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朕又亡国了-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他真迹,后面又给换了。
    “既然如此。”李斯望着烛光,“下臣会将圣旨从赵大人手中讨回,另将派人通知大公子和蒙将军回咸阳主持先皇丧事。”
    “……诶?”毕夏有些没反应过来。
    “公子静候佳音便是。”李斯静静地补上了一句。
    毕夏这下反应过来了,李斯这是被自己策反成功了啊?二话不说就安排好了?他上前再次确认,“丞相所言当真?”
    李斯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先皇生前十分宠爱公子。”
    毕夏顿了顿,历史上秦始皇的确是真心疼爱这幼子胡亥的,像这次东巡,胡亥央着要跟出来他便也允了。其实说是疼宠,倒不如说是没寄什么大期望。
    瞧瞧王位准继承人扶苏吧,对始皇帝的政策就提了点意见就被发配到上郡,去跟蒙恬斗匈奴修长城去了,但这却不得不说是秦始皇对长子的一种磨练和期望。
    “父皇皇恩浩荡。”他叹了一声,始皇帝的疼宠最终也只得到了辜负而已。胡亥和赵高这两位最得帝王恩宠的人,最后覆灭了整个大秦王朝。
    李斯紧紧地盯着毕夏的脸,不放过他的每一丝神情。“那先皇为何不将皇位传承于公子呢?”
    毕夏皱眉,“长兄比我合适,不是吗?”
    “不谈合适与否,若先皇的遗诏上,新皇名字真的是公子呢?”
    “怎么可能。”毕夏以为李斯还在测试他的忠诚度呢,“丞相大人不需再唬我,我知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断不会多做妄念。”
    “先皇做遗诏时,公子并未亲见,一切事宜,只有赵大人得见,是吗?”
    毕夏随意地点点头。
    “若赵大人假意传出先皇属意为公子扶苏,另一厢则与公子说道,可为公子偷天换日。公子若真有此意,定会为赵大人之举感激涕零,不是吗?”
    毕夏的神情一滞。
    李斯微微一笑,“公子,若遗诏上当真是您,您又当如何?”
    毕夏忽然间觉得有些恐怖。历史向来都由后人评说,他所知道的秦始皇属意扶苏为承也不过是后人所载,真实情况如何?他猛地抬眼看向李斯,语气斩钉截铁,“即使如此,我亦认为,长兄比我更合适这个帝位。”
    李斯回看着毕夏,忽然笑开了,“公子当真有趣,下臣不过是调笑几句,切莫当真——连公子您都知道大公子更适合这个帝位,先皇又怎会择你为储呢!”
    毕夏:……他竟然被一个混蛋整了一晚上,有点想打人。
    
    第19章 秦
    
    自春秋始,华夏气候便进入了大约持续了800年时间的温暖期。这次温暖期是华夏上古的辉煌时代,春秋战国百家起,大秦一统天下齐,汉武霸业民族兴,八百年间涌出多少风流人物!
    ……其实毕夏会突然想起这个,完全只是因为天气太热了。
    此时的他正卧躺在马车中,这回咸阳的路程遥远,故而也没办法给他提供那么多冰盆降暑,最重要的是,这车队里还有一位咖位比他大得多的人,那就是已经归天的秦始皇。
    夏日炎热,毕夏的心更加急躁。偌大的队伍里其实知道秦始皇归天的人却不多,在李斯的吩咐下,所有人还是照常将饭食送入辒辌车,一概事务与始皇在世时并无大异处。
    此时的秦朝其实并不安稳。秦始皇是个铁腕政治家,只是这些年开始沉迷于求仙问道,妄得长生,苛政虐民,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秦二十六年嬴政令百姓筑阿房宫时,民间就开始流传起“阿房、阿房,亡始皇”的小调,唱了十一年,终于把秦始皇给唱亡了,大秦却也出现了大厦将倾的迹象。
    毕夏这会儿是没心情去享受那传说中精美绝伦的阿房宫了,他撩开窗帘,感受了一下夏日的炽热,鼻间却闻到了一丝丝异味。
    他还没反应过来这异味来自何处,车队却又停了下来。侍从忙小跑着到前方询问缘由,得了消息又小跑着回来了。
    “公子,丞相大人有事邀您前去相谈。”
    毕夏挑了挑眉,打开车门出去,侍从立即为他撑开了麻布制成的伞。他暗叹一声比起夏朝的芭蕉叶子果然是进步了不少,然后往前而去。
    车队中能单独享受马车的人并不多,除了王室公子外也就只有李斯这个档次的大臣有资格了,连赵高都只是和别人挤一辆车。
    李斯的马车就在秦始皇的丧车后,此时他正站在马车的阴影处,皱着眉看着那架辒辌车。毕夏一过去便感觉到那股异味越来越重,让他几乎有呕吐的冲动。
    “公子。”李斯稍一行礼后目光又回到了帝王的丧架上,“公子也感受到了吧?”
    毕夏脸色发白,他自然感受到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剧情是走到哪里了!
    ——秦始皇丧架回咸阳,因夏日炎热,尸体发臭,丞相李斯心生妙计,寻来鲍鱼装车掩盖臭味,这才完美藏住了始皇病逝的消息,以稳天下大势。
    毕夏看着李斯,其实他比较好奇历史上的李斯是从哪里找来的鲍鱼,但此刻那股臭味实在让他反胃,故而他只是点点头,完全说不出话来。
    “公子。”李斯挥了挥手,身侧的侍从齐齐往后退了三步。“公子可知道,赵大人已将先皇圣谕发往上郡?”
    毕夏顿住,“你怎么知道?”
    话一落他就觉得自己犯蠢了。但是他百思不得解的是,赵高没有争取到李斯的助力,也敢自己造反?
    李斯没有回答,只是盯着始皇帝的丧架静静开口,“先前,先皇丧诏秘而不发是为稳势,既然赵高已先行反举,下臣认为,先皇丧诏可发。”
    “丞相无法掌控老师吗?”毕夏有些不明,赵高一名品阶不高的官员,能让李斯这么忌惮?
    历史上赵高扳倒李斯也是在完全掌权后吧?
    李斯回望了毕夏一眼,“先皇属意长公子继承皇位,实属明举。”
    毕夏:……感觉他好像又被嘲讽了。
    李斯眸色一沉,忽然扬声说道,“请先皇丧仪!”
    他话音刚落,才好像忽然意识过来一般地询问了下毕夏,“公子,下臣唤您过来便是为了征得您下令出丧仪,下臣口快,话已出,公子不介意吧?”
    毕夏感觉自己好像完全被李斯牵着鼻子走,心中不禁有些怀疑。毕竟他也不敢完全肯定对方的属性,只得迟疑着询问,“丞相此举,或会导致天下大乱。”
    “公子,这天下迟早要乱。早乱,才可早治。”
    “但是不乱不就不用治了?”
    李斯微微勾了勾唇,眼神突然飘向了毕夏的后方。毕夏顺着他的眼神一个转身,就看到赵高面色冷清地走了过来。
    “公子,丞相大人。”赵高轻轻地抬了抬手就当过了礼,他指了指侍从们正在往外搬的皇棺,大热天的他的声音却冷得好像要结冰,“这是何意?”
    毕夏无声望天。
    “车府令大人或是眼疾较重,李某便代为告之。”李斯的话一点都不客气,“这是在荣供先皇的丧仪。”
    赵高一个冷哼,“丞相大人倒是好本事,倒绕过圣命敢自作主张了。”
    “圣命?”李斯挑眉。
    “先皇临终前曾予下臣皇命在身,丞相当真不知?”赵高尖细的声音微微刺耳,“即使丞相不知,公子却是知晓的吧?”
    毕夏突然被扯进战局,他闭紧了嘴不敢多说话。
    “是谁准许尔等惊扰圣驾?”赵高突然拔高了声音,冲着正在搬运皇棺的侍从们喊了一声,“若是扰了陛下清静,倒要看看尔等有多少脑袋!”
    那些人立即停下了动作,面面相觑后齐齐望向了李斯。
    李斯再次扬手示意他们继续,“车府令大人,先皇驾崩,秘不发丧,这罪状下来,李某唯恐担不得新皇的责罚。”
    赵高冷笑一声,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枚小小的玺印,“那丞相大人这般作为,可对得起先皇在天之灵?”
    毕夏注意到李斯的呼吸一下子慢了些,他有些好奇赵高拿出来的那枚玺印究竟是什么。
    “车府令大人,先皇的遗物,还是切莫随意抛出耍玩为妥。”李斯已经微愠。
    闻言赵高却是将手中的玺印抛了一抛再接住,“先皇如此信任下臣,对于先皇遗物,下臣自当会妥善保管。”他一转身忽然冲向毕夏俯身行礼,“待新皇登基,下臣还需将先皇交于下臣保管的一干物事呈交。”
    毕夏看着赵高忽然恭敬地找自己福身,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果然,一个转身再看李斯,本来已经对他稍稍温和的眼神又恢复了彻底的冰冷。
    他想解释自己不是跟赵高一伙的,却听到李斯的声音十分强硬,“请先皇,列丧仪!”
    赵高面色一变,“李斯你当真敢违抗圣命?”他手中捏紧了那枚玺印。
    “圣命?待新皇登基,再来追究李某违抗圣命一事吧!”他一拂袖,径直转身上了马车。
    留下了毕夏面带为难地看着赵高,却见对方也一个甩袖扬长而去,压根没给他任何多余的眼神。
    毕夏留在原地,只得看着秦始皇的棺材被搬了出来。那股臭味没了辒辌车的遮掩,扩散得更加肆无忌惮。
    而闻到这股臭味的,自然不仅仅只有这个车队里的人。
    同一时间的上郡,一名武将打扮的男子跪在一众将士的面前恭敬地领下了来自九五之尊的圣旨。
    他的眉目乍看之下与倍受始皇宠爱的小公子胡亥有几分相似,但比起娇宠万千的小公子,他的轮廓更加硬朗,带着在战场磨练出来的英气。
    一旁的蒙恬在听完传旨内侍的圣旨宣读后,面色立即变得铁青。他不敢置信地抬头看向对方,最后目光回到了跪在最前方的男子身上。
    男子接过内侍手中的竹简,嘴角竟微微扬起了一抹笑,“倒是有趣。”
    
    第20章 秦
    
    公元前209年秋,华夏曾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领头的两人一个姓陈,阳城人,给人当长工的;还有个阳夏人姓吴的,是个农民。这两人顶着公子扶苏和名将项燕的名号造反,但却实在不是有帝王资质的人,最后双双死在了部下的手里,其中一人的脑袋还被部下提着去跟秦军邀功请赏去了。
    这段史料估计众多华夏学子都读过,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两位的故事。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许多人都听过出自其中的“苟富贵勿相忘”,还有最经典的那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对此,毕夏自然也十分熟悉,然而他并没有多去关注这件事,毕竟按时间来算,这事儿发生在秦二世元年秋,直接的导火线是胡亥的徭役过重、苛政重责。毕夏觉得自己又不登基,这种事完全可以避免。
    他现在烦恼的是,目前他正处于一个极其为难的境地。
    车队依旧在行使中,毕夏却感觉到自己身边的氛围开始变得诡异起来。自李斯与赵高二人不欢而散,毕夏默默回了自己的马车后,他身边的侍从便换了新面孔,而且人数还变多了。
    一开始毕夏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等车队再次停下,他示意自己要独自随意走走,身后却始终跟着两名侍从时,他终于反应了过来。
    他这是被监视起来了啊!
    还是光明正大、完全不带注意当事人感受的监视啊!
    “二位,你们能不跟着我吗?”毕夏微笑。他觉得自己最近涵养见长,毕竟身边没有了那位任他欺负的经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