对这位三舅母无语极了!
大舅母也点点她的头,嗔怪她道,“你啊!小时候没这么刁钻的,怎么越长大越性格这么古怪了。她的事情你大舅舅和二舅舅一直都有关注,你三舅本来性格就有些软儒,让他做学问他还脑筋清楚,所以,当初在给他说亲的时候你外婆才会想找个强势、精明的媳妇跟他相辅相成。
你三舅母在没出事前还是个领的清的人的,可能是被家里的大变吓得,才会变的,时间长了就好了。”
外婆也是点头,“是。你三舅母之前还是很好的,虽是庶子媳妇,但是,从没主动惹过事。而且,难得的,当初在出事的时候你三舅舅看她年轻想放她自由,别跟着吃苦的,但是你三舅母说什么都不离开,跟着一起来了这北地。而且,当初的几年是真的很苦,她也没有抱怨过,甚至愤恨过,一直跟你三舅舅好好过日子,这就很难得了!
就像你大舅母说的,她可能就是太在乎现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