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孑接过他手里的布巾帮忙擦了擦他的后脖颈。
“姨姨,”团子仰头,“我今后想时常找他们对打,我可以住在军营一段时间吗?”
“住在军营就要守军营里的铁律,你也要跟着漠北军一起训练。”李孑提醒道。
“好。”团子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那好,”李孑抬眸朝秦宣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我带你去见李怀老将军,今后你就跟着他率领的军队。记得,你既然决定留下,我不希望从你嘴里说‘想离开’这三个字,不管有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能做到吗?”
团子继续点头,“能!”
李孑拍拍他脑袋瓜,“话先别说太满,我先看你表现。”
“不过我今天要回去一趟,跟阿宪还有明尘云稳说一声。”
李孑爽快点点头,“好,给你一天和他们三个道别的时间。”
团子扭头看向秦宣,又看了眼她身后拿着的玄武卫众人,“秦宣,我先回去了。”
秦宣率身后众人齐齐拱手,“恭送令主。”
声音被抛在身后,团子对上李孑含笑看过来的眼睛,小脸微红。但更多的还是雀跃。
姨姨有二十万大军,他虽然现在手底下只有一个玄武卫,但也算是有人手的大佬了!
听到团子要去漠北军营的消息,林宪他们虽然不舍,但也清楚团子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再不舍也要嘱咐他好好训练,不要受伤。
团子在和林宪他们道别的第二天回去漠北军营,自此便开始了他的军营训练生涯。
白天跟着李怀率领的军队进行体能和战场训练,晚上则是依旧听李孑给他讲课,时间排得比他在漠北学院的时候还要满,也更加充实起来。
**
九月折桂。
秋闱放榜。
捷讯像插个翅膀般飞快传来。
漠北学院里前去赶考的九十名举子,全都位列榜上。
顾延之更是登了榜首,殿试被点为状元。
另有二甲五十六人,其余人也在三甲之列。
漠北学院这下彻底在天下扬名了。
就连在成佑帝那里,也挂了号。
状元游街之后就是琼林宴。
这次的琼林宴由代丞相陈适主持。
谁让白丞相身上的伤还没好,夜里起夜的时候又倒霉的摔了一跤,伤势更加重了,这下连床都起不来了。
饶是再恼恨陈适代了自己的位置,也只能先忍气不吭声,毕竟人是皇帝指派的。
谁也不曾想到,这里面还有虞怀的手笔。
琼林宴后,便是绶官。
除了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入翰林院,剩下的人便多数是外放。
这里面可操作的文章就多了。
运气好,被分到江南一界的富庶之地,政绩不需要特意去做,运气差了,也有可能被分到穷山恶水的州县,若是做不出令人亮眼的政绩,出头之日遥不可及。
因着此,陈侯府前,宾客盈门。
多数便是过来送礼走关系的。
只求能在这位陈大人面前挂个号,到时候外放时多多少少能给他们挑个好些的地方。
觉得这些人忙着送礼拉关系的时候,一道惊天大新闻突然从众新科进士中爆出来。
那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大人,居然自请外放。
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他们这位状元大人,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唯有来自漠北学院的众新科进士们知道顾延之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
他们并不稀罕翰林院编撰这一清贵官职,从漠北学院里走出来的人,想要做的是实事,能够利国利民让百姓安乐富足的实事。
至于编书,从来不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考虑中。
顾延之最后还是如愿以偿,他被派到了距离漠北不远的一处苦寒之地,其他人也被派往各处地。
上任之前有三个月的假期,众新科进士们便结伴返回漠北。
这次回来,身份和上次又有大大的不同。
他们都是有官身的人了,职位最低的,也是正九品的典史。
官职虽然不大,但已然跃入了另一个新的阶层中。
众人走到漠北学院门口,跟上次时候一模一样,他们的院长和先生都等在门口,带着满脸的笑容迎接他们凯旋归来,。
众人依次站好,齐齐朝他们的院长和先生深施一礼,“见过院长,先生,学生不负众望。”
李孑看着面前一道道意气风发的面庞,面上也是一阵欣慰,其他几位先生更是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只回道:“好好好,好啊!”说着不由热泪盈眶。
他们这一辈子是做不成官了,但他们的弟子,却都是一个个金榜题名,前途想来也是不可限量。
怎能不欣慰?不高兴?
要不是身体不允许,他们都想一蹦三尺高了。
“一路从京城赶来,大家想来都累了,快快先回寝舍休息一番,等休息好了再论其他。”
李孑叫住了顾延之。
这位向来低调不张扬的学生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三元及第,古往今来每个朝代也就那么几个,身为漠北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批科举的学子,这个名号对于漠北学院来说着实不轻了。
想来,今年的招生又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两人落在最后面。
“延之,鹿鸣县,是你自己争取的吧?”
顾延之愣了下,他没料到院长的消息居然会这么灵通,微微颔首轻嗯了一声。
“可以跟院长说说为什么要选那个地方吗?”
顾延之沉吟了片刻,回道:“那里是一张白纸,还是很大的白纸,虽然人口稀少,但学生调查过,那里有矿藏,特产也有很多,除了因为地理原因交通不便,完全可以说是一处等待被挖掘的宝地。学生有信心,把这块宝地充分挖掘出来。”
“只有这一个理由?”李孑偏头朝他看过去,对上一双满是纯良的眼睛,跟着眯了眯眼,“不过,鹿鸣的确是个好地方。”
顾延之停住脚,沉默片刻,“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院长您。学生看中鹿鸣县,的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里有十万中秦屯兵!”
------题外话------
身神俱疲中,还有一章明天补,晚安么么!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回天水城,攀爬悬崖
这里的所谓屯兵,非战时,他们是勤勤恳恳安分守己种田养家的老百姓,一旦到了战时,提刀上马便能战。
鹿鸣县中将近一半的家庭,都是这样的构成。
家里的男人若是一辈子遇不到战事,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丈夫,但遇到战事了,他们的丈夫就是一个兵。
所有嫁进来的女子在结亲之前,就已经被告知了这一点。
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里会不会爆发战事,自己的男人将来会不会上战场。
上了战场,就要有牺牲的准备。
谁也不例外。
只不过现在的鹿鸣县屯兵已经好久没有遇到什么战事,心态上难免会松懈下来。
顾延之朝李孑拱了拱手,“院长,如今中秦和北周关系愈发紧张,一旦打仗,中秦北境就会成为战场,学生愿尽绵薄之力。”
让顾延之走后,李孑回到知之院找来舆图,在鹿鸣县那一小片地方,画了一个圈。
又用手丈量了下它和漠北城之间的距离,长长吁出一口气。
这个位置,果真是极好的。
**
用过一顿贺登科宴,拜别院长、先生和同窗,一众新科进士们陆续返家,看望父母家人后,前往各地州衙县衙赴任。
学院的先生们看着一个个背着行囊离开的背影,心里多少有些怅然。
以前也不是没有送过离开学院的学生,有同样登科及第的,也有科考落榜的,更多的还是念到一半中途退学的,但都没有像这次这般心情复杂。
不过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整理复杂的心情了,招生在即,所有人都被报名的人数给惊呆了。
这次不光光是漠北地区,就连其余的州县也来了不少,千里迢迢赶来,只为得到一个漠北学院的入学名额。
都是被三元及第和一门九十举子全都金榜题名给刺激的。
名单报到李孑这里,李孑看着手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倒是没多少惊讶。
她早就想到,这场科举让漠北学院彻底扬名中秦,要是没有多少人来报名入学,那才是奇怪呢。
议事堂。
对上一众先生们隐隐激动的眼神,李孑手指在名单上点了点,“还是原先的标准,入学之前,先测验,不及格的拒收。人品不好的,拒收。另外,胡不为。”
胡不为站起身,“在。”
“可以考虑下学院扩建一事了。”
胡不为愣了一下,点点头应了声好。
他能想象得到,学院的学子肯定会越来越多,科举的时间却是三年一次,除非国家有什么大喜事开一次恩科,但大体是不会变的。
那么学院的扩建也就势在必行。
他甚至有预感,漠北学院或许将来真的能够成长为天下第一学院。
李孑倒是没有这个预感,她是笃定,笃定漠北学院的将来,肯定会是天下第一学院。
不做就是不做,但一旦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蒙学班自然也送走了这一批的孩子,升入更高一级的班里。
又迎来另一批懵懵懂懂被家中父母送来的孩子。
亓则修强装着笑脸对接手里自己班里孩子的程青午细细嘱咐了一遍,才回头去迎接新来的孩子们。
这一次,已经七岁的林宪和已经十二岁的元青,去了旁边的女子分院。
短短几天时间,师姐妹俩便喜欢上了女院的生活。
先生友善温柔,同窗都是女孩子,闲时便能聊聊女儿家的私密话。
大家一起上课弹琴画画下棋,感觉时间流水般哗哗就过去了好久。
李孑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回漠北学院。
学院的招生和扩建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也没能抽出时间回来看一眼。
最近刺部的密报来的越发频繁,她要时不时召集众将领讨论进行战争前夕的布置,为了节省时间,吃住都在军营里。
现在玄武卫在团子的坚持下也暂时被编入漠北军中,作为他亲卫存在,一起跟着漠北军训练。
李孑站在校场边缘,看着穿着小号特制盔甲的团子,挥舞着手里的长刀挥汗如雨的身影。
“报,官离将军,北周刺部又有密报传来。”
李孑心头突然一跳,收回视线,“走。”
到了中军大帐,里面一派平静,但一丝丝沉重的气氛就在空气中涌动,让人想忽略都不行。
“密报呢?”
“在这。”旁边陈修递过来一张纸。
李孑捏在手里顿了会才打开。
“九月初九,萧皇皇驾驾临点将台,祭天点将,正式宣告北周十九州御驾亲征,率军三十万往南行来。”
九月初九,可真是好日子。
李孑在最前面那四个字上又看了一眼,抬眸就见大帐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眉梢微动。
走到唯一还空着的座位前坐下,“陈将军?”
“在。”陈修抱拳起身。
“边境七城,是时候夺回来了。”
陈修猛地抬头,视线不受控制地落在前方的沙盘上。
那里,属于边境七城的位置,插满了属于北周的红色旗子。
他做梦都想把那些红色旗子给拔出来。
陈修重重点了点头,压抑着心头澎湃而至的情绪,用更大的声音回道:“是。”