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能想得到,世子夫人还要抛头露面的做生意?
可是,太后跑到宫外是个什么鬼?
显然,所有人都听到了报信人的消息。
念锦烛事先并没有听太后说过会出宫,所以听到那人的报信以后竟是半天才反应过来,“你是说太后要来玲记号?”
可今天玲记号的人很多啊,她老人家来这里,不妥吧。
念锦烛却没有太多反应的时间。
太后已然到了玲记号外头,她没办法,只能出去迎接。
太后平时并不太注重俗礼,这日却凤冠加身,极是威严。念锦烛行了礼,太后没说话。她身边的李公公尖着声音道,“玲记号新出糕点系列,深得太后喜爱。今日得来现场,亲尝一二。”
简单的几句话,份量却是极不一般。
大魏太后那可是皇帝的亲娘哎,皇宫里什么好吃的没有,怕不是整个大魏最好的厨子都在宫里了吧,她老人家跑到城中一个糕点铺子,这得有多喜欢?
旁人震惊,念锦烛更震惊,她不知道太后闹的是哪一出,但是太后跑到这里来,显然对她是最有利的。
念锦烛震惊地将太后一行迎入店中,原本那些客人却傻了眼。
他们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太后呢,这可是皇帝的母亲,整个大魏朝最尊贵的女人啦。
念锦烛猜不出太后的心思,只能暂时先让人把这些食客带出去,太后金贵,可不能出了什么意思。结果太后阻止了念锦烛,甚至她还跟人在她的铺中闲聊起来。
太后刚才出场的架式自然威严无比,可这会儿她却站在这里,整个人都透着一种亲民劲儿。
太后一和蔼起来,整个铺子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太后这么一出现,整个玲记号的名声就更大了。
天云糕好吃到太后她老人家都亲自出宫到现场来,那一定差不了。
这消息不出一日,传遍京中,念锦烛又红了。
玲记号也红了,她的薄荷天云糕也红了。
接下来,正如睿子都所担心的那样,念锦烛开始越来越忙。
玲记号跟锦绣医馆在整个京城开花,生意好的没朋友,而且口碑也非常好。最后念锦烛开始考虑将她的玲记号跟锦绣医馆开到其它地方,这样的话就必须要去看看外地的情况。
“这样的事情你找下人去做不就好了?”睿子都已经好久都没跟念锦烛亲热了,这女人最近累的比他还狠,以前睡像多好的一个人,现在居然都打呼噜了。
所以第二天醒过来念锦烛说要带人去隔壁两个郡看情况的时候,睿子都立即就否认了。
念锦烛可怜兮兮的拉他衣袖,“子都,这是第一次在外头开分店,要是我不自己去看看的话,总归是不放心的啦。”
念锦烛有一双好看的眼睛,她这样撒娇的时候睿子都简直能把天下都赠她。
最终,念锦烛带着小桃莫愁还有两个护卫乔装一番去了京郊的两个昨郡。
因为距离不远,所以两三天的时间念锦烛便摸清了临郡的情况。
大魏国富兵强,尤其靠近京城的临郡,经济并不输京城。
锦绣医馆跟玲记号的开业非常顺利,而小桃跟莫愁也被她分别派到了两个地方去管理分店。
事情忙下来,两个月已经从指间悄悄溜走。
这日终于得了空,念锦烛带着她亲自做的一些点心入宫,想要好好的感谢一下太后那日对自己的支持。 途中遇到从太后宫中出来的大魏皇帝,念锦烛赶紧行礼,“皇帝舅舅。”
正文 第629章 险为风口盾
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对念锦烛这个侄女儿态度总是不冷不热。
念锦烛猜测他是介怀当初轩辕初的事情,可是那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他还不能放下的吗?
念锦烛如往常一般行了礼以后,就打算等皇帝先离开。毕竟之前的每一次,他都是这样的。点个头或者象征性的问两句,然后扬长而去。
可这天皇帝却意外的来到念锦烛面前,甚至将她扶起来,“最近你的玲记号跟锦绣医馆都做的不错,锦烛,好好干。太后这般挺你,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她。”
念锦烛觉得皇帝话里有话,她顺着皇帝的意思应了是,又听他道,“女孩子抛头露面终归有些失仪,你以后也需要考虑一下夫家的面子。可知道?”
“嗯?”
皇帝的眼睛冷冷的,“朕最近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这些终究是伤害皇家颜面的,你以后行事要小心一些,切不可再恣意胡来。明白了?”
“皇帝舅舅教训的是,锦烛记下了。”听到皇帝说风言风语念锦烛便低下了头,她知道皇帝对自己的介意,争执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她只能暂时先将此话应下来。
皇帝做为一国之君,自然不可能这样为难自己的侄女,尤其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念锦烛仿佛也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所以自己无论说什么话,她都很快的应承下来。
最后搞的皇帝想要说的话愣是一句都说不出来,只能颇为冷淡的说了一句,“太后要休息了,你快些去吧。”
然后,就走了……
幸好,念锦烛早已经习惯了皇帝那个古里古怪的脾气,所以,她也没觉得有什么。
她虽然喊皇帝一声舅舅,但是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亲情往来,平时叫他也要将皇帝加在前面,身份有别么。
念锦烛提着点心进了太后宫中,太后正不知道在干什么,哈哈大笑,十分开心的样子。
“太后?你在看什么?”
念锦烛将点心交给宫女,走到太后身后,伸手替她捏着肩头。
“锦烛丫头,你又一个人跑来看我,怎么不知道把一一也带来。”
念锦烛笑了两声,“太后,一一太闹了,我怕她会闹着您呀。您想见一一,等过些日子我便带她入宫,正好,也快要到一一的生辰了。”
“又一年了啊……”太后掐着手指算了算,还真是小家伙生辰了,“真快。”
当初西罗国叛乱,念锦烛生产那日竟遇上睿子都出生之时,后来传回了睿子都死去的消息。全京城的人都劝念锦烛节哀,这丫头竟自己一个人穿到边关去了。
等二人回来,发现他们走的匆忙,居然还没给孩子取名字。
后来太后便道,他们两的感情那么深,不如取唯一吧。
睿子都认为甚好,于是两人的孩子便取了睿唯一这个名字。
大概是念锦烛与睿子都都认为对孩子亏欠太大,再加上生的又是个女儿,所以两人都对孩子很是宠爱。
可那小家伙也确实可爱啊,软软的叫一声皇祖母,太后便觉得自己的心尖尖都要化了。
她拍了拍念锦烛的手,“下次带小丫头进宫吧,我真是好久没听小丫头叫一声皇祖母了。”
念锦烛只得应下,她一边给太后按着肩部的穴位,一边问太后,“你还没告诉我刚才在看什么呢,高兴成这样。”
太后于是将自己手里的书翻地这来,给念锦烛瞧书名。
“大魏女子?”
书是线装本,而且看纸张并不是来自皇家的书库,应该也不是来自正规的书店,太后怎么会看这样的书?
太后哪来的这种书,这一看就是盗版的吧。
太后背对着念锦烛,也不知道她看到没有,索性将她拉到自己面前坐下,“别按了,老婆子好好的跟你说道说道。”
太后的表情很兴奋,那种生动念锦烛实在不好打击她老人家,便听着太后跟自己讲讲这书中内容。
可她完全找不到笑点,只觉得这书的内容实在是有点儿……
感觉有点儿大逆不道啊。
这个世道可没有女子为官一说,大家的认知里,女子就应该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生儿育女才对。
可这本大魏女子却观点极为超前,简直像是要将女子撑起半边天这种事情推到人前,还要人家都来品评一般。
真够大胆的。
“太后,您不就是顶起了咱大魏的半边天么。”
念锦烛在太后休息的间隙,讨好的补充到。
可是很明显,太后并不吃念锦烛这一套。
她的眼睛斜了一斜,“你可知道,老婆子为什么要看这个?”
“锦烛不知。”
“都是因为你啊,傻丫头,你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最近朝中有人在提出女官的事?”
念锦烛都要忙疯了,哪里知道什么女官的事情。而且在大魏朝,有女官吗?
她印象里大魏朝似乎宫中是有女官一职的,但是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而已。 太后见念锦烛仍是一脸无知,只好解释,“这件事情,说来也简单,可也不简单。咱大魏朝如今算是国力强盛,但是却也渐渐的暴露出许多弊病。不说别的,就说这女子的地位,却是并没有因为大魏朝
在中原大地的地位上升而提升。”
太后算是位奇女子了吧,念锦烛想,谁说不是呢,她要不是位奇女子的话,又怎么会成为这后宫中最后的胜利者。
“太后,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念锦烛顶着昌平公主的身份,又嫁给了睿子都,如今算是皇女下嫁,而且又在京中行商,倒也算是个奇女子吧。
可那不过就是京中百姓荼余饭后的笑谈而已,她所做的事情在所有人眼里,其实更多的仍是富家女子的闲情玩闹而已。 念锦烛有觉悟,太后伸手在他鼻尖一点,“你这丫头,聪明起来很聪明,但是偶尔却一点都不透。哀家希望大魏女子以后能够提升自己的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官制。皇帝总说女子无才方为德,还总跟哀家顶嘴。哀家就拿你说教啦。”
正文 第630章 专业醋王
念锦烛终于明白了,皇帝刚才对她那么冷淡的态度,敢情都是因为太后。
她虽不通政治,但是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太后此举,简直是将念锦烛推上了风口浪尖。
以后夹在太后跟皇帝中间,她必然会变成夹板肉。
她一下子从椅子上起来,然后跪到了地上,“太后您这般抬爱,锦烛受之有愧。”
“既然知道自己受之有愧,那便好好的将你的锦绣医馆跟玲记号做出个样子来。你的糕点做的那样好,那就把它卖到整个大魏朝,让大魏的子民都知道,咱大魏朝的女人,确实能够撑得起半边天。”
太后的一句话,恩威并施,念锦烛没办法再反对什么,只能点头。
从宫中出来,她立即让人去打听了最近朝中动向,得知确实有人在朝中提开放官制的事情,而且还有人将她作为例子,念锦烛头疼不已。
皇帝是个保守的人,开放官制这对他绝对是个挑战,可偏偏念锦烛现在的铺子在京中遍地开花,拿她做例子,又极有说服力。
要不然以后还是低调一些?
念锦烛胡思乱想。
太后的话,一时间让念锦烛心烦意乱。
她若只身一人,变成皇帝的眼中钉倒不是大事。
可她现在已经入了世子府,她现在有子都,还有一一。
倘若皇帝因为她而迁怒子都,那可如何是好。
出宫之后,时间尚早,念锦烛便一个人在京中乱晃。
天子脚下很大,所以南来北往的人也不少。念锦烛心里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